《战斧式防护栅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斧式防护栅栏.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21955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9.10CN203821955U(21)申请号 201420120541.3(22)申请日 2014.03.18E04H 17/14(2006.01)E04H 17/20(2006.01)(73)专利权人王蓓地址 100088 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34号院3号楼2单元701室(72)发明人王蓓(54) 实用新型名称战斧式防护栅栏(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战斧式防护栅栏,包括立柱、网片,所述网片由数根横丝和纵丝连接而成,所述立柱包括外侧部、凹陷部、内侧部,所述外侧部通过凹陷部连接于内侧部,所述内侧部的左右。
2、宽度小于或等于外侧部的左右宽度,所述凹陷部的左右宽度小于内侧部的左右宽度,所述内侧部左右两侧均具有挂钩部,所述挂钩部向外侧部弯曲,所述内侧部左右两侧对称地分布有数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由立柱顶端向底端均匀排列,所述网片的横丝对应于安装孔的位置具有突出于纵丝边缘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具有纵向突起,所述纵向突起卡入内侧部的挂钩部内,所述突出部放置于安装孔内,所述立柱与网片之间形成拉扣式连接;该结构的防护栅栏,其立柱与网片之间采用拉扣式连接,不需要其它附件,现场安装方便、快捷。(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3、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21955 UCN 203821955 U1/1页21.一种战斧式防护栅栏,包括立柱、网片,所述网片由数根横丝和纵丝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外侧部、凹陷部、内侧部,所述外侧部通过凹陷部连接于内侧部,所述内侧部的左右宽度小于或等于外侧部的左右宽度,所述凹陷部的左右宽度小于内侧部的左右宽度,所述内侧部左右两侧均具有挂钩部,所述挂钩部向外侧部弯曲,所述内侧部左右两侧对称地分布有数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由立柱顶端向底端均匀排列,所述网片的横丝对应于安装孔的位置具有突出于纵丝边缘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具有纵向突起,所述纵向突起卡入内侧部的挂钩。
4、部内,所述突出部放置于安装孔内,所述立柱与网片之间形成拉扣式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战斧式防护栅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顶盖及左右两个半柱,所述两个半柱通过铆接方式固定形成空心的立柱本体,铆点位于凹陷部内,所述顶盖盖合于立柱本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战斧式防护栅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柱为一体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战斧式防护栅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突出部之间间隔一个安装孔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战斧式防护栅栏,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横丝之间的距离与两纵丝之间的距离的比值为(12)(1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战斧式防护栅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片上具有折弯部,。
5、所述折弯部向外侧部方向凸出。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战斧式防护栅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包括弧形的弯部及弯部两侧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弯部的长度之比为(11)(12),所述弯部的凸出高度与长度之比为(14)(1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战斧式防护栅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部,所述立柱固定于基部内,所述基部至少包括混凝土层。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821955 U1/3页3战斧式防护栅栏 【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战斧式防护栅栏。【 背景技术 】0002 栅栏作为一种有效的防护结构,因其兼具美观及良好的防护效果,被广泛地应用于家居、学校及其它公共。
6、设施。但是,目前的栅栏的大多结构比较复杂,立柱上附件较多,这样一是影响美观,二是安装比较复杂,更为不利的是附件容易遭到破坏,使用户遭受损失。而且,现有的栅栏的立柱与网片之间基本都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也同样造成安装不易及影响美观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需要使用栅栏的各个设施的地形不同,因此很难用同一类或同一种规格的栅栏,这反过来造成了生产厂家的成本提高,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美观大方且能灵活使用的栅栏成为迫切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战斧式防护栅栏,其结构简单,立柱与网片之间采用简单、灵活的连接方式,美观易用。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
7、案实现:0005 一种战斧式防护栅栏,包括立柱、网片,所述网片由数根横丝和纵丝连接而成,所述立柱包括外侧部、凹陷部、内侧部,所述外侧部通过凹陷部连接于内侧部,所述内侧部的左右宽度小于或等于外侧部的左右宽度,所述凹陷部的左右宽度小于内侧部的左右宽度,所述内侧部左右两侧均具有挂钩部,所述挂钩部向外侧部弯曲,所述内侧部左右两侧对称地分布有数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由立柱顶端向底端均匀排列,所述网片的横丝对应于安装孔的位置具有突出于纵丝边缘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具有纵向突起,所述纵向突起卡入内侧部的挂钩部内,所述突出部放置于安装孔内,所述立柱与网片之间形成拉扣式连接。0006 上述的战斧式栅栏,所述立柱包括。
8、顶盖及左右两个半柱,所述两个半柱通过铆接方式固定形成空心的立柱本体,所述铆点位于凹陷部内,所述顶盖盖合于立柱本体上。0007 上述的战斧式防护栅栏,所述半柱为一体成型。0008 上述的战斧式防护栅栏,所述相邻两个突出部之间间隔一个安装孔的距离。0009 上述的战斧式防护栅栏,所述两横丝之间的距离与两纵丝之间的距离的比值为(12)(14)。0010 上述的战斧式防护栅栏,所述网片上具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向外侧部方向凸出。0011 上述的战斧式防护栅栏,所述折弯部包括弧形的弯部及弯部两侧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弯部的长度之比为(11)(12),所述弯部的凸出高度与长度之比为(14)(12)。0012。
9、 上述的战斧式防护栅栏,还包括基部,所述立柱固定于基部内,所述基部至少包括混凝土层。0013 由于具有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防护栅栏,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说 明 书CN 203821955 U2/3页40014 1、本实用新型战斧式防护栅栏,立柱与网片之间采用拉扣式的卡接方式,现场施工时安装方便、快捷。0015 2、本实用新型战斧式防护栅栏,由于立柱与网片之间能够相对转动,因此安装时能够更好地适应现场地形。【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战斧式防护栅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17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0018 图3是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0019 图4是图2中C-C。
10、方向的剖视图。0020 图5是图1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0021 图6是图2中折弯部8的放大示意图。0022 图7是图1中立柱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3 图中具体标号如下:0024 1.立柱 2.网片 3.横丝 4.纵丝 5.基部 7.顶盖0025 8.折弯部 9.安装孔 10.铆点 11.网格卡 12.外侧部 13.凹陷部0026 14.内侧部 15.挂钩部 16.弯部 17.连接部 18.立柱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0028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战斧式防护栅栏,其包括立柱1、网片2,网片2由数根横丝。
11、3和纵丝4连接而成,所述网片2连接于立柱1,所述立柱1固定于基部5内,所述基部5至少包括混凝土层。0029 具体来说,请参阅图3、图4及图7,所述立柱1较佳包括顶盖7及立柱本体18,所述立柱本体18是由左右两个半柱组成的,坐半柱及右半柱均为一次成型无焊缝型材一体成型制成,这样就能够提高半柱的强度及美观度,左右半柱拼合即成空心的立柱本体18,顶盖7盖合于立柱本体18的顶部即组成立柱1。0030 如图4、7所示,所述立柱1包括依次相连的外侧部12、凹陷部13、内侧部14,所述外侧部12的形状并不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其外侧面为近弧形,凹陷部13的形状并不限制,只需其左右宽度小于外侧部12及内侧部13的。
12、宽度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凹陷部13为左右两片贴合而成,内侧部14由凹陷部13向内侧并向两侧延伸而形成,内侧部14的端部再向外侧部12方向弯曲从而形成挂钩部15,内侧部14的形状并不限制,只需内侧部14的左右宽度小于或等于外侧部12的左右宽度即可。0031 如图3所示,所述内侧部12左右两侧对称地分布有数个安装孔9,所述安装孔9由立柱1顶端向底端均匀排列,安装孔9的形状以略大于横丝3的外径为宜。左右半柱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铆接的方式固定,并且铆点10位于凹陷部13内,这样立柱1的外表面上即不会有安装点或铆接点,这样既美观又能够一定程度防止立柱1被损坏。0032 如图2、5所示,所述网片2的横丝3及纵丝。
13、4较佳由相同规格的钢丝经冷拔钢丝-压力熔焊-热镀锌-特殊层-静电喷涂等工艺制成,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品性能。说 明 书CN 203821955 U3/3页5网片2上其中一些横丝3具有横向突出于纵丝4边缘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具有纵向突起,突出部与安装孔9的形状相对应,而具有该突出部 的横丝3根据网片2的安装方案确定,再本实施例中每两根具有突出部的横丝3之间需要间隔一个安装孔9的距离。,本实施例在安装时,由网片2的最边缘一纵列网格构成所述突出部及纵向突起,所述纵向突起卡入内侧部的挂钩部15内,所述突出部放置于安装孔9内,再向所述突出部及纵向突起所在的网格内插入网格卡11,这样纵向突起在挂钩部1。
14、5内可以以自身为轴转动,并且iang突起在侧面被网格卡11牢固卡置于挂钩部15内侧,突出部可以绕立柱1做一定范围内的转动,转动幅度由挂钩部15的结构决定,使所述立柱1与网片2之间形成拉扣式连接,网片2安装完成后可取下网格卡11。该结构使立柱1与网片2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不借助其它附件,并且由于立柱1与网片2之间实际上是活动连接,因此只要将网片2在安装时进行转动,立柱1就可以变换为栅栏的端柱、中间柱或角柱,使整个栅栏只需要一种规格的立柱即可,降低产品成本。0033 上述的战斧式防护栅栏,为了使网片2的形状既美观又兼具结实度,所述两横丝3之间的距离与两纵丝4之间的距离的比值为(12)(14),较佳。
15、为12.2。0034 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网片2的结实度,可以使网片2上具有折弯部8,所述折弯部8向外侧部方向凸出。如图6所示,所述折弯部8包括弧形的弯部16及弯部16两侧的连接部17,所述连接部17与弯部16的长度之比为(11)(12),较佳为11.3,所述弯部的凸出高度与长度之比为(14)(12),较佳为12.7。0035 借助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战斧式防护栅栏,以一个规格的立柱1即可以同时作为端柱、中间柱或角柱,并且立柱1左右两侧的网片2可以借助横丝3的突出部位置不同而成不同高度,能够灵活地适应各种不同的地形;更由于立柱1与网片2的连接结构简单,因此现场安装时可以采用推进式施工,施工效率大大提高,并且立柱1上几乎没有附件,在提高美观度的同时也使得立柱1不易被破坏,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及安全性。说 明 书CN 203821955 U1/3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21955 U2/3页7图4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21955 U3/3页8图6图7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21955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