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井油套封堵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水井油套封堵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24568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7CN204024568U(21)申请号 201420509512.6(22)申请日 2014.09.05E21B 33/03(2006.01)E21B 34/02(2006.01)(73)专利权人胜利油田北方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仙河镇鄱阳湖路1号(72)发明人牛军 金花 翟莉 施健 王强张惠 侯俊媛 刘凤 彭小艳段秀刚 贾伟 张卫军 陈辉马勇 巴恩波 袁建贞 刘庆海房波 胡洪浩(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代理人李桂存(54) 实用新型名称注水井。
2、油套封堵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水井油套封堵装置,包括套管、设置于套管内的上接头、均设置于套管内且分别通过螺纹密封旋合固定于上接头上端以及下端的油管和油管,一旋塞阀球通过左右两端水平设置的旋塞阀球轴转动安装于上接头内。当发生井喷时,动力装置驱动旋塞阀球转动,直至旋塞阀球通孔转动至其轴线与油管以及油管轴线相垂直,此时实现了将油管和油管之间的关闭隔绝,实现了密封。而动力装置同样驱动密封装置将套管与上接头之间空腔阻隔密闭,防止油水通过套管与上接头之间溢出,通过应急处理时,关闭油管和套管环空,起到井控作用,保证安全生产。(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
3、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24568 UCN 204024568 U1/1页21.一种注水井油套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1)、设置于套管(1)内的上接头(2)、均设置于套管(1)内且分别通过螺纹密封旋合固定于上接头(2)上端以及下端的油管(3)和油管(4),一旋塞阀球(21)通过左右两端水平设置的旋塞阀球轴(20)转动安装于上接头(2)内,所述旋塞阀球(21)内设置有孔径与油管(3)和油管(4)内径相匹配的旋塞阀球通孔(22),还包括用于阻隔或导通套管(。
4、1)与上接头(2)之间液体流动的密封装置以及用于控制旋塞阀球(21)转动以及控制密封装置动作的动力装置,当旋塞阀球通孔(22)转动至其轴线与油管(3)以及油管(4)轴线相垂直时,密封装置将套管(1)与上接头(2)之间空腔阻隔密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水井油套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滑动套装于上接头(2)上的上隔环(25)、固定于上接头(2)上且位于上隔环(25)下端的下隔环(27)以及套装于上接头(2)上且夹装于上隔环(25)与下隔环(27)之间的橡胶筒(26),当上隔环(25)在动力装置驱动下向下移动挤压橡胶筒(26)变形,最终橡胶筒(26)张紧固定于套管(1)与上接头(。
5、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水井油套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安装于套管(1)上的四通(5)、分别安装于四通(5)两端的套管阀门(8)以及套管阀门(9)、安装于上接头(2)两端的活塞缸(14)以及活塞缸(15)、分别滑动安装于活塞缸(14)以及活塞缸(15)的活塞腔(12)和活塞腔(13)中的活塞(16)和活塞(17),所述活塞(16)和活塞(17)下端分别安装有齿条(18)以及齿条(19),所述齿条(19)下端安装有推压杆(24),所述旋塞阀球轴(20)上分别安装有齿轮(23),所述两个齿轮(23)分别与齿条(18)以及齿条(19)相互啮合,高压油管(6)、高压油管(7)。
6、一端分别连接于活塞腔(12)和活塞腔(13),其另一端分别穿过套管阀门(8)以及套管阀门(9)后连接于液控阀(10)和液控阀(11),当旋塞阀球通孔(22)转动至其轴线与油管(3)以及油管(4)轴线相垂直时,活塞(17)位于下死点,活塞(16)位于上死点。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24568 U1/3页3注水井油套封堵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水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水井油套封堵装置。背景技术0002 目前注水井井口发生刺漏主要形式及原因,一是钻井完井负责实施的钻井固井泥浆接头、套管环形板和套管上下大法兰之间及上丝扣头等部位发生刺漏;二是作业完井负责实施的套管短节及上。
7、下丝扣连接处等部位发生刺漏;三是采油负责紧固井口和保养不到位等原因发生的刺漏;四是不法分子破坏、外力碰撞等因素造成的刺漏;五是随着油田注水开发压力升高,油田污水长期对注水井口各部件的腐蚀日趋严重,联接配件位之间渗蚀加剧,导致注水井井口渗漏问题频繁发生。因此,需要停注治漏。但由于地层压力高,油层注入水回吐,造成扩压、放压、放喷或放溢流时间长,尤其低渗油藏注水井长达几个月,这样,不仅高压注进地层的水又吐出,造成地层能量损失,影响了油井生产,而且处理大量返出的污水困难,处理成本高,存在环境污染。同时,放溢流返出废水缺计量手段,放溢流返出废水量有时不记录不核算,影响了油藏动态分析的质量。实用新型内容0。
8、003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注水井井口治漏不放压的注水井油套封堵装置。0004 本实用新型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5 本注水井油套封堵装置,包括套管、设置于套管内的上接头、均设置于套管内且分别通过螺纹密封旋合固定于上接头上端以及下端的油管和油管,一旋塞阀球通过左右两端水平设置的旋塞阀球轴转动安装于上接头内,所述旋塞阀球内设置有孔径与油管和油管内径相匹配的旋塞阀球通孔,还包括用于阻隔或导通套管与上接头之间液体流动的密封装置以及用于控制旋塞阀球转动以及控制密封装置动作的动力装置,当旋塞阀球通孔转动至其轴线与油管以及油管轴线相垂直时,密封装置将套管与上接头之间。
9、空腔阻隔密闭。0006 上述密封装置包括滑动套装于上接头上的上隔环、固定于上接头上且位于上隔环下端的下隔环以及套装于上接头上且夹装于上隔环与下隔环之间的橡胶筒,当上隔环在动力装置驱动下向下移动挤压橡胶筒变形,最终橡胶筒张紧固定于套管与上接头之间。0007 上述动力装置包括安装于套管上的四通、分别安装于四通两端的套管阀门以及套管阀门、安装于上接头两端的活塞缸以及活塞缸、分别滑动安装于活塞缸以及活塞缸的活塞腔和活塞腔中的活塞和活塞,所述活塞和活塞下端分别安装有齿条以及齿条,所述齿条下端安装有推压杆,所述旋塞阀球轴上分别安装有齿轮,所述两个齿轮分别与齿条以及齿条相互啮合,高压油管、高压油管一端分别连。
10、接于活塞腔和活塞腔,其另一端分别穿过套管阀门以及套管阀门后连接于液控阀和液控阀,当旋塞阀球通孔转动至其轴线与油管以及油管轴线相垂直时,活塞位说 明 书CN 204024568 U2/3页4于下死点,活塞位于上死点。000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发生井喷时,动力装置驱动旋塞阀球转动,直至旋塞阀球通孔转动至其轴线与油管以及油管轴线相垂直,此时实现了将油管和油管之间的关闭隔绝,实现了密封。而动力装置同样驱动密封装置将套管与上接头之间空腔阻隔密闭,防止油水通过套管与上接头之间溢出,通过应急处理时,关闭油管和套管环空,起到井控作用,保证安全生产。不需要放压放溢流,关闭后就可更换井口或配件整漏。由于。
11、不需作业压井,不需处理返出的废液,节约大量运输和处理成本。附图说明0009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旋塞阀球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0010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塞阀球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0011 图中,1.套管 2.上接头 3.油管 4.油管 5.四通 6.高压油管 7.高压油管 8.套管阀门 9.套管阀门 10.液控阀 11.液控阀 12.活塞腔 13.活塞腔 14.活塞缸 15.活塞缸 16.活塞 17.活塞 18.齿条 19.齿条 20.旋塞阀球轴 21.旋塞阀球 22.旋塞阀球通孔 23.齿轮 24.推压杆 25.上隔环 26.橡胶筒 27.下隔环。具体实施方式0012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对本。
12、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0013 本注水井油套封堵装置,包括套管1、设置于套管1内的上接头2、均设置于套管1内且分别通过螺纹密封旋合固定于上接头2上端以及下端的油管 3和油管 4,一旋塞阀球21通过左右两端水平设置的旋塞阀球轴20转动安装于上接头2内,旋塞阀球21内设置有孔径与油管 3和油管 4内径相匹配的旋塞阀球通孔22,还包括用于阻隔或导通套管1与上接头2之间液体流动的密封装置以及用于控制旋塞阀球21转动以及控制密封装置动作的动力装置,当旋塞阀球通孔22转动至其轴线与油管 3以及油管 4轴线相垂直时,密封装置将套管1与上接头2之间空腔阻隔密闭。当发生井喷时,动力装置驱动旋塞阀球22转动,直至。
13、旋塞阀球通孔22转动至其轴线与油管 3以及油管 4轴线相垂直,此时实现了将油管 3和油管 4之间的关闭隔绝,实现了密封。而动力装置同样驱动密封装置将套管1与上接头2之间空腔阻隔密闭,防止油水通过套管1与上接头2之间溢出,通过应急处理时,关闭油管和套管环空,起到井控作用,保证安全生产。不需要放压放溢流,关闭后就可更换井口或配件整漏。由于不需作业压井,不需处理返出的废液,节约大量运输和处理成本。0014 密封装置可以为如下结构,其包括滑动套装于上接头2上的上隔环25、固定于上接头2上且位于上隔环25下端的下隔环27以及套装于上接头2上且夹装于上隔环25与下隔环27之间的橡胶筒26。当发生井喷时,动。
14、力装置驱动上隔环25在向下移动挤压橡胶筒26变形,最终橡胶筒26张紧固定于套管1与上接头2之间,实现密闭,防止油水溢出。当维修完毕后,动力装置驱动上隔环25上移,橡胶筒26恢复原形,从而又可以你满足油水从套管1与上接头2之间的缝隙流出。0015 动力装置可以为如下结构,其包括安装于套管1上的四通5、分别安装于四通5两说 明 书CN 204024568 U3/3页5端的套管阀门 8以及套管阀门 9、安装于上接头2两端的活塞缸 14以及活塞缸 15、分别滑动安装于活塞缸 14以及活塞缸 15的活塞腔 12和活塞腔 13中的活塞 16和活塞 17,活塞 16和活塞 17下端分别安装有齿条 18以及齿。
15、条 19,齿条 19下端安装有推压杆24,旋塞阀球轴20上分别安装有齿轮23,两个齿轮23分别与齿条 18以及齿条 19相互啮合,高压油管 6、高压油管 7一端分别连接于活塞腔 12和活塞腔 13,其另一端分别穿过套管阀门 8以及套管阀门 9后连接于液控阀 10和液控阀 11。液控阀 11动作,液压油通过高压油管 7进入活塞腔 13中推动齿条齿条 19下移,齿轮23转动带动旋塞阀球21转动,另一侧的齿条 18被向上驱动从而推动活塞 16上移,液压油通过高压油管流至液控阀 10处卸荷。当旋塞阀球通孔22转动至其轴线与油管 3以及油管 4轴线相垂直时,活塞 17位于下死点,活塞 16位于上死点,此时即实现了油管 3与油管 4的切断,又通过推压杆24驱动上隔环 25向下移动挤压橡胶筒26发生变形将套管1与上接头2之间的空腔封闭。结构设计简单、运行可靠。说 明 书CN 204024568 U1/2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24568 U2/2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24568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