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95917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8.27CN203795917U(21)申请号 201420117974.3(22)申请日 2014.03.14E04H 6/22(2006.01)(73)专利权人厦门炜城智能停车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泗水道597号2004室(72)发明人杜万兵 陈逢强 张春 李宁陈永航 林东水 陈笃培(74)专利代理机构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代理人刘勇(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57) 摘要一种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涉及平面移动立体车库的取车。
2、装置。设有电机、链轮、链条、从动轮轴、主动轮轴、主动轮、从动齿轮、从动轮、驱车齿轮、后链轮、后齿轮、后夹紧轮、后轮轴、后取车齿轮;第1链轮设于电机的输出轴端,第1链条连接第1链轮和第2链轮,主动轮和第2链轮设于主动轮轴上,第1从动齿轮和从动轮设于第2从动轮轴上,主动轮驱动从动轮;第1从动齿轮与齿轮啮合,第2从动齿轮和驱车齿轮设于第3从动轮轴上,第2链条连接第2链轮和后链轮,后链轮、第1后齿轮和后夹紧轮设于第1后轮轴上,第1后齿轮与后夹紧轮啮合,第1后齿轮与第2后齿轮啮合,第2后齿轮和后取车齿轮设于第2后轮轴上。(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
3、明书3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95917 UCN 203795917 U1/1页21.一种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其特征在于,设有电机、第1链轮、第1链条、第1从动轮轴、第2链轮、主动轮轴、主动轮、第2从动轮轴、第1从动齿轮、从动轮、第2从动齿轮、驱车齿轮、第3从动轮轴、后链轮、第1后齿轮、后夹紧轮、第1后轮轴、第2后齿轮、第2后轮轴、后取车齿轮和第2链条;第1链轮设于电机的输出轴端,第1链条连接第1链轮和第2链轮,主动轮和第2链轮设于主动轮轴上,第1从动齿轮和从动轮设于第2。
4、从动轮轴上,主动轮驱动从动轮;第1从动齿轮与齿轮啮合,第2从动齿轮和驱车齿轮设于第3从动轮轴上,第2链条连接第2链轮和后链轮,后链轮、第1后齿轮和后夹紧轮设于第1后轮轴上,第1后齿轮与后夹紧轮啮合,第1后齿轮与第2后齿轮啮合,第2后齿轮和后取车齿轮设于第2后轮轴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和第2链轮均与主动轮轴键连接;所述从动齿轮和从动轮均与第2从动轮轴键连接;所述第2从动齿轮和驱车齿轮均与第3从动轮轴键连接;所述第1后齿轮和后夹紧轮均与第1后轮轴键连接;所述第2后齿轮和后取车齿轮均与第2后轮轴键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79591。
5、7 U1/3页3一种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面移动立体车库的取车装置(搬运器),尤其是涉及安装在平面移动立体车库的搬运器上使用的一种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背景技术0002 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日益剧增,停车位供需失衡的情况会越趋严重,因此停车位的需求与规划必需从传统二维的平面方式转向三维的立体停车方式,才符合现实的需求。采用经济、美观、实用和占地面积小等特性的新型立体停车设备,充分利用有限的地形和空间,大幅增加停车位数量,不但能减缓城镇停车难的问题,同时车辆静态管理进入有序的过程。很多大中城市占用道路停车、占用居住区绿地停车越来越严重,从而加剧了交。
6、通的拥挤,破坏了城市的居住环境,而且位于繁华地区的车位价格高。因此,在有限的空间内可以容纳更多车辆的立体车库获得普及。0003 现有立体车库的,存在着单位面积存车数量少,动力源数量大,能耗高等不利因素。0004 为了增加存车数量,最好是能在搬运器两侧存车位上进行双列或多列布置,从而最大程度的满足存车数量。常规的搬运器只能存取前列(前排)车辆,无法直接存取后列(后排)车辆。因此,如何解决直接存取后列(后排)的车辆已成为业内十分关注的问题。发明内容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可避开前列车辆,直接存取后列车辆的安装在平面移动立体车库的搬运器上使用的一种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0006 为实。
7、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7 本实用新型设有电机、第1链轮、第1链条、第1从动轮轴、第2链轮、主动轮轴、主动轮、第2从动轮轴、第1从动齿轮、从动轮、第2从动齿轮、驱车齿轮、第3从动轮轴、后链轮、第1后齿轮、后夹紧轮、第1后轮轴、第2后齿轮、第2后轮轴、后取车齿轮和第2链条;0008 第1链轮设于电机的输出轴端,第1链条连接第1链轮和第2链轮,主动轮和第2链轮设于主动轮轴上,第1从动齿轮和从动轮设于第2从动轮轴上,主动轮驱动从动轮;第1从动齿轮与齿轮啮合,第2从动齿轮和驱车齿轮设于第3从动轮轴上,第2链条连接第2链轮和后链轮,后链轮、第1后齿轮和后夹紧轮设于第1后轮轴上,第1。
8、后齿轮与后夹紧轮啮合,第1后齿轮与第2后齿轮啮合,第2后齿轮和后取车齿轮设于第2后轮轴上。0009 所述主动轮和第2链轮均与主动轮轴键连接。0010 所述从动齿轮和从动轮均与第2从动轮轴键连接。0011 所述第2从动齿轮和驱车齿轮均与第3从动轮轴键连接。0012 所述第1后齿轮和后夹紧轮均与第1后轮轴键连接。0013 所述第2后齿轮和后取车齿轮均与第2后轮轴键连接。0014 与常规的平面移动立体车库的取车装置(搬运器)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说 明 书CN 203795917 U2/3页4有益效果如下:0015 本实用新型所述后列取车机构应用时,需将后列取车机构安装于平面移动立体车库的搬运。
9、器上。当后列取车机构开始做取车动作时,通过电机带动,第1链条驱动第1链轮、第2链轮及主动轮同时转动。一方面:主动轮转动的同时作用在从动轮上,从动轮带动从动齿轮、第2从动齿轮及驱车齿轮同时转动。另一方面:主动轮转动的同时作用在从动轮上,从动轮带动第2链轮,在第2链轮的动作下,第2链条链接后链轮同时动作,后链轮带动第1后齿轮和后夹紧轮、第2后齿轮和后取车齿轮同时动作。可保证两方面动作的同步性。可经过从动轮、驱车齿轮、后夹紧轮、后取车齿轮与载车板底端的齿条啮合传动,完成后列车辆的存取过程。由于所述后列取车机构具有使后取车齿轮正反旋转的驱动机构,这样后取车齿轮具有正反旋转功能,从而可完成后列车辆托架的。
10、存、取功能。0016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有限的场地内,将车辆或产品数量最大化地容纳在立体车库内,减少搬运器数量,降低能源损耗和产品的故障率,可进行双排(甚至多排)并列储存车辆时进行后列车辆存取装置。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远距离存取、动力传输方便快捷、工作可靠等突出优点。附图说明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及安装在现有搬运器上的示意图。在图1中,各标记表示:电机6、第1链轮11、第1链条12、第1从动轮轴13、第2链轮14、主动轮轴15、主动轮16、第2从动轮轴17、第1从动齿轮18、从动轮19、第2从动齿轮20、驱车齿轮21、第3从动轮轴22、后链轮2。
11、3、第1后齿轮24、后夹紧轮25、第1后轮轴26、第2后齿轮27、第2后轮轴28、后取车齿轮29、第2链条10。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0020 图4为采用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移动立体车库的结构示意图。在图4中,各标记表示:1.钢结构后车位钢构、2.钢结构后前位钢构、3.横移机构、4.横移圆齿条、5.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6.取车机构动力源、7.横移动力源、8.搬运器、9.台车取车机构。具体实施方式0021 参见图13,本实施例设有电机6、第1链轮11、第1链条12、第1从动轮轴13、第2链轮14、。
12、主动轮轴15、主动轮16、第2从动轮轴17、第1从动齿轮18、从动轮19、第2从动齿轮20、驱车齿轮21、第3从动轮轴22、后链轮23、第1后齿轮24、后夹紧轮25、第1后轮轴26、第2后齿轮27、第2后轮轴28、后取车齿轮29和第2链条10;0022 第1链轮11设于电机6的输出轴端,第1链条12连接第1链轮11和第2链轮14,主动轮16和第2链轮14设于主动轮轴15上,第1从动齿轮18和从动轮19设于第2从动轮轴17上,主动轮16驱动从动轮19;第1从动齿轮18与齿轮20啮合,第2从动齿轮20和驱车齿轮21设于第3从动轮轴22上,第2链条10连接第2链轮14和后链轮23,后链轮23、第1后。
13、齿轮24和后夹紧轮25设于第1后轮轴26上,第1后齿轮24与后夹紧轮25啮合,第1后齿轮24与第2后齿轮27啮合,第2后齿轮27和后取车齿轮29设于第2后说 明 书CN 203795917 U3/3页5轮轴28上。0023 所述主动轮16和第2链轮14均与主动轮轴15键连接。所述从动齿轮18和从动轮19均与第2从动轮轴17键连接。所述第2从动齿轮20和驱车齿轮21均与第3从动轮轴22键连接。所述第1后齿轮24和后夹紧轮25均与第1后轮轴26键连接。所述第2后齿轮27和后取车齿轮29均与第2后轮轴28键连接。0024 参见图4和图13,在搬运器8两侧存车位为双列(也可多列)布置,要取后列位置的车。
14、辆时,将搬运器8运行至车位垂直位置,横移动力源7动作带动横移圆齿条4横移,拖动横移机构3向前运动,同时取车机构动力源6(即电机6)输出轴旋转带动第1链轮11转动,第1链轮11带动第1链条12传动和第2链轮14转动,同时通过主动轮轴15带动主动轮16转动,当主动轮16在横移机构3带动下前行与从动轮19产生正压力接触摩擦并带动其旋转,一方面,从动轮19通过第2从动轴17将运动传递到第1从动齿轮18和第2从动齿轮20,将旋转运动通过第3从动轮轴22使驱车齿轮21旋转;另一方面,从动轮19通过第1从动轮轴13传递动力到第2链轮14,第2链轮14通过第2链条10带动后链轮23转动,通过第1后轮轴26带动。
15、第1后齿轮24和后夹紧轮25运动,第1后齿轮24与第2后齿轮27啮合,通过第2后轮轴28带动后取车齿轮29转动,驱车齿轮21和后取车齿轮29同步旋转,从而带动车库已有的托架齿条(未画出),通过托架齿条带动托架(即载车板),这样可将托架(即载车板)从后排后车位移动到前排车位的位置,再通过图1中所示的台车取车机构9将托架(载车板)取送到搬运器8(台车上),完成整个取车循环。存车只是将动作顺序颠倒即可完成。0025 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在建筑物或钢结构内配置多层搁板或室,可在每层的搬运器上安装本实用新型所述平面移动立体车库的后列取车机构,这样会大大提高整个车库的容车率。同时解决车位无动力的情况下,安全便捷将后列车辆取至搬运器(台车),车库同层所有后列车辆可共用台车一套动力源,通过各车位链轮、齿轮机构,运送至指定位置(车位或搬运器),节能环保,故障率低。说 明 书CN 203795917 U1/2页6图1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95917 U2/2页7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95917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