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框隔音结构.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1475125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4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660854.8

申请日:

2014.11.06

公开号:

CN204326903U

公开日:

2015.05.1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6B 5/20申请日:20141106授权公告日:20150513终止日期:20151106|||授权

IPC分类号:

E06B5/20; E06B1/56; E06B3/70; E06B7/16

主分类号:

E06B5/20

申请人:

重庆超凡室内门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文武; 徐海波

地址:

402289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红花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框隔音结构,所述门扇的两端竖向开有朝后布置的端部台阶,该端部台阶为倾斜面,在两侧的侧门框后端均开设有直角的侧方缺口,门扇的两端端头伸入到侧方缺口内,在门扇的左端端面上连接有两叶式合页,该两叶式合页的另一端连接到侧方缺口内,并且在左侧的端部台阶与侧方缺口的后侧面之间安装有侧方隔音条,且该侧方隔音条的前侧面为倾斜面,所述侧方隔音条的后部嵌入到侧方缺口内,且当门扇闭合时,侧方隔音条的前侧面贴至端部台阶表面。本实用新型采用新的门框、门扇台口结构,并增加了隔音条的数量,同时还具有降低成本、重量较轻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门框隔音结构,包括门框和门扇(1),门框包括两侧的侧门框(2)和顶部门框(9),其特征是:所述门扇(1)的两端竖向开有朝后布置的端部台阶(7),该端部台阶(7)为倾斜面,在两侧的侧门框(2)后端均开设有直角的侧方缺口(2a),门扇(1)的两端端头伸入到侧方缺口(2a)内,在门扇(1)的左端端面上连接有两叶式合页(5),该两叶式合页(5)的另一端连接到侧方缺口(2a)内,并且在左侧的端部台阶(7)与侧方缺口(2a)的后侧面之间安装有侧方隔音条(6),且该侧方隔音条(6)的前侧面为倾斜面,所述侧方隔音条(6)的后部嵌入到侧方缺口(2a)内,且当门扇(1)闭合时,侧方隔音条(6)的前侧面贴至端部台阶(7)表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框隔音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门扇(1)的顶面上沿门扇(1)左右方向开设有朝后设置的顶部台阶(1a),在顶部门框(9)上开设有与顶部台阶(1a)相对应的顶部缺口(9a),该门扇(1)的顶部突出部分伸入到顶部缺口(9a)内,且在顶部台阶(1a)的侧面与顶部缺口(9a)之间安装有顶部隔音条(10),该顶部隔音条(10)嵌入到门扇(1)上。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框隔音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门扇(1)的下表面中部沿左右方向开设有底槽(1b),在底槽(1b)内装有门底密封条(11)。

说明书

说明书门框隔音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内门,特别是涉及一种门框隔音结构。
背景技术
室内门是指安装在室内房间入口的门,作为分割室内有限空间的一种实体,是所有房间门的总称。当今,人们对生活品质、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人们对同一个大房屋内每个房间内成员的隐私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室内门的隔音程度成为必不可少的需求。普遍意义上的隔音门,一般都是在内部填充吸音材料,一方面增加门板的强度一方面以其所形成的密闭空气层作某一程度的隔音,但是基本上任何材质都有它的隔音效果,而简单讲就是质量越重的物体其隔音性越好,这就是一般所说的质量法则,但是隔音效果达到了但门板的重量确会增加了门铰炼的负担,如果铰炼无法完全荷重将造成门扇无法轻易开关甚至造成铰炼损坏,所以除非必要,在隔音门设计时其重量都会在能达到所需的隔音效果内尽量将重量减轻,因此将门扇与门框的接缝处用海绵或橡皮条等密封在不加大门扇重量的情况下也能够达到一定的隔音效果。目前市面上隔音门采用的密封普通都是在门扇与门框的接缝处直接用密封条阻隔密封,这种密封性能在不加大门上重量的情况下所能起到的隔音效果很有限,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密封方式来提高隔音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 具有更好隔音效果的门框与门扇之间的密封方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门框隔音结构,包括门框和门扇,门框包括两侧的侧门框和顶部门框,所述门扇的两端竖向开有朝后布置的端部台阶,该端部台阶为倾斜面,在两侧的侧门框后端均开设有直角的侧方缺口,门扇的两端端头伸入到侧方缺口内,在门扇的左端端面上连接有两叶式合页,该两叶式合页的另一端连接到侧方缺口内,并且在左侧的端部台阶与侧方缺口的后侧面之间安装有侧方隔音条,且该侧方隔音条的前侧面为倾斜面,所述侧方隔音条的后部嵌入到侧方缺口内,且当门扇闭合时,侧方隔音条的前侧面贴至端部台阶表面。
采用上述结构的隔音门密封方式,由于门扇的两端端头伸入到门框的侧方缺口内,使得门扇的左端端头与侧门框的侧方缺口之间具有充足的空间安装两叶式合页,因此所述门扇的左端端面上连接有两叶式合页,该两叶式合页的另一端连接到侧方缺口的表面。两叶式合页不仅避开了侧方隔音条的安装位置,在侧门框上开设有具有两台阶的侧方缺口,门扇的左端端头伸入到侧门框的侧方缺口内,门扇的左端端面通过两叶式合页铰接在侧门框上,两叶式合页具有良好的承重性,采用两叶式合页的铰接方式更能够保证门扇与门框连接的稳固性,提高了隔音门的使用寿命。并且由于端部台阶为倾斜面,而侧方缺口上安装的侧方隔音条的前侧面也为倾斜面与之相配合,因此侧方缺口只需设置成直角缺口即可,不仅安装方便,直角形的侧方缺口更能够阻挡从缝隙中透出的声音。
所述门扇的顶面上沿门扇左右方向开设有朝后设置的顶部台阶,在顶部门框上开设有与顶部台阶相对应的顶部缺口,该门扇的顶部突出部分伸入到顶部 缺口内,且在顶部台阶的侧面与顶部缺口之间安装有顶部隔音条,该侧方隔音条嵌入到门扇上。通过顶部隔音条的布置,能够减弱从门扇和顶部门框之间透过的声音。
为了进一步加强隔音效果,所述门扇的下表面中部沿左右方向开设有底槽,在底槽内装有门底密封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新的门框、门扇台口结构,并增加了隔音条的数量,同时还具有降低成本、重量较轻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视图。
图3是图1的B-B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门扇1,侧门框2、两叶式合页5、侧方隔音条6、顶部门框9、顶部隔音条10、门底密封条11和门套12等部件,所述门扇1的两端竖向开有朝后布置的端部台阶7,该端部台阶7为倾斜面,在两侧的侧门框2后端均开设有直角的侧方缺口2a,门扇1的两端端头伸入到侧方缺口2a内,在门扇1的左端端面上连接有两叶式合页5,该两叶式合页5的另一端连接到侧方缺口2a内,并且在左侧的端部台阶7与侧方缺口2a的后侧面之间安装有侧方隔音条6,且该侧方隔音条6的前侧面为倾斜面,所述侧方隔音条6的后部嵌入到侧方缺口2a内,且当门扇1闭合时,侧方隔音条6的前侧面贴至端部台阶7表面。并且为了美观,在侧门框2和右门框3的前后两侧均 设置有门套12。
如图1、图3所示,所述门扇1的顶面上沿门扇1左右方向开设有朝后设置的顶部台阶1a,在顶部门框9上开设有与顶部台阶1a相对应的顶部缺口9a,该门扇1的顶部突出部分伸入到顶部缺口9a内,且在顶部台阶1a的侧面与顶部缺口9a之间安装有顶部隔音条10,该顶部隔音条10嵌入到门扇1上。
由图1、图3进一步可知,所述门扇1的下表面中部沿左右方向开设有底槽1b,在底槽1b内装有门底密封条11。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本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门框隔音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门框隔音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门框隔音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门框隔音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门框隔音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框隔音结构,所述门扇的两端竖向开有朝后布置的端部台阶,该端部台阶为倾斜面,在两侧的侧门框后端均开设有直角的侧方缺口,门扇的两端端头伸入到侧方缺口内,在门扇的左端端面上连接有两叶式合页,该两叶式合页的另一端连接到侧方缺口内,并且在左侧的端部台阶与侧方缺口的后侧面之间安装有侧方隔音条,且该侧方隔音条的前侧面为倾斜面,所述侧方隔音条的后部嵌入到侧方缺口内,且当门扇闭合时,侧方隔音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梯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