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1474201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8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621811.9

申请日:

2014.10.24

公开号:

CN204199133U

公开日:

2015.03.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1C7/32; E01C11/16

主分类号:

E01C7/32

申请人: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周广利; 张波

地址:

100011北京市安定门外大街丙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代理人:

史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包括:改性沥青面层、封层、透层和基层;所述基层,其包括沥青稳定碎石上基层和水泥稳定土底基层;所述水泥稳定土底基层,其包括一钢筋框架和填充在所述钢筋框架内部的水泥稳定土;所述改性沥青面层,其自上而下包括改性沥青抗滑表面层、高强度改性沥青中面层、高强度改性沥青下面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且其表面还应具有良好的抗滑性和强度。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包括改性沥青面层、封层、透层和基层,其中,
所述基层包括沥青稳定碎石上基层和水泥稳定土底基层;
所述水泥稳定土底基层包括一钢筋框架和填充在所述钢筋框架内部的水泥稳定土;所述钢筋框架包括垂直钢筋和钢筋网,所述垂直钢筋垂直于地表面矩形阵列排布,且被所述地表分成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所述地上部分高度为150mm;所述钢筋网的交织点如所地上部分的上端面一一对应并焊接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稳定碎石上基层,厚度为80mm。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稳定土下基层,厚度为200mm。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沥青面层自上而下包括改性沥青抗滑表面层、高强度改性沥青中面层和高强度改性沥青下面层;
所述改性沥青抗滑表面层其沥青混合料采用AK-13,厚度为45mm;
所述高强度改性沥青中面层其沥青混合料采用SBS-20,厚度为50mm;
所述高强度改性沥青下面层其沥青混合料采用SBS-25,厚度为65mm。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层包括改性乳化沥青稀浆上封层和碎石下封层;
所述改性乳化沥青稀浆上封层其沥青混合料采用ES-25,厚度为5mm;
所述碎石下封层,厚度为5mm。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层为液体石油沥青透层,厚度为6mm。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沥青混合路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马路上行驶的车辆越来越多,对马路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沥青路面以其平坦、舒适、噪音小、灰尘小、维修简单,利于机械化施工,无养生期等优点成为马路的首选。但同时,沥青马路也存在着寿命相对要短,抗滑性能较差等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了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自上而下包括:
改性沥青面层、封层、透层和基层,其中,
所述基层包括沥青稳定碎石上基层和水泥稳定土底基层;
所述水泥稳定土底基层包括一钢筋框架和填充在所述钢筋框架内部的水泥稳定土;所述钢筋框架包括垂直钢筋和钢筋网,所述垂直钢筋垂直于地表面矩形阵列排布,且被所述地表分成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所述地上部分高度为150mm;所述钢筋网的交织点如所地上部分的上端面一一对应并焊接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中,所述沥青稳定碎石上基层,厚度为80mm。
优选的是,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中,所述水泥稳定土下基层,厚度为200mm。
优选的是,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中,所述改性沥青面层自上而下包括改性沥青抗滑表面层、高强度改性沥青中面层和高强度改性沥青下面层;
所述改性沥青抗滑表面层其沥青混合料采用AK-13,厚度为45mm;
所述高强度改性沥青中面层其沥青混合料采用SBS-20,厚度为50mm;
所述高强度改性沥青下面层其沥青混合料采用SBS-25,厚度为65mm。
优选的是,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中,所述封层包括改性乳化沥青稀浆上封层和碎石下封层;
所述改性乳化沥青稀浆上封层其沥青混合料采用ES-25,厚度为5mm;
所述碎石下封层,厚度为5mm。
优选的是,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中,所述透层为液体石油沥青透层,厚度为6mm。
本实用新型沥青路面的基层机构中底基层通过钢筋框架和填充在所述钢筋框架内部的水泥稳定土的作用,提高沥青路面基层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垂直荷载的能力。同时,以改性沥青混合料作为面层结构,提高沥青混合路面的耐高温、抗低温的能力,有较好的抗车辙能力,提高路面的抗滑能力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的纵切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自上而下包括:
改性沥青面层1、封层2、透层3和基层4,其中,
所述基层4包括沥青稳定碎石上基层41和水泥稳定土底基层42;
所述水泥稳定土底基层42包括一钢筋框架5和填充在所述钢筋框架内部的水泥稳定土;所述钢筋框架包括垂直钢筋51和钢筋网52,所述垂直钢筋51垂直于地表6矩形阵列排布,且被所述地表6分成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所述地上部分高度为150mm;所述钢筋网52的交织点如所地上部分的上端面一一对应并焊接连接。
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中,所述沥青稳定碎石上基层41,厚度为80mm。
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中,所述水泥稳定土下基层42,厚度为200mm。
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中,所述改性沥青面1层自上而下包括改性沥青抗滑表面层11、高强度改性沥青中面层12和高强度改性沥青下面层13;
所述改性沥青抗滑表面层11其沥青混合料采用AK-13,厚度为45mm;
所述高强度改性沥青中面12层其沥青混合料采用SBS-20,厚度为50mm;
所述高强度改性沥青下面层13其沥青混合料采用SBS-25,厚度为65mm。
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中,所述封层2包括改性乳化沥青稀浆上封层21和碎石下封层22;
所述改性乳化沥青稀浆上封层21其沥青混合料采用ES-25,厚度为5mm;
所述碎石下封层22,厚度为5mm。
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中,所述透层3为液体石油沥青透层,厚度为6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性沥青混合路面其面层采用改性沥青面层,提高路面表层的抗滑性,中面层和下面层的强度。同时,水泥稳定土底基层结构中包括一钢筋框架,提高沥青混合路面承受车轮荷载的能力。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且其表面还应具有良好的抗滑性。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20621811.9(22)申请日 2014.10.24E01C 7/32(2006.01)E01C 11/16(2006.01)(73)专利权人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地址 100011 北京市安定门外大街丙 88 号(72)发明人 周广利 张波(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11369代理人 史霞(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包括:改性沥青面层、封层、透层和基层;所述基层,其包括沥青稳定碎石上基层和水泥稳定土底基层;所述。

2、水泥稳定土底基层,其包括一钢筋框架和填充在所述钢筋框架内部的水泥稳定土 ;所述改性沥青面层,其自上而下包括改性沥青抗滑表面层、高强度改性沥青中面层、高强度改性沥青下面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且其表面还应具有良好的抗滑性和强度。(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99133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3.11CN 204199133 U1/1 页21.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包括改性沥青面层、封层、透层和基层。

3、,其中,所述基层包括沥青稳定碎石上基层和水泥稳定土底基层 ;所述水泥稳定土底基层包括一钢筋框架和填充在所述钢筋框架内部的水泥稳定土 ;所述钢筋框架包括垂直钢筋和钢筋网,所述垂直钢筋垂直于地表面矩形阵列排布,且被所述地表分成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 ;所述地上部分高度为 150mm ;所述钢筋网的交织点如所地上部分的上端面一一对应并焊接连接。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稳定碎石上基层,厚度为 80mm。3.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稳定土下基层,厚度为 200mm。4.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改。

4、性沥青面层自上而下包括改性沥青抗滑表面层、高强度改性沥青中面层和高强度改性沥青下面层 ;所述改性沥青抗滑表面层其沥青混合料采用 AK-13,厚度为 45mm ;所述高强度改性沥青中面层其沥青混合料采用 SBS-20,厚度为 50mm ;所述高强度改性沥青下面层其沥青混合料采用 SBS-25,厚度为 65mm。5.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层包括改性乳化沥青稀浆上封层和碎石下封层 ;所述改性乳化沥青稀浆上封层其沥青混合料采用 ES-25,厚度为 5mm ;所述碎石下封层,厚度为 5mm。6.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层为液体石油。

5、沥青透层,厚度为 6mm。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199133 U1/2 页3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沥青混合路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背景技术0002 随着科技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马路上行驶的车辆越来越多,对马路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沥青路面以其平坦、舒适、噪音小、灰尘小、维修简单,利于机械化施工,无养生期等优点成为马路的首选。但同时,沥青马路也存在着寿命相对要短,抗滑性能较差等的缺点。实用新型内容000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了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自上而下包括 :0004 改性沥青面层、封层、透层和基层,其中,00。

6、05 所述基层包括沥青稳定碎石上基层和水泥稳定土底基层 ;0006 所述水泥稳定土底基层包括一钢筋框架和填充在所述钢筋框架内部的水泥稳定土 ;所述钢筋框架包括垂直钢筋和钢筋网,所述垂直钢筋垂直于地表面矩形阵列排布,且被所述地表分成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 ;所述地上部分高度为 150mm ;所述钢筋网的交织点如所地上部分的上端面一一对应并焊接连接。0007 优选的是,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中,所述沥青稳定碎石上基层,厚度为80mm。0008 优选的是,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中,所述水泥稳定土下基层,厚度为 200mm。0009 优选的是,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中,所述改性沥青面层自上而下包括改。

7、性沥青抗滑表面层、高强度改性沥青中面层和高强度改性沥青下面层 ;0010 所述改性沥青抗滑表面层其沥青混合料采用 AK-13,厚度为 45mm ;0011 所述高强度改性沥青中面层其沥青混合料采用 SBS-20,厚度为 50mm ;0012 所述高强度改性沥青下面层其沥青混合料采用 SBS-25,厚度为 65mm。0013 优选的是,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中,所述封层包括改性乳化沥青稀浆上封层和碎石下封层 ;0014 所述改性乳化沥青稀浆上封层其沥青混合料采用 ES-25,厚度为 5mm ;0015 所述碎石下封层,厚度为 5mm。0016 优选的是,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中,所述透层为液。

8、体石油沥青透层,厚度为6mm。0017 本实用新型沥青路面的基层机构中底基层通过钢筋框架和填充在所述钢筋框架内部的水泥稳定土的作用,提高沥青路面基层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垂直荷载的能力。同时,以改性沥青混合料作为面层结构,提高沥青混合路面的耐高温、抗低温的能力,有较好的抗车辙能力,提高路面的抗滑能力承载能力。说 明 书CN 204199133 U2/2 页4附图说明0018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的纵切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0020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

9、,自上而下包括 :0021 改性沥青面层 1、封层 2、透层 3 和基层 4,其中,0022 所述基层 4 包括沥青稳定碎石上基层 41 和水泥稳定土底基层 42 ;0023 所述水泥稳定土底基层 42 包括一钢筋框架 5 和填充在所述钢筋框架内部的水泥稳定土 ;所述钢筋框架包括垂直钢筋 51 和钢筋网 52,所述垂直钢筋 51 垂直于地表 6 矩形阵列排布,且被所述地表 6 分成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 ;所述地上部分高度为 150mm ;所述钢筋网 52 的交织点如所地上部分的上端面一一对应并焊接连接。0024 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中,所述沥青稳定碎石上基层 41,厚度为 80mm。0025。

10、 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中,所述水泥稳定土下基层 42,厚度为 200mm。0026 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中,所述改性沥青面 1 层自上而下包括改性沥青抗滑表面层 11、高强度改性沥青中面层 12 和高强度改性沥青下面层 13 ;0027 所述改性沥青抗滑表面层 11 其沥青混合料采用 AK-13,厚度为 45mm ;0028 所述高强度改性沥青中面 12 层其沥青混合料采用 SBS-20,厚度为 50mm ;0029 所述高强度改性沥青下面层 13 其沥青混合料采用 SBS-25,厚度为 65mm。0030 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中,所述封层2包括改性乳化沥青稀浆上封层21和碎石下封。

11、层 22 ;0031 所述改性乳化沥青稀浆上封层 21 其沥青混合料采用 ES-25,厚度为 5mm ;0032 所述碎石下封层 22,厚度为 5mm。0033 所述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中,所述透层 3 为液体石油沥青透层,厚度为 6mm。003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性沥青混合路面其面层采用改性沥青面层,提高路面表层的抗滑性,中面层和下面层的强度。同时,水泥稳定土底基层结构中包括一钢筋框架,提高沥青混合路面承受车轮荷载的能力。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且其表面还应具有良好的抗滑性。0035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说 明 书CN 204199133 U1/1 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99133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