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66447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3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349732.7

申请日:

2014.06.28

公开号:

CN204299246U

公开日:

2015.04.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H6/22 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主分类号:

E04H6/22

申请人:

江苏苏亚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苏汝标; 刘杰; 印文建; 王超

地址:

224007江苏省盐城市盐城经济开发区泰山南路5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一种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的立柱与横梁组成立体停车设备的整体框架结构,整体框架结构内设有底层载车机构、中间层载车机构与上层载车机构;底层载车机构与中间层载车机构与上层载车机构在整体框架结构内上下或纵向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该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直接利用现有路边的纵向停车位直接安装、不需要增加场地面积;一般按5个车位一组的话、五层的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可以停放21辆车子,极大地增加停车能力。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载车机构(1)、立柱(2)、中间层载车机构(3)、横梁(4)、上层载车机构(5);所述的立柱(2)与横梁(4)组成立体停车设备的整体框架结构,整体框架结构内设有底层载车机构(1)、中间层载车机构(3)与上层载车机构(5);底层载车机构(1)与中间层载车机构(3)与上层载车机构(5)在整体框架结构内上下或纵向移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层纵向移动轨道(6);所述的底层纵向移动轨道(6)布置在由立柱(2)与横梁(4)组成立体停车设备的整体框架结构的底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载车板推拉机构(10),载车板推拉动力装置(11),载车板纵向移动动力装置(12);
所述的底层载车机构(1)或中间层载车机构(3)或上层载车机构(5)内分别设有载车板(7)与载车板车架(8),载车板(7)布置在载车板车架(8)上,载车板(7)布置在载车板车架(8)上;载车板(7)下布置载车板推拉机构(10),载车板推拉动力装置(11)驱动载车板推拉机构(10)运动,每个载车机构上都设有载车板纵向移动动力装置(12)。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层载车机构(1)包括底层车架纵向移动从动轮(9)、底层载车板万向轮(13)、底层车架纵向移动主动轮(14);
所述的载车板(7)的下方设有底层载车板万向轮(13)与载车板推拉机构(10);
所述的载车板车架(8)下方布置底层车架纵向移动从动轮(9)与底层车架纵向移动主动轮(14),底层车架纵向移动从动轮(9)与底层车架纵向移动主动轮(14)沿底层纵向移动轨道(6)滑动;
所述的载车板纵向移动动力装置(12)驱动底层车架纵向移动主动轮(14)运动;载车板推拉动力装置(11)驱动载车板推拉机构(10)的运动。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层载车机构(3)包括中间层车架纵向移动从动轮(15),中间层车架纵向移动主动轮(16),中间层载车板轮(20);
所述的中间层车架纵向移动从动轮(15)与中间层车架纵向移动主动轮(16)布置在中间层载车机构(3)内的载车板车架(8)上;中间层载车板轮(20)布置在载车板(7)的底端。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载车机构(5)包括上层载车板轮(19);上层载车机构(5)内的载车板(7)的底端布置上层载车板轮(19)与驱动载车板推拉机构(10),驱动载车板推拉机构(10)通过载车板推拉动力装置(11)驱动。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载车板升降装置(17),所述的载车板升降装置(17)与每层的载车板车架(8)连接,驱动载车板车架(8)上下移动。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层载车板固定装置(18)固定在横梁(4)上。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停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立体车库的修建位置及在空间伸缩方向的不同,立体停车设备的主要类型有:升降横移式、垂直升降式、巷道堆垛式和地下停车场等。它们的类型众多,设计各有不同,库容量变化比较大,可满足不同用户要求。但它们都具有建筑面积小,停车层数多,地上和地下空间利用率高的优点。停相同数量车的情况下,在车辆流量大的繁华地段建一座立体停车设备比建一地面停车场节省将近50%-70% 的投资。严格的车库管理还保证了车库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存车人提供了最大的方便,存车人只需把车开到指定位置,下面的事都可由车库控制系统来完成。
现在常见的立体车库多半是升降横移式立体停车系统,这样的系统需要建立独立的停车设施,不适用于场地较小的地方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包括底层载车机构、立柱、中间层载车机构、横梁、上层载车机构;所述的立柱与横梁组成立体停车设备的整体框架结构,整体框架结构内设有底层载车机构、中间层载车机构与上层载车机构;底层载车机构与中间层载车机构与上层载车机构在整体框架结构内上下或纵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还包括底层纵向移动轨道;所述的底层纵向移动轨道布置在由立柱与横梁组成立体停车设备的整体框架结构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还包括载车板推拉机构,载车板推拉动力装置,载车板纵向移动动力装置;
所述的底层载车机构或中间层载车机构或上层载车机构内分别设有载车板与载车板车架,载车板布置在载车板车架上,载车板布置在载车板车架上;载车板下布置载车板推拉机构,载车板推拉动力装置驱动载车板推拉机构运动,每个载车机构上都设有载车板纵向移动动力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所述的底层载车机构包括底层车架纵向移动从动轮、底层载车板万向轮、底层车架纵向移动主动轮;
所述的载车板的下方设有底层载车板万向轮与载车板推拉机构;
所述的载车板车架下方布置底层车架纵向移动从动轮与底层车架纵向移动主动轮,底层车架纵向移动从动轮与底层车架纵向移动主动轮沿底层纵向移动轨道滑动;
所述的载车板纵向移动动力装置驱动底层车架纵向移动主动轮运动;载车板推拉动力装置驱动载车板推拉机构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所述的中间层载车机构包括中间层车架纵向移动从动轮,中间层车架纵向移动主动轮,中间层载车板轮;
所述的中间层车架纵向移动从动轮与中间层车架纵向移动主动轮布置在中间层载车机构内的载车板车架上;中间层载车板轮布置在载车板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所述的上层载车机构包括上层载车板轮;上层载车机构内的载车板的底端布置上层载车板轮与驱动载车板推拉机构,驱动载车板推拉机构通过载车板推拉动力装置驱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还包括载车板升降装置,所述的载车板升降装置与每层的载车板车架连接,驱动载车板车架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所述的层载车板固定装置固定在横梁上。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该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直接利用现有路边的纵向停车位直接安装、不需要增加场地面积;一般按5个车位一组的话、五层的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可以停放21辆车子,极大地增加停车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层载车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中层载车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层载车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载车板和车架在停车位置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载车板和车架在进出车的位置示意图。
图8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8所示:一种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包括底层载车机构1、立柱2、中间层载车机构3、横梁4、上层载车机构5;所述的立柱2与横梁4组成立体停车设备的整体框架结构,整体框架结构内设有底层载车机构1、中间层载车机构3与上层载车机构5;底层载车机构1与中间层载车机构3与上层载车机构5在整体框架结构内上下或纵向移动。底层纵向移动轨道6布置在由立柱2与横梁4组成立体停车设备的整体框架结构的底端。
底层载车机构1或中间层载车机构3或上层载车机构5内分别设有载车板7与载车板车架8,载车板7布置在载车板车架8上,载车板7布置在载车板车架8上;载车板7下布置载车板推拉机构10,载车板推拉动力装置11驱动载车板推拉机构10运动,每个载车机构上都设有载车板纵向移动动力装置12。底层载车机构包括底层车架纵向移动从动轮9、底层载车板万向轮13、底层车架纵向移动主动轮14;
载车板7的下方设有底层载车板万向轮13与载车板推拉机构10;
载车板车架8下方布置底层车架纵向移动从动轮9与底层车架纵向移动主动轮14,底层车架纵向移动从动轮9与底层车架纵向移动主动轮14沿底层纵向移动轨道6滑动;载车板纵向移动动力装置12驱动底层车架纵向移动主动轮14运动;载车板推拉动力装置11驱动载车板推拉机构10的运动。中间层载车机构3包括中间层车架纵向移动从动轮15,中间层车架纵向移动主动轮16,中间层载车板轮20;所述的中间层车架纵向移动从动轮15与中间层车架纵向移动主动轮16布置在中间层载车机构3内的载车板车架8上;中间层载车板轮20布置在载车板7的底端。
上层载车机构5包括上层载车板轮19;上层载车机构5内的载车板7的底端布置上层载车板轮19与驱动载车板推拉机构10,驱动载车板推拉机构10通过载车板推拉动力装置11驱动。载车板升降装置17与每层的载车板车架8连接,驱动载车板车架8上下移动。
1底层载车板进出车辆的过程
如果是需要停放车辆,将准备停放车辆的8载车板车架通过安装在7载车板上的载车板推拉机构10和载车板推拉动力装置11、在1底层载车板万向轮13承载下,从图六位置伸出到图七的位置(即伸出到立体停车设备外侧),车辆从任意一开到载车板8上,然后再在载车板推拉机构10和载车板推拉动力装置11、在底层载车板万向轮13承载下被拉到车架7上,完成车辆停放;取车的工作流程相反。
(2)3中间层载车板和5上层载车板停放(取车)过程
按图1显示,比如33车位需要停放车辆,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将原来停放在33车位下方的13、23车位的载车板纵向移动现有空档位置,然后33车位的载车板8在其载车板升降装置17的作用下,下降到地面,后面停放(取车)的过程同“1底层载车板进出车辆的过程”,其他上层车位的停放(取车)过程相同。
(3)纵向移动
底层载车板1是安放在6底层纵向移动轨道上的,在需要移动时,由安装载车板8车架在载车板纵向移动动力装置12、底层车架纵向移动主动轮14和底层车架纵向移动从动轮9的作用下,方便地实现纵向移动;由于1底层载车板还在存取车时需要横向移动,为了保证载车板7既能横向移动、又能纵向移动,安装在载车板7的底层载车板万向轮13是万向轮,是纵向移动时自动顺成纵向、方便移动(中间层和上层载车板的中间层载车板轮20是固定横向移动方向的)。
中间层载车板3通过其中间层车架纵向移动从动轮15和中间层车架纵向移动主动轮16承载在横梁4上,在载车板纵向移动动力装置12作用下可以在横梁4上纵向移动。
上层载车板5不需要纵向移动,由上层载车板固定装置18固定在横梁4上。

一种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一种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的立柱与横梁组成立体停车设备的整体框架结构,整体框架结构内设有底层载车机构、中间层载车机构与上层载车机构;底层载车机构与中间层载车机构与上层载车机构在整体框架结构内上下或纵向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该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系统直接利用现有路边的纵向停车位直接安装、不需要增加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