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20715687.2
2014.11.25
CN204345775U
2015.05.20
授权
有权
F24D13/02; E04F15/02
F24D13/02
张家港市科兴炭纤维制品有限公司
杨勇
215600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杨舍镇乘航农义村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9
丁秀华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地暖铺设板,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件,该至少两个支撑件均呈三棱柱形,并且在其棱角处设置有加强筋。该板结构简单,并且发热电缆可铺设在相邻的两个支撑件之间,铺设简便,同时由于设置了加强筋,从而使得支撑件的支撑力更强,可以达到较好的承重效果。
权利要求书1. 一种地暖铺设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件,该至少两个支撑 件均呈三棱柱形,并且在其棱角处设置有加强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暖铺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支撑件 均呈中空的等腰直角三棱柱形,其包括三个棱角,所述加强筋分别设置在该三 个棱角的外侧。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暖铺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棱角均呈倒 圆角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暖铺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三个 棱面,在该三个棱面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发热电缆相互抵靠的卡扣件。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暖铺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三个 棱面,在该三个棱面上均设置有缺口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暖铺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铺设板包括至少 一个与所述支撑件相互固定连接的大圆环。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暖铺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铺设板包括至少 一个与所述支撑件相互固定连接的小圆环。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暖铺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铺设板包括至少 两个连接件,其分别设置在该铺设板相邻的两个侧边上,该连接件包括连接扣, 以及与所述支撑件和连接扣相互连接的连接带。
说明书一种地暖铺设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住宅供热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地暖铺设板。 背景技术 地暖,是地板辐射采暖的简称,是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通过地板辐射层中 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由下至 上进行传导,热量是由置于地板内的供热系统提供的一种供暖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便于发热电缆铺设,并且承重能力好的地暖铺设板。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暖铺 设板,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件,该至少两个支撑件均呈三棱柱形,并且在其棱 角处设置有加强筋。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所述至少两个支撑件呈中空的等腰直角三棱柱形,其包括三个棱角,所述 加强筋分别设置在该三个棱角的外侧。 所述支撑件包括三个棱面,在该三个棱面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发热 电缆相互抵靠的卡扣件。 所述支撑件包括三个棱面,在该三个棱面上均设置有缺口部。 所述铺设板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支撑件相互固定连接的大圆环。 所述铺设板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支撑件相互固定连接的小圆环。 所述铺设板包括至少两个连接件,其分别设置在该铺设板相邻的两个侧边 上,该连接件包括连接扣,以及与所述支撑件和连接扣相互连接的连接带。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揭示了一种地暖铺设板,该板 包括至少两个支撑件,该至少两个支撑件均呈三棱柱形,并且在其棱角处设置 有加强筋,该板结构简单,并且发热电缆可铺设在相邻的两个支撑件之间,铺 设简便,同时由于设置了加强筋,从而使得支撑件的支撑力更强,可以达到较 好的承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地暖系统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地暖系统的部分侧视图。 图3是图1中支撑件的放大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图1中连接件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 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地暖系统,从属于住宅供热系统,主要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 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地暖系统 属于电地暖类型,主要通过发热电缆发热。 参照图1和图2,地暖系统包括铺设层(图未示)、铺设在该铺设层上的发 热电缆2、以及设置在铺设层(图未示)和发热电缆2下方的热反射膜3,其中 铺设层(图未示)用于支撑地板(图未示)和供发热电缆2排布定型,发热电 缆2用于产生热量,热反射膜3用于将发热电缆2产生的热量向上发射,使得 发热电缆2产生的热量能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 铺设层(图未示)包括多个可相互组合拼接的铺设板10,铺设板10包括多 个中空的支撑件12以及连接相邻支撑件12的多个圆环11,这些支撑件12呈三 棱柱形,发热电缆2设置在相邻支撑件12的间隙之间,而圆环11包括大圆环 13和小圆环14。在本实施例中,铺设板10整体呈正方形,每个铺设板10包括 七十二个支撑件12、十三个大圆环13和十二个小圆环14,以一个大圆环13和 与其相互连接的八个支撑件12为一个单元,一个铺设板10包括八个单元,纵 向、横向分别有三个单元,相邻的两个单元通过一个小圆环14相互连接,相邻 的四个单元通过一个大圆环13相互连接,一个小圆环14连接四个支撑件12。 因此,铺设板10的底面大部分是镂空的,这样便有利于发热电缆2产生的热量 很轻易地穿过支撑件12、大圆环13和小圆环14从而被热反射膜反射回室内, 由于这些支撑件和圆环均呈中空,因此热量在传输过程中损耗较低,提高了地 暖的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2设计为中空的等腰直角三棱柱形,其三个棱角均设计 为倒圆角,有利于防止支撑件12的边角磕坏发热电缆2。支撑件12的锐角与大 圆环13相互连接,直角与小圆环14相互连接。 为了提高支撑件12与大圆环13和小圆环14的连接强度,以及提高支撑件 12的支撑力度,在支撑件12的三个棱面处分别设计一个圆柱形的加强筋15, 这些加强筋15设置在支撑件12棱角的外侧,与大圆环13或小圆环14相互垂 直连接,从而使得支撑件12的支撑力更强,可以达到较好的承重效果。 由于支撑件12呈三棱柱型,因此每个支撑件12均包括三个棱面,在该三 个棱面上分别设置有缺口部16,具体地,缺口部16是一个由棱面的上端凹下的 槽,其大致呈U型。由于支撑件12的上方铺设有地板(图未示),缺口部16 的设计使得热量能进入支撑件12的内部,使得热量在铺设板10内分布均匀, 同时设计成缺口状有利于注塑成型,降低制作难度,同时也不会减弱支撑件12 的支撑强度,能保持支撑件12的支撑效果。 支撑件12的三个棱面外侧上还设置有卡扣件17,该卡扣件17位于缺口部 16的下方,具体地,卡扣件17为由棱面外侧向外延伸形成的一个软性凸块,当 发热电缆2铺设在相邻支撑件12的间隙之间后,支撑件12棱面上的卡扣件17 抵靠在发热电缆2的上方,对发热电缆2的位置进行了限位,维持了地暖系统 的稳定。 由于铺设层(图未示)主要由多个铺设板10相互组合拼接而成,因此每个 铺设板10上还需要设置至少两个连接件18,其分别设置在该铺设板10相邻的 两个侧边上,连接件18包括连接扣20,以及与支撑件12和连接扣20相互连接 的连接带21。其中连接扣20呈中空的等腰直角三棱柱形,其棱角设置为倒圆角, 并且在其棱角处设置有连接柱22。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8的数量为六个,铺设 板10相邻的两个侧边上分别设置三个,当相邻铺设板10相互连接时,连接扣 20由下往上卡入支撑件12内,从而限制了相邻铺设板10水平方向的活动,连 接柱22起到增强连接力度的作用。 为了保证相邻铺设板10连接后的美观性和统一性,在铺设板10的四个边 角处分别设置四分之一大圆环30,在四个侧边处分别设置三个二分之一小圆环 31和两个二分之一大圆环32;其中,四分之一大圆环30连接两个支撑件12, 二分之一小圆环31连接两个支撑件12,二分之一大圆环32连接四个支撑件12。 综上所述,发热电缆2可在铺设板10上随意拐弯,铺设方式多样化,适合 各种类型的房间,同时铺设板10之间的连接方式巧妙,安装简便,并且稳固性 强,热量流通均匀,还可以将热量最大程度地反射回室内。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 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 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 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地暖铺设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地暖铺设板.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地暖铺设板,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件,该至少两个支撑件均呈三棱柱形,并且在其棱角处设置有加强筋。该板结构简单,并且发热电缆可铺设在相邻的两个支撑件之间,铺设简便,同时由于设置了加强筋,从而使得支撑件的支撑力更强,可以达到较好的承重效果。。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