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孔钻钻孔的定位导向系统装置.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64514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5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770588.4

申请日:

2014.12.09

公开号:

CN204299468U

公开日:

2015.04.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21B7/04

主分类号:

E21B7/04

申请人:

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罗建梅; 徐洪泉; 袁航新; 潘江波; 周锋

地址:

310000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江陵路2031号钱江大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33238

代理人:

童卫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潜孔钻钻孔的定位导向系统装置,由搁置在护筒上的定位导向框架和导向管两部分组成,所述定位导向框架是由上钢板、下钢板和之间相连的支撑杆构成;其中,上钢板的外形大于护筒的外径,可搁架在护筒顶部;下钢板的外形小于护筒的内径,可深入到护筒内部;所述上、下钢板上对应地开设着有用于安装所述导向管的通孔;其中导向管的内径与潜孔钻的钻杆外径相适。本实用新型是基于岩石破碎理论的潜孔钻掏“蜂窝煤”工艺中要用到的一种导向新装置,可使入岩进尺效果显著,而且钻头损耗小,卡锤、掉锤现象减少,入岩效率高,大大节约施工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潜孔钻钻孔的定位导向系统装置,由搁置在护筒上的定位导向 框架和导向管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导向框架是由上 钢板(1)、下钢板(2)和之间相连的支撑杆(3)构成;其中,上 钢板(1)的外形大于护筒的外径,可搁架在护筒顶部;下钢板(2) 的外形小于护筒的内径,可深入到护筒内部;所述上、下钢板(1、 2)上对应地开设着有用于安装所述导向管(4)的通孔;所述导向 管(4)的内径与潜孔钻的钻杆外径相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孔钻钻孔的定位导向系统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上、下钢板(1、2)上的通孔在圆周上均匀设置,大小和 数量根据桩基和岩层硬度而定;孔与孔之间的距离保持在70-90cm。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潜孔钻钻孔的定位导向系统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桩基的直径2.8m时,所述通孔的直径180mm,数量16个, 分2排设置,即内圆周4个,外圆周12个。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潜孔钻钻孔的定位导向系统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桩基的直径2.2m时,所述通孔的直径180mm,数量12个, 分2排设置,即内圆周3个,外圆周9个。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潜孔钻钻孔的定位导向系统装 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钢板(1、2)为圆形的8mm厚钢板制 成;其中上钢板(1)直径比护筒直径大20cm,下钢板(2)直径比 护筒直径小20cm。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潜孔钻钻孔的定位导向系统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支撑杆(3)由若干根长1m的I18工字钢制成,并与上、 下钢板(1、2)为电焊固定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潜孔钻钻孔的定位导向系统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导向管(4)由内径150mm、壁厚5mm的镀锌管制成,一端 外露出所述上钢板(1)的表面10cm以上,一端直接搁置在河床面 上。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潜孔钻钻孔的定位导向系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中裸岩硬岩质钻孔桩的施工领域,具体地说,是 采用潜孔钻辅助冲击钻进行“蜂窝煤孔”式的施工时,需要用到的一种 潜孔钻钻孔的定位导向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21世纪后,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交通建设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水中桥梁工程施工中遇到的难题也急需面临解决。水下钻孔桩施工时, 水中裸岩硬岩质钻孔桩的施工向来是桩基施工中的难点,因为水中裸岩 需要解决无覆盖层条件下护筒埋设易漏浆的问题,硬岩质需要解决成孔 过程中的进尺速度过慢的问题。
针对桩基直径大、岩层硬、入岩深度长,(钻机一开钻,入河床即为 裸岩或少量覆盖层,且入岩即为中风化花岗岩,强度在60MPa左右),如 果采用常规冲击钻施工工艺,因岩层硬,钻头容易打爆,每天冲击进尺 不到20cm。
鉴于以上的问题和原理,发明人想到了隧道施工中的管棚工艺的潜 孔钻取小孔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基于岩石破碎机理:成孔前,对孔内岩 芯圆周进行破坏,增加岩层自由面,以降低其应力水平,使之有利于冲 击钻进一步钻进,提高其工作效率。
但为了能使潜孔钻在桥梁水中硬岩质桩基施工中应运,还需要解决 一个定位导向的问题。因为在潜孔钻掏“蜂窝煤”时,潜孔钻钻杆需要 有一个定位导向系统装置,以便在岩层面上按尺寸取孔,钻杆也可沿着 导向管一直搁置到岩层;在空压机吹孔时,钻渣可沿着导向管排到桩基 的外面,从而形成“蜂窝煤”孔,破坏整体坚硬的岩层,为冲击钻钻进 提高显著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潜孔钻 钻孔的定位导向系统装置,好让潜孔钻钻杆沿着固定的位置一直接触到 岩层面,并让空压机吹出的钻渣能沿着导向管排到桩基外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潜孔钻钻孔的定位导向系统装置,由搁置在护筒上的定位导向 框架和导向管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导向框架是由上钢板、 下钢板和之间相连的支撑杆构成;其中,上钢板的外形大于护筒的外径, 可搁架在护筒顶部;下钢板的外形小于护筒的内径,可深入到护筒内部; 所述上、下钢板上对应地开设着有用于安装所述导向管的通孔;其中导 向管的内径与潜孔钻的钻杆外径相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下钢板上的通孔在圆周上 均匀设置,大小和数量根据桩基和岩层硬度而定;孔与孔之间的距离保 持在70-9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桩基的直径2.8m时,所述通 孔的直径180mm,数量16个,分2排设置,即内圆周4个,外圆周12 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桩基的直径2.2m时,所述通 孔的直径180mm,数量12个,分2排设置,即内圆周3个,外圆周9 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下钢板为圆形的8mm厚钢 板制成;其中上钢板直径比护筒直径大20cm,下钢板直径比护筒直径小 2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杆由若干根长1m的I 18 工字钢制成,并与上、下钢板为电焊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管由内径150mm、壁厚5mm 的镀锌管制成,一端外露出所述上钢板的表面10cm以上,一端直接搁 置在河床面上。这样导向管就不需要与上钢板进行焊接固定,可以直接 可以搁置在定位框架上进行导向钻孔的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对于硬岩质桩基,如采用传统冲击成孔,入岩进 尺缓慢;而本实用新型是基于岩石破碎理论的潜孔钻掏“蜂窝煤”工艺, 根据岩性特点,选用潜孔钻事先在桩基平面范围内钻取一定数量的小 孔,使岩石破碎后再用冲击钻钻进;并且在冲击钻钻进时,通过护筒处 理,杜绝了护筒漏浆,加快了进尺速度,入岩进尺效果显著,可达到传 统工法的4倍左右;而且钻头损耗小,卡锤、掉锤现象减少,入岩效率 高,大大节约施工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导向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桩基直径为2.8m时的钢板上通孔排布图。
图4为桩基直径为2.2m时的钢板上通孔排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潜孔钻钻孔的定位导向系统装置, 是由定位导向框架和导向管4这两部分组成。当水中桩基护筒埋设处理 好后,在现场用钢板和工字钢制作定位导向框架(具体型号根据计算确 定),一般来说,定位导向框架采用8mm钢板和I 18工字钢制作,定位导 向框架的高度一般为1m,上下分别设置上钢板1和下钢板2,两块钢板之 间采用3根或5根1m长的I 18工字钢作为支撑杆3相连;其中,上钢板1直 径要比护筒直径大20cm,下钢板2直径比护筒直径小20cm,这样整个定 位框架可以搁置在护筒顶口,而下钢板2深入到护筒中去。
随后,在两块钢板上割潜孔数量的洞口,洞口直径考虑潜孔导向管 4的外径,一般取180mm。因为采用潜孔钻钻杆直径是130mm,桩护筒顶 到裸岩面最高高度为15m,所以导向管4一般采用内径为150mm壁厚5mm 的镀锌管,长度为护筒顶的10cm到河床面高差。
实际中,定位导向框架的上、下钢板的大小取决于桩基施工时护筒 的大小,割潜孔数量的多少也取决于桩基的大小和岩层的硬度,孔与孔 之间距离控制在80cm左右,潜孔钻取孔深度为裸岩面到桩基底标高以上 50cm处,从而保证桩底岩层的完整性。
图3为桩基的直径2.8m时的通孔数量,为16个,分2排设置,即内圆 周4个,外圆周12个;图4为桩基的直径2.2m时的通孔数量,为12个,分 2排设置,即内圆周3个,外圆周9个。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潜孔钻钻孔定位导向系统装置为一种施工 简便,安全可靠性高,施工成本低的设计。实际施工中,第一步安装导 向定位框架,先采用吊机起吊下放到护筒内;下放到位后,由于上钢板 直径比护筒大20cm,直接由上钢板搁置在护筒上,整个定位导向框的受 力由上钢板承受;安装好定位导向框架后,导向管由吊机一根根插入定 位导向框架的预留通孔洞里,导向管一直插到河床面为止;至此,由定 位导向框架和导向管组成的定位导向系统装置全部安装到位,为潜孔钻 钻孔做好了准备。
施工前,要对工程地质、地貌、水文情况和设计参数进行研究,认 真分析设计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水文资料,设计图纸,实体考察河床 情况(或根据钻孔前期搭设栈桥等临时工程时的一些基础施工记录), 对工程地质、地貌、水文、设计参数进行全面分析。对于河床,需了解 其覆盖层厚度及其平整度,裸岩高程;对于岩性地质,需了解岩石的成 因和种类,岩石构造及裂隙发育情况,岩石强度等等;对于设计参数, 明确桩径,嵌岩深度;确定从裸岩到设计桩底的长度。
针对工程不同河床、地址和孔径情况,对清洗河床的空压机、潜孔 钻机及其配套的空压机钻杆、钻头等施工机械与设备进行选择和优化。 对于岩石强度硬且嵌岩厚度深的桩基,一台冲击钻机至少要配置2个钻 头和数套锤牙,从而保证硬岩基层的进尺速度。相应配套设备清单理清 后,根据进度要求对机械和设备有序进场,进程由机械工程师对机械和 设备进行调试,从而保证正常施工。
钢护筒下放前,由水下作业班组(潜水班组)对河床面情况进行摸 查,对有少量覆盖层的部分进行吸砂并冲洗干净,确保河床面裸露基岩, 以保证钢护筒下放护筒封底后,护筒封底混凝土与裸岩面贴合紧密。
定位框架搁置在护筒上后,采用吊机把制作好的导向管沿定位框架 孔一直下放到裸岩面。导向管放置好后潜孔钻机就位,钻机型号为 TH368Y,钻杆顺着导向管接长取孔,平均10分钟进尺3m。取孔的碎渣 由17m3/min的空压机吹出。待取孔到设计桩底标高50cm时停止取孔, 然后开始取第二个孔,如此循环待一个桩基上所有的小孔取孔完成后, 进行第2根桩基取孔。
待孔位被掏“蜂窝煤”孔后,在护筒内倒入黄泥制浆,然后采用冲 击钻钻进。达到终孔深度时,用泥浆分离器完成第一次清孔,并用测绳 测定成孔深度。下完钢筋笼后,进行二次清孔。大口径二清采用气举反 循环。孔底沉渣厚度按设计要求控制,一般嵌岩桩不得大于5cm。
最后,还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 例。显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潜孔钻钻孔的定位导向系统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潜孔钻钻孔的定位导向系统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潜孔钻钻孔的定位导向系统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潜孔钻钻孔的定位导向系统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潜孔钻钻孔的定位导向系统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潜孔钻钻孔的定位导向系统装置,由搁置在护筒上的定位导向框架和导向管两部分组成,所述定位导向框架是由上钢板、下钢板和之间相连的支撑杆构成;其中,上钢板的外形大于护筒的外径,可搁架在护筒顶部;下钢板的外形小于护筒的内径,可深入到护筒内部;所述上、下钢板上对应地开设着有用于安装所述导向管的通孔;其中导向管的内径与潜孔钻的钻杆外径相适。本实用新型是基于岩石破碎理论的潜孔钻掏“蜂窝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