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的激活催化加工方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146351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11738.7

申请日:

2003.10.13

公开号:

CN1606923A

公开日:

2005.04.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庞剑文件名称:期限届满前通知书|||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庞 剑文件名称:发明专利申请公布通知书|||公开

IPC分类号:

A23L1/185

主分类号:

A23L1/185

申请人:

庞剑;

发明人:

庞剑

地址:

510623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猎德路海心沙8号楼西门402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稻米的加工方法,特别是一种可激活稻米个体中的休眠细胞,催化稻米个体内营养转化的加工方法。传统的稻米加工方法,只是局限于从饮食方便的角度,或去壳,或改变其形状(磨成粉)。使用这些传统加工方法,无法改变其稻米的营养量,无法改变其稻米中的热量、蛋白、脂肪的比例。从而不能满足不同人群对每日所需综合营养量的需求问题。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从根本上改变了稻米营养结构,使人们在食用主食时便可尽可能多的获得最自然组合配伍营养成分。是一种理想的粮食产品。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稻米激活催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取稻米原料(稻谷)1→浸泡2→催牙3→干燥4→脱壳5→成品(大米)6等一系列环节。

2.
  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稻米激活催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粮食原料1可以是稻谷的,也可以是禾谷类。

3.
  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稻米激活催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流程中的浸泡2,可以是单一用水的,也可以是添加芳香剂或其它添加剂的。

4.
  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稻米激活催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流程中的脱壳5,可以是稻谷(大米)加工方法,也可以是其它加工方法。

5.
  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稻米激活催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各生产技术环节,可减少、增加或重复,也可以变动其生产秩序。

6.
  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稻米激活催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稻米激活催化加工方法,是一种可激活稻米个体中的休眠细胞,催化稻米个体内营养转化的加工方法。

说明书

稻米的激活催化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稻米的加工方法,特别是一种可激活稻米个体中的休眠细胞,催化稻米个体内营养转化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稻米加工方法,只是局限于从饮食方便的角度,或去壳,或改变其形状(磨成粉)。使用这些传统加工方法,无法改变其稻米的营养量,无法改变其稻米中地热量、蛋白、脂肪的比例。从而不能满足不同人群对每日所需综合营养量的需求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稻米激活催化加工方法。它采用在传统稻米加工方法前,将稻米原料进行浸泡、催牙等方法使稻米个体中的休眠细胞得以激活、使稻米个体中的营养种类及营养数量发生转化,从而能达到最佳的全自然组合配伍生命营养素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由稻米原料(稻谷)→浸泡→催牙→干燥→脱壳→成品(大米)。
本发明的稻米激活催化加工方法是指激活稻米个体中的休眠细胞,催化稻米个体内营养转化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稻米原料可以是稻谷的,也可以是禾谷类的。
本发明的浸泡可以只使用水或使用水的同时添加芳香剂或其它添加剂的。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从根本上改变了稻米营养结构,使人们在食用主食时便可尽可能多的获得最自然组合配伍营养成分。是一种理想的粮食产品。
下面结合加工方法流程图对本发明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由稻米原料(稻谷)1、浸泡2、催牙3、干燥4、脱壳5、成品(大米)6构成。
如图所示:本发明通过如下生产流程制备:首先取稻米原料(稻谷)1→浸泡2→催牙3→干燥4→脱壳5→成品(大米)6等一系列环节。上述的每个环节所用的生产设备均为公知公用的生产设备,本发明不再详细赘述。
上述的各生产技术环节,可减少、增加或重复,也可以变动其秩序。

稻米的激活催化加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稻米的激活催化加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稻米的激活催化加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稻米的激活催化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稻米的激活催化加工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稻米的加工方法,特别是一种可激活稻米个体中的休眠细胞,催化稻米个体内营养转化的加工方法。传统的稻米加工方法,只是局限于从饮食方便的角度,或去壳,或改变其形状(磨成粉)。使用这些传统加工方法,无法改变其稻米的营养量,无法改变其稻米中的热量、蛋白、脂肪的比例。从而不能满足不同人群对每日所需综合营养量的需求问题。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从根本上改变了稻米营养结构,使人们在食用主食时便可尽可能多的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