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盲管的隧道止水结构.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1462022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1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038660.4

申请日:

2014.01.19

公开号:

CN204082174U

公开日:

2015.01.0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21D 11/38申请日:20140119授权公告日:20150107终止日期:20160119|||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21D 11/3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陈志敏变更后权利人:兰州交通大学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88号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变更后权利人: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88号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冯亚松登记生效日:20150610|||授权

IPC分类号:

E21D11/38

主分类号:

E21D11/38

申请人:

陈志敏; 冯亚松

发明人:

陈志敏; 冯亚松

地址: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88号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带盲管的隧道止水结构,它含有防水板和土工织布、止水带、密封胶、带盲孔导管、固定扣件。当围岩内富水层水量较大时,会有较多水分向衬砌内迁移,首先通过隔水板和土工织布5对地下水的迁移起到一定阻碍作用,另外有密封胶7的隔断作用,流入衬砌的水分聚集在相邻衬砌的接缝内,最终聚集在接缝内的水,通过用用固定扣件15固定的带孔的排水管10,将水分导流至轨道面1以下的排水沟13内,这样就使得衬砌附近富水区的水分减小,降低水分对围岩及隧道内部设施的破坏。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堵、截、防的基础上,在初期设置的防水板等设施失效的情况下,通过导水盲管加大排水的作用,最终降低衬砌周围的含水量。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带盲管的隧道止水结构,用于收集隧道衬砌渗漏水,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水板、土工织布、密封胶、排水盲管以及固定扣件;所述排水盲管的管体上设有小孔;其中,所述衬砌顶部铺设有隔水板和土工织布,相邻两衬砌之间的接缝内填充密封胶,所述接缝的顶部且位于隔水板正下方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排水盲管,所述排水盲管通过所述固定扣件固定,且所述排水盲管的出水端引至隧道排水沟中。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带盲管的隧道止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排水结构,属于一种新型隧道防排水设施。 
技术背景
保持隧道的干燥是使其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但隧道内部经常会出现地下水渗漏病害,尤其是在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等位置更加严重。目前对于隧道防排水系统主要在于防水、堵水、截水措施,排水措施只是在轨道面下部侧脚处设置排水沟,不能较好满足保持隧道干燥的要求。在围岩内地下水较多时,铺设的止水带及防水板往往失效,地下水会透过这些止水防护,造成在施工缝中产生大量的地下水淤积甚至透过衬砌进入隧道内部,渗漏水常引起漏电、金属的腐蚀,在寒区及低温季节,淤积的地下水结冰,进一步破坏衬砌及其附属设施。如果在隧道衬砌模筑过程中,预埋入排水盲管,将可以使渗入防水板的地下水流通过盲管导流至排水沟内,从而减少施工缝中地下水的淤积,在使隧道内部保持干燥,同时也可以减轻冻害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隧道提供一种防排水设施,避免地下水入渗到隧道衬砌之内,进一步引发隧道内部设施及衬砌结构的破坏。在地下水较多的地点,防水板形成一道防水措施失效后,通过在施工缝中布设导水盲管或者导水槽,及时将淤积在施工缝中的地下水排出,维持隧道内干燥,保证交通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含有防水板和土工织布5、止水带8、密封胶7,其特征是:还含有带孔盲管2或者导水槽14构成的整体导水管道和固定扣件15。其中,导水盲管2是直径为10.0cm、长度为50cm的塑料软管。导水槽14是宽度为10cm,深度为10cm,两侧为方便安装固定设置的3cm宽的翼缘,长度为50cm塑料导水槽。使用时通过拼装组成整段导水盲管或者导水槽,并在拼装完成后用土工布包裹导水盲管或者导水槽外侧,避免砂土等杂物堵塞盲孔。通过预制的导水通道,对地下水量较大的地段或者雨季,在初期设置的防水板等设施失效的情况下,对进入初期支护附近的地下水导流到排水沟13,最终通过排水导管的引流作用,全面加强隧道防排水设施的阻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单线隧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双线隧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圆形盲管安装示意图。 
图4为导水槽安装示意图。 
图5为圆形盲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5,本实施例中,在初期支护4完成之后,铺设隔水板和土工织布5,在进行衬砌6的施工,施工中在相邻两块衬砌的连接处出现的接缝处充填密封胶7,及止水带8,并在接缝顶部预留或者开凿出排水管道安装槽10,最后将设有渗水孔12的圆形截面排水盲管11或者排水槽置于安装槽内,并用扣件15对其进行固定。 
工作原理:如附图1~图5所示,当围岩内富水层水量较大时,会有较多水分向衬砌内迁移,首先通过隔水板5对地下水的迁移起到一定阻碍作用,另外有密封胶7的隔断作用,流入衬砌的水分聚集在相邻衬砌的接缝内,最终聚集在接缝内的水,通过带孔的排水管10,将水分导流至轨道面1以下的排水沟13内,这样就使得衬砌附近富水区的水分减小,通过排水设施的引流作用,全面加强隧道防排水设施的阻水效果,降低水分对围岩及隧道内部设施的破坏。 

一种带盲管的隧道止水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带盲管的隧道止水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带盲管的隧道止水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带盲管的隧道止水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带盲管的隧道止水结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82174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1.07CN204082174U(21)申请号 201420038660.4(22)申请日 2014.01.19E21D 11/38(2006.01)(73)专利权人陈志敏地址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88号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专利权人冯亚松(72)发明人陈志敏 冯亚松(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带盲管的隧道止水结构(57) 摘要一种带盲管的隧道止水结构,它含有防水板和土工织布、止水带、密封胶、带盲孔导管、固定扣件。当围岩内富水层水量较大时,会有较多水分向衬砌内迁移,首先通过隔水板和土工织布5对地。

2、下水的迁移起到一定阻碍作用,另外有密封胶7的隔断作用,流入衬砌的水分聚集在相邻衬砌的接缝内,最终聚集在接缝内的水,通过用用固定扣件15固定的带孔的排水管10,将水分导流至轨道面1以下的排水沟13内,这样就使得衬砌附近富水区的水分减小,降低水分对围岩及隧道内部设施的破坏。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堵、截、防的基础上,在初期设置的防水板等设施失效的情况下,通过导水盲管加大排水的作用,最终降低衬砌周围的含水量。(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82174 UCN。

3、 204082174 U1/1页21.一种带盲管的隧道止水结构,用于收集隧道衬砌渗漏水,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水板、土工织布、密封胶、排水盲管以及固定扣件;所述排水盲管的管体上设有小孔;其中,所述衬砌顶部铺设有隔水板和土工织布,相邻两衬砌之间的接缝内填充密封胶,所述接缝的顶部且位于隔水板正下方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排水盲管,所述排水盲管通过所述固定扣件固定,且所述排水盲管的出水端引至隧道排水沟中。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82174 U1/2页3一种带盲管的隧道止水结构 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排水结构,属于一种新型隧道防排水设施。技术背景0002 保持隧道的干燥是使其正常运。

4、行的重要条件之一,但隧道内部经常会出现地下水渗漏病害,尤其是在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等位置更加严重。目前对于隧道防排水系统主要在于防水、堵水、截水措施,排水措施只是在轨道面下部侧脚处设置排水沟,不能较好满足保持隧道干燥的要求。在围岩内地下水较多时,铺设的止水带及防水板往往失效,地下水会透过这些止水防护,造成在施工缝中产生大量的地下水淤积甚至透过衬砌进入隧道内部,渗漏水常引起漏电、金属的腐蚀,在寒区及低温季节,淤积的地下水结冰,进一步破坏衬砌及其附属设施。如果在隧道衬砌模筑过程中,预埋入排水盲管,将可以使渗入防水板的地下水流通过盲管导流至排水沟内,从而减少施工缝中地下水的淤积,在使隧道内部保持干。

5、燥,同时也可以减轻冻害的发生。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隧道提供一种防排水设施,避免地下水入渗到隧道衬砌之内,进一步引发隧道内部设施及衬砌结构的破坏。在地下水较多的地点,防水板形成一道防水措施失效后,通过在施工缝中布设导水盲管或者导水槽,及时将淤积在施工缝中的地下水排出,维持隧道内干燥,保证交通安全。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含有防水板和土工织布5、止水带8、密封胶7,其特征是:还含有带孔盲管2或者导水槽14构成的整体导水管道和固定扣件15。其中,导水盲管2是直径为10.0cm、长度为50cm的塑料软管。导水槽14是宽度为10cm,深度为10cm,两侧为方便安装固定。

6、设置的3cm宽的翼缘,长度为50cm塑料导水槽。使用时通过拼装组成整段导水盲管或者导水槽,并在拼装完成后用土工布包裹导水盲管或者导水槽外侧,避免砂土等杂物堵塞盲孔。通过预制的导水通道,对地下水量较大的地段或者雨季,在初期设置的防水板等设施失效的情况下,对进入初期支护附近的地下水导流到排水沟13,最终通过排水导管的引流作用,全面加强隧道防排水设施的阻水效果。附图说明000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单线隧道的结构示意图。000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双线隧道的结构示意图。0007 图3为圆形盲管安装示意图。0008 图4为导水槽安装示意图。0009 图5为圆形盲管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说 明 。

7、书CN 204082174 U2/2页40010 参照图1图5,本实施例中,在初期支护4完成之后,铺设隔水板和土工织布5,在进行衬砌6的施工,施工中在相邻两块衬砌的连接处出现的接缝处充填密封胶7,及止水带8,并在接缝顶部预留或者开凿出排水管道安装槽10,最后将设有渗水孔12的圆形截面排水盲管11或者排水槽置于安装槽内,并用扣件15对其进行固定。0011 工作原理:如附图1图5所示,当围岩内富水层水量较大时,会有较多水分向衬砌内迁移,首先通过隔水板5对地下水的迁移起到一定阻碍作用,另外有密封胶7的隔断作用,流入衬砌的水分聚集在相邻衬砌的接缝内,最终聚集在接缝内的水,通过带孔的排水管10,将水分导流至轨道面1以下的排水沟13内,这样就使得衬砌附近富水区的水分减小,通过排水设施的引流作用,全面加强隧道防排水设施的阻水效果,降低水分对围岩及隧道内部设施的破坏。说 明 书CN 204082174 U1/1页5图1图2图3图4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82174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