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封闭式建筑外墙遮阳玻璃安装施工结构.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1460101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83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032855.2

申请日:

2015.01.17

公开号:

CN204435703U

公开日:

2015.07.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F10/08

主分类号:

E04F10/08

申请人:

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石会荣; 张雪娥; 吕永顺; 李小刚; 张峰; 李逢博; 樊月英

地址:

712000陕西省咸阳市人民东路3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61213

代理人:

景丽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封闭式建筑外墙遮阳玻璃安装施工结构,包括布设在建筑外墙上所开窗洞口外侧的支撑龙骨以及安装在支撑龙骨上且均由内至外逐渐向下倾斜的第一遮阳玻璃板、第二遮阳玻璃板和第三遮阳玻璃板,窗洞口所处位置处的建筑外墙为L形墙体且其包括竖向墙体和水平墙体,支撑龙骨包括固定在竖向墙体上的竖向龙骨和固定在水平墙体上的横向龙骨;第一遮阳玻璃板通过第一驳接爪支撑在竖向龙骨外侧,第二遮阳玻璃板通过第一驳接爪支撑在横向龙骨下方,第三遮阳玻璃板通过第二驳接爪支撑在竖向龙骨与横向龙骨之间的连接处侧下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简便且遮阳玻璃安装角度能简便调节,遮阳效果好,且不会影响室内亮度。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非封闭式建筑外墙遮阳玻璃安装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布设在建筑外墙上所开窗洞口外侧的支撑龙骨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龙骨上的第一遮阳玻璃板(2-1)、第二遮阳玻璃板(2-2)和第三遮阳玻璃板(2-3),所述窗洞口所处位置处的建筑外墙为横截面为L形的L形墙体,所述L形墙体包括呈竖直向布设的竖向墙体(1-1)和位于竖向墙体(1-1)底部内侧的水平墙体(1-2),所述水平墙体(1-2)与竖向墙体(1-1)连接为一体;所述支撑龙骨包括固定安装在竖向墙体(1-1)上的竖向龙骨(5-1)和固定安装在水平墙体(1-2)上的横向龙骨(5-2),所述竖向龙骨(5-1)底端与横向龙骨(5-2)的外端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竖向墙体(1-1)上预埋有多个用于固定竖向龙骨(5-1)的第一预埋件,多个所述第一预埋件由上至下布设在同一竖直线上,所述竖向龙骨(5-1)位于多个所述第一预埋件外侧,多个所述第一预埋件与竖向龙骨(5-1)之间均通过第一连接件(7-1)进行连接;所述水平墙体(1-2)上预埋有多个用于固定横向龙骨(5-2)的第二预埋件,多个所述第二预埋件由左至右布设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横向龙骨(5-2)位于多个所述第二预埋件下方,多个所述第二预埋件与横向龙骨(5-2)之间均通过第二连接件(7-2)进行连接;所述第一预埋件和所述第二预埋件均为π字形预埋件,所述π字形预埋件包括外固定板(6-1)和两个分别固定在外固定板(6-1)内侧的内固定件(6-2),两个所述内固定件(6-2)呈对称布设且二者均为L形固定件,所述外固定板(6-1)的外表面与所处位置处建筑外墙的外表面相平齐;所述第一连接件(7-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预埋件的外固定板(6-1)上且其另一端固定在竖向龙骨(5-1)上,且第二连接件(7-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预埋件的外固定板(6-1)上且其另一端固定在横向龙骨(5-2)上;所述第一遮阳玻璃板(2-1)、第二遮阳玻璃板(2-2)和第三遮阳玻璃板(2-3)均由内至外逐渐向下倾斜;
所述第一遮阳玻璃板(2-1)位于竖向龙骨(5-1)外侧,所述竖向龙 骨(5-1)上装有分别对第一遮阳玻璃板(2-1)的上下部进行支撑的第一上支撑件(3-1)和第一下支撑件(4-1);所述第二遮阳玻璃板(2-2)位于横向龙骨(5-2)下方,所述横向龙骨(5-2)上装有分别对第二遮阳玻璃板(2-2)的上下部进行支撑的第二上支撑件(3-2)和第二下支撑件(4-2);所述第一上支撑件(3-1)、第一下支撑件(4-1)、第二上支撑件(3-2)和第二下支撑件(4-2)的结构均相同且其均为第一驳接爪;所述第一驳接爪包括第一驳接头(8-1)、第一转接件(8-3)和连接于第一驳接头(8-1)与第一转接件(8-3)之间的第一驳接臂(8-2),所述第一驳接臂(8-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驳接头(8-1)和第一转接件(8-3)连接;所述第一转接件(8-3)包括第一连接套环(8-31)和安装在第一连接套环(8-31)上的第一支撑件(8-32),所述第一支撑件(8-32)位于第一连接套环(8-31)外侧且其连接于第一连接套环(8-31)与第一驳接臂(8-2)之间;所述第一上支撑件(3-1)和第一下支撑件(4-1)的第一驳接头(8-1)均固定安装在第一遮阳玻璃板(2-1)上且二者的第一转接件(8-3)均安装在竖向龙骨(5-1)上,所述第二上支撑件(3-2)和第二下支撑件(4-2)的第一驳接头(8-1)均固定安装在第二遮阳玻璃板(2-2)上且二者的第一转接件(8-3)均安装在横向龙骨(5-2)上;所述竖向龙骨(5-1)和横向龙骨(5-2)上均设置有第一凸台(10-1),所述第一连接套环(8-31)套装在第一凸台(10-1)上;
所述第三遮阳玻璃板(2-3)位于竖向龙骨(5-1)与横向龙骨(5-2)之间的连接处侧下方,且竖向龙骨(5-1)与横向龙骨(5-2)之间的连接处装有对第三遮阳玻璃板(2-3)上部进行支撑的第三支撑件(3-3);所述第三支撑件(3-3)为第二驳接爪;所述第二驳接爪包括第二驳接头(8-4)、第二转接件(8-5)和连接于第二驳接头(8-4)与第二转接件(8-5)之间的第二驳接臂(8-6),所述第二驳接臂(8-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驳接头(8-4)和第二转接件(8-5)连接;所述第二驳接头(8-4)固定安装在第三遮阳玻璃板(2-3)上部,所述第二转接件(8-5)为第二 连接套环,所述第二驳接臂(8-6)上部扣装在第二连接套环上,所述竖向龙骨(5-1)与横向龙骨(5-2)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凸台(10-2),所述第二连接套环套装在第二凸台(10-2)上。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封闭式建筑外墙遮阳玻璃安装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件(3-3)和第三遮阳玻璃板(2-3)布设在同一平面上。

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非封闭式建筑外墙遮阳玻璃安装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7-1)为水平连接杆,且第二连接件(7-2)为竖向连接杆。

4.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非封闭式建筑外墙遮阳玻璃安装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8-32)为高度可调式支撑件,所述高度可调式支撑件包括固定在第一连接套环(8-31)上的外套筒和由外至内插装入所述外套筒内的内套杆,所述内套杆与所述外套筒呈同轴布设且二者之间以螺纹方式进行连接;所述内套杆外端与第一驳接臂(8-2)之间通过紧固件进行连接。

5.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非封闭式建筑外墙遮阳玻璃安装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驳接臂(8-2)连接第一驳接头(8-1)的一端为外连接端且其另一端为内连接端;所述第一驳接头(8-1)包括固定在第一遮阳玻璃板(2-1)或第二遮阳玻璃板(2-2)上的连接座和外端固定在所述连接座上的连接臂,所述第一驳接臂(8-2)的外连接端套装在所述连接臂上;所述连接座包括两个垫板和多个连接于两个所述垫板之间的垫板连接件,两个所述垫板分别布设在第一遮阳玻璃板(2-1)或第二遮阳玻璃板(2-2)的内外两侧,所述第一遮阳玻璃板(2-1)或第二遮 阳玻璃板(2-2)上开有多个分别供多个所述垫板连接件安装的安装孔。

6.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非封闭式建筑外墙遮阳玻璃安装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驳接头(8-4)包括固定在第三遮阳玻璃板(2-3)上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两个分别位于第三遮阳玻璃板(2-3)内外两侧的固定板和连接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的固定板连接件,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上部均固定在第二驳接臂(8-6)上。

7.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非封闭式建筑外墙遮阳玻璃安装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龙骨(5-1)和横向龙骨(5-2)均为型钢。

8.  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非封闭式建筑外墙遮阳玻璃安装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固定板(6-1)为铁板或钢板,所述内固定件(6-2)为铁质固定件或钢质固定件。

9.  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非封闭式建筑外墙遮阳玻璃安装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7-1)和第二连接件(7-2)均为钢质连接件或铁质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7-1)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一预埋件的外固定板(6-1)和竖向龙骨(5-1)上,且第二连接件(7-2)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二预埋件的外固定板(6-1)和横向龙骨(5-2)上。

10.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非封闭式建筑外墙遮阳玻璃安装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10-1)和第二凸台(10-2)均呈水平布设,所述第一连接套环(8-31)和第二连接套环均为圆环,且第一凸台(10-1)和第二凸台(10-2)均为圆柱状凸台。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非封闭式建筑外墙遮阳玻璃安装施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物遮阳玻璃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非封闭式建筑外墙遮阳玻璃安装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建筑中玻璃幕墙、落地窗的大量使用,盛夏季节在强烈阳光辐射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不适。为了避免阳光直射入室内而影响到室内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特别是在夏日阳光直射入室内会使室内温度飙升,若单纯依赖空调制冷,不但经费昂贵,电力资源不堪重荷,并且长期使用空调给室内人员带来很多健康隐患,为此建筑物的遮阳设施也逐渐受到重视。遮阳装置对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室内居住舒适性有显著的效果,所采用的遮阳设施布设在建筑物的窗口、屋面、墙面等位置,其中布设在窗口的遮阳设施是最重要的。目前,窗口所使用的建筑遮阳装置大多都安装在室内,包括遮阳帘、遮阳百叶窗等,但上述装于室内的建筑遮阳装置的遮阳效果较差,尤其窗口处的温度仍较高,因而不利于节能环保。现如今,市面上虽出现一些安装在室外的遮阳装置,但上述遮阳装置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安装及操作不便、安装成本高、容易损坏、在遮阳的同时会严重地影响室内亮度等缺陷。另外,对位于室外的遮阳装置进行安装时,目前没有一套统一、标准的安装方法可供遵循,因而实际安装时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安装不便、安装后的遮阳装置使用效果较差等问题。因而,需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简便且遮阳玻璃安装角度能简便调节、遮阳效果好的非封闭式建筑外墙遮阳玻璃安装施工结构,在遮阳的同时不会影响室内亮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非封闭式建筑外墙遮阳玻璃安装施工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简便且遮阳玻璃安装角度能简便调节、遮阳效果好,在遮阳的同时不会影响室内亮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封闭式建筑外墙遮阳玻璃安装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布设在建筑外墙上所开窗洞口外侧的支撑龙骨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龙骨上的第一遮阳玻璃板、第二遮阳玻璃板和第三遮阳玻璃板,所述窗洞口所处位置处的建筑外墙为横截面为L形的L形墙体,所述L形墙体包括呈竖直向布设的竖向墙体和位于竖向墙体底部内侧的水平墙体,所述水平墙体与竖向墙体连接为一体;所述支撑龙骨包括固定安装在竖向墙体上的竖向龙骨和固定安装在水平墙体上的横向龙骨,所述竖向龙骨底端与横向龙骨的外端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竖向墙体上预埋有多个用于固定竖向龙骨的第一预埋件,多个所述第一预埋件由上至下布设在同一竖直线上,所述竖向龙骨位于多个所述第一预埋件外侧,多个所述第一预埋件与竖向龙骨之间均通过第一连接件进行连接;所述水平墙体上预埋有多个用于固定横向龙骨的第二预埋件,多个所述第二预埋件由左至右布设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横向龙骨位于多个所述第二预埋件下方,多个所述第二预埋件与横向龙骨之间均通过第二连接件进行连接;所述第一预埋件和所述第二预埋件均为π字形预埋件,所述π字形预埋件包括外固定板和两个分别固定在外固定板内侧的内固定件,两个所述内固定件呈对称布设且二者均为L形固定件,所述外固定板的外表面与所处位置处建筑外墙的外表面相平齐;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预埋件的外固定板上且其另一端固定在竖向龙骨上,且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预埋件的外固定板上且其另一端固定在横向龙骨上;所述第一遮阳玻璃板、第二遮阳玻璃板和第三遮阳玻璃板均由内至外逐渐向下倾斜;
所述第一遮阳玻璃板位于竖向龙骨外侧,所述竖向龙骨上装有分别对第一遮阳玻璃板的上下部进行支撑的第一上支撑件和第一下支撑件;所述第二遮阳玻璃板位于横向龙骨下方,所述横向龙骨上装有分别对第二遮阳玻璃板的上下部进行支撑的第二上支撑件和第二下支撑件;所述第一上支撑件、第一下支撑件、第二上支撑件和第二下支撑件的结构均相同且其均为第一驳接爪;所述第一驳接爪包括第一驳接头、第一转接件和连接于第一驳接头与第一转接件之间的第一驳接臂,所述第一驳接臂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驳接头和第一转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转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套环和安装在第一连接套环上的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位于第一连接套环外侧且其连接于第一连接套环与第一驳接臂之间;所述第一上支撑件和第一下支撑件的第一驳接头均固定安装在第一遮阳玻璃板上且二者的第一转接件均安装在竖向龙骨上,所述第二上支撑件和第二下支撑件的第一驳接头均固定安装在第二遮阳玻璃板上且二者的第一转接件均安装在横向龙骨上;所述竖向龙骨和横向龙骨上均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连接套环套装在第一凸台上;
所述第三遮阳玻璃板位于竖向龙骨与横向龙骨之间的连接处侧下方,且竖向龙骨与横向龙骨之间的连接处装有对第三遮阳玻璃板上部进行支撑的第三支撑件;所述第三支撑件为第二驳接爪;所述第二驳接爪包括第二驳接头、第二转接件和连接于第二驳接头与第二转接件之间的第二驳接臂,所述第二驳接臂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驳接头和第二转接件连接;所述第二驳接头固定安装在第三遮阳玻璃板上部,所述第二转接件为第二连接套环,所述第二驳接臂上部扣装在第二连接套环上,所述竖向龙骨与横向龙骨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连接套环套装在第二凸台上。
上述一种非封闭式建筑外墙遮阳玻璃安装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三支撑件和第三遮阳玻璃板布设在同一平面上。
上述一种非封闭式建筑外墙遮阳玻璃安装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水平连接杆,且第二连接件为竖向连接杆。
上述一种非封闭式建筑外墙遮阳玻璃安装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支撑件为高度可调式支撑件,所述高度可调式支撑件包括固定在第一连接套环上的外套筒和由外至内插装入所述外套筒内的内套杆,所述内套杆与所述外套筒呈同轴布设且二者之间以螺纹方式进行连接;所述内套杆外端与第一驳接臂之间通过紧固件进行连接。
上述一种非封闭式建筑外墙遮阳玻璃安装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驳接臂连接第一驳接头的一端为外连接端且其另一端为内连接端;所述第一驳接头包括固定在第一遮阳玻璃板或第二遮阳玻璃板上的连接座和外端固定在所述连接座上的连接臂,所述第一驳接臂的外连接端套装在所述连接臂上;所述连接座包括两个垫板和多个连接于两个所述垫板之间的垫板连接件,两个所述垫板分别布设在第一遮阳玻璃板或第二遮阳玻璃板的内外两侧,所述第一遮阳玻璃板或第二遮阳玻璃板上开有多个分别供多个所述垫板连接件安装的安装孔。
上述一种非封闭式建筑外墙遮阳玻璃安装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驳接头包括固定在第三遮阳玻璃板上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两个分别位于第三遮阳玻璃板内外两侧的固定板和连接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的固定板连接件,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上部均固定在第二驳接臂上。
上述一种非封闭式建筑外墙遮阳玻璃安装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竖向龙骨和横向龙骨均为型钢。
上述一种非封闭式建筑外墙遮阳玻璃安装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外固定板为铁板或钢板,所述内固定件为铁质固定件或钢质固定件。
上述一种非封闭式建筑外墙遮阳玻璃安装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为钢质连接件或铁质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一预埋件的外固定板和竖向龙骨上,且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二预埋件的外固定板和横向龙骨上。
上述一种非封闭式建筑外墙遮阳玻璃安装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均呈水平布设,所述第一连接套环和第二连接套环均 为圆环,且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均为圆柱状凸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投入成本较低。
2、安装简便,其中第一遮阳玻璃板通过第一驳接爪安装在竖向龙骨上,第二遮阳玻璃板通过第一驳接爪安装在横向龙骨上,而第三遮阳玻璃板通过第二驳接爪安装在竖向龙骨和横向龙骨之间的连接处,实际操作非常简便。
3、遮阳玻璃安装牢靠,第一遮阳玻璃板安装在竖向龙骨上,竖向龙骨通过多个第一连接件固定在预埋于建筑外墙内的多个第一预埋件上;第二遮阳玻璃板安装在横向龙骨上,横向龙骨通过多个第二连接件固定在预埋于建筑外墙内的多个第二预埋件上;竖向龙骨与横向龙骨紧固连接为一体,第三遮阳玻璃板安装在竖向龙骨与横向龙骨之间的连接处,因而各遮阳玻璃均固定非常牢靠。
4、所采用的第一驳接爪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拆装方便、支撑高度与支撑角度调节方便、使用效果好,第一驳接爪包括第一驳接头、与第一驳接头连接的第一驳接臂和与第一驳接臂连接的第一转接件,第一驳接臂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驳接头和第一转接件连接。第一转接件包括套装在凸台上的第一连接套环和安装在第一连接套环上的第一支撑件,第一支撑件为高度可调式支撑件,该高度可调式支撑件包括固定在第一连接套环上的外套筒和由外至内插装入外套筒内的内套杆,内套杆外端与驳接臂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进行连接。
同时,所采用的第二驳接爪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拆装方便、支撑角度调节方便、使用效果好,第二驳接爪和第三遮阳玻璃板布设在同一平面上且其包括第二驳接头、第二转接件和连接于第二驳接头与第二转接件之间的第二驳接臂,第二驳接臂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驳接头和第二转接件连接,第二驳接头固定安装在第三遮阳玻璃板上部,第二转接件为第二连接套环,第二驳接臂上部扣装在第二连接套环上,竖向龙骨与横向龙骨之间 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凸台,第二连接套环套装在第二凸台上;第二驳接头包括固定在第三遮阳玻璃板上的固定架,该固定架包括两个分别位于第三遮阳玻璃板内外两侧的固定板和连接于两个固定板之间的固定板连接件,两个固定板的上部均固定在第二驳接臂上。
5、所安装第一遮阳玻璃板、第二遮阳玻璃板和第三遮阳玻璃板的安装角度均能进行简便调节,通过转动第一连接套环对第一驳接爪的支撑角度进行调节,并通过调整第一支撑件的支撑高度,能简便、快速对第一遮阳玻璃板或第二遮阳玻璃板的安装角度进行调整;同时,通过转动第二连接套环对第二驳接爪的支撑角度进行调节,能简便、快速对第三遮阳玻璃板的安装角度进行调整,从而满足不同光照条件的遮阳需求。
6、所安装的第一遮阳玻璃板、第二遮阳玻璃板和第三遮阳玻璃板均拆装简便,通过拆装第一驳接爪或第二驳接爪,便能简便完成遮阳玻璃板拆装。
7、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安装成型的遮阳玻璃拆装简便且遮阳效果好,各遮阳玻璃板的安装角度能简便调节,在遮阳的同时不会影响室内亮度。在不影响通风的条件下,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阻挡阳光直射,降低阳光对室内的热传递,使热损失达到传统玻璃幕墙的5~6倍,减少制冷空调的使用,可节约用电20%左右,节能降耗效果显著。并且,通过调节遮阳玻璃与建筑外墙墙面之间的角度,起到夏季遮阳、春秋通风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简便且遮阳玻璃安装角度能简便调节、遮阳效果好,在遮阳的同时不会影响室内亮度。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遮阳玻璃板的支撑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遮阳玻璃板的支撑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遮阳玻璃板的支撑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竖向墙体;         1-2—水平墙体;         2-1—第一遮阳玻璃板;
2-2—第二遮阳玻璃板;   2-3—第三遮阳玻璃板;   3-1—第一上支撑件;
3-2—第二上支撑件;     3-3—第三支撑件;       4-1—第一下支撑件;
4-2—第二下支撑件;     5-1—竖向龙骨;         5-2—横向龙骨;
6-1—外固定板;         6-2—内固定件;         7-1—第一连接件;
7-2—第二连接件;       8-1—第一驳接头;       8-2—第一驳接臂;
8-3—第一转接件;       8-31—第一连接套环;    8-32—第一支撑件;
8-33—第一连接螺栓;    8-4—第二驳接头;       8-5—第二转接件;
8-6—第二驳接臂;       9—窗户;               10-1—第一凸台;
10-2—第二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布设在建筑外墙上所开窗洞口外侧的支撑龙骨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龙骨上的第一遮阳玻璃板2-1、第二遮阳玻璃板2-2和第三遮阳玻璃板2-3,所述窗洞口所处位置处的建筑外墙为横截面为L形的L形墙体,所述L形墙体包括呈竖直向布设的竖向墙体1-1和位于竖向墙体1-1底部内侧的水平墙体1-2,所述水平墙体1-2与竖向墙体1-1连接为一体。所述支撑龙骨包括固定安装在竖向墙体1-1上的竖向龙骨5-1和固定安装在水平墙体1-2上的横向龙骨5-2,所述竖向龙骨5-1底端与横向龙骨5-2的外端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竖向墙体1-1上预埋有多个用于固定竖向龙骨5-1的第一预埋件,多个所述第一预埋件由上至下布设在同一竖直线上,所述竖向龙骨5-1位于多个所述第一预埋件外侧,多个所述第一预埋件与竖向龙骨5-1之间均通过第一连接件7-1进行连接。所述水平墙体1-2上预埋有多个用于固定横向龙骨5-2的第二预埋件,多个所述第二预埋件由左至右布设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横向龙骨5-2位 于多个所述第二预埋件下方,多个所述第二预埋件与横向龙骨5-2之间均通过第二连接件7-2进行连接。所述第一预埋件和所述第二预埋件均为π字形预埋件,所述π字形预埋件包括外固定板6-1和两个分别固定在外固定板6-1内侧的内固定件6-2,两个所述内固定件6-2呈对称布设且二者均为L形固定件,所述外固定板6-1的外表面与所处位置处建筑外墙的外表面相平齐。所述第一连接件7-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预埋件的外固定板6-1上且其另一端固定在竖向龙骨5-1上,且第二连接件7-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预埋件的外固定板6-1上且其另一端固定在横向龙骨5-2上。所述第一遮阳玻璃板2-1、第二遮阳玻璃板2-2和第三遮阳玻璃板2-3均由内至外逐渐向下倾斜。
如图2、图4所示,所述第一遮阳玻璃板2-1位于竖向龙骨5-1外侧,所述竖向龙骨5-1上装有分别对第一遮阳玻璃板2-1的上下部进行支撑的第一上支撑件3-1和第一下支撑件4-1。所述第二遮阳玻璃板2-2位于横向龙骨5-2下方,所述横向龙骨5-2上装有分别对第二遮阳玻璃板2-2的上下部进行支撑的第二上支撑件3-2和第二下支撑件4-2;所述第一上支撑件3-1、第一下支撑件4-1、第二上支撑件3-2和第二下支撑件4-2的结构均相同且其均为第一驳接爪。所述第一驳接爪包括第一驳接头8-1、第一转接件8-3和连接于第一驳接头8-1与第一转接件8-3之间的第一驳接臂8-2,所述第一驳接臂8-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驳接头8-1和第一转接件8-3连接。所述第一转接件8-3包括第一连接套环8-31和安装在第一连接套环8-31上的第一支撑件8-32,所述第一支撑件8-32位于第一连接套环8-31外侧且其连接于第一连接套环8-31与第一驳接臂8-2之间;所述第一上支撑件3-1和第一下支撑件4-1的第一驳接头8-1均固定安装在第一遮阳玻璃板2-1上且二者的第一转接件8-3均安装在竖向龙骨5-1上,所述第二上支撑件3-2和第二下支撑件4-2的第一驳接头8-1均固定安装在第二遮阳玻璃板2-2上且二者的第一转接件8-3均安装在横向龙骨5-2上;所述竖向龙骨5-1和横向龙骨5-2上均设置有第一凸台10-1,所述第 一连接套环8-31套装在第一凸台10-1上。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三遮阳玻璃板2-3位于竖向龙骨5-1与横向龙骨5-2之间的连接处侧下方,且竖向龙骨5-1与横向龙骨5-2之间的连接处装有对第三遮阳玻璃板2-3上部进行支撑的第三支撑件3-3。所述第三支撑件3-3为第二驳接爪。所述第二驳接爪包括第二驳接头8-4、第二转接件8-5和连接于第二驳接头8-4与第二转接件8-5之间的第二驳接臂8-6,所述第二驳接臂8-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驳接头8-4和第二转接件8-5连接。所述第二驳接头8-4固定安装在第三遮阳玻璃板2-3上部,所述第二转接件8-5为第二连接套环,所述第二驳接臂8-6上部扣装在第二连接套环上,所述竖向龙骨5-1与横向龙骨5-2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凸台10-2,所述第二连接套环套装在第二凸台10-2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窗洞口上装有窗户9且窗户9的横截面形状为L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7-1为水平连接杆,且第二连接件7-2为竖向连接杆。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8-32为高度可调式支撑件,所述高度可调式支撑件包括固定在第一连接套环8-31上的外套筒和由外至内插装入所述外套筒内的内套杆,所述内套杆与所述外套筒呈同轴布设且二者之间以螺纹方式进行连接。所述内套杆外端与第一驳接臂8-2之间通过紧固件进行连接。
由于第一连接套环8-31套装在第一凸台10-1上,第一连接套环8-31能绕第一凸台10-1进行左右转动,因而通过第一调整支撑件8-32的支撑高度,并对第一连接套环8-31进行转动,能对第一遮阳玻璃板2-1或第二遮阳玻璃板2-2的安装角度进行简便调整,并且支撑牢靠。
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为第一连接螺栓8-33。实际使用时,所述紧固件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紧固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驳接臂8-2连接第一驳接头8-1的一端为外连接端且其另一端为内连接端。所述第一驳接头8-1包括固定在第一遮阳玻 璃板2-1或第二遮阳玻璃板2-2上的连接座和外端固定在所述连接座上的连接臂,所述第一驳接臂8-2的外连接端套装在所述连接臂上。所述连接座包括两个垫板和多个连接于两个所述垫板之间的垫板连接件,两个所述垫板分别布设在第一遮阳玻璃板2-1或第二遮阳玻璃板2-2的内外两侧,所述第一遮阳玻璃板2-1或第二遮阳玻璃板2-2上开有多个分别供多个所述垫板连接件安装的安装孔。
实际使用时,所述竖向龙骨5-1和横向龙骨5-2均为型钢。所述外固定板6-1为铁板或钢板,所述内固定件6-2为铁质固定件或钢质固定件。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7-1和第二连接件7-2均为钢质连接件或铁质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7-1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一预埋件的外固定板6-1和竖向龙骨5-1上,且第二连接件7-2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二预埋件的外固定板6-1和横向龙骨5-2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撑件3-3和第三遮阳玻璃板2-3布设在同一平面上。
并且,所述第二驳接头8-4包括固定在第三遮阳玻璃板2-3上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两个分别位于第三遮阳玻璃板2-3内外两侧的固定板和连接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的固定板连接件,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上部均固定在第二驳接臂8-6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连接件为第二连接螺栓。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台10-1和第二凸台10-2均呈水平布设,所述第一连接套环8-31和第二连接套环均为圆环,且第一凸台10-1和第二凸台10-2均为圆柱状凸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非封闭式建筑外墙遮阳玻璃安装施工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非封闭式建筑外墙遮阳玻璃安装施工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非封闭式建筑外墙遮阳玻璃安装施工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非封闭式建筑外墙遮阳玻璃安装施工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非封闭式建筑外墙遮阳玻璃安装施工结构.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封闭式建筑外墙遮阳玻璃安装施工结构,包括布设在建筑外墙上所开窗洞口外侧的支撑龙骨以及安装在支撑龙骨上且均由内至外逐渐向下倾斜的第一遮阳玻璃板、第二遮阳玻璃板和第三遮阳玻璃板,窗洞口所处位置处的建筑外墙为L形墙体且其包括竖向墙体和水平墙体,支撑龙骨包括固定在竖向墙体上的竖向龙骨和固定在水平墙体上的横向龙骨;第一遮阳玻璃板通过第一驳接爪支撑在竖向龙骨外侧,第二遮阳玻璃板通过第一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