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端盘式采煤机螺旋滚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端盘式采煤机螺旋滚筒.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52510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2.11CN204152510U(21)申请号 201420627173.1(22)申请日 2014.10.28E21C 25/10(2006.01)(73)专利权人辽源煤矿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地址 136201 吉林省辽源市西安区东育路1号(72)发明人葛东文 孙阳春 熊文汇 谢明宇贾继昌 孙文心 刘凯 丁进李云航(74)专利代理机构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代理人石岱(54) 实用新型名称双端盘式采煤机螺旋滚筒(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端盘式采煤机螺旋滚筒,该滚筒包括滚筒主体,设。
2、置在滚筒主体前端的带截齿的碟形端盘,设置在滚筒主体后端的螺旋主叶片,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带截齿的圆形辅助端盘和辅助排煤叶片,所述带截齿的圆形辅助端盘设置在碟形端盘后端、碟形端盘和主叶片之间,所述辅助排煤叶片设置在螺旋主叶片上并带有倾角。本实用新型改善了滚筒受力不平衡状态,降低了采煤机牵引阻力,平缓了采煤机的振动,使滚筒在排煤口处的叶片螺旋升角增大,提高滚筒的装煤效果。(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52510 UCN 204152510 U1/。
3、1页21.一种双端盘式采煤机螺旋滚筒,该滚筒包括滚筒主体(1),设置在滚筒主体(1)前端的带截齿的碟形端盘(2),设置在滚筒主体(1)后端的螺旋主叶片(3),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带截齿的圆形辅助端盘(4)和辅助排煤叶片(5),所述带截齿的圆形辅助端盘(4)设置在碟形端盘(2)后端、碟形端盘(2)和主叶片(3)之间,所述辅助排煤叶片(5)设置在螺旋主叶片(3)上并带有倾角。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152510 U1/2页3双端盘式采煤机螺旋滚筒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煤机螺旋滚筒,具体的说是一种双端盘式采煤机螺旋滚筒。背景技术0002 目前,煤矿采煤机的螺旋滚筒均采用单端盘,。
4、单升角螺旋叶片结构,这样由于滚筒规格的限制,其实际排布的截齿数量就很有限,产生滚筒受力不均,采煤机振动大;特别是螺旋叶片上要排列足够数量的截齿,叶片外升角就不能太大,这样滚筒装煤效果不好。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端盘式采煤机螺旋滚筒,该结构的滚筒改善了滚筒受力不平衡状态,降低了采煤机牵引阻力,平缓了采煤机的振动,使滚筒在排煤口处的叶片螺旋升角增大,提高滚筒的装煤效果。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滚筒包括滚筒主体,设置在滚筒主体前端的带截齿的碟形端盘,设置在滚筒主体后端的螺旋主叶片,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带截齿的圆形辅助端盘和辅助排煤叶片,所述带截齿的圆形辅助端盘。
5、设置在碟形端盘后端、碟形端盘和主叶片之间,所述辅助排煤叶片设置在螺旋主叶片上并带有倾角。0005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0006 1、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滚筒原碟形端盘后面焊接一个圆形辅助端盘,从而增加了端部截齿数量,改善了滚筒受力不平衡状态,降低了采煤机牵引阻力,平缓了采煤机的振动。0007 2、本实用新型由于在螺旋主叶片上增加一带倾角的辅助排煤叶片,使滚筒在排煤口处的叶片螺旋升角增大,提高滚筒的装煤效果。附图说明0008 图1为现有技术单端盘采煤机螺旋滚筒结构示意图。0009 图2为现有技术图1的左视图。0010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端盘式采煤机螺旋滚筒结构示意图。0011 图4为本。
6、实用新型图3的左视图。0012 图5为本实用新型碟形端盘和圆形辅助端盘截齿排列图。0013 图6为本实用新型螺旋主叶片和辅助排煤叶片设置位置展开图(图中表示0齿座、表示角度齿座、表示喷嘴)。具体实施方式0014 由附图3、4、5所示:该滚筒包括滚筒主体1,设置在滚筒主体1前端的带截齿的碟形端盘2,设置在滚筒主体1后端的螺旋主叶片3,为了增加端盘部分截齿排布数量,它还包括带截齿的圆形辅助端盘4,所述带截齿的圆形辅助端盘4焊接在碟形端盘2后端、碟形端说 明 书CN 204152510 U2/2页4盘2和主叶片3之间;为了增大排煤叶片的外升角,从而提高滚筒的装煤效果,它还包括辅助排煤叶片5,所述辅助排煤叶片5焊接在螺旋主叶片3上并带有倾角(图3和图6所示)。说 明 书CN 204152510 U1/2页5图1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52510 U2/2页6图4图5图6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52510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