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定点治疗机.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145499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83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12138.2

申请日:

2003.11.17

公开号:

CN1544107A

公开日:

2004.11.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N 2/00合同备案号:2015440000663让与人:陈选涛、陈克雄受让人:珠海市海珍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发明名称: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定点治疗机申请日:20031117申请公布日:20041110授权公告日:20080611许可种类:独占许可备案日期:2015101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N2/00

主分类号:

A61N2/00

申请人:

陈克雄; 陈选涛

发明人:

陈克雄; 陈选涛

地址:

519070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前山西门皇家花园A幢304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中医全息动态平衡治疗机,它是发明专利“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医疗保健床”的配套和补充设备,通过将大型螺旋管线圈的内径缩小,内由硅钢片或电工软铁做成磁心,外面绕制多股集束绝缘导线,制成发射器后将磁场力集中在一个范围较为细小的点(面)上,通过传动机构的控制,和“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医疗保健床”配套使用,对各种治疗点进行治疗,从而实现对人体进行定点治疗的目的。扩大了“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医疗保健床”的治疗范围和疗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定点治疗机,其特征是:“中医全息动态平衡 医疗保健床”的配套设备;它由玻璃钢、不锈钢、方、圆通、角钢等型材经焊 接而成;发射器的改进方案是将发射器的磁场力集中于一个小的点上或小的面 上,小点为0.5-3公分,小面约3-10公分;小的点,相当于针炙的“针”(穴 位),小的面相当于“炙”的范围,从而实现对人体的某一个局部器官和某一个 穴位进行治疗;治疗机由于发射器不同,而制戍多种型式;有液压传动“中医 全息动态平衡定点治疗机-A型”、螺杆传动“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定点治疗机- B型”、“B1型”、C型发射器、弯头型发射器、导磁集束器、变频、脉冲治疗 机、蜗轮减速器牵引装置与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医疗保健床磁场发射器特殊串联 结构和原“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医疗保健床”组成一套完整的多功能治疗体系, 商品名总称为“中医全息动态平衡治疗机”。
2: 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治疗机,其特征在于:发射器的改进技术方 案是:将原来的大型空心螺旋管线圈的直径缩小,并在其内加上由硅钢片或电 工软铁制成的磁心,由空心变铁心,使其磁力集中于一个范围较小的点(面) 上,做成定点发射器;这样在定点发射器上的磁场强度大大提高了,对局部的 治疗作用也增强了,和“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医疗保健床”配合使用,在其原床 侧增加一个用活动绞链与床侧支架相连的活动折垒床,使用治疗机时撑开,患 者躺在折垒床上,就可用治疗机进行定点治疗了;不用时折垒两支活动床脚, 附于床侧,这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治疗体系。
3: 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治疗机,其特征在于:液压传动“中医全息 动态平衡定点治疗机-A型”的结构特点是在底座下面安装四个万向轮、行走 操纵手把,在立式柱塞液压缸、锁紧盘用锁紧螺丝固定在活塞的顶部,并将控 制操纵板支架和锁紧盘和T型转向法兰固定在一起,在控制操纵板支架上安装 方向阀、换向阀、调速阀、电机开关;夹紧锁板、锁紧手把,用以固定立式柱 塞液压缸活塞的旋转位置;并在控制操纵板支架上安装储油箱、齿轮泵、电机, 使其成为右侧机件的平衡重块;上、下支承架上焊接两个发射器固定夹,用以 固定C型发射器,在上、下支承架上安装对称的上、下单出杆液压缸,两液压 缸的活塞顶部连接上、下滑动导磁板,高压油在方向阀、换向阀、调速阀的控 制下通过各输油管进入上、下单出杆液压缸,使其活塞升降,随着活塞的升降, 上、下滑动导磁板沿着C型发射器的端面也升降,从而达到调节两者之间治疗 距离的目的;在操纵手把的推动下使万向轮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主支承杆焊 接在主支承杆旋转套上,可随着立式柱塞液压缸活塞作纵向上升下降,并围绕 立式柱塞液压缸(Y坐标轴)和T型转向法兰(X坐标轴)作360度的旋转;在 两上、下滑动导磁板的传导面上用不干胶粘上大小不同的导磁集束器,就可完 成不同大、小点的定点治疗。
4: 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治疗机,其特征在于:发射器的制作方法: C型发射器:用薄硅钢片或电工软铁做成C形磁芯,其大小长短,可根据设计 的磁场强度而定,在磁芯上用绝缘纸或环氧树脂涂一、二层绝缘层,再沿着整 个磁芯表面用0.3-2mm的多股组合成的集束绝缘漆包线绕制多层,层与层、线 与线之间均须用环氧树脂绝缘,绕制线圈的股数、层数,是根据设计发射功率 和所要求的磁场强度来决定;绕制线圈完成后,在外面做好绝缘装饰和引出接 线插座即可,C型发射器适合A型治疗机使用;弯头型发射器和C型的不同 之处在于铁心的形状不同,弯头型发射器铁心做成水管弯头样,根据设计制成 大小、长短不同形状的发射器,适合于B型、B1型治疗机使用;针刺穴位发射 器:用弯头型发射器同样的方法做成,不同之处只是磁芯较小,大小为10- 20mm粗细,而长度较长;磁心形状大小,圆形、正多边形各式各样,根据设 设计磁场强度大小制作;针刺穴位发射器,如做成手持式的也可交由患者自己 手握治疗;导磁集束器可用硅钢片、电工软铁制作,形状、大小可根据治 疗点的实际情况,制成各种形状,集束器端点可以是方、偏方、园、长方, 多种多样。
5: 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治疗机,其特征在于:对“中医全息动态平 衡医疗保健床”磁场发射器改进技术方案:为了适应个别病种和患者的特殊治 疗的需要,可将原“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医疗保健床”之磁场发射器二至六个串 连在一起,串连后的磁场发射器总长以不超过1800mm为宜,并将其床身适当 加长,电源、电机、蜗轮减速器、导轨、悬吊床等机构作相应调整,即可完成 特殊治疗;功率加大后,改为较大功率的IGBT或MOSFET组成的全桥逆变器, 其驱动信号发生器用单片机编程,频率显示由液晶显示器完成,频率设定在面 板上使用薄膜开关,并可用计算机控制;电源功率增大后,以上各型定点治疗 机变频电源均可由原“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医疗保健床”的机电控制柜、床外控 制合内引出即可;也可另作一套电源,可提高治疗机的使用效率,这是“中医 全息动态平衡医疗保健床”配套设备的重要特点。
6: 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治疗机,其特征在于:本治疗机使用的是 “中医全息动态医疗保健床”的完全可调变频电源,从控制台引出低压电源 线,接上电位器和治疗电夹,就成为名符其实的变频、脉冲治疗机,就可 进行电针治疗、电按摩和药物离子导入;原“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医疗保健床” 简易螺旋杆牵引装置改为蜗轮减速器牵引,利用蜗轮减速器的自锁性能,更加 省力方便。
7: 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治疗机,其特征在于:半电动螺杆传动“中 医全息动态平衡定点治疗机”一B型:在钢板底座下面用四个万向轮做成 行走操纵机构,在底座上焊接方通立柱和加强板,立柱上安装传动螺杆、传动 螺母及支承轴承、轴承座,组成上下升降机构,在升降螺母上固定上支承架, 用以支承上定点发射器,支承架用立柱侧面作导向,并在立柱顶端安装一个电 机、蜗轮减速器支架,用一个60:1的蜗轮减速器减速,蜗轮减速器的输出轴 和升降螺杆用连轴器相连,用转换开关,操纵电机的正、反转,在电机的带动 下使蜗轮减速器的输出轴和升降螺杆也正、反转,带动传动螺母上的支承架上 升和下降,达到调节上定点发射器对人体治疗距离位置;在立柱下端对称安装 和上定点发射器一样的下定点发射器,用一个小型千斤顶作升降器,两定点 发射器之间用多层长薄硅钢片焊接或铆接而成的硅钢板作磁场回路板,使上下定 点发射器之间形成磁场回路,人体的病变部位就可在其间进行上下位置的调节 和治疗。
8: 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治疗机,其特征在于:全电动螺杆传动“中 医全息动态平衡定点治疗机一B1型与B型治疗机的不同之处是:下定 点发射器由手压千斤顶升降改为电动,下定点发射器的升降机构和上定点发射 器一样,用电机带动蜗轮减速器带动传动螺杆、螺母、轴承座、轴承等传动机 构,其上下对称位置颠倒,其传动机构须用二套,使其上下传动分开,互不相 连干扰。

说明书


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定点治疗机

    一、技术领域及背景技术:

    本发明“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定点治疗机”,是对人体作定点治疗的医疗设备,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2003年9月3日我们获得了中国发明专利号为ZL0115820.4的“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医疗保健床”的专利权。

    在临床治疗中,发现还存在不足之处,就是不能作定点治疗。因此从2001年6月开始,我们在“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医疗保健床”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使性能更进一步的提高、完善。2001年7月,制成了新型“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定点治疗机”,和“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医疗保健床”相配套,经过我们2年多的实践,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组合配套后的完整系列化治疗设备,商品名我们称其为“中医全息动态平衡治疗机”,而不再称为“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医疗保健床”,以表明其为一完整的医疗设备。

    二、发明内容及其技术方法:

    本发明“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定点治疗机”解决定点治疗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以下简称“治疗机”)

    原来“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医疗保健床”,不能对一个疾病点进行治疗。为此,必须将其磁场力集中于一个小的点上或小的面上,小点为0.5-3公分,小的面约3-10公分。小的点,相当于针炙地“针”(穴位),小的面相当于“炙”的范围。从而实现对人体的某一个局部器官和某一个穴位进行治疗。例如局部肿瘤,骨刺、前列腺、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的治疗。这样原来的中医所特有的针灸疗法,就可用治疗机来实现了。使那些原来对“针”、“炙”持有畏惧感的人,就可用治疗机来进行“针”和“炙”了。

    1.技术方案:

    1).治疗机、发射器的改进方案:

    将原来的大型空心螺旋管线圈的直径缩小,并在其内加上由硅钢片或电工软铁制成的磁心,由空心变铁心,使其磁力集中于一个范围较小的点(面)上,做成定点发射器。这样在定点发射器上的磁场强度大大提高了,对局部的治疗作用也增强了。为达到定点治疗的目的,制成三种型号的治疗机A型、B型、B1型(见图1、图2、图3)和“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医疗保健床”配合使用,在其原床侧支架上增加一个用活动绞链与床侧支架相连的活动折垒床,使用治疗机时撑开,患者躺在折垒床上,就可用治疗机进行定点治疗了。不用时折取两支活动床脚,附于床侧,这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治疗体系。扩大了“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医疗保健床”的治疗病种范围和疗效。

    2).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定点治疗机-A型:(液压传动、万向旋转式)图1

    液压传动定点治疗机-A型的结构特点是:在底座31的下面安装四个万向轮32,和行走操纵手把5,在底座上安装一个立式柱塞液压缸8活塞9,锁紧盘15用活塞锁紧螺丝14固定在活塞9的顶部,并将控制操纵板支架1和锁紧盘15和T型转向法兰11固定在一起,在控制操纵板支架1上安装方向阀、换向阀、调速阀12电机开关13和夹紧锁板6、锁紧手把7,用以固定立式柱塞液压缸活塞9的旋转位置。并在控制操纵板支架1上安装储油箱2、齿轮泵3、电机4,使其在成为右侧机件的平衡重块。对称的上、下支承架16、30上焊接两个发射器固定夹17,用以固定C型发射器21。在上支承架16上安装上单出杆液压缸20活塞18,下支承架30上安装下单出杆液压缸28,两单出杆液压缸上有输油管接头19和29各两个,上、下单出杆液压缸的活塞顶部连接对称的上滑动导磁板22和下滑导磁板26,高压油在方向阀、换向阀、调速阀的控制下通过各输油管接头19、29进入上下单出杆液压缸,使其活塞升降,随着的活塞升降,上、下滑动导磁板沿着C型发射器21的端面也升降,从而达到调节两者之间治疗距离的目的。在操纵手把5的推动下使万向轮32沿着一定的方向前进。主支承杆焊接在主支承杆旋转套23上,可沿着立式柱塞液压缸8活塞9作纵向上升下降,并围绕立式柱塞液压缸8(Y坐标轴)和T型转向法兰11(X坐标轴)作360度的旋转。为各种姿态的患者位置作定点治疗。在两上、下滑动导磁板的传导面上用不干胶粘上大小不同的导磁集束器(见图7、图8)就可完成不同大(面)、小点的定点治疗。

    3).发射器的制作方法:

    ①.C型发射器(见图4):

    选用W35或W50的薄硅钢片、或电工软铁做成C形磁芯1(也可用软铁磁粉浇铸而成),其大小长短,可根据设计的磁场强度而定。做好磁芯后,在磁芯上用绝缘纸或环氧树脂涂一、二层绝缘层,再沿着整个磁芯表面用0.3-2mm的多股组合成的集束绝缘漆包线2绕制多层,层与层、线与线之间均须用环氧树脂绝缘。绕制线圈的股数、层数,是根据设计发射功率和所要求的磁场强度来决定。绕制线圈完成后,在外面做好绝缘装饰和引出接线插座即可。C型发射器适合A型治疗机使用。

    ②.弯头型发射器(见图5)

    弯头型发射器和C型发射器的不同之处在于铁心的形状不同,弯头型发射器铁心做成水管弯头样,根据设计制成大小、长短不同形状的发射器,弯头型发射器适合于B型、B1型治疗机使用。

    ③.针刺穴位发射器(见图6):

    用弯头型发射器(图5)同样的方法做成,不同之处只是磁芯较小,有如收音机磁性天线一样(10-20mm粗细),可做成手持式,而长度较长。磁心形状大小,圆形、正多边形各式各样根据设计磁场强度大小制作。可用几个万向接头做成挟持器,挟持器可固定于“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医疗保健床”的两个侧面支架上。

    针刺穴位发射器,做成手持式的也可交由患者自己手握治疗。

    ④.导磁集束器(见图7、图8)

    可用硅钢片、电工软铁制作,形状、大小可根据治疗点的实际情况,制成各种形状,端点可以是方、偏方、园、长方形,多种多样,总之要以治疗点相配合即可。

    三、“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医疗保健床”磁场发射器改进技术方案:

    1).为了适应个别病种和患者的特殊治疗的需要,可将原“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医疗保健床”之磁场发射器二至六个串连在一起,串连后的磁场发射器总长以不超过1800mm为宜,并将其床身适当加长,电源、电机、蜗轮减速器、导轨、悬吊床等机构作相应调整,即可完成特殊治疗。

    2).增加治疗机后功率加大,须在电路上加以改进。改为较大功率的IGBT或MOSFET组成的全桥逆变器,其驱动信号发生器和频率显示完全用单片机编程和液晶显示,频率设定在面板上用薄膜开关完成,并可用计算机控制。电源功率增大后,以上各型定点治疗机变频电源均可由原“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医疗保健床”的机电控制柜、床外控制台内引出即可。当然,也可另作一套电源,这样可提高治疗机的使用效率。

    3).由于本治疗机使用的是“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医疗保健床”的完全可调变频电源,从控制台引出低压电源线,接上电位器和治疗绝缘电夹,就成为名符其实的变频、脉冲治疗机,就可进行电针治疗、电按摩和药物离子导入。原“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医疗保健床”的简易螺旋杆牵引装置改为蜗轮减速器牵引,利用蜗轮减速器的自锁性能,更加省力方便。

    这是商品名“中医全息动态平衡治疗机”成套设备的一大特征。

    四、实例:

    1).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定点治疗机-B型(半电动、螺杆传动)图2

    用一块8-10mm厚的钢板作底座3,长600-1000mm,宽600mm,(也可做成圆形、正方形等多种形状。但要达到底座上的支承物间保持平衡)。在底座3钢板下面用四个万向轮1做成行走机构,在上面安装行走操纵手把5,使其可用人力自由推动。在底座上焊接一个80mm×40mm,高1200mm的方通立柱6,并用另一方通作加强板2加固之。并在立柱上安装直径为40mm的传动螺杆4和传动螺母8及支承轴承、轴承座20,组成上下升降机构,在升降螺母8上固定一个上支承架17,用以支承上定点发射器18。这个支承架用立柱侧面作导向,并在立柱顶端安装一个电机、蜗轮减速器支架9,用一个60∶1的蜗轮减速器12减速。蜗轮减速器的输出轴和升降螺杆用连轴器11相连,电机皮带轮15和蜗轮减速器之间的三角皮带轮13用三角皮带14作动力传动,在皮带罩10上安装一个转换开关,操纵电机16的正、反转。在电机的带动下使蜗轮减速器的输出轴和升降螺杆也正、反转,带动传动螺母8上的支承架17上升和下降,达到调节上定点发射器对人体治疗位置的上下发射点之间距离的要求。在立柱6下端同样安装对称的上定点发射器一样的下定点发射器22,下定点发射器22用一个小型千斤顶23作升降器,千斤顶可对下支承架21上下位置进行调节,使下定点发射器和上定点发射器上下完全对称,两定点发射器之间用一条长900mm,宽50-100mm,厚30-100mm的薄硅钢片焊接或铆接而成的硅钢板作磁场回路板7,使上下定点发射器之间形成磁场回路。人体的病变部位就可在其间进行上下位置的调节和治疗。和A型一样,也可在上、下定点发射器的治疗面上,加上导磁集束器(见图7、图8)作小定点发射治疗。

    2).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定点治疗机-B1型(全电动、螺杆传动)图3

    “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定点治疗机”B1型与治疗机B型相比,不同之处是:下定点发射器由手压千斤顶升降改为电动。完全对称的下定点发射器的升降机构和上定点发射器一样,用电机带动蜗轮减速器带动传动螺杆、螺母制成,其位置对称颠倒。其传动机构和螺杆、螺母、轴承座、轴承须用二套,使其上下传动分开,互不相连干扰。

    3).本发明几种型式的治疗机,为减轻重量,使用材料多为各种方、圆通,各种型钢、不锈钢、玻璃钢制作而成,当然用其他薄壁轻形材料亦可选用。在制造上要保持两发射器之间的上下对称和同步。

    五、附图说明:

    1.图1  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定点治疗机-A型(C型发射器、液压传动万

      向旋转式);

    2.图2  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定点治疗机-B型(弯头型发射器、螺杆传动

      半电动式);

    3.图3  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定点治疗机-B1型(弯头型发射器、螺杆传

      动双头电动式);

    4.图4  C型发射器;

    5.图5  大型弯头发射器;

    6.图6  小型弯头发射器(手持式);

    7.图7  园头导磁集束器;

    8.图8  偏方导磁集束器;(乳腺囊肿、增生专用)

    9.注:液压传动各种柱塞式液压缸、单出杆液压缸、方向阀、换向阀、调速阀、输油管及蜗轮减速器各种型号大小都有标准件供应选用。输油管在A型治疗机(图1)中未画出。

    六、附:机件一览表

    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定点治疗机-A型(液压传动)机件一览表(图1)编号        机件名称件数编号    机件名称件数 1操纵控制板1 17发射击器固定夹2 2储油箱1 18上液压缸活塞1 3齿轮泵1 19输油管接头2 4电机1 20上单出杆液压缸1 5操纵手把1 21C型发射器1 6夹紧锁板1 22上滑动导磁板1 7锁紧手把1 23主支承杆旋转套1 8立式柱塞液压缸1 24旋转锁紧螺丝孔1 9柱塞液压缸活塞1 25固定螺丝2 10固定螺丝1 26下滑动导磁板1 11T型转向法兰1 27旋转固定板1 12方向阀、换向阀、调速阀1 28下单出杆液压缸1 13电机开关1 29输油管接头2 14活塞锁紧螺丝1 30下支承架1 15锁紧盘1 31底座1 16上支承架1 32万向轮4

    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定点治疗机-B型(螺杆传动)机件一览表(图2、)编号    机件名称件数编号     机件名称件数 1万向轮4 13三角皮带轮1 2加强板1 14三角皮带1 3底座1 15电机皮带轮1 4传动螺杆1 16电机1 5操纵手把1 17上支承架1 6立柱1 18上定点发射器1 7磁回路板1 19导磁集束器2 8传动螺母1 20轴承座1 9电机支架1 21下支承架1 10皮带罩1 22下定点发射器1 11联轴器1 23小千斤顶1 12蜗轮减速器1

    注: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定点治疗机-B1型(螺杆传动)可参见此表

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定点治疗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定点治疗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定点治疗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定点治疗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定点治疗机.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的中医全息动态平衡治疗机,它是发明专利“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医疗保健床”的配套和补充设备,通过将大型螺旋管线圈的内径缩小,内由硅钢片或电工软铁做成磁心,外面绕制多股集束绝缘导线,制成发射器后将磁场力集中在一个范围较为细小的点(面)上,通过传动机构的控制,和“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医疗保健床”配套使用,对各种治疗点进行治疗,从而实现对人体进行定点治疗的目的。扩大了“中医全息动态平衡医疗保健床”的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