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式自粘防水卷材铺设压平总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式自粘防水卷材铺设压平总成.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20744828.3(22)申请日 2014.12.01E04D 15/06(2006.01)(73)专利权人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地址 400052 重庆市九龙坡区九龙科技园华龙大道 1 号专利权人 王清江(72)发明人 王悦 王清江(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代理人 谢殿武(54) 实用新型名称车式自粘防水卷材铺设压平总成(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式自粘防水卷材铺设压平总成,包括车架底盘和与车架底盘固定连接的一级压辊单元和二级压辊单元,两个二级压辊单元的横向工作范围大于一级压辊单元横。
2、向工作范围并部分覆盖一级压辊单元横向工作范围 ;在防水卷材铺设后,向前推动车体,使一个压辊组件位于两幅间接缝处,确保接缝粘接牢固,至少两级的压辊组件轮迹重叠,均匀碾压,排出防水卷材与基面间的空气,以确保防水卷材粘贴密实;本实用新型劳动强度低,人为因素影响小,不会出现漏压现象,保证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238477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4.01CN 204238477 U1/1 页21.一种车式自粘防水卷材铺设压平总成,其特征在于 :包括车。
3、架底盘和与车架底盘固定连接并用于压平自粘防水卷材的压平总成,所述压平总成至少包括沿车架底盘纵向设置的一级压辊单元和二级压辊单元,所述一级压辊单元与所述车架底盘前端的横杆固定连接,所述二级压辊单元为分别对应与车架底盘的两纵杆固定连接并保持横向位置一致设置的两个,两个所述二级压辊单元的横向工作范围大于所述一级压辊单元横向工作范围并部分覆盖一级压辊单元横向工作范围。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车式自粘防水卷材铺设压平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平总成还包括三级压辊单元,所述三级压辊单元分别对应与车架底盘的两纵杆固定连接并保持横向位置一致设置的两个,两三级压辊单元的横向工作范围大于两所述二级压辊单元横向。
4、工作范围并部分覆盖对应侧二级压辊单元的横向工作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车式自粘防水卷材铺设压平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级压辊单元、所述二级压辊单元和所述三级压辊单元结构相同,均包括压辊组件和用于安装压辊体并与车架底盘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压辊组件包括压辊体、滚轴和支架,所述滚轴与所述压辊体圆周固定,所述滚轴以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方式与所述支架配合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车式自粘防水卷材铺设压平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和可上下伸缩结构的弹簧减震装置,所述弹簧减震装置包括壳体和弹簧,所述支架与壳体下端连接,所述连接杆以上下可往复移动的方式与所述壳体滑动配合,所述。
5、连接杆位于壳体内的端部设置有压板,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压板连接,下端与壳体内侧底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车式自粘防水卷材铺设压平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辊体为橡胶材料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车式自粘防水卷材铺设压平总成,其特征在于 :后级压辊单元与前级压辊单元的轮迹重叠 4-6cm。7.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车式自粘防水卷材铺设压平总成,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三级压辊单元的连接杆与一横向固定设置于车架底盘纵杆外侧的横置杆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车式自粘防水卷材铺设压平总成,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车架杆、车架扶手和设置于车架底盘后端的导向。
6、行走轮,所述车架杆与所述车架底盘连接,所述车架扶手与所述车架杆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车式自粘防水卷材铺设压平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架底盘上还设置有配重筐。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238477 U1/3 页3车式自粘防水卷材铺设压平总成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式自粘防水卷材铺设压平总成。背景技术0002 自粘防水卷材是一种新型防水卷材,施工时,无需热熔铺设,多为冷铺作业,按施工工艺不同分为赶干铺法和湿铺法,干铺法要求铺设基层面干燥,基面清理干净后,喷涂透层冷底子油,之后直接铺设防水卷材,并采用滚刷或刮板压赶出防水卷材与基面间的空气,后压实。
7、防水板,确保防水卷材与基面粘贴牢固。湿铺法基层面无需干燥,清理基面杂物及积水后,先铺设薄层水泥浆,作为粘结层,之后,铺设防水卷材,并与干铺法相同须排出防水卷材与基面间的空气,碾压密实,粘贴牢固。上述工艺,无论干铺法还是湿铺法,防水卷材铺设后,均需要采用滚刷或刮板等工具将卷材与基面间空气排出,使卷材与基面粘贴牢固。实际施工时,该工序为全人工作业,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常出现漏压问题,影响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式自粘防水卷材铺设压平总成,劳动强度低,人为因素影响小,不会出现漏压现象,保证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0004 本实用新型的车式自粘防水卷材铺设压。
8、平总成,包括车架底盘和与车架底盘固定连接并用于压平自粘防水卷材的压平总成,压平总成至少包括沿车架底盘纵向设置的一级压辊单元和二级压辊单元,一级压辊单元与车架底盘前端的横杆固定连接,二级压辊单元为分别对应与车架底盘的两纵杆固定连接并保持横向位置一致设置的两个,两个二级压辊单元的横向工作范围大于一级压辊单元横向工作范围并部分覆盖一级压辊单元横向工作范围。0005 进一步,压平总成还包括三级压辊单元,三级压辊单元分别对应与车架底盘的两纵杆固定连接并保持横向位置一致设置的两个,两三级压辊单元的横向工作范围大于两二级压辊单元横向工作范围并部分覆盖对应侧二级压辊单元的横向工作范围。0006 进一步,一级压。
9、辊单元、二级压辊单元和三级压辊单元结构相同,均包括压辊组件和用于安装压辊体并与车架底盘连接的连接组件,压辊组件包括压辊体、滚轴和支架,滚轴与压辊体圆周固定,滚轴以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方式与支架配合设置。0007 进一步,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和可上下伸缩结构的弹簧减震装置,弹簧减震装置包括壳体和弹簧,支架与壳体下端连接,连接杆以上下可往复移动的方式与壳体滑动配合,连接杆位于壳体内的端部设置有压板,弹簧位于壳体内,弹簧的上端与压板连接,下端与壳体内侧底端连接。0008 进一步,压辊体为橡胶材料制成。0009 进一步,后级压辊单元与前级压辊单元的轮迹重叠 4-6cm。0010 进一步,每一三级压辊单元的。
10、连接杆与一横向固定设置于车架底盘纵杆外侧的横说 明 书CN 204238477 U2/3 页4置杆连接。0011 进一步,还包括车架杆、车架扶手和设置于车架底盘后端的导向行走轮,车架杆与车架底盘连接,车架扶手与车架杆连接。0012 进一步,车架底盘上还设置有配重筐。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车式自粘防水卷材铺设压平总成,在防水卷材铺设后,向前推动车体,使一个压辊组件位于两幅间接缝处,确保接缝粘接牢固,至少两级的压辊组件轮迹重叠,均匀碾压,排出防水卷材与基面间的空气,以确保防水卷材粘贴密实 ;本实用新型劳动强度低,人为因素影响小,不会出现漏压现象,保证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附图。
11、说明001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0015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侧面视图 ;0016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多级压辊单元布置示意图 ;0017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的压辊单元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8 如图所示 :本实施例的车式自粘防水卷材铺设压平总成,包括车架底盘 1 和与车架底盘 1 固定连接并用于压平自粘防水卷材的压平总成,压平总成至少包括沿车架底盘 1纵向设置的一级压辊单元 2 和二级压辊单元,一级压辊单元 2 与车架底盘 1 前端的横杆 1a固定连接,二级压辊单元 3 为分别对应与车架底盘 1 的两纵杆 1b 固定连接并保持横向位置一致。
12、设置的两个,两个二级压辊单元 3 的横向工作范围大于一级压辊单元 2 横向工作范围并部分覆盖一级压辊单元 2 横向工作范围 ;即二级压辊单元 3 的工作范围与一级压辊单元2 的工作范围有重叠 ;如图所示,一级压辊单元 2 固定设置在车架底盘 1 的前横杆上,并且一级压辊单元 2 的工作范围未超过前横杆的长度,二级压辊单元 3 固定连接于车架底盘 1的纵杆,一个二级压辊单元 3 的一部分位于纵杆内侧,另一部分位于纵杆外侧,其中内是指靠近车架底盘 1 纵向中心线的方向,外是指远离车架底盘 1 纵向中心线的方向。0019 本实施例中,压平总成还包括三级压辊单元 4,三级压辊单元 4 分别对应与车架底。
13、盘 1 的两纵杆固定连接并保持横向位置一致设置的两个,两三级压辊单元 4 的横向工作范围大于两二级压辊单元 3 横向工作范围并部分覆盖对应侧二级压辊单元 3 的横向工作范围。0020 本实施例中,一级压辊单元2、二级压辊单元3和三级压辊单元4结构相同,均包括压辊组件和用于安装压辊体并与车架底盘 1 连接的连接组件,压辊组件包括压辊体 5、滚轴6 和支架 7,滚轴 6 与压辊体 5 圆周固定,滚轴 6 以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方式与支架 7 配合设置。0021 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 10 和可上下伸缩结构的弹簧减震装置,弹簧减震装置包括壳体8和弹簧9,支架7与壳体8下端连接,连接杆10以上。
14、下可往复移动的方式与壳体 8 滑动配合,连接杆 10 位于壳体 8 内的端部设置有压板 11,弹簧 9 位于壳体 8 内,弹簧9的上端与压板11连接,下端与壳体8内侧底端连接 ;碾压车行走时,通过弹簧减震装置说 明 书CN 204238477 U3/3 页5伸缩可使每个压辊体 5 与基面密贴,确保碾压质量。0022 本实施例中,压辊体 5 为橡胶材料制成 ;避免碾压时损坏防水卷材。0023 本实施例中,后级压辊单元与前级压辊单元的轮迹重叠 4-6cm ;优选的,轮迹重叠为 4cm、5cm 或 6cm,保证纵向相邻压辊单元间有工作范围的重合,防止漏压。0024 本实施例中,每一三级压辊单元 4 。
15、的连接杆与一横向固定设置于车架底盘 1 纵杆外侧的横置杆 12 连接 ;可扩大三级压辊单元 4 的横向工作位置,从而增加整体压平总成的横向工作范围。0025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车架杆 13、车架扶手 14 和设置于车架底盘 1 后端的导向行走轮 15,车架杆与车架底盘 1 连接,车架扶手与车架杆连接 ;车架杆竖向设置,与车架底盘均为整体方管弯制而成。0026 本实施例中,车架底盘 1 上还设置有配重筐 16 ;配重筐为可移动结构,便于盛放配重物。0027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说 明 书CN 204238477 U1/2 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238477 U2/2 页7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238477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