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及其镀膜方法.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1449300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6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48053.9

申请日:

2012.05.11

公开号:

CN102660761A

公开日:

2012.09.1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25D 7/12申请公布日:20120912|||公开

IPC分类号:

C25D7/12; H01L31/0224

主分类号:

C25D7/12

申请人: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丽萍; 钱洪强; 葛剑; 朱海东; 杨健

地址: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长江南路17-6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及其镀膜方法。现有技术必须外接电镀电源或通过简单的辊轮将太阳电池传输至电镀液中进行电镀,存在着易损伤太阳电池且镀膜不良的问题。本发明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包括镀膜槽、待镀太阳电池传输模块和镀膜光源,传输模块具有多个配套设置且以相同线速度传输待镀太阳电池的上辊轮和下辊轮,待镀太阳电池通过上辊轮与电镀液形成电镀回路,待镀太阳电池通过待镀太阳电池传输模块水平传输至镀膜槽中且部分淹没在电镀液中,镀膜光源照射待镀太阳电池的受光面且在其上产生光生电能,待镀太阳电池通过所述光生电能在其待镀区域上镀膜。本发明提高了镀膜的可靠性和效率,降低了太阳电池镀膜的碎片率,并避免必须外接电镀电源。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太阳电池镀膜设备,用于在待镀太阳电池的受光面的待镀
区域上镀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镀膜槽,用于盛放电镀液,所述电镀液中设置有多个用于在待镀
区域上镀膜且与待镀太阳电池正极连接的金属阳极,所述待镀太阳电
池具有硅衬底、形成在硅衬底上的PN结、位于太阳电池受光面上的减
反膜以及设置在背光面上的背电极,所述减反膜覆盖除待镀区域外的
受光面;
待镀太阳电池传输模块,水平铺设在镀膜槽中且用于传输受光面
朝下设置的待镀太阳电池,包括多个配套设置且以相同线速度传输待
镀太阳电池的上辊轮和下辊轮,所述上辊轮电性连接在待镀太阳电池
的背电极和电镀液之间;以及
镀膜光源,用于照射待镀太阳电池的受光面且在待镀太阳电池上
产生光生电能,所述待镀太阳电池通过所述光生电能在其待镀区域上
镀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镀膜光源设置在镀膜槽的外底部,包括多个串联和/或并联连接的发光
二极管,所述镀膜槽底部为透光材质,所述金属阳极与所述发光二极
管交错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镀膜槽底部的材质为透明聚乙烯、透明聚偏氟乙烯或透明聚四氟乙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镀膜光源设置在镀膜槽中且包括多组并列设置的光源串,所述光源串
与所述金属阳极交错排布或设置在金属阳极上,所述光源串包括多个
串联连接的发光二极管和包覆在多个发光二极管外用于隔离电镀液的
透明保护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透明保护壳的材质为石英玻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待镀太阳电池的受光面和背光面分别为太阳电池的负极和正极,所述
待镀太阳电池的硅衬底为P型,所述受光面上形成有N型掺杂区且其
与硅衬底形成PN结,所述减反膜覆盖所述N型掺杂区,所述背光面
上形成有背场,所述背电极与背场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待镀太阳电池的受光面和背光面分别为太阳电池的负极和正极,所述
待镀太阳电池的硅衬底为N型,所述背光面上形成有P型掺杂区且其
与硅衬底形成PN结,所述受光面上形成有N型重掺区,所述减反膜
覆盖所述N型重掺区,所述背电极与P型掺杂区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待镀太阳电池受光面的待镀区域为其电极区域,所述金属阳极为籽晶
层金属、第一电极金属或第二电极金属,所述第一电极金属镀设在籽
晶层金属上,所述第二电极金属镀设在籽晶层金属上或第一电极金属
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籽晶层金属为镍,对应的电镀液包括水溶性镍盐、硼酸和湿润剂;所
述第一电极金属材质为铜,对应的电镀液包括水溶性铜盐、硫酸、整
平剂和光亮剂;所述第二电极金属材质为银,对应的电镀液包括水溶
性银盐、硝酸和光亮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太阳电池镀膜设备还包括储液槽,所述储液槽和电镀槽通过管道连
接,所述管道上设置有泵浦,所述储液槽中的电镀液通过泵浦驱动至
镀膜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上辊轮包括主轴和环绕设置在主轴上的弹性导电件,所述弹性导电
件与待镀太阳电池的背电极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弹性导电件通过连接导线电性连接至电镀液,所述金属阳极电性连
接在所述连接导线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弹性导电件为金属弹簧,所述金属弹簧具有与待镀太阳电池背电极
接触的接触部以及不与待镀太阳电池接触的连接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金属弹簧为纺锤形,所述接触部和连接部对应纺锤的中部和两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金属弹簧为栅栏形,所述接触部和连接部对应栅栏的凸起和凹陷。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弹性导电件上连接有补充电源,所述补充电源与待镀太阳电池串联
连接以控制其受光面的镀膜速度。
17.一种通过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进
行的太阳电池镀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
待镀太阳电池;b、在镀膜槽中注入电镀液至预设液位,所述预设液位
使待镀太阳电池水平传输至电镀槽后部分淹没在电镀液中;c、将待镀
太阳电池受光面朝下放置在待镀太阳电池传输模块上且通过其水平传
输至镀膜槽;d、所述待镀太阳电池通过镀膜光源照射其受光面而产生
光生电能;e、所述待镀太阳电池通过光生电能在其待镀区域镀膜。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待镀太阳电池在电镀液中时,待镀太阳电池的受光面及背电极分别
与电镀液电性连接,待镀太阳电池与电镀液形成电镀回路。

说明书

一种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及其镀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电池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电池镀膜设备
及其镀膜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太阳电池制造领域,金属化制程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制程,其直
接形成引出太阳电池所产生电能的电极且对太阳电池的效率有较大的
影响。现大规模的太阳电池制造中,通常会采用丝网印刷方式来实现
太阳电池的金属化制程,但丝网印刷所形成的栅线高宽比较低,从而
造成太阳电池受光面被栅线遮蔽面积较大,另外造成太阳电池的串联
电阻较大。电镀可有效降低栅线的遮光并有效降低栅线的电阻及太阳
电池的串联电阻。

现有技术中一种工艺是将太阳电池连接在电镀夹具上且将电镀电
源的阴极连接在待镀太阳电池上,之后将其放置在电镀溶液中,该种
工艺电镀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需要且存在夹具易损
伤太阳电池的问题。

为实现电镀形成电极在太阳电池大规模制造上的应用,通常会采
用辊轮传输的方式来将太阳电池传输到电镀液中进行电镀,此时太阳
电池已完成大部分的工艺步骤并已形成了PN结、减反膜、背场(或背
结)和背电极,并已去除了太阳电池受光面上电极区域的减反膜。通
过电镀在受光面上电极区域上形成籽晶层和铜,或籽晶层和银,或籽
晶层和铜和银等电极结构。

但采用辊轮方式将太阳电池传输到电镀液进行电镀处理时,太阳
电池可能会偏离输送方向上下浮动或左右移动,此时需采用包括上辊
轮和下辊轮的配套辊轮对来将太阳电池传输到电镀液中。但随着太阳
电池用硅片厚度的不断减薄(已达200μm以下),对配套辊轮特别是
上辊轮的要求就相应增高,上下棍轮组同样结构的配套辊轮容易造成
太阳电池电镀时碎片率很高。

另外,现有技术中将电镀电源的阴极连接在待镀太阳电池上通常
会通过在传输待镀太阳电池的辊轮上连接其他附件,会造成辊轮结构
复杂,再者也不能充分利用太阳电池其作为电池的优势,从而造成能
源的浪费。

专利号为200710188267.8发明名称为“一种电化学沉积太阳能电
池金属电极的方法”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电化学沉积太阳能电池金
属电极的方法,其通过对太阳电池的受光面进行光照,从而产生光能
电能,将所述光生电能作为电镀电源。具体为先将太阳能电池的含有
阴极的表面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并将太阳能电池的阳极和固体金属连
接,并对太阳能电池的主受光表面进行光照,所述电解质溶液中的金
属离子接受所述太阳能电池阴极表面产生的电子后生成金属并沉积在
所述太阳能电池的阴极表面,同时所述固体金属为所述太阳能电池的阳
极提供电子后生成金属离子并溶入电解质溶液。该专利方法可解决由
于金属沉积在阳极造成短路而引起的电池效率下降的问题,同时避免
了任何电镀挂具对太阳电池的损坏,另可避免必须外接电镀电源。但
上述专利并未提供实现该光诱导电镀的任何装置。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及其镀膜方法以采用光诱
导电镀来避免电镀不良导致的短路,并避免必须外接电镀电源及降低
太阳电池的电镀碎片率,已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及其镀膜方法,通
过所述镀膜设备及其镀膜方法可提高镀膜的可靠性,降低太阳电池镀
膜的碎片率,并避免必须外接电镀电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电池镀膜设备,用于在待
镀太阳电池的受光面的待镀区域上镀膜,包括:镀膜槽,用于盛放电
镀液,所述电镀液中设置有多个用于在待镀区域上镀膜且与待镀太阳
电池正极连接的金属阳极,所述待镀太阳电池具有硅衬底、形成在硅
衬底上的PN结、位于太阳电池受光面上的减反膜以及设置在背光面上
的背电极,所述减反膜覆盖除待镀区域外的受光面;待镀太阳电池传
输模块,水平铺设在镀膜槽中且用于传输受光面朝下设置的待镀太阳
电池,包括多个配套设置且以相同线速度传输待镀太阳电池的上辊轮
和下辊轮,所述上辊轮电性连接在待镀太阳电池的背电极和电镀液之
间;以及镀膜光源,用于照射待镀太阳电池的受光面且在待镀太阳电
池上产生光生电能,所述待镀太阳电池通过所述光生电能在其待镀区
域上镀膜。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镀膜光源设置在镀膜槽的外底部,包括
多个串联和/或并联连接的发光二极管,所述镀膜槽底部为透光材质,
所述金属阳极与所述发光二极管交错排布。

在进一步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镀膜槽底部的材质为透明聚乙烯、
透明聚偏氟乙烯或透明聚四氟乙烯。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镀膜光源设置在镀膜槽中且包括多组并
列设置的光源串,所述光源串与所述金属阳极交错排布或设置在金属
阳极上,所述光源串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发光二极管和包覆在多个发
光二极管外用于隔离电镀液的透明保护壳。

在进一步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透明保护壳的材质为石英玻璃。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待镀太阳电池的受光面和背光面分别为
太阳电池的负极和正极,所述待镀太阳电池的硅衬底为P型,所述受
光面上形成有N型掺杂区且其与硅衬底形成PN结,所述减反膜覆盖
所述N型掺杂区,所述背光面上形成有背场,所述背电极与背场电性
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待镀太阳电池的受光面和背光面分别为
太阳电池的负极和正极,所述待镀太阳电池的硅衬底为N型,所述背
光面上形成有P型掺杂区且其与硅衬底形成PN结,所述受光面上形成
有N型重掺区,所述减反膜覆盖所述N型重掺区,所述背电极与P型
掺杂区电性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待镀太阳电池受光面的待镀区域为其电
极区域,所述金属阳极为籽晶层金属、第一电极金属或第二电极金属,
所述第一电极金属镀设在籽晶层金属上,所述第二电极金属镀设在籽
晶层金属上或第一电极金属上。

在进一步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籽晶层金属为镍,对应的电镀液
包括水溶性镍盐、硼酸和湿润剂;所述第一电极金属材质为铜,对应
的电镀液包括水溶性铜盐、硫酸、整平剂和光亮剂;所述第二电极金
属材质为银,对应的电镀液包括水溶性银盐、硝酸和光亮剂。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太阳电池镀膜设备还包括储液槽,所述
储液槽和电镀槽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管道上设置有泵浦,所述储液槽
中的电镀液通过泵浦驱动至镀膜槽。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辊轮包括主轴和环绕设置在主轴上的
弹性导电件,所述弹性导电件与待镀太阳电池的背电极接触。

在进一步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导电件通过连接导线电性连
接至电镀液,所述金属阳极电性连接在所述连接导线上。

在进一步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导电件为金属弹簧,所述金
属弹簧具有与待镀太阳电池背电极接触的接触部以及不与待镀太阳电
池接触的连接部。

在进一步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弹簧为纺锤形,所述接触部
和连接部对应纺锤的中部和两侧。

在进一步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弹簧为栅栏形,所述接触部
和连接部对应栅栏的凸起和凹陷。

在进一步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导电件上连接有补充电源,
所述补充电源与待镀太阳电池串联连接以控制其受光面的镀膜速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过上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进行的太阳电池
镀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待镀太阳电池;b、在镀膜
槽中注入电镀液至预设液位,所述预设液位使待镀太阳电池水平传输
至电镀槽后部分淹没在电镀液中;c、将待镀太阳电池受光面朝下放置
在待镀太阳电池传输模块上且通过其水平传输至镀膜槽;d、所述待镀
太阳电池通过镀膜光源照射其受光面而产生光生电能;e、所述待镀太
阳电池通过光生电能在其待镀区域镀膜。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待镀太阳电池在电镀液中时,待镀太阳
电池的受光面及背电极分别与电镀液电性连接,待镀太阳电池与电镀
液形成电镀回路。

与现有技术中将太阳电池设置在夹具上并将其放置在电镀液中进
行相比,本发明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包括多个配套设置且以相同线速
度传输待镀太阳电池的上辊轮和下辊轮,所述上辊轮与待镀太阳电池
的背电极和电镀液电性连接,从而提高了制造效率。

与现有技术中必须外接电镀电源相比,本发明的太阳电池镀膜设
备包括镀膜光源,待镀太阳电池上水平且部分浸泡在电镀液中并通过
镀膜光源在其上产生光生电能,通过所述光生电能在太阳电池受光面
镀膜形成电极。本发明避免了与待镀太阳电池背电极电性连接的区域
电镀上金属,提高了电镀的可靠性,简化了工艺和设备,有效降低了
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中第一实施例中镀膜光源的组
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第一实施例中上辊轮的组成结
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第二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第二实施例中镀膜光源的组成
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太阳电池镀膜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目的及功效。

参见图1,其显示了本发明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组
成结构示意图,所述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包括镀膜槽1、金属阳极2、待
镀太阳电池传输模块3、储液槽4和镀膜光源5。所述太阳电池镀膜设
备用于在待镀太阳电池6的受光面的待镀区域即电极区域上镀膜。所
述待镀太阳电池6的受光面和背光面分别为太阳电池的负极和正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待镀太阳电池6为P型衬底电池,具有P型
硅衬底、PN结、减反膜、铝背场和背电极,所述受光面上形成有N型
掺杂区且其与硅衬底形成PN结,所述减反膜覆盖所述除待镀区域外的
N型掺杂区,所述待镀区域为电极区域,所述铝背场和背电极交错形
成在背光面上,所述背电极材质为银铝合金且其与铝背场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待镀太阳电池6为N型衬底电池,
具有N型硅衬底、PN结、减反膜、背结和背电极,所述背光面上形成
有P型掺杂区(例如铝掺杂区)且其与硅衬底形成PN结(铝背结),
所述受光面上形成有N型重掺区(例如磷重掺杂区),所述减反膜覆盖
所述除待镀区域外的N型重掺区,所述待镀区域为电极区域,所述背
电极材质为铝或银铝合金且其与铝背结电性连接。

以下将详述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各构件的详细结构。

镀膜槽1用于盛放电镀液供待镀太阳电池6在其中镀膜,所述金
属阳极2设置在镀膜槽1中且与待镀太阳电池6的正电极电性连接,
其可为电镀槽1补充电镀金属离子。所述金属阳极2为籽晶层金属、
第一电极金属或第二电极金属,所述第一电极金属镀设在籽晶层金属
上,所述第二电极金属镀设在籽晶层金属上或第一电极金属上。所述
籽晶层金属为镍,对应的电镀液包括水溶性镍盐(可为硫酸镍或氯化
镍等)、硼酸和湿润剂等可提高镀膜速度或质量的添加剂;所述第一电
极金属材质为铜,对应的电镀液包括水溶性铜盐(可为硫酸铜等)、硫
酸、整平剂和光亮剂等可提高镀膜速度或质量的添加剂;所述第二电
极金属材质为银,对应的电镀液包括水溶性银盐(可为硝酸银等)、硝
酸和光亮剂等可提高镀膜速度或质量的添加剂。

所述待镀太阳电池传输模块3水平铺设在镀膜槽1中,可通过垂
直设置在镀膜槽1的槽壁上来实现其在镀膜槽1中的水平铺设。所述
待镀太阳电池传输模块3用于传输受光面朝下设置的待镀太阳电池6,
其包括多个配套设置且以相同线速度传输待镀太阳电池6的上辊轮30
和下辊轮32,所述上辊轮30电性连接在待镀太阳电池6的背电极和电
镀液之间。结合参见图3,所述上辊轮30包括主轴300和环绕设置在
主轴300上的弹性导电件302,所述弹性导电件302与待镀太阳电池6
的背电极接触,所述弹性导电件302可为金属弹簧或弹性轮等。

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导电件302为金属弹簧,所述
金属弹簧为栅栏形,其具有与待镀太阳电池6背电极接触的接触部A
以及不与待镀太阳电池6接触的连接部B,所述接触部A和连接部B
对应栅栏的凸起和凹陷,所述接触部A与待镀太阳电池6的铝背场区
域接触,所述连接部B与背电极区域相对。

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弹簧可为纺锤形,所述与待镀
太阳电池背电极接触的接触部和不与待镀太阳电池接触的连接部分别
对应纺锤的中部和两侧。

所述储液槽4和电镀槽1通过管道连接40,所述管道上设置有泵
浦42,所述储液槽4中的电镀液通过泵浦42驱动至镀膜槽1。

镀膜光源5用于照射待镀太阳电池6的受光面且在待镀太阳电池6
上产生光生电能,所述待镀太阳电池6通过所述光生电能在其待镀区
域上镀膜。

参见图2,结合参加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镀膜光源5设置在
镀膜槽1中且包括多组并列设置的光源串50,所述光源串50可与所述
金属阳极2交错排布或设置在金属阳极2上,所述光源串50包括多个
串联连接的发光二极管500和包覆在多个发光二极管500外用于隔离
电镀液的透明保护壳502。所述多个串联连接的发光二极管500连接在
电源P上,所述发光二极管500照射待镀太阳电池6的光照强度能使
太阳电池上产生600毫伏左右的光生电压。所述透明保护壳502的材
质为石英玻璃。所述光源串50通过电镀液进行冷却。

参见图4,结合参见图5,图4显示了本发明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
的第二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所述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包括镀膜槽
1、金属阳极2、待镀太阳电池传输模块3、储液槽4和镀膜光源5’,
本实施例中镀膜槽1、金属阳极2、待镀太阳电池传输模块3、储液槽4
与第一实施例中对应部分相同。本实施例中的镀膜光源5’与第一实施
例的镀膜光源5不同,以下结合图4和图5对本实施例中的镀膜光源5’
进行详述。

镀膜光源5’设置在镀膜槽1的外底部,包括多个串联和/或并联连
接的发光二极管50’以及设置容纳发光二极管50’的底座52’,所述发光
二极管50’与所述金属阳极2交错排布以降低金属阳极2的遮光,所述
多个发光二极管50’先几个串联为一组,然后再对每组进行并联,所有
并联好的组再统一并联连接在电源P上。所述底座52’上对应发光二极
管50’设置有多个凹槽(未图示),所述发光二极管50’设置在凹槽中,
所述基座52’中具有冷却管道(未图示),冷却管道中通有冷却液来对
发光二极管50’进行冷却。所述镀膜槽1的底部为透光材质,例如为透
明聚乙烯(PE)、透明聚偏氟乙烯(PVDF)或透明聚四氟乙烯(PTFE)
等。

需说明的是,所述上辊轮30的弹性导电件302上可连接有补充电
源,所述补充电源与待镀太阳电池6串联连接且对待镀太阳电池6供
电以控制待镀太阳电池6受光面的镀膜速度,例如增加待镀太阳电池6
上的电压以增加其镀膜速度,或减小待镀太阳电池6上的电压来降低
其镀膜速度。

参见图6,本发明还提供通过图1或图4所示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
进行的太阳电池镀膜方法,该方法首先进行步骤S60,提供待镀太阳电
池,所述待镀太阳电池与本发明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第一实施例中所
述的待镀太阳电池结构相同,即均为P型电池,所述待镀太阳电池受
光面的待镀区域为其电极区域,所述待镀区域未被减反膜覆盖且对应
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可形成有选择性发射极。

接着继续步骤S61,在镀膜槽中注入电镀液至预设液位,所述预设
液位使待镀太阳电池水平传输至电镀槽后部分淹没在电镀液中,所述
电镀液中的有效成分与金属阳极对应,当所述金属阳极为籽晶层金属
镍时,电镀液包括水溶性镍盐、硼酸和湿润剂等可提高镀膜速度或质
量的添加剂,所述水溶性镍盐可为硫酸镍或氯化镍等;所述金属阳极
为第一电极金属铜时,对应的电镀液包括水溶性铜盐、硫酸、整平剂
和光亮剂等可提高镀膜速度或质量的添加剂,所述水溶性铜盐可为硫
酸铜等;所述金属阳极为第二电极金属银时,对应的电镀液包括水溶
性银盐、硝酸和光亮剂等可提高镀膜速度或质量的添加剂,所述水溶
性银盐可为硝酸银等。

接着继续步骤S62,将待镀太阳电池受光面朝下放置在待镀太阳电
池传输模块上且通过其水平传输至镀膜槽,所述待镀太阳电池部分淹
没在电镀液中。所述待镀太阳电池在电镀液中时,待镀太阳电池的受
光面完全淹没在电镀液中,而其背面露出电镀液外,待镀太阳电池的
受光面及背电极分别与电镀液电性连接,待镀太阳电池与电镀液形成
电镀回路。

接着继续步骤S63,所述待镀太阳电池通过镀膜光源照射其受光面
而产生光生电能,所述镀膜光源在待镀太阳电池形成开路电压约为600
毫伏的光生电能。

接着继续步骤S64,所述待镀太阳电池通过光生电能在其待镀区域
镀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包括镀膜槽1、待镀太阳电
池传输模块2和镀膜光源5,待镀太阳电池6通过多个配套设置且以相
同线速度传输待镀太阳电池6的上辊轮30和下辊轮32水平传输至镀
膜槽1中,所述待镀太阳电池6通过上辊轮30与电镀液形成电镀回路,
所述待镀太阳电池6部分浸泡在电镀液中且在镀膜光源5的照射下其
上产生光生电能并藉此在其受光面的待镀区域上电镀形成电极。本发
明提高了镀膜的可靠性和效率,降低太阳电池镀膜的碎片率,并避免
必须外接电镀电源。

一种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及其镀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及其镀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及其镀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及其镀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及其镀膜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60761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9.12CN102660761A*CN102660761A*(21)申请号 201210148053.9(22)申请日 2012.05.11C25D 7/12(2006.01)H01L 31/0224(2006.01)(71)申请人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地址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长江南路17-6(72)发明人陈丽萍 钱洪强 葛剑 朱海东杨健(54) 发明名称一种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及其镀膜方法(57)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及其镀膜方法。现有技术必须外接电镀电源或通过简单的辊轮将太阳电池传输至。

2、电镀液中进行电镀,存在着易损伤太阳电池且镀膜不良的问题。本发明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包括镀膜槽、待镀太阳电池传输模块和镀膜光源,传输模块具有多个配套设置且以相同线速度传输待镀太阳电池的上辊轮和下辊轮,待镀太阳电池通过上辊轮与电镀液形成电镀回路,待镀太阳电池通过待镀太阳电池传输模块水平传输至镀膜槽中且部分淹没在电镀液中,镀膜光源照射待镀太阳电池的受光面且在其上产生光生电能,待镀太阳电池通过所述光生电能在其待镀区域上镀膜。本发明提高了镀膜的可靠性和效率,降低了太阳电池镀膜的碎片率,并避免必须外接电镀电源。(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

3、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3 页1/2页21.一种太阳电池镀膜设备,用于在待镀太阳电池的受光面的待镀区域上镀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镀膜槽,用于盛放电镀液,所述电镀液中设置有多个用于在待镀区域上镀膜且与待镀太阳电池正极连接的金属阳极,所述待镀太阳电池具有硅衬底、形成在硅衬底上的PN结、位于太阳电池受光面上的减反膜以及设置在背光面上的背电极,所述减反膜覆盖除待镀区域外的受光面;待镀太阳电池传输模块,水平铺设在镀膜槽中且用于传输受光面朝下设置的待镀太阳电池,包括多个配套设置且以相同线速度传输待镀太阳电池的上辊轮和下辊轮,所述上辊轮电性连接在待镀太阳电池的背电极和电镀液。

4、之间;以及镀膜光源,用于照射待镀太阳电池的受光面且在待镀太阳电池上产生光生电能,所述待镀太阳电池通过所述光生电能在其待镀区域上镀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光源设置在镀膜槽的外底部,包括多个串联和/或并联连接的发光二极管,所述镀膜槽底部为透光材质,所述金属阳极与所述发光二极管交错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槽底部的材质为透明聚乙烯、透明聚偏氟乙烯或透明聚四氟乙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光源设置在镀膜槽中且包括多组并列设置的光源串,所述光源串与所述金属阳极交错排布或设置在金属阳极。

5、上,所述光源串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发光二极管和包覆在多个发光二极管外用于隔离电镀液的透明保护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保护壳的材质为石英玻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镀太阳电池的受光面和背光面分别为太阳电池的负极和正极,所述待镀太阳电池的硅衬底为P型,所述受光面上形成有N型掺杂区且其与硅衬底形成PN结,所述减反膜覆盖所述N型掺杂区,所述背光面上形成有背场,所述背电极与背场电性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镀太阳电池的受光面和背光面分别为太阳电池的负极和正极,所述待镀太阳电池的硅衬底为N。

6、型,所述背光面上形成有P型掺杂区且其与硅衬底形成PN结,所述受光面上形成有N型重掺区,所述减反膜覆盖所述N型重掺区,所述背电极与P型掺杂区电性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镀太阳电池受光面的待镀区域为其电极区域,所述金属阳极为籽晶层金属、第一电极金属或第二电极金属,所述第一电极金属镀设在籽晶层金属上,所述第二电极金属镀设在籽晶层金属上或第一电极金属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籽晶层金属为镍,对应的电镀液包括水溶性镍盐、硼酸和湿润剂;所述第一电极金属材质为铜,对应的电镀液包括水溶性铜盐、硫酸、整平剂和光亮剂;所述第二电极金属材。

7、质为银,对应的电镀液包括水溶性银盐、硝酸和光亮剂。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电池镀膜设备还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60761 A2/2页3包括储液槽,所述储液槽和电镀槽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管道上设置有泵浦,所述储液槽中的电镀液通过泵浦驱动至镀膜槽。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辊轮包括主轴和环绕设置在主轴上的弹性导电件,所述弹性导电件与待镀太阳电池的背电极接触。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件通过连接导线电性连接至电镀液,所述金属阳极电性连接在所述连接导线上。13.根据权利要求1。

8、1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件为金属弹簧,所述金属弹簧具有与待镀太阳电池背电极接触的接触部以及不与待镀太阳电池接触的连接部。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弹簧为纺锤形,所述接触部和连接部对应纺锤的中部和两侧。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弹簧为栅栏形,所述接触部和连接部对应栅栏的凸起和凹陷。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件上连接有补充电源,所述补充电源与待镀太阳电池串联连接以控制其受光面的镀膜速度。17.一种通过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进行的。

9、太阳电池镀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待镀太阳电池;b、在镀膜槽中注入电镀液至预设液位,所述预设液位使待镀太阳电池水平传输至电镀槽后部分淹没在电镀液中;c、将待镀太阳电池受光面朝下放置在待镀太阳电池传输模块上且通过其水平传输至镀膜槽;d、所述待镀太阳电池通过镀膜光源照射其受光面而产生光生电能;e、所述待镀太阳电池通过光生电能在其待镀区域镀膜。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太阳电池镀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镀太阳电池在电镀液中时,待镀太阳电池的受光面及背电极分别与电镀液电性连接,待镀太阳电池与电镀液形成电镀回路。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60761 A1/6页4一种太阳。

10、电池镀膜设备及其镀膜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太阳电池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及其镀膜方法。背景技术0002 在太阳电池制造领域,金属化制程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制程,其直接形成引出太阳电池所产生电能的电极且对太阳电池的效率有较大的影响。现大规模的太阳电池制造中,通常会采用丝网印刷方式来实现太阳电池的金属化制程,但丝网印刷所形成的栅线高宽比较低,从而造成太阳电池受光面被栅线遮蔽面积较大,另外造成太阳电池的串联电阻较大。电镀可有效降低栅线的遮光并有效降低栅线的电阻及太阳电池的串联电阻。0003 现有技术中一种工艺是将太阳电池连接在电镀夹具上且将电镀电源的阴极连接在待镀太阳电池上,之。

11、后将其放置在电镀溶液中,该种工艺电镀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需要且存在夹具易损伤太阳电池的问题。0004 为实现电镀形成电极在太阳电池大规模制造上的应用,通常会采用辊轮传输的方式来将太阳电池传输到电镀液中进行电镀,此时太阳电池已完成大部分的工艺步骤并已形成了PN结、减反膜、背场(或背结)和背电极,并已去除了太阳电池受光面上电极区域的减反膜。通过电镀在受光面上电极区域上形成籽晶层和铜,或籽晶层和银,或籽晶层和铜和银等电极结构。0005 但采用辊轮方式将太阳电池传输到电镀液进行电镀处理时,太阳电池可能会偏离输送方向上下浮动或左右移动,此时需采用包括上辊轮和下辊轮的配套辊轮对来将太阳电池传。

12、输到电镀液中。但随着太阳电池用硅片厚度的不断减薄(已达200m以下),对配套辊轮特别是上辊轮的要求就相应增高,上下棍轮组同样结构的配套辊轮容易造成太阳电池电镀时碎片率很高。0006 另外,现有技术中将电镀电源的阴极连接在待镀太阳电池上通常会通过在传输待镀太阳电池的辊轮上连接其他附件,会造成辊轮结构复杂,再者也不能充分利用太阳电池其作为电池的优势,从而造成能源的浪费。0007 专利号为200710188267.8发明名称为“一种电化学沉积太阳能电池金属电极的方法”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电化学沉积太阳能电池金属电极的方法,其通过对太阳电池的受光面进行光照,从而产生光能电能,将所述光生电能作为电镀电源。

13、。具体为先将太阳能电池的含有阴极的表面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并将太阳能电池的阳极和固体金属连接,并对太阳能电池的主受光表面进行光照,所述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接受所述太阳能电池阴极表面产生的电子后生成金属并沉积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的阴极表面,同时所述固体金属为所述太阳能电池的阳极提供电子后生成金属离子并溶入电解质溶液。该专利方法可解决由于金属沉积在阳极造成短路而引起的电池效率下降的问题,同时避免了任何电镀挂具对太阳电池的损坏,另可避免必须外接电镀电源。但上述专利并未提供实现该光诱导电镀的任何装置。0008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及其镀膜方法以采用光诱导电镀来避免电说 明 书CN 10266。

14、0761 A2/6页5镀不良导致的短路,并避免必须外接电镀电源及降低太阳电池的电镀碎片率,已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发明内容0009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及其镀膜方法,通过所述镀膜设备及其镀膜方法可提高镀膜的可靠性,降低太阳电池镀膜的碎片率,并避免必须外接电镀电源。0010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电池镀膜设备,用于在待镀太阳电池的受光面的待镀区域上镀膜,包括:镀膜槽,用于盛放电镀液,所述电镀液中设置有多个用于在待镀区域上镀膜且与待镀太阳电池正极连接的金属阳极,所述待镀太阳电池具有硅衬底、形成在硅衬底上的PN结、位于太阳电池受光面上的减反膜以及设置在背光面上的。

15、背电极,所述减反膜覆盖除待镀区域外的受光面;待镀太阳电池传输模块,水平铺设在镀膜槽中且用于传输受光面朝下设置的待镀太阳电池,包括多个配套设置且以相同线速度传输待镀太阳电池的上辊轮和下辊轮,所述上辊轮电性连接在待镀太阳电池的背电极和电镀液之间;以及镀膜光源,用于照射待镀太阳电池的受光面且在待镀太阳电池上产生光生电能,所述待镀太阳电池通过所述光生电能在其待镀区域上镀膜。0011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镀膜光源设置在镀膜槽的外底部,包括多个串联和/或并联连接的发光二极管,所述镀膜槽底部为透光材质,所述金属阳极与所述发光二极管交错排布。0012 在进一步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镀膜槽底部的材质为透明聚乙烯。

16、、透明聚偏氟乙烯或透明聚四氟乙烯。0013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镀膜光源设置在镀膜槽中且包括多组并列设置的光源串,所述光源串与所述金属阳极交错排布或设置在金属阳极上,所述光源串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发光二极管和包覆在多个发光二极管外用于隔离电镀液的透明保护壳。0014 在进一步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透明保护壳的材质为石英玻璃。0015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待镀太阳电池的受光面和背光面分别为太阳电池的负极和正极,所述待镀太阳电池的硅衬底为P型,所述受光面上形成有N型掺杂区且其与硅衬底形成PN结,所述减反膜覆盖所述N型掺杂区,所述背光面上形成有背场,所述背电极与背场电性连接。0016 在一较佳实施例。

17、中,所述待镀太阳电池的受光面和背光面分别为太阳电池的负极和正极,所述待镀太阳电池的硅衬底为N型,所述背光面上形成有P型掺杂区且其与硅衬底形成PN结,所述受光面上形成有N型重掺区,所述减反膜覆盖所述N型重掺区,所述背电极与P型掺杂区电性连接。0017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待镀太阳电池受光面的待镀区域为其电极区域,所述金属阳极为籽晶层金属、第一电极金属或第二电极金属,所述第一电极金属镀设在籽晶层金属上,所述第二电极金属镀设在籽晶层金属上或第一电极金属上。0018 在进一步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籽晶层金属为镍,对应的电镀液包括水溶性镍盐、硼酸和湿润剂;所述第一电极金属材质为铜,对应的电镀液包括水溶性。

18、铜盐、硫酸、整平剂和光亮剂;所述第二电极金属材质为银,对应的电镀液包括水溶性银盐、硝酸和光亮剂。说 明 书CN 102660761 A3/6页60019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太阳电池镀膜设备还包括储液槽,所述储液槽和电镀槽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管道上设置有泵浦,所述储液槽中的电镀液通过泵浦驱动至镀膜槽。0020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辊轮包括主轴和环绕设置在主轴上的弹性导电件,所述弹性导电件与待镀太阳电池的背电极接触。0021 在进一步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导电件通过连接导线电性连接至电镀液,所述金属阳极电性连接在所述连接导线上。0022 在进一步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导电件为金属弹簧,所。

19、述金属弹簧具有与待镀太阳电池背电极接触的接触部以及不与待镀太阳电池接触的连接部。0023 在进一步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弹簧为纺锤形,所述接触部和连接部对应纺锤的中部和两侧。0024 在进一步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弹簧为栅栏形,所述接触部和连接部对应栅栏的凸起和凹陷。0025 在进一步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导电件上连接有补充电源,所述补充电源与待镀太阳电池串联连接以控制其受光面的镀膜速度。0026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过上述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进行的太阳电池镀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待镀太阳电池;b、在镀膜槽中注入电镀液至预设液位,所述预设液位使待镀太阳电池水平传输至电镀槽后部分。

20、淹没在电镀液中;c、将待镀太阳电池受光面朝下放置在待镀太阳电池传输模块上且通过其水平传输至镀膜槽;d、所述待镀太阳电池通过镀膜光源照射其受光面而产生光生电能;e、所述待镀太阳电池通过光生电能在其待镀区域镀膜。0027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待镀太阳电池在电镀液中时,待镀太阳电池的受光面及背电极分别与电镀液电性连接,待镀太阳电池与电镀液形成电镀回路。0028 与现有技术中将太阳电池设置在夹具上并将其放置在电镀液中进行相比,本发明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包括多个配套设置且以相同线速度传输待镀太阳电池的上辊轮和下辊轮,所述上辊轮与待镀太阳电池的背电极和电镀液电性连接,从而提高了制造效率。0029 与现有技。

21、术中必须外接电镀电源相比,本发明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包括镀膜光源,待镀太阳电池上水平且部分浸泡在电镀液中并通过镀膜光源在其上产生光生电能,通过所述光生电能在太阳电池受光面镀膜形成电极。本发明避免了与待镀太阳电池背电极电性连接的区域电镀上金属,提高了电镀的可靠性,简化了工艺和设备,有效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0030 图1为本发明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0031 图2为本发明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中第一实施例中镀膜光源的组成结构示意图;0032 图3为本发明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第一实施例中上辊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0033 图4为本发明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第二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003。

22、4 图5为本发明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第二实施例中镀膜光源的组成结构示意图;0035 图6为本发明的太阳电池镀膜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案说 明 书CN 102660761 A4/6页70036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目的及功效。0037 参见图1,其显示了本发明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所述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包括镀膜槽1、金属阳极2、待镀太阳电池传输模块3、储液槽4和镀膜光源5。所述太阳电池镀膜设备用于在待镀太阳电池6的受光面的待镀区域即电极区域上镀膜。所述待镀太阳电池6的受光面和背光面分别为太阳电池的负极和正极。003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待镀太阳电池6。

23、为P型衬底电池,具有P型硅衬底、PN结、减反膜、铝背场和背电极,所述受光面上形成有N型掺杂区且其与硅衬底形成PN结,所述减反膜覆盖所述除待镀区域外的N型掺杂区,所述待镀区域为电极区域,所述铝背场和背电极交错形成在背光面上,所述背电极材质为银铝合金且其与铝背场电性连接。0039 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待镀太阳电池6为N型衬底电池,具有N型硅衬底、PN结、减反膜、背结和背电极,所述背光面上形成有P型掺杂区(例如铝掺杂区)且其与硅衬底形成PN结(铝背结),所述受光面上形成有N型重掺区(例如磷重掺杂区),所述减反膜覆盖所述除待镀区域外的N型重掺区,所述待镀区域为电极区域,所述背电极材质为铝或银铝合。

24、金且其与铝背结电性连接。0040 以下将详述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各构件的详细结构。0041 镀膜槽1用于盛放电镀液供待镀太阳电池6在其中镀膜,所述金属阳极2设置在镀膜槽1中且与待镀太阳电池6的正电极电性连接,其可为电镀槽1补充电镀金属离子。所述金属阳极2为籽晶层金属、第一电极金属或第二电极金属,所述第一电极金属镀设在籽晶层金属上,所述第二电极金属镀设在籽晶层金属上或第一电极金属上。所述籽晶层金属为镍,对应的电镀液包括水溶性镍盐(可为硫酸镍或氯化镍等)、硼酸和湿润剂等可提高镀膜速度或质量的添加剂;所述第一电极金属材质为铜,对应的电镀液包括水溶性铜盐(可为硫酸铜等)、硫酸、整平剂和光亮剂等可提高镀膜速。

25、度或质量的添加剂;所述第二电极金属材质为银,对应的电镀液包括水溶性银盐(可为硝酸银等)、硝酸和光亮剂等可提高镀膜速度或质量的添加剂。0042 所述待镀太阳电池传输模块3水平铺设在镀膜槽1中,可通过垂直设置在镀膜槽1的槽壁上来实现其在镀膜槽1中的水平铺设。所述待镀太阳电池传输模块3用于传输受光面朝下设置的待镀太阳电池6,其包括多个配套设置且以相同线速度传输待镀太阳电池6的上辊轮30和下辊轮32,所述上辊轮30电性连接在待镀太阳电池6的背电极和电镀液之间。结合参见图3,所述上辊轮30包括主轴300和环绕设置在主轴300上的弹性导电件302,所述弹性导电件302与待镀太阳电池6的背电极接触,所述弹性。

26、导电件302可为金属弹簧或弹性轮等。0043 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导电件302为金属弹簧,所述金属弹簧为栅栏形,其具有与待镀太阳电池6背电极接触的接触部A以及不与待镀太阳电池6接触的连接部B,所述接触部A和连接部B对应栅栏的凸起和凹陷,所述接触部A与待镀太阳电池6的铝背场区域接触,所述连接部B与背电极区域相对。0044 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弹簧可为纺锤形,所述与待镀太阳电池背电极接触的接触部和不与待镀太阳电池接触的连接部分别对应纺锤的中部和两侧。0045 所述储液槽4和电镀槽1通过管道连接40,所述管道上设置有泵浦42,所述储液槽4中的电镀液通过泵浦42驱动至镀膜槽1。说。

27、 明 书CN 102660761 A5/6页80046 镀膜光源5用于照射待镀太阳电池6的受光面且在待镀太阳电池6上产生光生电能,所述待镀太阳电池6通过所述光生电能在其待镀区域上镀膜。0047 参见图2,结合参加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镀膜光源5设置在镀膜槽1中且包括多组并列设置的光源串50,所述光源串50可与所述金属阳极2交错排布或设置在金属阳极2上,所述光源串50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发光二极管500和包覆在多个发光二极管500外用于隔离电镀液的透明保护壳502。所述多个串联连接的发光二极管500连接在电源P上,所述发光二极管500照射待镀太阳电池6的光照强度能使太阳电池上产生600毫伏左右的。

28、光生电压。所述透明保护壳502的材质为石英玻璃。所述光源串50通过电镀液进行冷却。0048 参见图4,结合参见图5,图4显示了本发明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所述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包括镀膜槽1、金属阳极2、待镀太阳电池传输模块3、储液槽4和镀膜光源5,本实施例中镀膜槽1、金属阳极2、待镀太阳电池传输模块3、储液槽4与第一实施例中对应部分相同。本实施例中的镀膜光源5与第一实施例的镀膜光源5不同,以下结合图4和图5对本实施例中的镀膜光源5进行详述。0049 镀膜光源5设置在镀膜槽1的外底部,包括多个串联和/或并联连接的发光二极管50以及设置容纳发光二极管50的底座52,所述发光。

29、二极管50与所述金属阳极2交错排布以降低金属阳极2的遮光,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50先几个串联为一组,然后再对每组进行并联,所有并联好的组再统一并联连接在电源P上。所述底座52上对应发光二极管50设置有多个凹槽(未图示),所述发光二极管50设置在凹槽中,所述基座52中具有冷却管道(未图示),冷却管道中通有冷却液来对发光二极管50进行冷却。所述镀膜槽1的底部为透光材质,例如为透明聚乙烯(PE)、透明聚偏氟乙烯(PVDF)或透明聚四氟乙烯(PTFE)等。0050 需说明的是,所述上辊轮30的弹性导电件302上可连接有补充电源,所述补充电源与待镀太阳电池6串联连接且对待镀太阳电池6供电以控制待镀太阳电池。

30、6受光面的镀膜速度,例如增加待镀太阳电池6上的电压以增加其镀膜速度,或减小待镀太阳电池6上的电压来降低其镀膜速度。0051 参见图6,本发明还提供通过图1或图4所示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进行的太阳电池镀膜方法,该方法首先进行步骤S60,提供待镀太阳电池,所述待镀太阳电池与本发明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待镀太阳电池结构相同,即均为P型电池,所述待镀太阳电池受光面的待镀区域为其电极区域,所述待镀区域未被减反膜覆盖且对应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可形成有选择性发射极。0052 接着继续步骤S61,在镀膜槽中注入电镀液至预设液位,所述预设液位使待镀太阳电池水平传输至电镀槽后部分淹没在电镀液中,所述。

31、电镀液中的有效成分与金属阳极对应,当所述金属阳极为籽晶层金属镍时,电镀液包括水溶性镍盐、硼酸和湿润剂等可提高镀膜速度或质量的添加剂,所述水溶性镍盐可为硫酸镍或氯化镍等;所述金属阳极为第一电极金属铜时,对应的电镀液包括水溶性铜盐、硫酸、整平剂和光亮剂等可提高镀膜速度或质量的添加剂,所述水溶性铜盐可为硫酸铜等;所述金属阳极为第二电极金属银时,对应的电镀液包括水溶性银盐、硝酸和光亮剂等可提高镀膜速度或质量的添加剂,所述水溶性银盐可为硝酸银等。0053 接着继续步骤S62,将待镀太阳电池受光面朝下放置在待镀太阳电池传输模块上说 明 书CN 102660761 A6/6页9且通过其水平传输至镀膜槽,所述。

32、待镀太阳电池部分淹没在电镀液中。所述待镀太阳电池在电镀液中时,待镀太阳电池的受光面完全淹没在电镀液中,而其背面露出电镀液外,待镀太阳电池的受光面及背电极分别与电镀液电性连接,待镀太阳电池与电镀液形成电镀回路。0054 接着继续步骤S63,所述待镀太阳电池通过镀膜光源照射其受光面而产生光生电能,所述镀膜光源在待镀太阳电池形成开路电压约为600毫伏的光生电能。0055 接着继续步骤S64,所述待镀太阳电池通过光生电能在其待镀区域镀膜。0056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太阳电池镀膜设备包括镀膜槽1、待镀太阳电池传输模块2和镀膜光源5,待镀太阳电池6通过多个配套设置且以相同线速度传输待镀太阳电池6的上辊轮30和下辊轮32水平传输至镀膜槽1中,所述待镀太阳电池6通过上辊轮30与电镀液形成电镀回路,所述待镀太阳电池6部分浸泡在电镀液中且在镀膜光源5的照射下其上产生光生电能并藉此在其受光面的待镀区域上电镀形成电极。本发明提高了镀膜的可靠性和效率,降低太阳电池镀膜的碎片率,并避免必须外接电镀电源。说 明 书CN 102660761 A1/3页10图1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60761 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电解或电泳工艺;其所用设备〔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