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制动器 本发明涉及这种类型的自行车制动器,其包括一前操作杆和设置在该前操作杆后的一内操作杆,两个操作杆(卡钳)可以摆动并且分别包括一铰节部分,从该铰节部分延伸出用于一制动块的一支承臂和一致动臂,所述的操作杆以彼此交叉的方式布置,并且每一操作杆在其铰节部分处被铰接在一支承枢轴上。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前”用于表示自行车的前进方向。
本发明可应用于最传统类型的制动器和其它类型的制动器中,其中在最传统类型的制动器中,所述操作杆被铰接在一单个共用枢轴上,该枢轴被设计成固定到一自行车车架上,而在其它类型的制动器中,所述内操作杆被铰接地安装到一第一枢轴上,该第一枢轴被设计成固定到一自行车车架上,并且所述前操作杆通过一第二枢轴铰接地安装到一辅助支承体上,该支承体刚性地连接到第一枢轴上(例如,参见本申请人的美国专利US5425434)
根据现有技术,被设计成固定到自行车车架上的支承枢轴包括一螺栓,其通过一螺母固定到车架上,其中在带有单枢轴的一制动器的情形中,螺栓穿过在两个操作杆上都加工的一通孔,或者在带有双枢轴的一制动器的情形中,仅穿过在内操作杆上加工的一通孔,并且其具有一前端头部,该头部靠置在前操作杆地前表面(在单枢轴制动器的情形中)上,或者在内操作杆的前表面(在双枢轴制动器的情形中)上。其结果是可以在相应的操作杆的前部看见螺纹枢轴的头部。
为了隐藏枢轴的前述头部,本发明的主题是在本说明书开头部分所述类型的一制动器,其特征是:所述制动器操作杆之一具有一盲孔,所述盲孔在其后表面上开口,所述支承枢轴的一端部容纳在该盲孔内,所述枢轴的所述端部被轴向地保持在所述盲孔内,但可自由转动。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枢轴的前述端部为一加宽的头部的形式,并且通过一衬套轴向保持在盲孔的底部上,所述衬套围绕枢轴,并且螺纹连接到所述盲孔的一螺纹部分上。
在一单枢轴制动器的情形中,盲孔被加工在前操作杆内,并且枢轴插入内操作杆的一通孔。枢轴的头部通过前述螺纹衬套轴向保持在前操作杆的盲孔内。在衬套的后壁与内操作杆的相邻表面之间最好设置一止推轴承,该止推轴承或者是一滑动轴承,或者是一滚动轴承。
在双枢轴制动器的情形中,内操作杆到固定于车架上的枢轴的铰接可以通过一传统的方式获得,例如,通过给枢轴提供一头部,该头部靠置在内操作杆的前表面上,其中该表面在任何情况下都被前操作杆隐藏住。但是,即使在这种类型的制动器中,本发明的布置也可被修改成将前操作杆铰接到前述第二枢轴上。在此情形中,第二枢轴刚性地固定到辅助支承体上,并且具有容纳在前操作杆的后壁上所加工的一盲孔内的一头部,该头部通过螺纹连接于其内的一衬套轴向地保持在所述盲孔内。
由于上述特征,通过不同于已知技术的一布置获得了制动器操作杆的铰接,使得可以隐藏枢轴的头部。
本发明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将参照附图由下列描述看出,其中附图仅仅用于提供一非限定的例子,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带有单个枢轴类型的一制动器的一透视图;
图2是图1的制动器的放大的局部剖视顶视图;
图3表示图2的一变型;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带有双枢轴类型的一制动器的一透视图;
图5是图4的制动器的放大的局部剖视顶视图。
参照图1和2,标号1表示整体上的一自行车制动器,其包括一前操作杆2和设置于该操作杆2后的一内部后操作杆3,两个操作杆铰接在图2中由4表示的一共用枢轴上。前操作杆2具有一铰节部分2a,其铰接在枢轴4上,并且从该铰节部分延伸出用于支承一制动块5的一臂2b和一致动臂2c。类似地,内操作杆3具有一铰节部分3a,从该处延伸出用于支承一制动块5的一臂3b和一致动臂3c。致动臂2c、3c的端部被设计成用一已知的方式分别固定到一柔性致动缆绳(仅在图4中表示)的端部和相应的扩套上。所述缆绳的致动促使两个致动臂2c、3c相互靠近,进而使两个制动块5相互靠近,其中在制动器安装于自行车车架上的情况下,这两个制动块被设置成面向自行车轮辋的侧壁。在两个操作杆2、3与通过螺母6a用已知方式安装在枢轴4上的一衬套6之间,设置两个制动块弹簧7,所述弹簧向制动块5的最大相互间隔位置回推两个操作杆2、3。
正如在图1中可清楚地看出的,前操作杆2的前表面为一连续表面,其完全隐藏枢轴4的头部。事实上,正如在图2中可看出的,枢轴4具有一加宽的头部4a,其被容纳在前操作杆2内加工的一盲孔8的底表面上,并且所述盲孔向该操作杆的后表面开口。头部4a通过一衬套9轴向保持在盲孔8的底部上,其中衬套9螺纹连接在盲孔8的一螺纹部分上。虽然枢轴4轴向保持在盲孔8内,但其可相对于衬套9转动。因此,在制动器被安装于自行车车架上的情况下,操作杆2可以绕枢轴转动,其中操作杆2通过螺纹连接在枢轴4的一螺纹端部4b上的一螺母10固定到车架上。
最好是,在衬套9与枢轴4的圆柱形杆之间再设置一套筒11,所述套筒由低摩擦系数的材料、例如塑料材料制造。
正如在图2中也表示出的,枢轴4的圆柱形杆被插入内操作杆3的一通孔12内,从而操作杆3也铰接地安装在同一枢轴4上。最好是,并且根据本身已知的一技术,在枢轴4与孔12的壁之间设置由低摩擦材料制造的一套筒13。
正如在图2中还可看出的,在所示的优选实施例的情况下,保持枢轴的头部4a的衬套9具有一加宽的端部轴环9a,其轴向地支承在前操作杆2的后表面上。
最好是,在衬套9的后端面与操作杆3的前表面之间设置一止推轴承14,其在图2的情形中为滑动式轴承。
图3表示图2的一变型,其区别于图2的仅在于轴承14为滚动式的。
由前述描述可看出,所述的装置可以构造单枢轴型的一制动器,其中枢轴的前端被完全隐藏。
但是,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双枢轴型的一制动器。后一类型制动器的一例子表示在图4和5中。在这些图中,与图1和2的共同的那些零件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在双枢轴制动器的情形中,内操作杆3被铰接在枢轴4上,其中枢轴4被设计成固定到自行车车架(也参见图5)上,而前操作杆2被铰接到由一辅助支承体16携带的一第二枢轴15上,其中辅助支承体被连接到第一枢轴4上。枢轴4螺纹连接在支承体16的一孔16b内并且由一锁止螺母16c啮合。在此情形中,内操作杆3使用传统的技术安装在枢轴4上,即枢轴4的头部4a靠置在后操作杆3的前表面上所形成的一座17内。事实上,在任何情形中,头部4a都被设置在其前面的操作杆2隐藏着。第二枢轴15则刚性地连接到辅助支承体16上,其中枢轴15具有螺纹连接在支承体16的一螺纹孔16a内的一螺纹部分15a,并且由一锁止螺母18锁紧。枢轴15通过类似于参照图2所述的一方式铰接地支承前操作杆2。在此情形中,实际上枢轴15具有一前端15b,其容纳在前操作杆2内加工的一盲孔19的底表面上,并且所述盲孔向该操作杆的后壁开口。在此情形中,头部15b同样通过一衬套20轴向保持在盲孔19的底壁上,其中衬套20螺纹连接在孔19内,并且也如参照图2所述的那样成形。同样地,在此情形中,设置由低摩擦系数的材料制造的一套筒21,所述套筒21设置在枢轴15与衬套20之间。应当注意到,在已知类型的双枢轴制动器中,枢轴15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在操作杆2的前部可看到的一头部,只要所述的枢轴在前述已知的方案中包括操作杆的一后部突起即可,其中所述的突起被刚性地连接到操作杆上并且如此安装,以至于能相对于辅助支承体16转动。采用图5所示的布置,可以相对于支承体16固定枢轴15,并且所采用的方式可以使得枢轴相对于操作杆2转动,进一步防止在操作杆的前部看见枢轴的头部。
显然,在图5布置的情形中,也不能排除将枢轴4的头部4a容纳在操作杆3的一盲孔内,正如已经描述过的。
当然,只要不违背本发明的原理,结构细节及实施方式可以相对于在此所描述和表示的作很大的变化。
就此而言,可以设想的各种变型将落入本发明的范围之内,例如将上述盲孔制造成一通孔,并且通过在制造该孔的操作杆上增加一元件来堵住该孔的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