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710059984.0
2007.10.23
CN101417414A
2009.04.29
授权
有权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B25B23/142; G01L1/22; G01L1/16; B25B13/00(2006.01)N
B25B23/142
谢智庆
中国台湾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胡婉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主要包括一驱动部、一握持部以及一测量单元;该驱动部一端设有一驱动头,另一端设有一结合段,该结合段设有一狭长的剖槽,结合段一端为底面,剖槽贯穿底面;该握持部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是供结合段插设;该测量单元设置于底面并横跨剖槽;借由上述结构达到应变值增加,同时降低误差值,提高灵敏度及减少结构破坏的功效。
权利要求书1、 一种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一驱动部、一握持部以及一测量单元;其中:该驱动部设有一结合段,该结合段设有一狭长的剖槽,结合段一端为底面,剖槽贯穿底面;该握持部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是供结合段插设;该测量单元设置于底面并横跨剖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剖槽方向是与测量单元测量方向垂直。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设有一用以进行显示、设定扭力值及警示的显示单元。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单元为应变规或压电开关。5、 一种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一驱动部、一握持部以及一测量单元;其中:该驱动部设有一结合段,该结合段设有一狭长的剖槽,结合段一端为底面,剖槽贯穿底面,该底面上固设一固定板,固定板横跨剖槽;该握持部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供结合段插设;该测量单元设置于一固定板。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剖槽方向是与测量单元测量方向垂直。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设有一用以进行显示、设定扭力值及警示的显示单元。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单元为应变规或压电开关。
说明书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扳手,尤其涉及一种灵敏度高,降低测量误差,可以达到精准测量扭力值,并减少本体结构破坏的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请参阅美国专利案号第3970155号及第4006629号,利用应变规直接贴附在一体成型扳手颈部的侧面,当施加应力于电子扭力扳手时,扳手颈部产生相对应的应变变化,应变规的电阻变化讯号传送至工作电路,工作电路依照讯号计算出电子扭力扳手所承受的扭力值。但是,该一体成型扳手如在操作中驱动头受损或是测量组件损坏,无法针对损坏的部位进行更替,而必须添购新品。再者,贴附应变规于颈部,其受到应力而产生的应变较小,易受到噪声影响产生误差值,或施力在不同位置产生扭力误差的影响,为克服这些问题,现有的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有的是将颈部缩小或于颈部设置凹槽,以得到较小惯性矩,这样,虽能达到获得较大应变值的功效,但也相对造成对本体结构的破坏,常常会于颈部产生断裂的情形。 有鉴于现有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仍有着无法精准测量扭力值,易导致本体结构破坏的严重缺失,本发明的创作人本着从业多年的经验和技术,苦心研究着手进行突破改进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其主要包括驱动部、握持部以及测量单元,可改善现有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应变较小,无法精准测量扭力值,以及易导致本体结构破坏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一驱动部、一握持部以及一测量单元;其中:该驱动部设有一结合段,该结合段设有一狭长的剖槽,结合段一端为底面,剖槽贯穿底面;该握持部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是供结合段插设;该测量单元设置于底面并横跨剖槽。 借由上述结构达到应变值增加,同时降低误差值,提高灵敏度及减少本体结构破坏的功效。 前述的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其中剖槽方向与测量单元测量方向垂直。 前述的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其中握持部设有一用以进行显示、设定扭力值及警示的显示单元。 前述的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其中测量单元为应变规或压电开关。 本发明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一驱动部、一握持部以及一测量单元;其中:该驱动部设有一结合段,该结合段设有一狭长的剖槽,结合段一端为底面,剖槽贯穿底面,该底面上固设一固定板,固定板横跨剖槽;该握持部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供结合段插设;该测量单元设置于一固定板。 借由上述结构达到应变值增加,同时降低误差值,提高灵敏度及减少结构破坏的功效。 前述的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其中剖槽方向与测量单元测量方向垂直。 前述的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其中握持部设有一用以进行显示、设定扭力值及警示的显示单元。 前述的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其中测量单元为应变规或压电开关。 本发明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的有益效果,其主要包括一驱动部、一握持部以及一测量单元;其中:该驱动部一端设有一驱动头,另一端设有一结合段,结合段设有一狭长的剖槽,且结合段一端为底面,底面被剖槽一分为二;该握持部设有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是供结合段插设;该测量单元设置于底面并横跨剖槽;借助上述结构驱动部与握持部可分离的设计,使用后若驱动头损坏或测量单元损坏时,可简便地将驱动部进行置换,这样即不必换掉整支电子扭力扳手;另外,测量单元设置于容置空间内部,完全不需要担心出现测量单元外露,容易撞击损坏或导致误差等问题;再者,利用剖槽结构使结合段形成两部分,如此截面惯性矩减小,相同大小的应力可产生较大的应变值,从而可降低测量误差,提高灵敏度,避免产生现有结构于不同施力位置产生扭力差,以及现有结构缩小颈部截面或颈部挖槽产生本体结构破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的结合段未应变状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结合段应变状态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10驱动部、11驱动头、12结合段、13剖槽、14底面、15穿孔、16固定板、20握持部、21容置空间、22插销孔、30测量单元、40显示单元、50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请参照图1与图2所示,主要包括一驱动部10、一握持部20以及一测量单元30;其中: 该驱动部10一端是设有一驱动头11,该驱动头11供扳动作业所需套筒或起子头(图中未示)套设,另一端设有一结合段12,该结合段12为圆柱形,结合段12设有一狭长的剖槽13,剖槽13是通过结合段12轴心且贯穿结合段12,剖槽13平面与驱动头11所扳动螺固件(图中未示)所在平面垂直,且结合段12一端为底面14,该剖槽13是贯穿底面14,形成两半圆形,该驱动部10设有一穿孔15,穿孔15设于驱动头11与结合段12之间; 该握持部20设有一容置空间21,该容置空间21为圆柱形,以供结合段12插设,握持部20设有一显示单元40,用以显示及设定扭力值,也可具有警示功能,如蜂鸣、闪灯,且握持部20设有一插销孔22,位置与穿孔15相对应; 该测量单元30设置于底面14并横跨剖槽13,该剖槽13方向是与测量单元30的测量方向垂直,从而达到最佳的测量效果,该测量单元30为应变规或压电开关,并与显示单元40电性连接; 本发明组装时,将该驱动部10的结合段12插接到握持部20的容置空间21内,该穿孔15与插销孔22对齐,并将一插销50穿设固定驱动部10与握持部20。 本发明施力后产生应变的状态,请参见图3A与图3B所示,图3A为未应变的状态,该剖槽13维持一定间隙;图3B为受应力而产生应变的状态,该结合段12产生应变,使剖槽13间隙产生变化,同时测量单元30测量其应变值,并传递至显示单元40显示或警示其扭力值。 本发明驱动部10与握持部20为可分离的设计,若驱动头11损坏或测量单元30损坏时,可轻易将驱动部10做置换,如此即不必换掉整支电子扭力扳手;另外,测量单元30设置于容置空间21内部,有别于现有产品结构外露,完全不需要担心测量单元30受外力撞击导致损坏或误差等问题的出现;再者,利用剖槽13结构使结合段12形成两半圆形,如此截面惯性矩较圆形较小,相同大小的应力可产生较大的应变值,这样增强讯号可降低测量误差,提高灵敏度,另外利用穿孔15与插销50固定,作用力以穿孔15为支点,无论施力位置在哪里,也不会产生现有产品结构于不同施力位置产生扭力差的问题;此外,狭长的剖槽13并不影响整体结构强度,更不会出现现有产品结构缩小颈部截面或者颈部挖槽而产生本体结构破坏的问题。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请参阅图4所示,其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者,恕不再进行赘述,第一实施例中,该测量单元30直接粘贴在底面14,而第二实施例中该测量单元30粘贴在一固定板16上,再将固定板16锁固于底面14,当需要替换测量单元30时,以固定板16锁固较方便快速,且不会有由于粘贴造成残留而影响灵敏度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扭力扳手测量结构,主要包括一驱动部、一握持部以及一测量单元;该驱动部一端设有一驱动头,另一端设有一结合段,该结合段设有一狭长的剖槽,结合段一端为底面,剖槽贯穿底面;该握持部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是供结合段插设;该测量单元设置于底面并横跨剖槽;借由上述结构达到应变值增加,同时降低误差值,提高灵敏度及减少结构破坏的功效。。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