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料预煮机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加工设备,尤其属于适用于液相谷物物料干燥加工前的预煮机械。
背景技术
目前,在米粉等谷物类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通常将由原料和温水混合搅拌而成的液相浆料,直接泵送到滚筒干燥机的料槽中,同时进行预煮和干燥。在这种加工方法中:一方面,为了使浆料得到充分的预煮糊化并完成一系列的物理、化学作用,往往将干燥机转速调得很低,严重制约着生产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在预煮、干燥过程中,无法避免生、熟浆料的相互交叉混合,形成生熟不一、糊化不均匀,造成产品质量低下。为了提高煮浆和熟化效果,出现了以煮浆容器进行开式煮浆和间断煮浆的预煮方法,但前者由于在煮浆过程中水份被大量蒸发,使得浆料变得十分粘稠,既不便于输送,也难以保证成品质量;而后者由于工艺不连续,煮熟浆料存放时间长短不一,极易出现成品返生、品质下降等现象。因此,上述方法,均存在着生产效率低,预煮糊化不充分,产品质量不易控制等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浆料预煮机,它不仅能连续生产,具有生产效率高的特点,而且浆料预煮糊化充分,成品质量易于保证。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预煮机的预煮器的前端连接有料汽混合器,该预煮器的后端则连接有料汽分离器,所述料汽混合器包括混合器壳体以及安装于该混合器壳体内的料汽栅板,所述料汽分离器包括分离器壳体以及安装于分离器壳体内的料汽筛板。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所述预煮器呈圆管状结构。且在所述圆管状预煮器内壁固定安装有呈带状的螺旋叶片。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浆料和蒸汽经混合器混合,进入预煮器预煮后,再由分离器进行料汽分离而完成预煮过程,这种结构首先实行了浆料预煮的连续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第二,浆料被密闭在预煮器中预煮,既保持着浆料良好的流动性,避免浆料水份蒸发而变稠,又减少了热量损耗,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能源;第三,实现了浆料流速和流量地可调节,可方便地控制预煮时间和浆料糊化度,有效地提高了成品质量。同时该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发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浆料预煮机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浆料预煮机,该预煮机的预煮器2采用圆形管状结构,在该圆管状结构的预煮器2内壁固定安装有带状的螺旋叶片21。在预煮器2的前端连接有料气混合器1,该料气混合器1由混合器壳体11以及安装于该混合器壳体11内的料汽栅板14组成。在预煮器2的后端通过熟料输送管31连接有料汽分离器3,该料汽分离器3由分离器壳体33和料汽筛板32组成,料汽筛板32安装于位于分离器壳体33内熟料输送管31的顶端,熟料输送管31与预煮器2相连通;料汽筛板32为弧面板,该板面上排列着若干圆形通孔,这种结构有利于料均匀减压和分离;分离器壳体33上端开有废汽排放口,下端则开有预煮熟料出口;分离器壳体33内还装带有若干通孔的预煮器漏板34。预煮器2的后端可以连接多只料汽分离器3,以便使预煮机向多台干燥机供料。
工作时,预煮浆料和预煮蒸汽分别从位于料汽混合器1上的生浆料进口12和蒸汽进口13,进入料汽混合器1内,料、汽由于受到具有多孔的料汽栅板的阻流分割作用而被充分混合后,被送入预煮器2中,由于预煮器2内设有带状固定的螺旋叶片21,料汽沿叶片一边相互旋转搅合,一边从前向后推进,使料、汽得以充分混合,浆料更能被充分加热预煮,预煮后的浆料和蒸汽进入料汽分离器3后,经料汽筛板的筛滤作用,预煮废蒸汽被排空,而预煮浆料则穿过带孔的预煮器漏板34,从预煮器下端的预煮熟料出口被送至干燥机进行干燥,从而完成3浆料干燥前的预煮。
在上述的预煮器2内除采用固定带状螺旋叶片21这种结构外,还可以是在预煮器内设置可旋转或固定的绞龙或直接采用空心管结构等相应的形式,设置旋转的绞龙结构有利于料汽的充分搅拌和有效推进,而采用纯管状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预煮机的预煮器后端连接的料汽分离器3数量,可以视具体工作情况设为一个、两个或更多个。料汽栅板和料汽筛板除采用板面排列着若干圆形或条形等形状通孔的多孔板结构外,还可以为具有网筛状的网板或其他相应结构。总之这些变换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都是显而易见,因此,应视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