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筋丸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该发明涉及中成药丸剂的制作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舒筋丸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丸剂是一种传统剂型,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制药机械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新型制丸机的问世以及新的辅料的广泛应用,为中药丸剂这一古老的剂型焕发出了青春活力,它改变了人们对传统丸剂“黑、大、粗”传统偏见,使之生产出来的丸剂具有释药速度快、生物利用度高、分剂量准确、服用、携带方便、外形美观等优点。根据我国有关药品法规,改变剂型需作为一种新药研究,舒筋丸原有剂型是舒筋丸,且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该丸剂为大蜜丸,辅料用量大,且该药剂型单一,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用药需求,同时其质量标准较低,基于此我们应用现代制药技术对该产品生产工艺作必要的改进,形成新的制剂,并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全面监控,从而保证产品质量,造福百姓,这对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遗产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舒筋丸及其制备方法,来提高产品质量,更好地满足医疗需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
1.舒筋丸及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舒筋丸的处方组成
马钱子(调制)240-480g 麻黄240-480g 独活18-36g
羌活18-36g 桂枝18-36g 甘草18-36g
千年健18-36g 牛膝18-36g 乳香(醋制)18-36g
木瓜18-36g 没药(醋制)18-36g 防风18-36g
杜仲(盐制)9-18g 地枫皮18-36g 续断9-18g
辅料适量,共制成1000g。
其最佳配方是:
马钱子(调制)320-400g 麻黄320-400g 独活24-30g
羌活24-30g 桂枝24-30g 甘草24-30g
千年健24-30g 牛膝24-30g 乳香(醋制)24-30g
木瓜24-30g 没药(醋制)24-30g 防风24-30g
杜仲(盐制)12-15g 地枫皮24-30g 续断12-15g
辅料适量,共制成1000g。
1.2舒筋丸制备工艺
将15味药材分别净选,除去杂质,检验合格备用;处方中除马钱子(调制),其余麻黄等十四味粉碎成细粉,与马钱子(调制)细粉配研,与适量辅料混匀,制成丸,干燥,即得。
1.3通过工艺所制得地丸为舒筋丸
工艺中所得的丸可包薄膜衣,薄膜衣材料采用胃溶型薄膜衣预混剂(欧巴代)、羟丙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一种或多种混合使用。
工艺中所用的辅料可以是蔗糖、乳糖、淀粉、β-环糊精、微晶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淀粉钠、阿斯帕坦、交联聚维酮、聚维酮K30等一种或多种混合使用。
工艺中所得的丸的粒径为0.5-6mm,最好为1-4mm。
工艺中所得的丸可直接使用或装入空胶囊中使用。
工艺中丸干燥可采用真空干燥、流化床干燥、冷冻干燥等。
工艺中药材粉碎成细粉通常为过80~160目细粉,最好为超微粉碎成200~300目细粉备用。
工艺中马钱子(调制)细粉的制备为:取马钱子用砂烫法炮制,粉碎成细粉,照马钱子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士的宁含量后,以淀粉为稀释剂,调整其含量为1.15%。
2.本品的质量控制主要是: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定量三个方面。
在鉴别上原剂型对麻黄、马钱子进行了薄层鉴别,现增加了对甘草、桂枝、防风进行薄层鉴别;在检查上增加了对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砷盐不得过百万分之二的限量检查;在含量测定上原剂型无定量指标,现增加了麻黄、马钱子的定量检查。
该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其优越性在于:生产工艺更趋完全合理、质量标准大大提高,使产品有科学的定性定量控制方法,使产品的质量有了保障。药片崩解速度快,易吸收,发挥药效。
具体实施方式
该发明的最佳实施方案是:将15味药材分别净选,除去杂质,检验合格备用;取马钱子用砂烫法炮制,粉碎成细粉,照马钱子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士的宁含量后,以淀粉为稀释剂,调整其含量为1.15%;其余麻黄等十四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马钱子(调制)细粉配研,与适量辅料混匀,制丸,干燥,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