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和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1444662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492862.6

申请日:

2014.08.28

公开号:

CN204113223U

公开日:

2015.01.2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避免重复授予专利权IPC(主分类):E21B 37/00申请日:20140828授权公告日:20150121放弃生效日:20160831|||授权

IPC分类号:

E21B37/00; E21B28/00; E21B43/00

主分类号:

E21B37/00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晓明; 曲绍刚; 赵吉成; 李红爽; 杨昕; 王颖; 贾俊敏; 陈大钊; 郝瑞辉; 王磊; 刘伟; 覃青松; 汪盈盈

地址: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朱坤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和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所述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包括油管本体(3),油管本体(3)的下端外套设有振动片(8),振动片(8)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豁口(9),豁口(9)包括设置在振动片(8)内的第一区域(91),豁口(9)还包括连接第一区域(91)和振动片(8)的边缘的第二区域(92),第二区域(92)的最大宽度小于第一区域(91)的最大宽度。该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和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具有使用成本低、防蜡降粘效果好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包括油管本体(3),油管本体(3)的下端外套设有振动片(8),振动片(8)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豁口(9),豁口(9)包括设置在振动片(8)内的第一区域(91),豁口(9)还包括连接第一区域(91)和振动片(8)的边缘的第二区域(92),第二区域(92)的最大宽度小于第一区域(91)的最大宽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其特征在于:第一区域(91)为弓形、或矩形、或三角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其特征在于:第一区域(91)的边缘为圆弧形,该圆弧形所对应的圆心角为270°~300°,第二区域(92)包括两个侧边,两个侧边为相互平行的直线。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其特征在于:第一区域(91)的边缘为圆弧形,该圆弧形所对应的圆心角为270°~300°,第二区域(92)包括两个侧边,两个侧边均为弧线。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其特征在于:第二区域(92)的最大宽度是第一区域(91)最大宽度的1/2~2/3。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其特征在于:振动片(8)为圆环形,多个豁口(9)沿该圆环形的径向设置,所述多个豁口(9)在振动片(8)的边缘均匀分布。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其特征在于:豁口(9)沿振动片(8)径向的长度为振动片(8)内外径差值的2/3。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其特征在于:油管本体(3)的下端外沿轴向依次套设有多个振动片(8),所述多个振动片(8)的豁口(9)以螺旋方式排布。

9.  一种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振动防蜡降粘油管,该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内含有抽油泵(4),抽油泵(4)的上方设有抽油杆(5)。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抽油杆(5)外套设有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振动片(8)。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和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防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稠油井降粘及含蜡井的防蜡的振动防蜡降粘油管,还是一种含有该振动防蜡降粘油管的抽油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应用的主要防蜡方法有两类,一类是物理法防蜡,即用井下磁性防蜡器进行防蜡;另外一类是化学法防蜡,在井口进行点滴加药,即防蜡剂,防止蜡晶凝结,原油结蜡。中国专利CN 201991488 U,公开日期2011年9月28日,公开了《一种可拆装式油井磁防蜡降粘器》,该方法介绍了一种安装在井下的用永磁体产生磁场防止结蜡的可拆装的磁防蜡器。但该防蜡器起主要作用的为永磁体,经过一段时间后磁性降低,防蜡效果下降,需更换。中国专利CN 101538458 A,公开日期2009年9月23日,公开了《一种油井分散防蜡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是研制的一种新的化学防蜡剂。但化学防蜡剂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对后期联合站脱水有一定影响。
即目前应用的降粘技术主要有两类,一是抽油杆电加热,二是化学药剂。抽油杆电加热及化学药剂降粘效果相对较好,但成本相对较高,而且一般用于粘度较大井的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降粘技术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和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该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和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能够实现普通稠油、结蜡井的防蜡及降粘作用,室内试验表明,物理振动可使原油粘度可降低20%以上;同时,现场应用实验表明,该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可以使热洗周期延长60d以上,抽油机工作电流降低20%以上。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包括油管本体,油管本体的下端外套设有振动片,振动片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豁口,豁口包括设置在振动片内的第一区域,豁口还包括连接第一区域和振动片的边缘的第二区 域,第二区域的最大宽度小于第一区域的最大宽度。
第一区域为弓形、或矩形、或三角形。
第一区域的边缘为圆弧形,该圆弧形所对应的圆心角为270°~300°,第二区域包括两个侧边,两个侧边为相互平行的直线。
第一区域的边缘为圆弧形,该圆弧形所对应的圆心角为270°~300°,第二区域包括两个侧边,两个侧边均为弧线。
第二区域的最大宽度是第一区域最大宽度的1/2~2/3。
振动片为圆环形,多个豁口沿该圆环形的径向设置,所述多个豁口在振动片的边缘均匀分布。
豁口沿振动片径向的长度为振动片内外径差值的2/3。
油管本体的下端外沿轴向依次套设有多个振动片,所述多个振动片的豁口以螺旋方式排布。
一种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包括上述的振动防蜡降粘油管,该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内含有抽油泵,抽油泵的上方设有抽油杆。
抽油杆外套设有上述的振动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和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能够实现普通稠油、结蜡井的防蜡及降粘作用,室内试验表明,物理振动可使原油粘度可降低20%以上;同时,现场应用实验表明,该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可以使热洗周期延长60d以上,抽油机工作电流降低20%以上。所以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和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具有使用成本低、防蜡降粘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和抽油系统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另一种振动片的剖视图。
其中1.油层,2.套管,3.油管本体,4.抽油泵,5.抽油杆,8.振动片, 9.豁口,91.第一区域,92.第二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振动防蜡降粘油管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包括油管本体3,油管本体3的下端外套设有振动片8,振动片8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豁口9,豁口9包括设置在振动片8内的第一区域91,豁口9还包括连接第一区域91和振动片8的边缘的第二区域92,第二区域92在垂直于径向的最大宽度A小于第一区域91在垂直于径向的最大宽度B,如图1、图2、图3所示。
豁口9在垂直于振动片8表面的方向呈鸭嘴形,即豁口9包括设置在振动片8内的第一区域91,豁口9还包括连接第一区域91和振动片8的边缘的第二区域92,如图3所示,第一区域91和第二区域92之间以虚线分割,第一区域91为弓形,且该弓形的弧长大于该弓形所在圆的半圆长,第二区域92为矩形,第二区域92的最大宽度小于第一区域91的最大宽度。通过试验证明,该鸭嘴形豁口具有更好的导流能力,同时具有减缓抽油杆受力的效果,蜡晶破坏作用更明显。第一区域91为可以弓形、或矩形、或三角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域91的边缘为圆弧形,该圆弧形所对应的圆心角为270°~300°。第二区域92包括两个侧边,两个侧边为相互平行的直线,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区域92为矩形。第二区域92的最大宽度A小于第一区域91的最大宽度B。或者,第二区域92包括两个侧边,两个侧边还可以均为弧线,如图4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区域92的最大宽度是第一区域91最大宽度的1/2~2/3。即如图2所示,第二区域92的最大宽度A是第一区域91的最大宽度B的1/2~2/3。
振动片8为圆环形,4个~8个豁口9沿该圆环形的径向设置,所述4个~8个豁口9在振动片8的边缘均匀分布,如图2和图3所示。
豁口9沿振动片8径向的长度为振动片8内外径差值的2/3。
油管本体3的下端外沿轴向依次套设有多个振动片8,所述多个振动片8的豁口9以螺旋方式排布。即如图2和图3所示,相邻两个振动片8的对应豁口9错开一定的角度,该角度为30°,这样油管3内的流体在管内运动时呈绕流流动,减缓流动阻力。
一种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包括上述的振动防蜡降粘油管,该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内含有抽油泵4,抽油泵4的上方设有抽油杆5。抽油杆5外沿轴向依次套设有多个振动片8,所述多个振动片8的豁口9以螺旋方式排布。
使用时,油井中含有套管2,套管2外有油层1,该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设置在套管2内,抽油杆5外和油管本体的下端外3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套装多个振动片8,如图1所示。
在上冲程时,抽油杆5上提,油管本体3内的液柱重量由油管本体3转移到抽油杆5上,在抽油杆5达到上死点位置时,即在液柱重量完全转移到抽油杆5的瞬间,油管本体3上的液柱重量完全释放,油管本体3产生收缩振动,带动与油管本体3连接的振动片8产生振动,振动片8振动后产生振动波传递到油层1,作用于堵塞颗粒、疏通孔道,达到解堵效果。下冲程时,抽油杆5下降,油管本体3内液柱重量由抽油杆5转移到油管本体3上,在抽油杆5达到下死点位置时,即在液柱重量完全转移至油管本体3的瞬间,抽油杆5发生振动,带动与抽油杆5连接的振动片8产生振动,振动片8产生振动波作用于油管本体3内蜡晶,起到破坏作用;同时,抽油杆5上下运动过程中,振动片8对油管本体3内液体起到搅拌作用,具有一定的降粘及防蜡效果;此外,抽油杆5振动片上有豁口9,油管本体3内流体经过豁口9时产生一定的扰流作用,对降粘、防蜡也起到一定的效果。
本方法的优点为将振动解堵、防蜡相结合,起到了双重作用;同时,在油井生产过程中利用油管、抽油杆自身的振动,不增加额外的工作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方案之间、技术方案与技术方案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

一种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和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和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和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和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和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13223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1.21CN204113223U(21)申请号 201420492862.6(22)申请日 2014.08.28E21B 37/00(2006.01)E21B 28/00(2006.01)E21B 43/00(2006.01)(73)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72)发明人吴晓明 曲绍刚 赵吉成 李红爽杨昕 王颖 贾俊敏 陈大钊郝瑞辉 王磊 刘伟 覃青松汪盈盈(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代理人朱坤鹏(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振动。

2、防蜡降粘油管和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和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所述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包括油管本体(3),油管本体(3)的下端外套设有振动片(8),振动片(8)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豁口(9),豁口(9)包括设置在振动片(8)内的第一区域(91),豁口(9)还包括连接第一区域(91)和振动片(8)的边缘的第二区域(92),第二区域(92)的最大宽度小于第一区域(91)的最大宽度。该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和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具有使用成本低、防蜡降粘效果好的特点。(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13223 UCN 204113223 U1/1页21.一种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包括油管本体(3),油管本体(3)的下端外套设有振动片(8),振动片(8)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豁口(9),豁口(9)包括设置在振动片(8)内的第一区域(91),豁口(9)还包括连接第一区域(91)和振动片(8)的边缘的第二区域(92),第二区域(92)的最大宽度小于第一区域(91)的最大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其特征在于:第一区域(91)为。

4、弓形、或矩形、或三角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其特征在于:第一区域(91)的边缘为圆弧形,该圆弧形所对应的圆心角为270300,第二区域(92)包括两个侧边,两个侧边为相互平行的直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其特征在于:第一区域(91)的边缘为圆弧形,该圆弧形所对应的圆心角为270300,第二区域(92)包括两个侧边,两个侧边均为弧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其特征在于:第二区域(92)的最大宽度是第一区域(91)最大宽度的1/22/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其特征在于:振动片(8)为圆环形,多个豁口(9)沿该圆环形的。

5、径向设置,所述多个豁口(9)在振动片(8)的边缘均匀分布。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其特征在于:豁口(9)沿振动片(8)径向的长度为振动片(8)内外径差值的2/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其特征在于:油管本体(3)的下端外沿轴向依次套设有多个振动片(8),所述多个振动片(8)的豁口(9)以螺旋方式排布。9.一种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振动防蜡降粘油管,该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内含有抽油泵(4),抽油泵(4)的上方设有抽油杆(5)。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抽油杆(5)。

6、外套设有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振动片(8)。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113223 U1/3页3一种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和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防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稠油井降粘及含蜡井的防蜡的振动防蜡降粘油管,还是一种含有该振动防蜡降粘油管的抽油系统。背景技术0002 目前油田应用的主要防蜡方法有两类,一类是物理法防蜡,即用井下磁性防蜡器进行防蜡;另外一类是化学法防蜡,在井口进行点滴加药,即防蜡剂,防止蜡晶凝结,原油结蜡。中国专利CN 201991488 U,公开日期2011年9月28日,公开了一种可拆装式油井磁防蜡降粘器,该方法介绍了一种安装在井。

7、下的用永磁体产生磁场防止结蜡的可拆装的磁防蜡器。但该防蜡器起主要作用的为永磁体,经过一段时间后磁性降低,防蜡效果下降,需更换。中国专利CN 101538458 A,公开日期2009年9月23日,公开了一种油井分散防蜡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是研制的一种新的化学防蜡剂。但化学防蜡剂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对后期联合站脱水有一定影响。0003 即目前应用的降粘技术主要有两类,一是抽油杆电加热,二是化学药剂。抽油杆电加热及化学药剂降粘效果相对较好,但成本相对较高,而且一般用于粘度较大井的生产。实用新型内容0004 为了解决现有降粘技术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和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

8、统。该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和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能够实现普通稠油、结蜡井的防蜡及降粘作用,室内试验表明,物理振动可使原油粘度可降低20以上;同时,现场应用实验表明,该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可以使热洗周期延长60d以上,抽油机工作电流降低20以上。0005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包括油管本体,油管本体的下端外套设有振动片,振动片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豁口,豁口包括设置在振动片内的第一区域,豁口还包括连接第一区域和振动片的边缘的第二区域,第二区域的最大宽度小于第一区域的最大宽度。0006 第一区域为弓形、或矩形、或三角形。0007 第一区域的边缘为圆弧形,该圆弧形。

9、所对应的圆心角为270300,第二区域包括两个侧边,两个侧边为相互平行的直线。0008 第一区域的边缘为圆弧形,该圆弧形所对应的圆心角为270300,第二区域包括两个侧边,两个侧边均为弧线。0009 第二区域的最大宽度是第一区域最大宽度的1/22/3。0010 振动片为圆环形,多个豁口沿该圆环形的径向设置,所述多个豁口在振动片的边缘均匀分布。0011 豁口沿振动片径向的长度为振动片内外径差值的2/3。0012 油管本体的下端外沿轴向依次套设有多个振动片,所述多个振动片的豁口以螺旋说 明 书CN 204113223 U2/3页4方式排布。0013 一种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包括上述的振动防蜡降粘。

10、油管,该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内含有抽油泵,抽油泵的上方设有抽油杆。0014 抽油杆外套设有上述的振动片。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和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能够实现普通稠油、结蜡井的防蜡及降粘作用,室内试验表明,物理振动可使原油粘度可降低20以上;同时,现场应用实验表明,该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可以使热洗周期延长60d以上,抽油机工作电流降低20以上。所以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和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具有使用成本低、防蜡降粘效果好的特点。附图说明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和抽油系统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0017 图1是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的使用状态示意图。0。

11、018 图2是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0019 图3是图1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0020 图4是另一种振动片的剖视图。0021 其中1.油层,2.套管,3.油管本体,4.抽油泵,5.抽油杆,8.振动片,9.豁口,91.第一区域,92.第二区域。具体实施方式002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振动防蜡降粘油管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包括油管本体3,油管本体3的下端外套设有振动片8,振动片8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豁口9,豁口9包括设置在振动片8内的第一区域91,豁口9还包括连接第一区域91和振动片8的边缘的第二区域92,第二区域92在垂直于径向的最大宽度A小于第一区域91在垂。

12、直于径向的最大宽度B,如图1、图2、图3所示。0023 豁口9在垂直于振动片8表面的方向呈鸭嘴形,即豁口9包括设置在振动片8内的第一区域91,豁口9还包括连接第一区域91和振动片8的边缘的第二区域92,如图3所示,第一区域91和第二区域92之间以虚线分割,第一区域91为弓形,且该弓形的弧长大于该弓形所在圆的半圆长,第二区域92为矩形,第二区域92的最大宽度小于第一区域91的最大宽度。通过试验证明,该鸭嘴形豁口具有更好的导流能力,同时具有减缓抽油杆受力的效果,蜡晶破坏作用更明显。第一区域91为可以弓形、或矩形、或三角形。0024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域91的边缘为圆弧形,该圆弧形所对应的圆心角为。

13、270300。第二区域92包括两个侧边,两个侧边为相互平行的直线,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区域92为矩形。第二区域92的最大宽度A小于第一区域91的最大宽度B。或者,第二区域92包括两个侧边,两个侧边还可以均为弧线,如图4所示。0025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区域92的最大宽度是第一区域91最大宽度的1/22/3。即如图2所示,第二区域92的最大宽度A是第一区域91的最大宽度B的1/22/3。0026 振动片8为圆环形,4个8个豁口9沿该圆环形的径向设置,所述4个8个豁说 明 书CN 204113223 U3/3页5口9在振动片8的边缘均匀分布,如图2和图3所示。0027 豁口9沿振动片8径向的长度。

14、为振动片8内外径差值的2/3。0028 油管本体3的下端外沿轴向依次套设有多个振动片8,所述多个振动片8的豁口9以螺旋方式排布。即如图2和图3所示,相邻两个振动片8的对应豁口9错开一定的角度,该角度为30,这样油管3内的流体在管内运动时呈绕流流动,减缓流动阻力。0029 一种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包括上述的振动防蜡降粘油管,该振动防蜡降粘油管内含有抽油泵4,抽油泵4的上方设有抽油杆5。抽油杆5外沿轴向依次套设有多个振动片8,所述多个振动片8的豁口9以螺旋方式排布。0030 使用时,油井中含有套管2,套管2外有油层1,该振动防蜡降粘抽油系统设置在套管2内,抽油杆5外和油管本体的下端外3上可以根据。

15、实际需要套装多个振动片8,如图1所示。0031 在上冲程时,抽油杆5上提,油管本体3内的液柱重量由油管本体3转移到抽油杆5上,在抽油杆5达到上死点位置时,即在液柱重量完全转移到抽油杆5的瞬间,油管本体3上的液柱重量完全释放,油管本体3产生收缩振动,带动与油管本体3连接的振动片8产生振动,振动片8振动后产生振动波传递到油层1,作用于堵塞颗粒、疏通孔道,达到解堵效果。下冲程时,抽油杆5下降,油管本体3内液柱重量由抽油杆5转移到油管本体3上,在抽油杆5达到下死点位置时,即在液柱重量完全转移至油管本体3的瞬间,抽油杆5发生振动,带动与抽油杆5连接的振动片8产生振动,振动片8产生振动波作用于油管本体3内。

16、蜡晶,起到破坏作用;同时,抽油杆5上下运动过程中,振动片8对油管本体3内液体起到搅拌作用,具有一定的降粘及防蜡效果;此外,抽油杆5振动片上有豁口9,油管本体3内流体经过豁口9时产生一定的扰流作用,对降粘、防蜡也起到一定的效果。0032 本方法的优点为将振动解堵、防蜡相结合,起到了双重作用;同时,在油井生产过程中利用油管、抽油杆自身的振动,不增加额外的工作量。003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方案之间、技术方案与技术方案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说 明 书CN 204113223 U1/3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13223 U2/3页7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13223 U3/3页8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13223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