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积水排除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积水排除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26038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1.28CN204126038U(21)申请号 201420427959.9(22)申请日 2014.07.31E03F 3/04(2006.01)(73)专利权人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地址 528318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洲路龙江段联塑工业村(72)发明人高润华 王成欣(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代理人禹小明(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积水排除器(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积水排除器。该积水排除器包括上盖和主体,上盖包括主隔离配件和主定位配件,主体包括副隔离配件和副定位配件,。
2、主体设有集水部件和排水部件,集水部件与排水部件相连,主隔离件与副隔离件配合后形成隔离装置,隔离装置上设有隔离污物的隔离间隙,主定位配件与副定位配件配合后成定位装置,集水部件设置在隔离装置下方。该积水排除器通过隔离装置、定位装置、集水部件和排水部件的作用,将积水汇集后统一再排到主管,从而实现排水系统的二次排水。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排水技术中存在的渗水积水的技术问题,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具有可观的实用性。(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2603。
3、8 UCN 204126038 U1/1页21.一种积水排除器,包括上盖和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主隔离配件和主定位配件,所述主体包括副隔离配件和副定位配件,所述主体设有集水部件和排水部件,所述集水部件与排水部件相连,所述主隔离件与副隔离件配合后形成隔离装置,所述隔离装置上设有隔离污物的隔离间隙,所述主定位配件与副定位配件配合后成定位装置,所述集水部件设置在隔离装置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积水排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隔离配件和副隔离配件均为挡板结构,两个挡板结构相互配合形成隔离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积水排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隔离配件和副隔离配件均为网格结构,两个网格结。
4、构相互配合形成隔离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积水排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定位配件为圆柱结构,所述副定位配件为凹槽结构,圆柱结构与凹槽结构配合形成定位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积水排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定位配件和副定位件均为卡扣件,两个卡扣件相互配合形成定位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积水排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部件上设有集水空腔。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积水排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部件上设有集水空腔。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积水排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部件上设有出水口。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126038 U1/2页3一种积水排除器技术领域0001。
5、 本专利涉及一种积水排除器,属于排水安装领域。背景技术0002 目前在排水系统中,同层排水或是沉箱的二次排水,通常会出现地面上排水渗入到降板、沉箱中,或排水管道自身的渗漏而引起的降板、沉箱积水,积水在降板、沉箱的排除问题一直是难点,处理不好会滋生细菌,影响生活健康。0003 市场上有些积水排除器通过加一个过滤网,能阻挡住较大的排污物。但时间长了,过滤网会腐烂、生锈、堵塞,不利于长期使用。0004 实用新型内容0005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确保排水立管与楼层之间不出现渗水现象,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积水排除器,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0006 一种积水排除器,包括上盖和主体,所述上盖包括主隔离。
6、配件和主定位配件,所述主体包括副隔离配件和副定位配件,所述主体设有集水部件和排水部件,所述集水部件与排水部件相连,所述主隔离件与副隔离件配合后形成隔离装置,所述隔离装置上设有隔离污物的隔离间隙,所述主定位配件与副定位配件配合后成定位装置,所述集水部件设置在隔离装置下方。该积水排除器通过隔离装置、定位装置、集水部件和排水部件的作用,将积水汇集后统一排到主管去,从而实现排水系统的二次排水。0007 优选地,所述主隔离配件和副隔离配件均为挡板结构,两个挡板结构配合形成隔离装置,阻挡较大的排污物。0008 优选地,所述主隔离配件和副隔离配件均为网格结构,两个网格结构配合形成隔离装置,阻挡较大的排污物。。
7、0009 优选地,所述主定位配件为圆柱结构,所述副定位配件为凹槽结构,圆柱结构与凹槽结构配合形成定位装置,保证隔离装置上隔离间隙的大小。0010 优选地,所述主定位配件和副定位件均为卡扣件,两个卡扣件相互配合形成定位装置,保证隔离装置上隔离间隙的大小。0011 所述集水装置上设有集水空腔,用于收集进入积水排除器的积水。0012 所述排水装置上设有出水口,用于排出集水装置内的积水。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0014 (1)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不受排水器具的位置限制,可以灵活设置沉垫层积水的汇水位置;0015 (2)将沉垫层积水引到排水立管位置,避免排水立管与楼层出。
8、现渗水现象。附图说明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图。说 明 书CN 204126038 U2/2页4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件说明图。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同层排水系统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0021 实施例10022 如图1、图2所示,该积水排除器包括上盖1和主体2。如图3所示,上盖1包括主隔离配件11和主定位配件12。主体2包括副隔离配件21、副定位配件22、出水口23和集水空腔24。主隔离配件11和副隔离配件21均为挡板结构,主隔离配件11与副隔离配件21配合后形成隔。
9、离装置,形成隔离污物的隔离间隙。主定位配件12为圆柱结构,副定位配件22为凹槽结构,主定位配件12与副定位配件22配合后形成定位装置,控制隔离间隙的大小,使得间隙能有效阻挡较大的排污物。集水空腔24作为集水装置,用于收集进入积水排除器的积水。出水口23作为排水装置,用于排出集水装置内的积水。0023 实施例20024 如图3所示,主隔离配件11和副隔离配件21也可均为网格结构,主隔离配件11与副隔离配件21配合后形成隔离装置,形成隔离污物的隔离间隙。主定位配件12和副定位配件也可均为卡扣件,主定位配件12与副定位配件22配合后形成定位装置,控制隔离间隙的大小,使得间隙能有效阻挡较大的排污物。0025 实施例30026 如图4所示,同层排水配件3与连接配件4按具体位置需求连接,并与积水排除器5连接。设置好排水坡度,使得积水汇集到积水排除器5上,从而达到积水排除的效果。说 明 书CN 204126038 U1/2页5图 1图 2图 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26038 U2/2页6图 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26038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