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臂式自重牵引“过正”整脊机.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3896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4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76747.1

申请日:

2004.09.14

公开号:

CN1586437A

公开日:

2005.03.0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61F 5/045申请日:20040914授权公告日:20080123终止日期:20160914|||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F5/048

主分类号:

A61F5/048

申请人:

丁绍余;

发明人:

丁绍余; 蔡海霞

地址:

045000山西省绛县古绛镇政府邓琪收转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涉及治疗、康复、保健、健身器械领域的技术。它是由可旋转的躺床(1)承重轴(2)及支架(3)构成。躺床(1)上装有挂臂器(4)。支架(3)上装有扶手(8)和脚踏(9)。使用者背向躺床(1),双腋置于挂臂器(4)上,手推扶手(8),脚踩脚踏(9),躺床(1)在承重轴(2)上向后旋转,将人体呈反弓形挂起,人体的自重形成弧形牵引。本发明属于一种“过正”整脊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腰扭伤疗效显著;对长期处于坐姿、弯腰学习、工作、劳动而腰酸背痛者,既能迅即消除疲劳和腰部不适,又能保持良好体形,同时又预防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对已形成的含胸驼背也有较好的康复作用。

权利要求书

1、  按照人体的生理曲线及治疗、健身要求设计的弧形躺床(1),通过一根承重轴(2)架设在两边的支架(3)上,构成天平工作原理。再运用躺床(1)两端受力的变化使躺床(1)在承重轴(2)上发生旋转,实现将背靠躺床的人体呈反弓形挂起的工作效果。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躺床(1)两边框上各装有一排调节杆(5),挂臂器(4)套装在调节杆(5)上,可根据使用者身高,胖瘦及患部的对应关系,上下左右调节挂臂器(4)的位置。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两边支架(3)上部各装有自前至后的弧形扶手(8),两边支架(3)的前侧下端各装有两层脚踏(9)。使用者手扶脚踩的力量反作用到躺床(1)上,就构成了驱动躺床(1)旋转的动力。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躺床中央装一根可升降的顶推辊(6),顶推辊(6)下方安有升降调节装置(7),根据治疗,健身的不同,及不同的人的不同需要,可调整顶推辊(6)的高度。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两边支架(3)后向装有连接两边的保险杠(2),保证躺床(1)的旋转不超过极限。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躺床(1)下端设有健身杠(10)和留有腰疗档(13),上端设有颈根托杠(11)和留有颈疗档(14)。

说明书

挂臂式自重牵引“过正”整脊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治疗、康复、保健、健身领域的一种器械,具体为一种挂臂式自重牵引“过正”整脊机。
背景技术
腰扭伤,腰椎错位,腰椎间盘突出是易发病、常见病,给人们带来很多的痛苦和不便,尤其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更是一种顽症,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机械外力平行牵引,骶尾注射能量合剂,手术割除等,但都不尽如人意。外力平行牵引不仅强制性大,而且并不符合椎骨的生理特征,一般都会程度不同地损伤骨膜及周围软组织,久之使其僵硬骨化,同时也破坏了椎骨的生理弯曲,而使腰板僵直,行动不便。注射能量合剂只对部分人有暂时止痛作用,而且一般不宜超过三次,过五次有一定危险性。手术(包括先进的切吸手术和最先进的腹向进管切吸术)都一定程度地存在后遗症和并发症;并且,一旦术后保养不当再复发,便无法治疗,瘫痪率甚高。
近二十年来,根据中医传统“背法”研制出的一系列专利产品,也都存在概念不明这样的问题。构造最复杂功能最完善的要数ZL93222849.6专利公开的腰椎复位牵引机,但仍然使用了机械外力牵引,负损伤不能避免,而且牵引、弯曲、顶压三大功能也不同步,不仅操作十分复杂,还严重限制了治疗效果,同时造价高。ZL93207459.6公开的拱型自重腰椎牵引治疗床和ZL94231535·9公开的脊椎自动复位架,其主体技术都是一座固定地拱形躺床,使用者须别人架着放置躺床之上,不仅存在操作(实施)不便,而且不能因人施治,缺乏针对性,同时大角度突然而至也为很多病人所不适应,再者无明显的对位施治也削弱了治疗效果。ZL96233604.1专利公开的新型牵引床,虽然实施了渐变式弧形牵引,也只是在传统牵引床上附加了一种变弧装置,既不同步,也存在对位不准的问题,因此仍然缺少针对性和适应性。而如上专利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点,即都是把使用者视为重症病人,都必须进医院,都必须由一个或几个人帮助操作,而对更多的轻病人的自治以及急性重症自我急治,都成为不可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ZL94231535.9专利公开的脊椎自动牵引复位架,设计人已意识到弧形牵引的整脊健身内涵,却没有能够满足健身设备的操作要求,而无法推广。
第一发明人原患腰椎间盘突出二十余年,间歇性瘫痪史十五年,受传统的中医“背法”和风车风轮的启发,研制出了自我操作,对位准确,安全性好的背挂式反弓形自重牵引,不仅治好了自己,也治好了诸多病友和熟人。而该牵引机又以构造简单,操作方便,功能多样,效果显著确立了家庭自疗、康复、保健、健身必备设备的地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符合人体生理结构的弧形躺床(1),用单轴(2)支承在支架(3)上,构成天平原理,并利用躺床(1)的轴向旋转挂起人体,达到自重牵引,实现“过正”“矫柱”的整脊工作原理。
本发明具体采取如下方案:
按照人体生理结构设计的弧形躺床(1),用一根轴(2)架设在两边的支架(3)上。躺床(1)两边框设有调整杆(5),使套装其上的挂臂器(4)可根据人体高低胖瘦及患部的不同进度调节,躺床中央横向对应腰(患)部设有的顶推辊(6)下没有升降装置(7),根据治疗和健身需要可作升降调节,两边的支架(3)下端前侧分别设有两级脚踏(9),两边支架上端分别设有一根连接前后侧的弧形扶手(8)。使用者背向躺床(1)站立,双腋置于两边的挂臂器(4)上,手握两边扶手(8),脚踩两边的脚踏(9)。手推脚踩的力量反作用到躺床(1)上,形成了驱动躺床(1)旋转的动力,向后旋转的弧形躺床(1)将人体呈反弓形挂起,实现弧形牵引之工作效果。再手拉扶手(8),躺床(1)便反向旋转,将人体送回原地站立。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挂臂式自重牵引“过正”整脊机主视图
附图2为挂臂式自重牵引“过正”整脊机左视图
图中:1-躺床;2-承重轴;3-支架;4-挂臂器;5-调整杆;6-顶推辊;7-升降装置;8-扶手;9-脚踏;10-健身杠;11-颈根托杠;12-保险架;13-腰疗档;14-颈疗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描绘。实施例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一: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腰急性扭伤(行动不便者由别人辅助),调升躺床(1)中央对应腰(患)部的顶推辊(6),并根据身高,体宽及患部的高低调整挂臂器(4),以顶推辊(6)对准患部为宜。患者背靠躺床(1),双手握住两边扶手(8),双脚踩在两边的脚踏(9)上,(腿脚麻木、瘫痪者仅以手推扶手(8)也可行),躺床(1)自行沿承重轴(2)向后旋转,将人体呈反弓形挂起,双腿再移入腰疗档(13)内形成空垂,身体的自重便将在日常生活中呈前紧后松的楔形椎间隙拉成前松后紧的反楔形,加之顶推辊(6)自后向前顶推突出的间盘,使之复位或逐渐复位。1-3秒间疼痛略加剧,此后疼痛骤然减轻,多数患者十秒钟便不再疼痛(中央偏左、右型造成的腰身歪扭症状也随之消失);少数顽症约持续一日共做三、四次也可达到前者疗效。颈椎病患者头颈垂于颈疗档(14)内,利用头颈重量施行后仰牵引。也可得到治疗效果。
实施例二:腰椎间盘突出病史较长,腰部疼痛不明显或突出间盘压迫下肢神经致腿脚疼、麻,行走困难者,将顶推辊调升一半左右,并根据身体的适应程度双腿可垂于腰疗档(13)内,也可架置健身杠(10)上,每日紧持牵引三至四次(腰不适可随时做),可逐步矫正脊椎,改善间盘突出状况,缓解直至消除腿脚症状和腰部不适。
实施例三:长期从事坐姿或弯腰学习、工作、劳动而腰酸背痛者,落下顶推辊(6),适时地作反弓牵引(双腿置于健身杠上),可以最快地消除疲劳和腰背不适,舒展肌体,恢复精力,同时有效地保证了椎体不致弯曲变形而改弯身体形态,并有效地预防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实施例四:对一些气血不调、胸部闷胀、失眠多梦,周身游走性疼痛,脏腑功能衰退,调升顶推辊(6)至三分之一,每日坚持早晚各做一次(双腿置于健身杠(10)上),通过“过正”整脊,可以打通经络,调节神经,激活脊骶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脏腑活力,达到强身健体之功效。

挂臂式自重牵引“过正”整脊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挂臂式自重牵引“过正”整脊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挂臂式自重牵引“过正”整脊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挂臂式自重牵引“过正”整脊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挂臂式自重牵引“过正”整脊机.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涉及治疗、康复、保健、健身器械领域的技术。它是由可旋转的躺床(1)承重轴(2)及支架(3)构成。躺床(1)上装有挂臂器(4)。支架(3)上装有扶手(8)和脚踏(9)。使用者背向躺床(1),双腋置于挂臂器(4)上,手推扶手(8),脚踩脚踏(9),躺床(1)在承重轴(2)上向后旋转,将人体呈反弓形挂起,人体的自重形成弧形牵引。本发明属于一种“过正”整脊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腰扭伤疗效显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