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无碴轨道道床板钢筋绑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无碴轨道道床板钢筋绑扎工艺,是对传统的双块式桥梁无碴轨道道床板钢筋绑扎的有效补充。
背景技术
我国双块式无碴轨道的技术前身是源自德国“雷达”型无碴轨道技术。“雷达”型无碴轨道是以1972年铺设于德国比哈线路上的“雷达”车站而命名。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优化,从最初的“雷达”普通型发展到现在的“雷达2000型”。我国的双块式无碴轨道技术是在雷达2000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无碴轨道道床板施工中,桥梁钢筋绑扎工作量大,是无碴轨道道床板钢筋施工的关键工序。如果采用传统钢筋绑扎工艺,程序复杂、耗时长、效率低、所需投入的人工很多和干扰其他工序的施工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桥梁无碴轨道道床板钢筋绑扎工艺,过程步骤少、操作简单、用工量少、机械化程度低、耗时少、与其他工艺干扰少、容易形成流水作业和合格率提高等优点,这样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程成本、缩短了工程工期。
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包括在每个单元块的中间凸台和外侧凸台间放置一根长约2.7米Φ20的钢筋,作为支垫作用,便于绝缘卡的绑扎;事先做两根长3米的2cm×4cm小方木条,用于调直预先绑扎的绝缘卡;在轨枕桁架钢筋、纵向钢筋上用红色记号笔标识横向钢筋的位置;先起道轨排,拿出支垫方木,然后再上螺杆调节器,进行粗调;绑扎底层钢筋,散中层钢筋,组装轨排,绑扎中层钢筋,绑扎上层钢筋;焊接地端子,精调后,再拉紧接地端子周围的绝缘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采用了新工艺技术,因而过程步骤少、操作简单、用工量少、机械化程度低、耗时少、与其他工艺干扰少、容易形成流水作业和合格率提高等优点,这样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程成本、缩短了工程工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采用新工艺比以前传统工艺速度提高了40%左右。直线段以前每绑扎100米桥梁无碴轨道道床板钢筋所需要85工日,实行新工艺后,需用55工日;超高段以前每绑扎100米桥梁无碴轨道道床板钢所需110工日,实行新工艺后,需用65工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发明钢筋绑扎工艺流程图;
图2为顶层1钢筋布置图;
图3为顶层2钢筋布置图;
图4为中间层1钢筋布置图;
图5为中间层2钢筋布置图;
图6为底层1钢筋布置图;
图7为底层2钢筋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
1)、在每个单元块的中间凸台和外侧凸台间放置一根长约2.7米Φ20的钢筋,作为支垫作用,便于绝缘卡的绑扎;
2)、事先做两根长3米的2cm×4cm小方木条,用于调直预先绑扎的绝缘卡;
3)、在轨枕桁架钢筋、纵向钢筋上用红色记号笔标识横向钢筋的位置;
4)、先起道轨排,拿出支垫方木,然后再上螺杆调节器,进行粗调;
5)、绑扎底层钢筋,散中层钢筋,组装轨排,绑扎中层钢筋,绑扎上层钢筋;
6)、焊接地端子,精调后,再拉紧接地端子周围的绝缘卡。
【具体实施方式】
1、钢筋加工,检查土工布摊铺、凸台弹性支座包扎,准备绑扎钢筋。把加工成型的钢筋按设计需要的数量放置于绑扎道床板单元块旁边。
2、在每个单元块的中间凸台和外侧凸台间个放置一根长约2.7米Φ20的钢筋,作为支垫作用,便于绝缘卡的绑扎。
3、把纵向钢筋N1按照所弹模板边线、设计要求散放在支垫钢筋上,并放在凸台两侧,每边各5根,按照设计要求把纵向钢筋N5、N6、N7散放好,其中N5直接放在土工布上。散放底层钢筋时要考虑好钢筋网片四周的保护层。
4、准确放置好最外侧的N1纵向钢筋,在N1钢筋上按横向钢筋的间距用红色记号笔预先标识。事先做两根长3米的2cm×4cm小方木条,用于调直预先绑扎的绝缘卡。在纵向钢筋N1上,横向钢筋N8相对应的位置处加上20-20型(十字)绝缘卡。在纵向钢筋N1上,横向钢筋N10、N11、N12相对应的位置处加上12-20型(十字)绝缘卡。在纵向钢筋N5、N6、N7上,横向钢筋N8相对应的位置处加上12-20型(十字)绝缘卡。在纵向钢筋N7上,横向钢筋N10、N11、N12相对应的位置处加上12-12型(十字)绝缘卡。绝缘卡必须在纵向钢筋N1预先标识出的横向钢筋的相关间距的位置添加,同时必须用小方木条调顺直、用钳子拉紧。
5、在纵向钢筋的预留绝缘卡的位置上绑扎横向钢筋N8、N10、N11、N12,并把绝缘卡拉紧,使底层钢筋的弯钩朝上,尽量垂直于地面,并相互之间不能接触,同时使钢筋间距、绝缘性和保护层厚度处于设计状态。拿出支垫钢筋,放入混凝土垫块。
6、把中间层横向钢筋N9、纵向钢筋N2、N3放置于凸台两侧的底层钢筋网上,先放N9钢筋然后再放N2、N3钢筋。N2钢筋在凸台每侧放置3根,并把各放置1根在两侧螺杆位置的外侧。如有超高则把N15纵向钢筋放置在超高侧螺杆位置的外侧。
7、在钢筋网片上沿线路方向左右两侧放置15cm×15cm的方木,使方木位于螺杆位置的外侧。按照在土工布上所弹的轨枕线进行散枕,人工调整轨枕,使之处于合理状态,上工具钢轨,装螺杆调节器的托盘,上螺杆,使螺杆不着地不受力。轨排起道,起道高度为刚好能够拿出方木为最佳,但同时结合起道的轨排的设计高程来上工具钢轨调整。拿出两侧的方木,同时进行粗调。
8、在道床板单元两端的轨枕桁架上、下层钢筋上,用红色记号笔标识出中层和上层纵向钢筋的位置。在轨枕桁架钢筋上按照所标识出的纵向钢筋位置,用小方木条添加绝缘卡,并保持顺直。在轨枕桁架钢筋上,中层纵向钢筋N2的位置加上12-10(十字)绝缘卡,中层纵向钢筋N3的位置加上20-10(十字)绝缘卡,上层纵向钢筋N1的位置上加上20-12(十字)绝缘卡。把预先放置在底层钢筋网片上地中层纵向钢筋绑扎在轨枕桁架底层钢筋的设计位置上,把中层横向钢筋N9绑扎再中层纵向钢筋N2下面,并拉紧绝缘卡。如有超高绑扎好纵向钢筋N15。
9、把上层横向钢筋N8按设计要求放置于两轨枕间的中层钢筋上,然后把上层纵向钢筋N1放置在轨枕桁架钢筋上,但左右侧最外侧的一根上层纵向钢筋N1先不放。绑扎纵向钢筋N1,并拉紧绝缘卡。在纵向钢筋N1上,横向钢筋N8的位置加上20-20(十字)绝缘卡,并用小方木条调顺直,绑扎横向钢筋N8。在横向钢筋N8上添加20-20(十字)绝缘卡,放上外层的两根纵向钢筋N1,并绑扎好,在接地端子的位置预留三个绝缘卡先不拉紧,等精调完后,调整接地端子使之紧贴模板,然后拉紧预留的三个绝缘卡。上层钢筋的弯钩都朝下且尽量垂直于保护层,上层钢筋与下层钢筋的弯钩严禁搭在一起。在道床板两端横断面上插入N4钢筋,使下层N4钢筋绑扎在上层横向钢筋N8下,使上层N4钢筋绑扎轨枕桁架上层钢筋上,人工调节N4钢筋的弯度,绑扎好并拉紧。
10、调整已绑扎钢筋,使钢筋足够的保护层,与螺杆不相接触,相互之间不搭接在一起。焊接综合接地钢筋、接地端子,更换已烧断的绝缘卡。进行电阻测试,检查钢筋绝缘性。精调,适当调整调整接地端子,使之紧贴模板,并用红色油漆标记接地端子的位置。
桥梁无碴轨道道床板钢筋绑扎新工艺流程:钢筋加工,准备绑扎钢筋(检查土工布的摊铺和凸台的包扎),散底层钢筋,绑扎底层钢筋,拿出支垫钢筋、塞入混凝土垫块,放置中间层钢筋,放置方木,散轨枕,上工具轨,装螺杆调节器,轨排起道、取出方木,轨排粗调,绑扎中间层钢筋,放置上层钢筋,绑扎上层钢筋,综合接地钢筋焊接,检查钢筋,电阻测试,钢筋绑扎结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采用了新工艺技术,因而过程步骤少、操作简单、用工量少、机械化程度低、耗时少、与其他工艺干扰少、容易形成流水作业和合格率提高等优点,这样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程成本、缩短了工程工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采用新工艺比以前传统工艺速度提高了40%左右。直线段以前每绑扎100米桥梁无碴轨道道床板钢筋所需要85工日,实行新工艺后,需用55工日;超高段以前每绑扎100米桥梁无碴轨道道床板钢所需110工日,实行新工艺后,需用65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