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143444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4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97616.7

申请日:

2014.08.05

公开号:

CN104162077A

公开日:

2014.11.2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904申请公布日:2014112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4申请日:20140805|||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4; A61P17/00

主分类号:

A61K36/904

申请人:

李晓东

发明人:

李晓东

地址:

257061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北二路683号胜利石油管理局妇幼保健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配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酸水草7~11%、南蛇藤叶6~9%、青黛5~7%、地骨皮5~8%、三色堇6~9%、贯众10~13%、木贼草5~8%、预知子4~7%、哈拉海4~7%、金沸草4~8%、刘寄奴3~6%、蒺藜5~9%、百部2~6%、茵陈3~6%、天冬3~6%、白花蛇舌草1~3%,将上述原料药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本发明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酸水草7~11%、南蛇藤叶6~9%、青黛5~7%、地骨皮5~8%、三色堇6~9%、贯众10~13%、木贼草5~8%、预知子4~7%、哈拉海4~7%、金沸草4~8%、刘寄奴3~6%、蒺藜5~9%、百部2~6%、茵陈3~6%、天冬3~6%、白花蛇舌草1~3%,将上述原料药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

说明书

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小儿湿疹是儿科常见病之一,表现为皮肤发红,出现皮疹,皮肤瘙痒,疱疹可破损,流出液体,继之皮肤发糙,脱屑,遇热、遇湿都可以使湿疹表现显著。常呈对称性出现,发病部位不一。常反复发作,迁延日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主要由于对食物、颜色等的过敏作用,又因为婴儿的皮肤较薄,毛细血管网丰富而且内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较多,对各种刺激因素较敏感。治疗尚无特效疗法,多采取对症治疗,如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及外用激素类药物,虽有短期疗效,但存在副作用大,易继发感染,远期疗效不理想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中药。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酸水草7~11%、南蛇藤叶6~9%、青黛5~7%、地骨皮5~8%、三色堇6~9%、贯众10~13%、木贼草5~8%、预知子4~7%、哈拉海4~7%、金沸草4~8%、刘寄奴3~6%、蒺藜5~9%、百部2~6%、茵陈3~6%、天冬3~6%、白花蛇舌草1~3%,将上述原料药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采用酸水草、南蛇藤叶、青黛、地骨皮、三色堇、贯众、木贼草、预知子、哈拉海、金沸草、刘寄奴、蒺藜、百部、茵陈、天冬、白花蛇舌草为原料药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每付为酸水草9、南蛇藤叶8、青黛6、地骨皮6、三色堇6、贯众13、木贼草6、预知子6、哈拉海7、金沸草6、刘寄奴5、蒺藜7、百部4、茵陈5、天冬4、白花蛇舌草2。取上述16味原料总重量233克,加水至1000ml左右,浸泡5小时左右,然后用武火煮沸,文火煎熬60分钟左右,去渣得滤液200ml左右,药渣再加水300ml左右,煎熬20~30分钟,去渣得滤液50~70ml,共得滤液250~270ml左右药汁,即制得本发明汤剂,装入无菌玻璃瓶内,密封瓶盖备用。每日一剂,分2次口服,每次空腹服125~135ml,共服用两周。
本发明酸水草渗湿解表,治湿疹、皮肤瘙痒症;南蛇藤叶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疮疡疖肿,疱疹,湿疹,跌打损伤,蛇虫咬伤,共为方中君药;青黛性咸寒,归肝肺经,可以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地骨皮清热,凉血,除疹。治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疮;三色堇,别名人面花、猫脸花、阳蝶花、蝴蝶花,清热解毒,止咳。主疮疡肿毒,小儿湿疹,小儿瘰疬,咳嗽,三味相伍助君药,为方中臣药;佐以贯众清热解毒,凉血祛瘀,驱虫。主感冒,热病斑疹,白喉,乳痈,瘰疬,痢疾,黄疸,吐血,便血,崩漏,痔血,带下;木贼草清肝明目,止血,利尿通淋,主风热感冒,咳嗽,目赤肿痛,云翳,鼻衄,尿血,肠风下血,淋证,黄疸,带下,骨折;预知子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理气和胃,杀虫止痒。治蛔虫病,腹胀;哈拉海,宽叶荨麻祛风定惊,消食通便。用于风湿关节痛,产后抽风,小儿惊风,小儿麻痹后遗症,高血压,消化不良,大便不通,荨麻疹初起;金沸草祛风散寒,化痰止咳,除湿利水,解毒;刘寄奴具有疗伤止血,破血通经,消食化积,醒脾开胃的功效。可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牙痛,慢性气管炎,口腔炎;蒺藜疏肝熄风、行瘀去滞。能解郁、明目、止痒,镇静;百部化痰止咳平喘类中药,味甘,苦,性平,归肺经,有润肺止咳,灭虱杀虫的功效;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等,药理学研究有利胆,保 护肝功能;天冬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的功效。用于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等病症;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活血利白花蛇舌草尿。用于扁桃体炎、咽喉炎、尿路感染、盆腔炎、阑尾炎、肝炎、菌痢、毒蛇咬伤、肿瘤,共为方中使药。16味中草药巧妙组方,药物相互协调作用,共奏治疗小儿湿疹之特效。
本发明各原料还可按下表所列比例(重量百分比)混合的实施例来实现。
其加工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

下面结合我院进行的临床试验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病例选择:100例患者中,年龄2月-2岁,病程多在3个月到1年,平均年龄6月。
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皮肤病学》中的小儿湿疹的诊断标准:
(1)出生后1-2月发病,多见于肥胖或营养不良的婴儿;
(2)颜面、头皮、耳部为好发部位,一般不累及口周和鼻尖部;
(3)损害为多形性,有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及结痂;
(4)瘙痒,患儿烦躁不安;
(5)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多在断奶后减轻
治疗方法:每日一剂分2次口服,每次空腹服125~135ml,共服用两周。
效评价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
治愈:瘙痒消失,皮损消退≥90%;
显效:瘙痒症状明显减轻,皮损消退≥70%;
有效:瘙痒症状有所减轻,皮损消退≥30%;
无效:瘙痒症状无变化,皮损消退<30%。
治疗效果:100例患者中,治愈70例(70%),显效16例(16%),有效10例(10%),无效4例(4%),总有效率为96%。
典型病例
1、孙某,女,6个月。出生1月头面部出现红色皮疹,瘙痒甚,后患部破溃流水,形成黄色结痂,愈后复出,舌红苔黄。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1个周,服后没有新的皮疹出现,破溃减少,结痂明显脱落,瘙痒减轻,继续服用1个疗程,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2、王某,男,1岁。周身遍布红色粟粒样皮疹,头部伴白色脱屑,四肢皮疹渗出,轻度糜烂,局部皮肤增厚,呈轻度苔藓样变,伴有抓痕和血痂。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1剂,1个周后,渗液即吸收,后皮疹退,肤色逐渐恢复正常渗液即吸收,后皮疹退,肤色逐渐恢复正常,其余症状减轻。继续服用1个周,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62077A43申请公布日20141126CN104162077A21申请号201410397616722申请日20140805A61K36/904200601A61P17/0020060171申请人李晓东地址257061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北二路683号胜利石油管理局妇幼保健院72发明人李晓东54发明名称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配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酸水草711、南蛇藤叶69、青黛57、地骨皮58、三色堇69、贯众1013、木贼草58、预知子47、哈拉海47、金沸草48、刘寄奴36、蒺藜。

2、59、百部26、茵陈36、天冬36、白花蛇舌草13,将上述原料药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本发明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62077ACN104162077A1/1页21一种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酸水草711、南蛇藤叶69、青黛57、地骨皮58、三色堇69、贯众1013、木贼草58、预知子47、哈拉海47、金沸草48、刘寄奴36、蒺藜59、百部26、茵陈36、天冬36、白花蛇舌草13,将上述原料药用水浸泡,煎。

3、熬后去渣得滤液。权利要求书CN104162077A1/3页3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背景技术0002众所周知,小儿湿疹是儿科常见病之一,表现为皮肤发红,出现皮疹,皮肤瘙痒,疱疹可破损,流出液体,继之皮肤发糙,脱屑,遇热、遇湿都可以使湿疹表现显著。常呈对称性出现,发病部位不一。常反复发作,迁延日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主要由于对食物、颜色等的过敏作用,又因为婴儿的皮肤较薄,毛细血管网丰富而且内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较多,对各种刺激因素较敏感。治疗尚无特效疗法,多采取对症治疗,如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及外用激素类药物,虽。

4、有短期疗效,但存在副作用大,易继发感染,远期疗效不理想等。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中药。000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酸水草711、南蛇藤叶69、青黛57、地骨皮58、三色堇69、贯众1013、木贼草58、预知子47、哈拉海47、金沸草48、刘寄奴36、蒺藜59、百部26、茵陈36、天冬36、白花蛇舌草13,将上述原料药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具体实施方式00。

5、0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0007实施例10008采用酸水草、南蛇藤叶、青黛、地骨皮、三色堇、贯众、木贼草、预知子、哈拉海、金沸草、刘寄奴、蒺藜、百部、茵陈、天冬、白花蛇舌草为原料药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每付为酸水草9、南蛇藤叶8、青黛6、地骨皮6、三色堇6、贯众13、木贼草6、预知子6、哈拉海7、金沸草6、刘寄奴5、蒺藜7、百部4、茵陈5、天冬4、白花蛇舌草2。取上述16味原料总重量233克,加水至1000ML左右,浸泡5小时左右,然后用武火煮沸,文火煎熬60分钟左右,去渣得滤液200ML左右,药渣再加水300ML左右,煎熬2030分钟,去渣得滤液5070ML,共得滤液25027。

6、0ML左右药汁,即制得本发明汤剂,装入无菌玻璃瓶内,密封瓶盖备用。每日一剂,分2次口服,每次空腹服125135ML,共服用两周。0009本发明酸水草渗湿解表,治湿疹、皮肤瘙痒症;南蛇藤叶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疮疡疖肿,疱疹,湿疹,跌打损伤,蛇虫咬伤,共为方中君药;青黛性咸寒,归肝肺经,可以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地骨皮清热,凉血,除疹。治虚劳潮热盗汗,说明书CN104162077A2/3页4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疮;三色堇,别名人面花、猫脸花、阳蝶花、蝴蝶花,清热解毒,止咳。主疮疡肿毒,小儿湿疹,小儿瘰疬,咳嗽,三味相伍助君药,为方中臣药;。

7、佐以贯众清热解毒,凉血祛瘀,驱虫。主感冒,热病斑疹,白喉,乳痈,瘰疬,痢疾,黄疸,吐血,便血,崩漏,痔血,带下;木贼草清肝明目,止血,利尿通淋,主风热感冒,咳嗽,目赤肿痛,云翳,鼻衄,尿血,肠风下血,淋证,黄疸,带下,骨折;预知子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理气和胃,杀虫止痒。治蛔虫病,腹胀;哈拉海,宽叶荨麻祛风定惊,消食通便。用于风湿关节痛,产后抽风,小儿惊风,小儿麻痹后遗症,高血压,消化不良,大便不通,荨麻疹初起;金沸草祛风散寒,化痰止咳,除湿利水,解毒;刘寄奴具有疗伤止血,破血通经,消食化积,醒脾开胃的功效。可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牙痛,慢性气管炎,口腔炎;蒺藜疏肝熄风、行瘀去滞。能解郁、明目、止。

8、痒,镇静;百部化痰止咳平喘类中药,味甘,苦,性平,归肺经,有润肺止咳,灭虱杀虫的功效;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等,药理学研究有利胆,保护肝功能;天冬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的功效。用于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等病症;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活血利白花蛇舌草尿。用于扁桃体炎、咽喉炎、尿路感染、盆腔炎、阑尾炎、肝炎、菌痢、毒蛇咬伤、肿瘤,共为方中使药。16味中草药巧妙组方,药物相互协调作用,共奏治疗小儿湿疹之特效。0010本发明各原料还可按下表所列比例重量百分比混合的实施例来实现。0011其加工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00120013下面结合我院进行的临床试验。

9、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0014病例选择100例患者中,年龄2月2岁,病程多在3个月到1年,平均年龄6月。0015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皮肤病学中的小儿湿疹的诊断标准00161出生后12月发病,多见于肥胖或营养不良的婴儿;00172颜面、头皮、耳部为好发部位,一般不累及口周和鼻尖部;00183损害为多形性,有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及结痂;00194瘙痒,患儿烦躁不安;00205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多在断奶后减轻0021治疗方法每日一剂分2次口服,每次空腹服125135ML,共服用两周。0022效评价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0023治愈瘙痒消失,皮损消退90;0。

10、024显效瘙痒症状明显减轻,皮损消退70;说明书CN104162077A3/3页50025有效瘙痒症状有所减轻,皮损消退30;0026无效瘙痒症状无变化,皮损消退30。0027治疗效果100例患者中,治愈70例70,显效16例16,有效10例10,无效4例4,总有效率为96。0028典型病例00291、孙某,女,6个月。出生1月头面部出现红色皮疹,瘙痒甚,后患部破溃流水,形成黄色结痂,愈后复出,舌红苔黄。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1个周,服后没有新的皮疹出现,破溃减少,结痂明显脱落,瘙痒减轻,继续服用1个疗程,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00302、王某,男,1岁。周身遍布红色粟粒样皮疹,头部伴白色脱屑,四肢皮疹渗出,轻度糜烂,局部皮肤增厚,呈轻度苔藓样变,伴有抓痕和血痂。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1剂,1个周后,渗液即吸收,后皮疹退,肤色逐渐恢复正常渗液即吸收,后皮疹退,肤色逐渐恢复正常,其余症状减轻。继续服用1个周,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说明书CN10416207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