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3408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3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92576.7

申请日:

2014.08.12

公开号:

CN104161580A

公开日:

2014.11.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B 17/70申请日:20140812|||公开

IPC分类号:

A61B17/70

主分类号:

A61B17/70

申请人: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发明人:

毛海青; 朱雪松; 耿德春; 杨惠林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十梓街1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曹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对腰椎棘突间进行有效撑开,扩大腰椎椎间隙,同时又能有效防止棘突从撑开器中松脱的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撑开器主体是两个通过转轴连接的撑开杆。撑开杆前端弧形弯曲,分别与各自的撑开嘴相连。撑开嘴能够适应不同厚度的棘突,在撑开嘴上端设有不同高度的螺孔,根据病人的棘突高度拧入螺钉临时固定,可以防止处理椎间隙时棘突从撑开嘴内松脱,导致撑开器下沉压迫硬膜囊。撑开杆中间部分是由滑槽和带滑轮的“X”形构件组成的平行撑开器。撑开杆后部为握持手柄,其末端的锁定装置通过螺杆和锁定螺母相连。这种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安全可靠地扩大腰椎椎间隙,有利于手术野显露,缩短手术时间,解决了现有骨科器械中缺少安全的腰椎棘突间撑开专用工具的问题,可广泛用于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手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包括撑开嘴(1)、平行撑开器(2)、握持手柄(3)和锁定装置(4)4个部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嘴(1)是一个底部窄,顶部宽,横截面呈“V”字形凹槽结构,左右各一,分别与撑开杆通过凹槽底部的螺母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嘴(1)以螺母(6)为中心旋转角度,使其更贴合减压节段上下两个棘突的断面,增加撑开效果;撑开嘴(1)“V”字形结构的凹槽能够容纳不同厚度的棘突;在组成撑开嘴凹槽的两翼(7)上端各有一排相互对应的高度不同的螺孔,一侧的螺孔光滑而另一侧螺孔有螺纹。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撑开器(2)由撑开杆上的滑槽(9)和 “X”形构件(10)组成;“X”形构件的交叉处通过转轴(11)连接,其一端的滑轮(8)可在滑槽(9)中移动,另一端通过转轴(12)固定在撑开杆上,可随着撑开器开合调整角度,使撑开嘴平行撑开或合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持手柄(3)表面有防滑纹(15),近端有凸起。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4)由螺杆(17)和锁定螺母(16)组成;螺杆(17)一端通过转轴与一侧撑开杆的尾端连接,螺杆(17)的另一端则穿过另一侧撑开杆尾端的孔洞,与锁定螺母(16)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其特征在于,平行撑开器(2)开合时,带孔洞的撑开杆尾端在螺杆(17)上滑动,达到所需要的角度后,锁定螺母(16)将角度固定。

说明书

一种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脊柱外科手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
背景技术
腰椎退行性疾病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等。对于那些经过严格的保守治疗后症状没有改善的患者,如果同时合并明显的腰椎不稳,临床上多采用后路腰椎椎板切除减压、腰椎间融合和椎弓根固定术。术中将相应节段的椎板切除后,需要牵开硬膜囊,由后向前从硬膜两侧处理位于其前方的椎间隙。由于腰椎退行性变后椎间隙狭窄,椎体后缘骨赘增生,使处理椎间隙的手术器械难以置入,若强行插入器械,容易失手造成硬膜或神经根损伤。因此,需要用腰椎棘突间撑开器将退变椎间隙邻近节段的腰椎棘突撑开,扩大腰椎椎间隙,才能使用器械顺利切除退变的椎间盘和增生的椎体后缘骨赘,然后再插入不同型号的cage试模进一步扩大椎间隙,从而使腰椎间融合手术能够安全施行。目前临床上缺少专用的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已有的脊柱手术撑开器械主要用于椎弓根螺钉或椎板间的撑开,在设计上存在缺陷,被用于腰椎棘突间撑开时扩大椎间隙的效果有限,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滑动、脱落,造成硬膜损伤,导致严重的手术并发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包括撑开嘴、平行撑开器、转轴、握持手柄和锁定装置。
优选的,所述撑开嘴是一个底部窄,顶部宽,横截面呈“V”字形凹槽结构,左右各一,分别与撑开杆通过凹槽底部的螺母连接。撑开嘴可以以螺母为中心旋转角度,使其更贴合减压节段上下两个棘突的断面,增加撑开效果。撑开嘴“V”字形结构的凹槽能够容纳不同厚度的棘突。在组成撑开嘴凹槽的两翼上端各有一排相互对应的高度不同的螺孔,一侧的螺孔光滑而另一侧螺孔有螺纹。在撑开嘴凹槽卡住棘突后,可以贴着棘突顶端从光滑螺孔的一侧插入远端带螺纹的螺钉,徒手将螺钉拧入另一侧对应的带螺纹的螺孔中达到临时固定,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术者在处理椎间隙时,棘突突然从撑开嘴内松脱导致撑开器下沉压迫硬膜囊。
优选的,所述平行撑开器由撑开杆上的滑槽和 “X”形构件组成。“X”形构件的交叉处通过转轴连接,其一端的滑轮可在滑槽中移动,另一端通过转轴固定在撑开杆上,可随着撑开器开合调整角度,使撑开嘴平行撑开或合拢。
优选的,所述的握持手柄表面防滑纹处理,近端有凸起,增加器械握持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锁定装置由螺杆和锁定定螺母组成。螺杆一端通过转轴与一侧撑开杆的尾端连接,螺杆的另一端则穿过另一侧撑开杆尾端的孔洞,与锁定螺母连接。撑开器开合时,带孔洞的撑开杆尾端可以在螺杆上滑动,达到所需要的角度后,锁定螺母将角度固定。
本发明的原理:
本发明在需要使用时,第一步,后侧入路显露需要减压的腰椎节段;第二步,切除相应节段的棘上和棘间韧带,上位椎板下缘和下位椎板上缘部分骨质。第三步,切除上位椎体棘突的下部和下位椎体棘突的上部,使上下棘突的断面平行,在保留未减压节段稳定性的同时扩大手术野,有利于深部椎间隙的处理,也有利于撑开嘴的放置,提高撑开效果;第四步,切除黄韧带,显露硬膜囊和神经根,向中线牵开,切开纤维环;第五步,握住手柄,将撑开嘴分别对准上位和下位椎体棘突,行腰椎棘突间撑开;第六步,初次撑开幅度不宜过大,椎间隙减压和棘突间撑开交替进行,达到需要的撑开幅度后,将锁定螺母拧紧,按照棘突高度在撑开嘴凹槽的两翼上端选择合适的螺孔,拧入防松脱螺钉固定,防止在处理椎间隙时撑开嘴松脱。第七步,在椎间隙部分减压后,可继续合拢撑开器的握持手柄,进一步撑开棘突,扩大椎间隙,直至完成椎间隙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进行腰椎棘突间撑开时安全可靠,有利于手术野显露,缩短了手术时间,解决了现有骨科器械中缺少安全的腰椎棘突间撑开专用工具的问题,可广泛用于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手术。
附图说明
图1为腰椎棘突间撑开器的主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 是撑开嘴,2 是平行撑开器,3 是握持手柄,4是锁定装置,5是防松脱螺钉,6是可转动螺母,7是撑开嘴凹槽的两翼,8是滑轮,9是滑槽,10是“X”形构件,11是“X”形构件转轴,12是“X”形构件与撑开杆连接转轴,13是撑开杆转轴,14是复位弹簧片,15是防滑纹,16是锁定螺母,17是锁定装置螺杆。
图2为腰椎棘突间撑开器的侧视图;
图3为腰椎棘突间撑开器的三维视图;
图4为撑开嘴的三维视图,显示撑开嘴的两翼7和防滑脱螺钉5与棘突19的相互关系;
图5为腰椎棘突间撑开器的使用示意图。图5-1为腰椎间隙撑开前状态20;图5-2为腰椎间隙撑开后状态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包括撑开嘴1、平行撑开器2、握持手柄3和锁定装置4四个部分。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述撑开嘴1是一个底部窄,顶部宽,横截面呈“V”字形凹槽结构,左右各一,分别与撑开杆通过凹槽底部的可转动螺母6连接。凹槽的两翼7上端各有一排相互对应的高度不同的螺孔18,一侧的螺孔光滑而另一侧螺孔有螺纹。在撑开嘴凹槽卡住棘突19后,可以贴着棘突顶端从光滑螺孔的一侧插入远端带螺纹的螺钉5,徒手将螺钉拧入另一侧对应的带螺纹的螺孔中达到临时固定。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平行撑开器2由撑开杆上的滑槽9和 “X”形构件10组成。“X”形构件的交叉处通过转轴11连接,其一端的滑轮8可在滑槽9中移动,另一端通过转轴12固定在撑开杆上,可随着平行撑开器2开合调整角度,使撑开嘴1平行撑开或合拢。
参照图1和图3,所述的握持手柄3表面防滑纹15处理,近端有凸起,增加器械握持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3,所述锁定装置由螺杆17和锁定定螺母16组成。螺杆一端通过转轴与一侧撑开杆的尾端连接,螺杆17的另一端则穿过另一侧撑开杆尾端的孔洞,与锁定螺母16连接。撑开器开合时,带孔洞的撑开杆尾端可以在螺杆17上滑动,达到所需要的角度后,锁定螺母16将角度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这些只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简单描述,而不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61580A43申请公布日20141126CN104161580A21申请号201410392576722申请日20140812A61B17/7020060171申请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地址215000江苏省苏州市十梓街188号72发明人毛海青朱雪松耿德春杨惠林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代理人曹毅54发明名称一种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对腰椎棘突间进行有效撑开,扩大腰椎椎间隙,同时又能有效防止棘突从撑开器中松脱的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撑开器主体是两个通过转轴连接的撑开杆。撑开杆前端弧形弯曲,分别与各自的撑开嘴相连。撑开嘴能。

2、够适应不同厚度的棘突,在撑开嘴上端设有不同高度的螺孔,根据病人的棘突高度拧入螺钉临时固定,可以防止处理椎间隙时棘突从撑开嘴内松脱,导致撑开器下沉压迫硬膜囊。撑开杆中间部分是由滑槽和带滑轮的“X”形构件组成的平行撑开器。撑开杆后部为握持手柄,其末端的锁定装置通过螺杆和锁定螺母相连。这种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安全可靠地扩大腰椎椎间隙,有利于手术野显露,缩短手术时间,解决了现有骨科器械中缺少安全的腰椎棘突间撑开专用工具的问题,可广泛用于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手术。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

3、0申请公布号CN104161580ACN104161580A1/1页21一种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包括撑开嘴(1)、平行撑开器(2)、握持手柄(3)和锁定装置(4)4个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嘴(1)是一个底部窄,顶部宽,横截面呈“V”字形凹槽结构,左右各一,分别与撑开杆通过凹槽底部的螺母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嘴(1)以螺母(6)为中心旋转角度,使其更贴合减压节段上下两个棘突的断面,增加撑开效果;撑开嘴(1)“V”字形结构的凹槽能够容纳不同厚度的棘突;在组成撑开嘴凹槽的两翼(7)上端各有一排相互对应的高度不。

4、同的螺孔,一侧的螺孔光滑而另一侧螺孔有螺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撑开器(2)由撑开杆上的滑槽(9)和“X”形构件(10)组成;“X”形构件的交叉处通过转轴(11)连接,其一端的滑轮(8)可在滑槽(9)中移动,另一端通过转轴(12)固定在撑开杆上,可随着撑开器开合调整角度,使撑开嘴平行撑开或合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持手柄(3)表面有防滑纹(15),近端有凸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4)由螺杆(17)和锁定螺母(16)组成;螺杆(17)一端通过转轴与一侧撑开杆的尾端连。

5、接,螺杆(17)的另一端则穿过另一侧撑开杆尾端的孔洞,与锁定螺母(16)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其特征在于,平行撑开器(2)开合时,带孔洞的撑开杆尾端在螺杆(17)上滑动,达到所需要的角度后,锁定螺母(16)将角度固定。权利要求书CN104161580A1/3页3一种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脊柱外科手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背景技术0002腰椎退行性疾病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等。对于那些经过严格的保守治疗后症状没有改善的患者,如果同时合并明显的腰椎不稳,临床上多采用后路腰椎椎板切除减压、腰椎。

6、间融合和椎弓根固定术。术中将相应节段的椎板切除后,需要牵开硬膜囊,由后向前从硬膜两侧处理位于其前方的椎间隙。由于腰椎退行性变后椎间隙狭窄,椎体后缘骨赘增生,使处理椎间隙的手术器械难以置入,若强行插入器械,容易失手造成硬膜或神经根损伤。因此,需要用腰椎棘突间撑开器将退变椎间隙邻近节段的腰椎棘突撑开,扩大腰椎椎间隙,才能使用器械顺利切除退变的椎间盘和增生的椎体后缘骨赘,然后再插入不同型号的CAGE试模进一步扩大椎间隙,从而使腰椎间融合手术能够安全施行。目前临床上缺少专用的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已有的脊柱手术撑开器械主要用于椎弓根螺钉或椎板间的撑开,在设计上存在缺陷,被用于腰椎棘突间撑开时扩大椎间隙的。

7、效果有限,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滑动、脱落,造成硬膜损伤,导致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包括撑开嘴、平行撑开器、转轴、握持手柄和锁定装置。0005优选的,所述撑开嘴是一个底部窄,顶部宽,横截面呈“V”字形凹槽结构,左右各一,分别与撑开杆通过凹槽底部的螺母连接。撑开嘴可以以螺母为中心旋转角度,使其更贴合减压节段上下两个棘突的断面,增加撑开效果。撑开嘴“V”字形结构的凹槽能够容纳不同厚度的棘突。在组成撑开嘴凹槽的两翼上端。

8、各有一排相互对应的高度不同的螺孔,一侧的螺孔光滑而另一侧螺孔有螺纹。在撑开嘴凹槽卡住棘突后,可以贴着棘突顶端从光滑螺孔的一侧插入远端带螺纹的螺钉,徒手将螺钉拧入另一侧对应的带螺纹的螺孔中达到临时固定,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术者在处理椎间隙时,棘突突然从撑开嘴内松脱导致撑开器下沉压迫硬膜囊。0006优选的,所述平行撑开器由撑开杆上的滑槽和“X”形构件组成。“X”形构件的交叉处通过转轴连接,其一端的滑轮可在滑槽中移动,另一端通过转轴固定在撑开杆上,可随着撑开器开合调整角度,使撑开嘴平行撑开或合拢。0007优选的,所述的握持手柄表面防滑纹处理,近端有凸起,增加器械握持的稳定性。0008优选的,所述锁定装。

9、置由螺杆和锁定定螺母组成。螺杆一端通过转轴与一侧撑开杆的尾端连接,螺杆的另一端则穿过另一侧撑开杆尾端的孔洞,与锁定螺母连接。撑开器说明书CN104161580A2/3页4开合时,带孔洞的撑开杆尾端可以在螺杆上滑动,达到所需要的角度后,锁定螺母将角度固定。0009本发明的原理本发明在需要使用时,第一步,后侧入路显露需要减压的腰椎节段;第二步,切除相应节段的棘上和棘间韧带,上位椎板下缘和下位椎板上缘部分骨质。第三步,切除上位椎体棘突的下部和下位椎体棘突的上部,使上下棘突的断面平行,在保留未减压节段稳定性的同时扩大手术野,有利于深部椎间隙的处理,也有利于撑开嘴的放置,提高撑开效果;第四步,切除黄韧带。

10、,显露硬膜囊和神经根,向中线牵开,切开纤维环;第五步,握住手柄,将撑开嘴分别对准上位和下位椎体棘突,行腰椎棘突间撑开;第六步,初次撑开幅度不宜过大,椎间隙减压和棘突间撑开交替进行,达到需要的撑开幅度后,将锁定螺母拧紧,按照棘突高度在撑开嘴凹槽的两翼上端选择合适的螺孔,拧入防松脱螺钉固定,防止在处理椎间隙时撑开嘴松脱。第七步,在椎间隙部分减压后,可继续合拢撑开器的握持手柄,进一步撑开棘突,扩大椎间隙,直至完成椎间隙处理。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进行腰椎棘突间撑开时安全可靠,有利于手术野显露,缩短了手术时间,解决了现有骨科器械中缺少安全的腰椎棘突间撑开专用工具的问题,可。

11、广泛用于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手术。附图说明0011图1为腰椎棘突间撑开器的主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是撑开嘴,2是平行撑开器,3是握持手柄,4是锁定装置,5是防松脱螺钉,6是可转动螺母,7是撑开嘴凹槽的两翼,8是滑轮,9是滑槽,10是“X”形构件,11是“X”形构件转轴,12是“X”形构件与撑开杆连接转轴,13是撑开杆转轴,14是复位弹簧片,15是防滑纹,16是锁定螺母,17是锁定装置螺杆。0012图2为腰椎棘突间撑开器的侧视图;图3为腰椎棘突间撑开器的三维视图;图4为撑开嘴的三维视图,显示撑开嘴的两翼7和防滑脱螺钉5与棘突19的相互关系;图5为腰椎棘突间撑开器的使用示意图。图51为腰椎间隙撑开前。

12、状态20;图52为腰椎间隙撑开后状态21。0013具体实施方式0014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0015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包括撑开嘴1、平行撑开器2、握持手柄3和锁定装置4四个部分。0016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述撑开嘴1是一个底部窄,顶部宽,横截面呈“V”字形凹槽结构,左右各一,分别与撑开杆通过凹槽底部的可转动螺母6连接。凹槽的两翼7上端各有一排相互对应的高度不同的螺孔18,一侧的螺孔光滑而另一侧螺孔有螺纹。在撑开嘴凹槽卡住棘突19后,可以贴着棘突顶端从光滑螺孔的一侧插入远端带螺纹的螺钉5,徒说明书CN104161580A3/3页5手将螺。

13、钉拧入另一侧对应的带螺纹的螺孔中达到临时固定。0017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平行撑开器2由撑开杆上的滑槽9和“X”形构件10组成。“X”形构件的交叉处通过转轴11连接,其一端的滑轮8可在滑槽9中移动,另一端通过转轴12固定在撑开杆上,可随着平行撑开器2开合调整角度,使撑开嘴1平行撑开或合拢。0018参照图1和图3,所述的握持手柄3表面防滑纹15处理,近端有凸起,增加器械握持的稳定性。0019参照图1和图3,所述锁定装置由螺杆17和锁定定螺母16组成。螺杆一端通过转轴与一侧撑开杆的尾端连接,螺杆17的另一端则穿过另一侧撑开杆尾端的孔洞,与锁定螺母16连接。撑开器开合时,带孔洞的撑开杆尾端可以在螺杆17上滑动,达到所需要的角度后,锁定螺母16将角度固定。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这些只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简单描述,而不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4161580A1/3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61580A2/3页7图3图4图51说明书附图CN104161580A3/3页8图52说明书附图CN10416158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