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疲劳自复位竖钩及组装有该竖钩的提花机提针组件.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33383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2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01111.X

申请日:

2012.06.09

公开号:

CN102719965A

公开日:

2012.10.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D03C 3/2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浙江引力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苏州上下纺机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21200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熟溪街道青年路298号变更后权利人:21516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上供路388号登记生效日:20150914|||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D03C 3/24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郭家成变更后权利人:浙江引力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21200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青年路298号变更后权利人:321200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熟溪街道青年路298号登记生效日:2013010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3C 3/24申请日:20120609|||公开

IPC分类号:

D03C3/24; D03C3/26

主分类号:

D03C3/24

申请人:

郭家成

发明人:

孙海涛; 周凯; 郭家成

地址:

321200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青年路29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疲劳自复位竖钩及组装有该竖钩的提花机提针组件,属于机织提花开口成形机械技术领域。包括可以在上死点位置和下死点位置之间移动的活动竖钩,该活动竖钩由带钩头的本体、自本体一侧壁横向延伸的突出部、自该突出部向上曲折延伸的舌杆一体成型,舌杆具有使其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移动的斜顶推面,本体与舌杆之间安装有储能复位件,此储能复位件的安装能够使得储能复位件和舌杆均相对于所述本体同向移动,并且能够使所述移动后的舌杆复位。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的舌杆抗疲劳性强、可长期保持有效复位因而使用寿命长,组装有该竖钩的提花机提针组件完全适应高速、高载荷电子提花机以及适于运行温度变化大的工况条件下。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抗疲劳自复位竖钩,包括活动竖钩,可以在上死点位置和下死点位置之间移动,
其为提针组件的一部分而用于提花机的梭口成形而实施,该活动竖钩由带钩头的本体、自本体一侧壁横向延伸的突出部、自该突出部向上曲折延伸的舌杆一体成型,舌杆具有使其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移动的斜顶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疲劳自复位竖钩还包括安装于本体与舌杆之间的储能复位件,此储能复位件的安装能够使得储能复位件和舌杆均相对于所述本体同向移动,并且能够使所述移动后的舌杆复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疲劳自复位竖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复位件为挠性复位簧片,该挠性复位簧片包括设于所述本体的簧片固定段和抵靠于舌杆的簧片舌段,在舌杆移动至所述本体时簧片舌段所积聚的挠曲回弹力用于使舌杆完全返回到非工作状态。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疲劳自复位竖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簧片固定段的上端还形成折弯端,其中,簧片固定段设于所述本体内,并且折弯端位于钩头内。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疲劳自复位竖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复位件为复位压簧,此复位压簧的一端定位固定于所述本体,而其另一端则抵靠或者定位固定于舌杆上,在趋向于本体移动的复位压簧在压缩时所积聚的回弹力用以使舌杆完全返回到非工作状态。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疲劳自复位竖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压簧为截锥形或圆柱形。

6.  一种提花机提针组件,其特征是组装有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抗疲劳自复位竖钩。

说明书

说明书抗疲劳自复位竖钩及组装有该竖钩的提花机提针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疲劳自复位竖钩及组装有该竖钩的提花机提针组件,在电子提花机高速度、运行环境温湿度变化大等工况条件下适用于提针组件中,属于机织提花开口成形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按,参考图1所示,公知的电子提花机提针组件所采用的活动竖钩普遍为纯塑料材质制成,与钢质提刀配合运动,对材料的耐磨性、韧性有很高的要求。其包括用于抵靠提刀的突出部2’的本体1’和具有弹性的舌杆3’,本体1’的上端具有钩头4’,由于舌杆3’为活动竖钩的一部分,故亦为纯塑性材料,舌杆3’存在抗疲劳性较差、使用寿命短的不足:一旦舌杆3’变形后,其与本体1的间距变小,当处于上死点附近位置的活动竖钩需要开始向下移动时,尽管提刀已经顶推突出部2’将活动竖钩移至上死点位置,但由于舌杆3’的变形使得舌杆3’的顶推斜面5’无法将握持钩沿其纵轴心线之外实现有效偏置,致使活动竖钩无法脱离握持钩(即活动竖钩最终仍然静止于上死点附近),从而出现“多起”现象,一个活动竖钩产生“多起”现象后,织造仍在进行,导致整幅织物所有花纹循环均出现一根经线因未正常交织而形成与花纹循环数量相同的织疵数量。活动竖钩出现程度不一的永久性疲劳变形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成因:
[0003] 1、高车速及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运行导致提花机内部温升严重,持续高温加速了舌杆3’老化变形,比如1408针提花机车速高达600rpm;
[0004] 2、1408针提花机中,与各活动竖钩相连的每一“把吊”负重高达1kg,负荷状态下的活动竖钩需要提刀足够的推力才能将其与握持钩脱离;
[0005] 3、一些织造用户厂家由于订单不满而出现高频率停机、开机现象,以及昼夜温差变化大(尤其是冬季),大幅度波动的温差和频繁停、开机使得舌杆3’加速老化变形;[0006] 4、提花机不正常的断电停机角度,致使舌杆3’的顶推斜面5’持续超过24小时以上与握持钩抵触,从而造成舌杆3’永久性疲劳变形;
[0007] 5、由于有些原料需要在高湿度工场环境下才能减少由于静电干扰带来的断头,以满足正常开机效率需要,而高湿度环境对舌杆3’是不利的。
[0008]由于活动竖钩在整台提花机中使用量大,少则1280针,多达24000针,一家上规模的织造用户厂家一般有100台以上提花机,模块化设计的提针组件的人工润滑保养不如直接更换省时省力,尽管如此,更换活动竖钩亦即更换提针组件的工作量仍显庞大,淘汰落后技术,以满足提花开口成形机械行业技术进步的需要,这在本行业具有非常现实意义,研制一种抗疲劳变形自复位竖钩,本案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目的是在现有纯塑料材质的活动竖钩基础上,针对其存在不可克服的抗疲劳性差、不能长期保持有效复位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构思巧妙的抗疲劳自复位竖钩及
组装有该竖钩的提花机提针组件,以大幅度显著提高抗疲劳自复位竖钩的使用寿命,经改进后的竖钩和组装有该竖钩的提花机提针组件完全适应高速、高载荷电子提花机以及适于运行温度变化大的工况条件下。
[0010]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抗疲劳自复位竖钩,包括活动竖钩,可以在上死点位置和下死点位置之间移动,其为提针组件的一部分而用于提花机的梭口成形而实施,该活动竖钩由带钩头的本体、自本体一侧壁横向延伸的突出部、自该突出部向上曲折延伸的舌杆一体成型,舌杆具有使其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移动的斜顶推面,在所述本体与舌杆之间安装有储能复位件,此储能复位件的安装能够使得储能复位件和舌杆均相对于所述本体同向移动,并且能够使所述移动后的舌杆复位。
[0011]作为本发明基本构思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上述储能复位件为挠性复位簧片,该挠性复位簧片包括设于所述本体的簧片固定段和抵靠于舌杆的簧片舌段,在舌杆移动至所述本体时簧片舌段所积聚的挠曲回弹力用于使舌杆完全返回到非工作状态。
[0012] 作为对第一种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上述簧片固定段的上端还形成折弯端,其中,簧片固定段设于所述本体内,并且折弯端位于钩头内。
[0013]作为本发明基本构思的第二种技术方案,上述储能复位件为复位压簧,此复位压簧的一端定位固定于所述本体,而其另一端则抵靠或者定位固定于舌杆上,在趋向于本体移动的复位压簧在压缩时所积聚的回弹力用以使舌杆完全返回到非工作状态。
[0014]上述复位压簧为截锥形或圆柱形。
[0015]一种提花机提针组件,此提针组件组装了抗疲劳自复位竖钩。
[0016]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7] 将本发明抗疲劳自复位竖钩组装到提针组件供提花机使用后,能有效克服舌杆独立工作导致不可避免的疲劳变形所引起短使用寿命和经常引起的不可复位问题,依靠储能复位件的储能释放,舌杆每次动作完毕每次均能准确、有效回复到非工作状态,借助于储能复位件作用于舌杆的预弹力,舌杆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均接受储能复位件的校正,因此,本发明储能竖钩可适应于更高工作频率、更长不间断连续工作时间、更高载荷、更高工作温升、更大工场温度变化等工况条件,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抗疲劳变形自复位竖钩的整体疲劳使用寿命,与传统纯塑性活动竖钩相比使用寿命提高10倍以上,大幅度降低了提针组件的更换、维修、保养时间。
[0018] 增加创新设计的储能复位件后,并且可以降低活动竖钩材料的韧性要求,因此本发明的成本可望得到降低。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现有活动竖钩的立体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抗疲劳自复位竖钩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活动竖钩上所装的储能复位件为挠性复位簧片);
[0021]图3为挠性复位簧片的立体图;
[0022]图4、图5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具有的二种结构示意图;以及
[0023]图4a为图4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实施例1:
[0025]请参阅图2、3所示,抗疲劳自复位竖钩,包括可以在上死点位置和下死点位置之间移动的活动竖钩TH,其为提针组件的一部分而用于提花机的梭口成形而实施,该活动竖钩TH由带钩头4的本体1、自本体1的一侧壁横向延伸的突出部2、自该突出部2向上曲折延伸的舌杆3一体成型,舌杆3具有使其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1移动的斜顶推面5,在本体
1与舌杆3之间安装有储能复位件,此储能复位件的安装能够使得储能复位件和舌杆3均相对于本体1同向移动,并且能够使得移动后的舌杆3复位。
[0026] 在本实施例中,储能复位件为挠性复位簧片61,该挠性复位簧片61包括设于本体
1的簧片固定段611和抵靠于舌杆3的簧片舌段612。一方面,在舌杆3移动至本体1时,簧片舌段612由于位移变形所储存的变形能用于使舌杆3完全返回到非工作状态,另一方面,在舌杆3设计制造所具有的曲折形状即原始状态是通过以下措施得以持续高精度保持着的,即,通过簧片舌段612的挠曲性所具有的预加弹力持续作用于舌杆3上,以校正舌杆
3达到不发生变形的目的。
[0027] 将簧片固定段611固定到本体1时可以有二种实施方式:其一,簧片固定段611上开设有螺孔614,用于将簧片固定段611通过诸如细螺钉之类的固定件将其固定到本体1上;其二,将簧片固定段611直接注塑到本体1内部,为增强活动竖钩TH的钩头4的强度,进一步地,在簧片固定段611的上端还形成折弯端613,折弯端613亦注塑到本体1的钩头
4内。
[0028] 由于活动竖钩需要与受电磁铁控制的导磁性铁质握住钩配合工作,为了避免活动竖钩TH带来的剩磁性问题,包含有舌杆3的活动竖钩是采用诸如纯塑性材料等非导磁性材料制成的;挠性复位簧片61采用抗疲劳性优良的不锈钢材料在级进模具上冲压成型。[0029] 抗疲劳自复位竖钩具体复位工作过程如下:活动竖钩1与位于其上的能够自由枢转的握住钩(属于现有技术零件故图中未示出)顺利脱离钩合是通过以下一系列动作过程实现的,当活动竖钩1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外力F,以使得该活动竖钩1与握住钩其钩头斜底面相抵触,握住钩则垂直作用于斜顶推面5一个力F1,该作用力F1使得斜顶推面5滑过斜底面,并伴随着舌杆3因变形而朝向本体1移动,舌杆3变形所产生的弹力推动抵靠于舌杆3的簧片舌段612亦一起朝向本体1移动,斜顶推面5将握住钩的钩头往外顶开(偏离握住钩的纵轴线之外),使握住钩的顶部就近电磁铁的吸力范围,一旦握住钩的顶部被吸合,则其钩头进一步偏置到足以与活动竖钩1实现脱离钩合,脱离钩合后的活动竖钩1则下行至下死点位置,簧片舌段612挠曲变形后储存了变形能,当钩合脱离动作完成以及斜顶推面5滑过斜底面后,簧片舌段612的变形能瞬间释放以使得舌杆3完全返回到非工作状态,舌杆3完全复位,此时,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的舌杆3仅受到簧片舌段612的预加弹力作用,故此,舌杆3无论是在动作完毕刚脱离工作状态时还是处于非工作状态均接受簧片舌段612校正,因此舌杆3抗疲劳性强、使用寿命长,高频率工作、高温环境、温度变化大的环境下均能长期保持有效复位。
[0030] 此公知外力F来自于竖直上下往复运动的上行提刀。
[0031] 实施例2:
[0032] 请参阅图4、4a、5所示,抗疲劳自复位竖钩,包括可以在上死点位置和下死点位置
之间移动的活动竖钩TH,其为提针组件的一部分而用于提花机的梭口成形而实施,该活动竖钩TH由带钩头4的本体1、自本体1的一侧壁横向延伸的突出部2、自该突出部2向上曲折延伸的舌杆3一体成型,舌杆3具有使其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1移动的斜顶推面5,在本体1与舌杆3之间安装有储能复位件,此储能复位件的安装能够使得储能复位件和舌杆3均相对于本体1同向移动,并且能够使得移动后的舌杆3复位。
[0033]储能复位件为复位压簧,此复位压簧的一端定位固定于本体1,而其另一端则抵靠于舌杆3上,当然,其另一端亦可以定位固定于舌杆3。一方面,当舌杆3受到外力并促使舌杆3趋向于本体1移动时,由复位压簧在压缩位移变形时所储存的变形能用以使舌杆3完全返回到非工作状态;另一方面,在舌杆3设计制造所具有的曲折形状即原始状态是通过以下措施得以持续高精度保持着的,即,通过复位压簧初始压缩位移变形所具有的预加弹力持续作用于舌杆3上,以校正舌杆3达到不发生变形的目的。
[0034]具体实施时,由图4、4a可见,复位压簧可以选择为截锥复位压簧62,在本体1的内侧壁开设一个浅凹槽7,用于将截锥复位压簧62的大端固定于浅凹槽7中,其小端则抵触于舌杆3的内侧壁上(或者相反,在舌杆3的内侧壁开设一个浅凹槽,用于将截锥复位压簧
62的大端固定于舌杆3内侧壁的浅凹槽中,其小端则抵触于本体1的内侧壁上),安装时可以借助镊子进行。
[0035]由图5所示,复位压簧还可以是圆柱形复位压簧63,将圆柱形复位压簧63的其中任一端注塑进本体1中,另一端则抵触于舌杆3的内侧壁上,或者在本体1的内侧壁开设一个浅凹槽,将圆柱形复位压簧63的一端固定于本体1的浅凹槽中,另一端则抵触于舌杆3的内侧壁上,其效果是等同的。
[0036]其中,活动竖钩TH是采用诸如纯塑料等非导磁性材料制成的;复位压簧采用抗疲劳性优良的弹簧钢在弹簧机上制作而成,保证复位压簧在压缩后呈现最小的厚度。

抗疲劳自复位竖钩及组装有该竖钩的提花机提针组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抗疲劳自复位竖钩及组装有该竖钩的提花机提针组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抗疲劳自复位竖钩及组装有该竖钩的提花机提针组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疲劳自复位竖钩及组装有该竖钩的提花机提针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疲劳自复位竖钩及组装有该竖钩的提花机提针组件.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719965 A(43)申请公布日 2012.10.10CN102719965A*CN102719965A*(21)申请号 201210201111.X(22)申请日 2012.06.09D03C 3/24(2006.01)D03C 3/26(2006.01)(71)申请人郭家成地址 321200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青年路298号(72)发明人孙海涛 周凯 郭家成(54) 发明名称抗疲劳自复位竖钩及组装有该竖钩的提花机提针组件(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疲劳自复位竖钩及组装有该竖钩的提花机提针组件,属于机织提花开口成形机械技术领域。包括可以在上死点位置和下死。

2、点位置之间移动的活动竖钩,该活动竖钩由带钩头的本体、自本体一侧壁横向延伸的突出部、自该突出部向上曲折延伸的舌杆一体成型,舌杆具有使其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移动的斜顶推面,本体与舌杆之间安装有储能复位件,此储能复位件的安装能够使得储能复位件和舌杆均相对于所述本体同向移动,并且能够使所述移动后的舌杆复位。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的舌杆抗疲劳性强、可长期保持有效复位因而使用寿命长,组装有该竖钩的提花机提针组件完全适应高速、高载荷电子提花机以及适于运行温度变化大的工况条件下。(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

3、说明书 4 页 附图 5 页1/1页21.一种抗疲劳自复位竖钩,包括活动竖钩,可以在上死点位置和下死点位置之间移动,其为提针组件的一部分而用于提花机的梭口成形而实施,该活动竖钩由带钩头的本体、自本体一侧壁横向延伸的突出部、自该突出部向上曲折延伸的舌杆一体成型,舌杆具有使其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移动的斜顶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疲劳自复位竖钩还包括安装于本体与舌杆之间的储能复位件,此储能复位件的安装能够使得储能复位件和舌杆均相对于所述本体同向移动,并且能够使所述移动后的舌杆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疲劳自复位竖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复位件为挠性复位簧片,该挠性复位簧片包括设于所述本体的簧片固。

4、定段和抵靠于舌杆的簧片舌段,在舌杆移动至所述本体时簧片舌段所积聚的挠曲回弹力用于使舌杆完全返回到非工作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疲劳自复位竖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簧片固定段的上端还形成折弯端,其中,簧片固定段设于所述本体内,并且折弯端位于钩头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疲劳自复位竖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复位件为复位压簧,此复位压簧的一端定位固定于所述本体,而其另一端则抵靠或者定位固定于舌杆上,在趋向于本体移动的复位压簧在压缩时所积聚的回弹力用以使舌杆完全返回到非工作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疲劳自复位竖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压簧为截锥形或圆柱形。6.一种提花机提针组件,其特征。

5、是组装有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抗疲劳自复位竖钩。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719965 A1/4页3抗疲劳自复位竖钩及组装有该竖钩的提花机提针组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疲劳自复位竖钩及组装有该竖钩的提花机提针组件,在电子提花机高速度、运行环境温湿度变化大等工况条件下适用于提针组件中,属于机织提花开口成形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按,参考图1所示,公知的电子提花机提针组件所采用的活动竖钩普遍为纯塑料材质制成,与钢质提刀配合运动,对材料的耐磨性、韧性有很高的要求。其包括用于抵靠提刀的突出部2的本体1和具有弹性的舌杆3,本体1的上端具有钩头4,由于舌杆3为活。

6、动竖钩的一部分,故亦为纯塑性材料,舌杆3存在抗疲劳性较差、使用寿命短的不足:一旦舌杆3变形后,其与本体1的间距变小,当处于上死点附近位置的活动竖钩需要开始向下移动时,尽管提刀已经顶推突出部2将活动竖钩移至上死点位置,但由于舌杆3的变形使得舌杆3的顶推斜面5无法将握持钩沿其纵轴心线之外实现有效偏置,致使活动竖钩无法脱离握持钩(即活动竖钩最终仍然静止于上死点附近),从而出现“多起”现象,一个活动竖钩产生“多起”现象后,织造仍在进行,导致整幅织物所有花纹循环均出现一根经线因未正常交织而形成与花纹循环数量相同的织疵数量。活动竖钩出现程度不一的永久性疲劳变形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成因:0003 1、高车速及。

7、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运行导致提花机内部温升严重,持续高温加速了舌杆3老化变形,比如1408针提花机车速高达600rpm;0004 2、1408针提花机中,与各活动竖钩相连的每一“把吊”负重高达1kg,负荷状态下的活动竖钩需要提刀足够的推力才能将其与握持钩脱离;0005 3、一些织造用户厂家由于订单不满而出现高频率停机、开机现象,以及昼夜温差变化大(尤其是冬季),大幅度波动的温差和频繁停、开机使得舌杆3加速老化变形;0006 4、提花机不正常的断电停机角度,致使舌杆3的顶推斜面5持续超过24小时以上与握持钩抵触,从而造成舌杆3永久性疲劳变形;0007 5、由于有些原料需要在高湿度工场环境下才能减少由。

8、于静电干扰带来的断头,以满足正常开机效率需要,而高湿度环境对舌杆3是不利的。0008 由于活动竖钩在整台提花机中使用量大,少则1280针,多达24000针,一家上规模的织造用户厂家一般有100台以上提花机,模块化设计的提针组件的人工润滑保养不如直接更换省时省力,尽管如此,更换活动竖钩亦即更换提针组件的工作量仍显庞大,淘汰落后技术,以满足提花开口成形机械行业技术进步的需要,这在本行业具有非常现实意义,研制一种抗疲劳变形自复位竖钩,本案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目的是在现有纯塑料材质的活动竖钩基础上,针对其存在不可克服的抗疲劳性差、不能长期保持有效复位问题,提供一种结构。

9、合理、构思巧妙的抗疲劳自复位竖钩及说 明 书CN 102719965 A2/4页4组装有该竖钩的提花机提针组件,以大幅度显著提高抗疲劳自复位竖钩的使用寿命,经改进后的竖钩和组装有该竖钩的提花机提针组件完全适应高速、高载荷电子提花机以及适于运行温度变化大的工况条件下。0010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抗疲劳自复位竖钩,包括活动竖钩,可以在上死点位置和下死点位置之间移动,其为提针组件的一部分而用于提花机的梭口成形而实施,该活动竖钩由带钩头的本体、自本体一侧壁横向延伸的突出部、自该突出部向上曲折延伸的舌杆一体成型,舌杆具有使其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移动的斜顶推面,在所述本体。

10、与舌杆之间安装有储能复位件,此储能复位件的安装能够使得储能复位件和舌杆均相对于所述本体同向移动,并且能够使所述移动后的舌杆复位。0011 作为本发明基本构思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上述储能复位件为挠性复位簧片,该挠性复位簧片包括设于所述本体的簧片固定段和抵靠于舌杆的簧片舌段,在舌杆移动至所述本体时簧片舌段所积聚的挠曲回弹力用于使舌杆完全返回到非工作状态。0012 作为对第一种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上述簧片固定段的上端还形成折弯端,其中,簧片固定段设于所述本体内,并且折弯端位于钩头内。0013 作为本发明基本构思的第二种技术方案,上述储能复位件为复位压簧,此复位压簧的一端定位固定于所述本体,而其另一。

11、端则抵靠或者定位固定于舌杆上,在趋向于本体移动的复位压簧在压缩时所积聚的回弹力用以使舌杆完全返回到非工作状态。0014 上述复位压簧为截锥形或圆柱形。0015 一种提花机提针组件,此提针组件组装了抗疲劳自复位竖钩。0016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0017 将本发明抗疲劳自复位竖钩组装到提针组件供提花机使用后,能有效克服舌杆独立工作导致不可避免的疲劳变形所引起短使用寿命和经常引起的不可复位问题,依靠储能复位件的储能释放,舌杆每次动作完毕每次均能准确、有效回复到非工作状态,借助于储能复位件作用于舌杆的预弹力,舌杆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均接受储能复位件的校正,因此,本发明储能竖钩可适应于更高工作频。

12、率、更长不间断连续工作时间、更高载荷、更高工作温升、更大工场温度变化等工况条件,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抗疲劳变形自复位竖钩的整体疲劳使用寿命,与传统纯塑性活动竖钩相比使用寿命提高10倍以上,大幅度降低了提针组件的更换、维修、保养时间。0018 增加创新设计的储能复位件后,并且可以降低活动竖钩材料的韧性要求,因此本发明的成本可望得到降低。【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现有活动竖钩的立体图;0020 图2为本发明抗疲劳自复位竖钩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活动竖钩上所装的储能复位件为挠性复位簧片);0021 图3为挠性复位簧片的立体图;0022 图4、图5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具有的二种结构示意。

13、图;以及0023 图4a为图4的A部放大图。说 明 书CN 102719965 A3/4页5【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实施例1:0025 请参阅图2、3所示,抗疲劳自复位竖钩,包括可以在上死点位置和下死点位置之间移动的活动竖钩TH,其为提针组件的一部分而用于提花机的梭口成形而实施,该活动竖钩TH由带钩头4的本体1、自本体1的一侧壁横向延伸的突出部2、自该突出部2向上曲折延伸的舌杆3一体成型,舌杆3具有使其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1移动的斜顶推面5,在本体1与舌杆3之间安装有储能复位件,此储能复位件的安装能够使得储能复位件和舌杆3均相对于本体1同向移动,并且能够使得移动后的舌杆3复位。0026 在。

14、本实施例中,储能复位件为挠性复位簧片61,该挠性复位簧片61包括设于本体1的簧片固定段611和抵靠于舌杆3的簧片舌段612。一方面,在舌杆3移动至本体1时,簧片舌段612由于位移变形所储存的变形能用于使舌杆3完全返回到非工作状态,另一方面,在舌杆3设计制造所具有的曲折形状即原始状态是通过以下措施得以持续高精度保持着的,即,通过簧片舌段612的挠曲性所具有的预加弹力持续作用于舌杆3上,以校正舌杆3达到不发生变形的目的。0027 将簧片固定段611固定到本体1时可以有二种实施方式:其一,簧片固定段611上开设有螺孔614,用于将簧片固定段611通过诸如细螺钉之类的固定件将其固定到本体1上;其二,将。

15、簧片固定段611直接注塑到本体1内部,为增强活动竖钩TH的钩头4的强度,进一步地,在簧片固定段611的上端还形成折弯端613,折弯端613亦注塑到本体1的钩头4内。0028 由于活动竖钩需要与受电磁铁控制的导磁性铁质握住钩配合工作,为了避免活动竖钩TH带来的剩磁性问题,包含有舌杆3的活动竖钩是采用诸如纯塑性材料等非导磁性材料制成的;挠性复位簧片61采用抗疲劳性优良的不锈钢材料在级进模具上冲压成型。0029 抗疲劳自复位竖钩具体复位工作过程如下:活动竖钩1与位于其上的能够自由枢转的握住钩(属于现有技术零件故图中未示出)顺利脱离钩合是通过以下一系列动作过程实现的,当活动竖钩1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外力。

16、F,以使得该活动竖钩1与握住钩其钩头斜底面相抵触,握住钩则垂直作用于斜顶推面5一个力F1,该作用力F1使得斜顶推面5滑过斜底面,并伴随着舌杆3因变形而朝向本体1移动,舌杆3变形所产生的弹力推动抵靠于舌杆3的簧片舌段612亦一起朝向本体1移动,斜顶推面5将握住钩的钩头往外顶开(偏离握住钩的纵轴线之外),使握住钩的顶部就近电磁铁的吸力范围,一旦握住钩的顶部被吸合,则其钩头进一步偏置到足以与活动竖钩1实现脱离钩合,脱离钩合后的活动竖钩1则下行至下死点位置,簧片舌段612挠曲变形后储存了变形能,当钩合脱离动作完成以及斜顶推面5滑过斜底面后,簧片舌段612的变形能瞬间释放以使得舌杆3完全返回到非工作状态。

17、,舌杆3完全复位,此时,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的舌杆3仅受到簧片舌段612的预加弹力作用,故此,舌杆3无论是在动作完毕刚脱离工作状态时还是处于非工作状态均接受簧片舌段612校正,因此舌杆3抗疲劳性强、使用寿命长,高频率工作、高温环境、温度变化大的环境下均能长期保持有效复位。0030 此公知外力F来自于竖直上下往复运动的上行提刀。0031 实施例2:0032 请参阅图4、4a、5所示,抗疲劳自复位竖钩,包括可以在上死点位置和下死点位置说 明 书CN 102719965 A4/4页6之间移动的活动竖钩TH,其为提针组件的一部分而用于提花机的梭口成形而实施,该活动竖钩TH由带钩头4的本体1、自本体1的一侧。

18、壁横向延伸的突出部2、自该突出部2向上曲折延伸的舌杆3一体成型,舌杆3具有使其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1移动的斜顶推面5,在本体1与舌杆3之间安装有储能复位件,此储能复位件的安装能够使得储能复位件和舌杆3均相对于本体1同向移动,并且能够使得移动后的舌杆3复位。0033 储能复位件为复位压簧,此复位压簧的一端定位固定于本体1,而其另一端则抵靠于舌杆3上,当然,其另一端亦可以定位固定于舌杆3。一方面,当舌杆3受到外力并促使舌杆3趋向于本体1移动时,由复位压簧在压缩位移变形时所储存的变形能用以使舌杆3完全返回到非工作状态;另一方面,在舌杆3设计制造所具有的曲折形状即原始状态是通过以下措施得以持续高精度保持。

19、着的,即,通过复位压簧初始压缩位移变形所具有的预加弹力持续作用于舌杆3上,以校正舌杆3达到不发生变形的目的。0034 具体实施时,由图4、4a可见,复位压簧可以选择为截锥复位压簧62,在本体1的内侧壁开设一个浅凹槽7,用于将截锥复位压簧62的大端固定于浅凹槽7中,其小端则抵触于舌杆3的内侧壁上(或者相反,在舌杆3的内侧壁开设一个浅凹槽,用于将截锥复位压簧62的大端固定于舌杆3内侧壁的浅凹槽中,其小端则抵触于本体1的内侧壁上),安装时可以借助镊子进行。0035 由图5所示,复位压簧还可以是圆柱形复位压簧63,将圆柱形复位压簧63的其中任一端注塑进本体1中,另一端则抵触于舌杆3的内侧壁上,或者在本体1的内侧壁开设一个浅凹槽,将圆柱形复位压簧63的一端固定于本体1的浅凹槽中,另一端则抵触于舌杆3的内侧壁上,其效果是等同的。0036 其中,活动竖钩TH是采用诸如纯塑料等非导磁性材料制成的;复位压簧采用抗疲劳性优良的弹簧钢在弹簧机上制作而成,保证复位压簧在压缩后呈现最小的厚度。说 明 书CN 102719965 A1/5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19965 A2/5页8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19965 A3/5页9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19965 A4/5页10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19965 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造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