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610006948.3
2006.01.26
CN1810512A
2006.08.02
授权
有权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B41J2/175(2006.01); B41J2/18(2006.01); B41J2/165(2006.01); B41J2/01(2006.01)
B41J2/17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臼田秀范; 丸山典广; 清水一利
日本东京
2005.01.26 JP 2005-018776; 2005.05.17 JP 2005-144278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宋合成
一种空气加压泵被驱动以施加加压空气压力给储存墨水的主墨箱。加压空气使得墨水从主墨箱供给布置在托架上的记录头。喷墨记录设备的CPU有选择地设置驱动控制模式和节电控制模式。驱动控制模式操作空气加压泵,且节电控制模式消耗比驱动控制模式消耗较少功率。如果驱动控制模式结束,则在驱动控制模式结束后经过预定时间时CPU切换到节电控制模式,并且停止操作气体加压泵。
权利要求书1. 一种用于控制液体喷射设备的方法,其中通过施加加压气体压力给墨箱,供应储存在墨箱中的液体给布置在托架上的液体喷射头,所述方法包括:执行用于在施加给墨箱的加压气体压力减小时操作气体加压泵和用于在加压气体压力增大时停止气体加压泵的操作的加压顺序;以及有选择地设置驱动控制模式和节电控制模式,其中通过利用加压顺序施加加压气体压力给墨箱,驱动控制模式从墨箱供应液体给液体喷射头,且节电控制模式比驱动控制模式消耗较少功率,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在驱动控制模式结束并停止操作气体加压泵后经过预定时间时切换到节电控制模式,同时气体加压泵没有通过加压顺序操作,直到经过预定时间。2. 一种用于控制液体喷射设备的方法,其中通过施加加压气体压力给墨箱,供应储存在墨箱中的液体给布置在托架上的液体喷射头,其中所述液体喷射设备包括用于在必要时密封液体喷射头的加盖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执行用于在施加给墨箱的加压气体压力减小时操作气体加压泵和用于在加压气体压力增大时停止气体加压泵的操作的加压顺序;以及有选择地设置驱动控制模式和节电控制模式,通过利用加压顺序施加加压气体压力给墨箱,驱动控制模式从墨箱供应液体给液体喷射头,且节电控制模式比驱动控制模式消耗较少功率,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在驱动控制模式结束并且加盖装置密封液体喷射头后经过预定时间时切换到节电控制模式,同时气体加压泵没有通过加以顺序操作,直到经过预定时间。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压顺序包括:利用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加压气体压力;以及在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加压气体压力已经减小到预定压力时操作气体加压泵,以便将加压气体压力保持在预定压力或更大。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驱动控制模式包括供电给减压装置,其中减压装置能释放加压气体压力到大气中,其中供电给减压装置使得不能对加压气体减压;以及节电控制模式包括停止供电给减压装置,以便使得能利用减压装置对加压气体压力减压。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驱动控制模式结束时供电给压力检测装置,以利用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加压气体压力,直到从驱动控制模式结束并停止操作气体加压泵时经过预定时间。6. 一种液体喷射设备,包括用于储存液体的墨箱、用于施加加压气体压力给墨箱的气体加压泵、布置在托架上的液体喷射头、和用于控制液体从墨箱供给液体喷射头的控制装置,所述液体喷射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执行用于在施加给墨箱的加压气体压力减小时操作气体加压泵和用于在加压气体压力增大时停止气体加压泵的操作的加压顺序:有选择地设置驱动控制模式和节电控制模式,其中通过利用加压顺序施加加压气体压力给墨箱,驱动控制模式从墨箱供应液体给液体喷射头,且节电控制模式比驱动控制模式消耗较少功率;以及在驱动控制模式结束并停止操作气体加压泵后经过预定时间时切换到节电控制模式,同时气体加压泵没有通过加压顺序操作,直到经过预定时间。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喷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加压气体压力的压力检测装置,其中在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加压气体压力已经减小到预定压力时操作气体加压泵,以便将加压气体压力保持在预定压力或更大。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喷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使得加压气体压力释放到大气中的减压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供电给减压装置,以便使得不能对加压气体减压,且所述控制装置停止供电给减压装置,以便使得能利用减压装置对加压气体压力减压。
说明书液体喷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利用液体喷射头将液体的喷射为小滴的液体喷射设备,例如喷墨记录设备、显示器制造设备、电极形成设备或生物芯片制造设备等,还涉及用于控制这种液体喷射设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喷墨记录设备在本领域中作为从喷射头的喷嘴喷射液滴的液体喷射设备是已知的。这样的一种喷墨记录设备(以下称之为“记录设备”)包括远离其托架设置的主墨箱,并且称之为托架外型记录设备(off-carriagetype recording apparatus)。 这种类型的喷墨记录设备可用于商业目的。为了以较大量打印,商用喷墨记录设备包括多个大容量主墨箱和相应于主墨箱的副墨箱。副墨箱布置在托架上,并且包括用作喷射头的记录头。墨水从每个主墨箱经由供墨管供给相应副墨箱,接着从副墨箱到记录头。 具有长托架扫描距离的大尺寸记录设备设计为在大纸上执行打印。为了提高处理量,大尺寸记录设备的记录头包括很多喷嘴。记录设备需要多个相应于多种彩墨的供墨管,以将其主墨箱连接至布置在托架上的副墨箱。由于这种记录设备的长托架扫描距离,连接主墨箱和副墨箱的供墨管必然很长。并且,由于记录头中有大量喷嘴,所以记录设备消耗大量墨水。结果,连接主墨箱和副墨箱的每个供墨管中的墨水的动压增大。这可能造成供给每个副墨箱的墨水量变得不充分。 已经提出一种具有用于供应充分的墨水量给每个副墨箱的结构的喷墨记录设备。所述喷墨记录设备施加气压给每个主墨箱,并且产生从主墨箱到每个副墨箱的强制的墨水流动。 这种类型的记录设备包括:空气加压泵,用于应用加压空气到每个主墨箱;以及压力检测器,用于检测应用于每个主墨箱的空气压力。基于从主机提供的控制信号,在打印、喷嘴清洗、或冲洗期间,记录设备根据由压力检测器检测的压力驱动或停止空气加压泵。这在打印、喷嘴清洗、或冲洗期间供应充分的墨水量给每个副墨箱。 在待机状态下等待控制信号的输入时,记录设备根据由压力检测器检测的压力驱动或停止空气加压泵。结果,即使在待机状态下,也能供应充分的墨水量给每个副墨箱。 连接至主机的外围设备传统上也设置有输入节电控制模式(低功耗模式)以降低功耗的功能。当其中没有从主机输入控制信号的待机状态持续至少一段预定时间或当从用户处提供换到节电控制模式时,外围设备换到节电控制模式。 利用Energy Star标准详细说明节电控制模式。 日本公开专利出版物No.2004-255658描述了基于Energy Star标准的节电控制模式,但是没有提及空气加压泵。日本公开专利出版物No.10-193628描述了睡眠模式和更新操作(refresh operation),但是没有提及空气加压泵系统的驱动。日本公开专利出版物No.8-310082描述了打印机的节电功能,但是没有提及空气加压泵系统的驱动。 在待机模式期间等待来自主机的控制信号的输入时,来自上述现有技术记录设备基于由压力检测器检测的压力驱动或停止空气加压泵。利用这种结构,在记录设备没有收到来自主机的控制信号指示打印或其它操作且空气加压泵没有被驱动时,空气压力可能在待机模式期间用于等待控制信号输入的预定时间经过之前减小。在此情形下,由压力检测器检测减小的压力,且根据检测到的压力驱动空气加压泵。 这样,在现有技术中,压力检测器和空气加压泵并不总是以协同的方式工作。因此,在这方面没有采取功率减少措施。 结果,包括现有技术空气加压泵的记录设备不满足节电控制模式的要求。 上面作为实例给出记录设备。然而,在待机状态期间基于压力检测器的检测值驱动空气加压泵时,利用液体喷射头喷射液滴的其它液体喷射设备中出现不能满足节电控制的问题。这类其它液体喷射设备的实例包括显示制造设备、电极形成设备、和生物芯片制造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喷射设备和用于控制满足节电控制模式要求的液体喷射设备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方面是用于控制液体喷射设备的方法,其中通过施加加压气体压力给墨箱,供应储存在墨箱中的液体给布置在托架上的液体喷射头。所述方法包括:执行用于在施加给墨箱的加压气体压力减小时操作气体加压泵和用于在加压气体压力增大时停止气体加压泵的操作的加压顺序;以及有选择地设置驱动控制模式和节电控制模式。通过利用加压顺序施加加压气体压力给墨箱,驱动控制模式从墨箱供应液体给液体喷射头,且节电控制模式比驱动控制模式消耗较少功率。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驱动控制模式结束并停止操作气体加压泵后经过预定时间时切换到节电控制模式,同时气体加压泵没有通过加压顺序操作,直到经过预定时间。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用于控制液体喷射设备的方法,其中通过施加加压气体压力给墨箱,供应储存在墨箱中的液体给布置在托架上的液体喷射头,其中所述液体喷射设备包括用于在必要时密封液体喷射头地加盖装置(capping means)。所述方法包括:执行用于在施加给墨箱的加压气体压力减小时操作气体加压泵和用于在加压气体压力增大时停止气体加压泵的操作的加压顺序;以及有选择地设置驱动控制模式和节电控制模式。通过利用加压顺序施加加压气体压力给墨箱,驱动控制模式从墨箱供应液体给液体喷射头,且节电控制模式比驱动控制模式消耗较少功率。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驱动控制模式结束并且加盖装置密封液体喷射头后经过预定时间时切换到节电控制模式,并且气体加压泵没有通过加以顺序操作,直到经过预定时间。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一种液体喷射设备,包括用于储存液体的墨箱、用于施加加压气体压力给墨箱的气体加压泵、布置在托架上的液体喷射头、和用于控制液体从墨箱供给液体喷射头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执行用于在施加给墨箱的加压气体压力减小时操作气体加压泵和用于在加压气体压力增大时停止气体加压泵的操作的加压顺序。所述控制器进一步有选择地设置驱动控制模式和节电控制模式。通过利用加压顺序施加加压气体压力给墨箱,驱动控制模式从墨箱供应液体给液体喷射头,且节电控制模式比驱动控制模式消耗较少功率。所述控制器也在驱动控制模式结束并停止操作气体加压泵后经过预定时间时切换到节电控制模式,同时气体加压泵没有通过加压顺序操作,直到经过预定时间。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结合借助于实例示出本发明的原理的附图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显然。 参看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以及附图,可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及其目的和优点,其中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设备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2是示出包含在记录设备中的加压空气供给系统、供墨系统和废液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沿图4中的线3-3得到的空气加压泵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4是示出中间板的底视图; 图5(a)是示出单向吸入阀的平面图,图5(b)是示出单向排出阀的平面图; 图6是减压阀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7是减压阀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8是压力检测器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9是示出喷墨记录设备的电结构的框图; 图10是示出由CPU执行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由CPU执行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由CPU执行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13(a)和13(b)是时间图;以及 图14(a)和14(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时间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现在将参看图1至13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液体喷射设备。所述液体喷射设备具体化为包括托架外供墨系统的喷墨记录设备。 图1是示出喷墨记录设备的基本结构的平面图。由托架电机2驱动的同步皮带3在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托架1。扫描导件4引导托架1的运动。主扫描方向相应于进纸器5的纵向或一张记录纸的宽度方向。尽管图1中没有示出,喷墨记录头6(参看图2)安装在面对进纸器5的托架1的表面上。 用于将黑色墨水、黄色墨水、品红墨水、和青色墨水供给记录头6的多个副墨箱7a至7d布置在托架1上。四个副墨箱7a至7d临时储存相应颜色的墨水。相应于副墨箱7a至7d的主墨箱9a至9d作为墨盒布置在托架座8中,其中所述托架座布置在设备的端部。通过柔性供墨管10将黑色墨水、黄色墨水、品红墨水、和青色墨水从主墨箱9a至9d供给记录头6。供墨管10形成供墨系统。 用于密封记录头6的表面(喷嘴表面)的加盖单元11布置在沿托架1的移动路径的非打印区(原始位置)中,其中所述记录头6的表面上形成喷嘴。加盖单元11包括上面布置帽组件11a的上表面。帽组件11a由例如橡胶等柔性材料制成,用于密封记录头6的喷嘴表面。在将托架1移动到原始位置时,帽组件11a密封记录头6的喷嘴表面。 例如,在完成打印时将托架1移动到原始位置,从而帽组件11a密封记录头6的喷嘴表面。在记录设备处于睡眠状态中时密封记录头6的喷嘴表面时,加盖单元11的帽组件11a充当用于防止喷嘴孔变干的帽。 并且,连接至抽吸泵(管泵)的管的一端连接至帽组件11a(未示出)。在清洗模式中,抽吸泵产生的负压施加给记录头6,以执行用于从记录头6的喷嘴吸出墨水的清洗操作。 并且,擦拭件12布置在靠近打印区中的加盖单元11的位置处。擦拭件12由例如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擦拭件12在必要时擦拭和清洗记录头6的喷嘴表面。记录头6充当液体喷射头。 图2是示出包含在记录设备中的供墨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参看图1和2,将由空气加压泵21加压的空气(充当加压气体)供给减压阀22。将加压空气从减压阀22经由压力检测器23供给主墨箱9a至9d的每个。 在图2中,主墨箱9a至9d用附图标记9表示,并且此后将作为主墨箱9描述。 在由空气加压泵21加压的空气的压力增大且变得过高时,减压阀22释放压力到大气中,从而将施加给主墨箱9a至9d的空气压力保持在预定范围内。在例如在包含压力检测器23和空气加压泵21的加压空气供给系统中出现故障后执行空气压力调整,以避免连续驱动空气加压泵21时可能发生的问题。如果在这种故障后连续驱动空气加压泵21,并且没有利用减压阀22调整空气压力,则可将过高的空气压力施加给主墨箱9。这可能造成墨水包24损坏的问题。 检测由空气加压泵21加压的空气压力的压力检测器23用以控制空气加压泵21的驱动。在压力检测器23获得的压力检测值P达到预定压力P1时,由CPU 101控制空气加压泵21(参看图9)的加压泵电机59,从而在经过预定驱动时间T1后它停止工作。 参看图2,主墨箱9具有气密结构,并且容纳墨水包(ink pack)24。每个墨水包24都由弹性材料制成,并且包含密封在其中的墨水。加压室25由主墨箱9和相应的墨水包24形成的空间限定。加压空气经由压力检测器23供给加压室25内。加压空气的压力施加给主墨箱9a至9d的每个墨水包24,以使墨水从主墨箱9a至9d的每个流到副墨箱7a至7d的相应一个。 在主墨箱9a至9d的每个中加压的墨水经由布置在每个墨水包24的墨水出口附近的供墨阀26和相应供墨管10供给托架1中的副墨箱7a至7d的相应一个。副墨箱7a至7d在图2中用附图标记7表示,并且此后将作为副墨箱7描述。 如图2中所示,浮动件(float member)31布置在副墨箱7内。永久磁体32固定至浮动件31。充当磁电转换装置并且布置在基板34上的霍耳器件33a和33b沿副墨箱7的侧壁布置。霍耳器件33a和33b根据永久磁体32基于浮动件31的浮动位置产生的磁力线的条数产生电输出。永久磁体32和霍耳器件33a和33b形成墨水量检测单元。 在副墨箱7中的墨水量减少时,副墨箱7中的浮动件31由于重力向下移动。这也使得永久磁体32向下移动。结果,将取决于永久磁体32的运动的霍耳器件33a和33b的电输出检测为副墨箱7中的墨水量。供墨阀26响应于霍耳器件33a和33b的电输出打开。结果,开始将在主墨箱9中被加压的墨水供给墨水量已经减少的副墨箱7。 在副墨箱7的墨水量达到预定体积时,根据霍耳器件33a和33b的电输出关闭供墨阀26。重复这种顺序,以从主墨箱9间断供应墨水到副墨箱7。这种结构使得量大体固定的墨水被不断储存在每个副墨箱7中。 这样,根据取决于布置在副墨箱7中的浮动件31的位置的电输出供应主墨箱9中的空气压力给副墨箱7。这种结构提高了供墨响应,从而适当控制储存在副墨箱7中的墨水量。 墨水从副墨箱7经由阀35和连接至阀35的管36供给记录头6。根据提供给记录头6的致动器(未示出)的打印数据,从在记录头6的喷嘴表面上形成的喷嘴孔6a喷射墨滴。管36与供墨管10一起形成供墨系统。 如图2中所示,连接至加盖单元11的管37经由抽吸泵(未示出)连接至废液墨箱(未示出)。由抽吸泵吸出的墨水废液导入废液墨箱中。 图3是空气加压泵21的截面图,其中所述空气加压泵为隔膜泵。空气加压泵21不限于隔膜泵。如图3中所示,下部壳体51具有三个孔51a和平坦的固定部51b。三个孔51a以固定间隔(120度的间隔角)布置在下部壳体51的圆周方向上。限定泵室60的隔膜56a布置在孔51a中。隔膜主体56包括隔膜56a和固定隔膜部56b。固定隔膜部56b固定至用于上下移动隔膜56a的驱动单元58。在图3中所示的隔膜泵中,隔膜主体56包括一体形成的三个隔膜56a和三个固定隔膜部56b。 如图4中所示,平坦的中间板52具有三个吸入孔65和三个分别与三个泵室60连通的三个排出孔66。更具体地,一个吸入孔65和一个排出孔66形成一对,每对吸入孔65和排出孔66都相应于泵室60的其中之一。 如图4中所示,三个环形凸起71a在中间板52的下表面上形成。每个环形凸起71a都围绕一对吸入孔65和排出孔66。并且,三个环形凸起71b在中间板52的上表面上形成。每个环形凸起71b都围绕一个排出孔66。图4示出中间板52的下表面。 单向吸入阀54与隔膜主体56一起固定在下部壳体51和中间板52之间。单向吸入阀54由柔性材料薄膜制成。相应于下部壳体51的单向吸入阀54的上表面上的部分弹性变形,以便与凸起71a接触。 如图5(a)中所示,阀件54a布置在相应于中间板52的吸入孔65的单向吸入阀54的位置处。与中间板52接触的每个阀件54a的表面都具有0.1到10μm的表面粗糙度,且包括精细凸起和凹陷。这可防止由柔性材料薄膜制成的单向阀54和包括与泵件60连通的吸入孔65的中间板52粘在一起。并且,即使每个单向吸入阀组件54a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之间的压力差很小,也能实现单向阀54的操作。 图5(b)以与图5(a)相同的方式示出单向排出阀55的顶面。单向排出阀55由柔性材料薄膜制成。 单向排出阀55固定在中间板52和上部壳体53之间。相应于上部壳体53的单向排出阀55的上表面弹性变形,以便与凸起71b接触。 如图5(b)中所示,阀件55a布置在相应于中间板52的排出孔66的单向排出阀55的位置处。与每个阀件54a相同,与中间板52接触的每个阀件55a的表面都具有0.1到10μm的表面粗糙度,且包括精细凸起和凹陷。这可防止由柔性材料薄膜制成的单向阀55和包括与泵件60连通的排出孔66的中间板52粘在一起。并且,即使每个单向阀件55a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之间的压力差很小,也能实现单向阀55的操作。 单向吸入阀54固定在下部壳体51和中间板52之间,且单向排出阀55固定在上部壳体53和中间板52之间。因此,如果阀54和55设置有密封功能,则不需要单独的密封件。 上部壳体53包括与单向排出阀55接触的固定部53a。固定部53a的下表面是平坦的。吸入通道63和排出通道64限定在中间板52和固定部53a之间。吸入通道63与每个吸入孔65连通,并且具有圆形截面。排出通道64与每个排出孔66连通,并且具有与吸入通道63同轴的环形截面。与吸入通道63连通的吸入口61形成在上部壳体53的上表面的中部中。与排出通道64连通的排出口62形成在上部壳体53的上表面的周缘部分中。 泵21具有盖57连接至的底部。盖57举例来说通过螺钉固定至加压泵电机59。加压泵电机59包括驱动单元58。驱动单元58包括销58a和伞形垂直运动驱动器58b。关于加压泵电机59的旋转轴倾斜的销58a插在垂直运动驱动器58b中。隔膜主体56的固定隔膜部56b插在垂直运动驱动器58b中。加压泵电机59包括旋转编码器59a,所述旋转编码器固定至旋转轴,以检测旋转轴的旋转角。 尽管图3中未示出,但通过例如用螺钉固定上部壳体53和盖57,将下部壳体51、中间板52、单向吸入阀54、单向排出阀55、和隔膜泵的隔膜主体56固定在一起。图3示出隔膜56a降低的泵室60a和隔膜56a升高的泵室60b。 现在将描述空气加压泵21的操作。 首先,通过包括销58a和垂直运动驱动器58b的驱动单元58将加压泵电机59产生的旋转转化成上下运动。销58a固定至加压泵电机59,并且通过电机59产生的旋转而旋转。销58a以可相对旋转的方式插入垂直运动驱动器58b中。固定隔膜部56b插在垂直运动驱动器58b中。加压泵电机59的旋转通过垂直运动驱动器58b转换成隔膜56a的上下运动。 在降低隔膜主体56的隔膜56a时,单向吸入阀54的阀件54a弹性变形,以打开阀54。接着,流体(本实施例中的空气)流过吸入口61和中间板52的吸入孔65,以进入泵室60。由于如图3的状态中所示的,加压泵电机59的旋转完全降低泵室60a中的隔膜56a,所以单向吸入阀54利用其自身弹性关闭,并且隔膜56a开始升高。在隔膜56a开始升高时,单向排出阀55的阀件55a变形,以打开阀55。结果,液体流过中间板52的排出孔66,并且从排出孔66流出。通过此过程实现空气加压泵21的泵吸功能。从排出口62流出的液体被送到图2中所示的减压阀22。 图6和7示出也用作调节器(regulator)的减压阀22的结构。减压阀22充当减压单元。 如图6和7中所示,阀单元81具有上部壳体81a和下部壳体81b。上部壳体81a和下部壳体81b分别具有内部空间。阀单元81被上部壳体81a和下部壳体81b分成上部和下部。隔膜阀82布置在上部壳体81a和下部壳体81b彼此连接的部分处。隔膜阀82由圆形橡胶板形成。隔膜阀82的周缘部分保持在上部壳体81a和下部壳体81b彼此连接的部分之间。下部壳体81b的内部空间限定密封空气室83。 两个连接管84a和84b形成在与空气室83连通的下部壳体81b中。连接管84a和84b经由压力检测器23连接至从空气加压泵21延伸到充当墨盒的主墨箱的空气通道。来自空气加压泵21的加压空气经由如图7中所示的箭头表示的空气室83供给压力检测器23和每个主墨箱9。并且,大气通道84c形成在下部壳体81b的中部。大气通道84c形成为使得隔膜阀82的大致中部与连接至空气室83的大气通道84c的开口端接触。 驱动轴85以使得其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动的方式布置在上部壳体81a中。隔膜阀82的中部由驱动轴85的下端支撑。环形弹簧座86固定至驱动轴85。卷簧件(压缩弹簧)87布置在弹簧座86和上部壳体81a的内上部之间。弹簧件87压隔膜阀82的中部,使得隔膜阀82的中部与大气通道84c的开口端接触。 啮合头88布置在驱动轴85的顶端上。驱动杆90通过支撑轴89支撑在盒座(cartridge holder)8上。啮合头88在驱动杆90的右端和支撑轴89之间与驱动杆90啮合。螺线管91的操作棒91a连接至驱动杆90的右端。并且,弹簧件或拉簧93固定至从支撑轴89向左的驱动杆90的左端。拉簧93用于在逆时针方向上绕支撑轴89推驱动杆90。 利用这种结构,如图6的状态中所示的,在对螺线管91赋能时,在拉簧93施加的推力下向下拉驱动杆90的右端。在此状态下,固定至阀单元81的驱动轴85的啮合头88在向上的方向上与驱动杆90隔开。这关闭隔膜阀82。在此状态下,通过弹簧件87施加的推力和隔膜阀82的弹性力关闭大气通道84c。 在关闭隔膜阀82时,如果空气加压泵21被驱动,且空气室83中的压力超过释放压力P3(参看图13),即,当空气室83中的压力超过基于弹簧件87的推力和隔膜阀82的弹力的阀关闭压力时,隔膜阀82由于空气压力向上移动。结果,从大气通道84c释放隔膜阀82。因此,加压空气从空气室83流经大气通道84c,以被释放到大气中。 这样,在空气室83中的加压空气的压力降低到预定值时,基于弹簧件87的推力和隔膜阀82的弹力的阀关闭压力再次关闭大气通道84c。结果,从空气加压泵21到主墨箱9的空气通道的压力被控制在预定范围内。因此,在图6中所示的螺旋管91的赋能状态(energized state)下,当空气压力超过预定压力时,通过重复所述打开和关闭操作,隔膜阀82充当压力调节阀。例如,当对加压空气的控制发生故障时,压力调节阀功能防止空气压力变得异常高。这避免了例如损坏墨水包24损坏等问题。 在如图7的状态中使螺旋管91去能(de-energize)时,拉簧93使驱动杆90在逆时针方向上作枢轴运动。在弹簧件87的推力和隔膜阀82的弹力下,拉簧93的推力提升发单元81的驱动轴85。当隔膜阀82与大气通道84c隔开时,空气室83中的加压空气被迫经由大气通道84c释放。 图8是示出压力检测器23的结构的截面图。压力检测器23包括上部壳体41和下部壳体42。上部壳体41和下部壳体42是柱形的。隔膜43布置在上部壳体41和下部壳体42之间,同时其周缘部分保持在上部壳体41和下部壳体42之间。隔膜43为盘形,并且由柔性的弹性材料制成。压力检测器23用作压力检测单元。 如图8中所示,隔膜43具有用于限定厚部43a的中部。薄部43b限定在厚部43a和隔膜43的周缘部分之间。薄部43b具有半圆形截面。隔膜43优选由橡胶材料制成。可通过用橡胶材料填充织物形成隔膜43。这将提高隔膜43的耐用性。 柱形本体41a与上部壳体41的上部一体形成。并且,内部柱形本体41b形成在柱形本体41a的上部中。尽管在图8的截面图中所示出的内部柱形本体41b处于与柱形本体41b分离的状态,但是内部柱形本体41b也可在与图中所示的位置分离90度的间隔角的位置与柱形本体41a连接。这样,如图8的截面图中所示的,彼此相对的两个开口41c限定在柱形本体41a和内部柱形本体41b之间。 可移动件44容纳在柱形本体41a中,使得可移动件44可在如图8中所示的上下方向上移动。可移动件44具有分叉结构。钩形止动器44a形成在分叉可移动件44的每个上端处。止动器44a布置在开口41c中,并且与柱形本体41a的上端啮合。 可移动件44包括与可移动件44的内底部一体形成的弹簧棒44b。在图8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卷簧件45绕弹簧棒44b缠绕在内部柱形本体41b的下端和可移动件44的内底部之间。利用这种结构,卷簧件45在如图中所示的向下方向上压可移动件44。结果,可移动件44的底部与隔膜43的中间厚部43a的上表面接触。 连接管42b和多个连接管42c形成在下部壳体42中。连接管42b将来自空气加压泵21的加压空气导入限定在下部壳体42和隔膜43之间的空间42a中。每个连接管42c分配来自空间42a的加压空气到相应主墨箱9。本实施例的记录设备包括上述四个主墨箱9和相应于四个主墨箱9的四个加压空气分配连接管42c。图8仅示出四个连接管42c的其中两个。 利用这种结构,加压空气从空气加压泵21经由加压空气引导连接管42b导入压力检测器23的空间42a,接着经由相应的加压空气分配连接管42c被送到加压室25。导入空间42a的加压空气使得隔膜43如图8中所示向上移动。这使得可移动件44向上移动。在隔膜43和壳体41之间形成的空间经由形成在柱形本体41a和可移动件44之间的间隙与大气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弹簧件45如图8中所示向下推可移动件44。利用这种结构,可移动件44根据由施加给隔膜43的空气压力的平衡、由隔膜43的弹性产生的弹力、和由弹簧件45产生的推力改变的隔膜43的位置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可移动件44包括梯级部44d,所述梯级部用于防止隔膜43的位置在加压空气施加给隔膜43时改变过大。更具体地,在施加给隔膜43的空气压力正常或小于正常且接着切换到空气压力变得大于预定水平的状态时,可移动件44向上移动。这使得可移动件44向上移动,直到弹簧棒44b的梯级部44d与限定在内部柱形本体41b的下端上的接触区41d接触。结果,可限制可移动件44的进一步的向上运动。这种结构能防止隔膜43移动过大,并且使得压力检测器23能正常工作。 在图8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可移动件44是分叉的,且钩形止动器44a形成在分叉可移动件44的上端处。止动器44a与柱形本体41a的上端啮合,并且通过弹簧件45防止隔膜43移动过大。在没有形成钩形止动器44a时,优选的是,用于防止隔膜移动过大的柱形止动器42d形成在如图8中的虚线所示的下部壳体42的底部中间。在此情形下,柱形止动器42d与下部壳体42一体形成。 检测单元46沿着可移动件44的弹簧棒44b的顶端的垂直运动通道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单元46由包括彼此面对设置的光源46a和光接收件46b的光电传感器形成。在导入空间42a的加压空气没有达到预定压力P1(小于预定压力)时,从光源46a射出的光到达光接收件46b。结果,光接收件46b产生电输出(信号断开)。在加压空气达到预定压力P1(变得大于或等于预定压力)时,隔膜43移动,且可移动件44的弹簧棒44b的顶端进入检测单元46的光源46a和光接收件46b,以便挡住从光源46a延伸到光接收件46b的光轴。在挡住从光源46a延伸到光接收件46b的光轴时,检测单元46输出信号接通。确定预定压力P1,使其等于从记录头6的喷嘴喷射墨滴(液滴)的最小值,以实现打印、清洗、或冲洗(准备喷射)。 检测单元46不限于光电传感器,也可以是能检测加压空气是否达到预定压力P1的任何装置。 现在将参看图9描述用于喷墨记录设备的控制电路。 如图9中所示,喷墨记录设备包括充当控制单元的CPU 101、ROM102、和RAM 103。喷墨记录设备进一步包括检测单元46、第一电机驱动电路105、第二电机驱动电路106、第三电机驱动电路107、第四电机驱动电路108、螺线管驱动电路109、头驱动电路110、接口(I/F)111、和旋转编码器59a。这些装置通过总线104彼此连接。 CPU 101控制检测单元46在压力检测器23检测的加压空气达到预定压力P1时输出信号接通,在压力检测器23检测的加压空气小于预定压力P1时输出信号断开。并且,CPU 101经由第一电机驱动电路105连接至送纸电机114,用于驱动和旋转送纸器5,并且输出用于驱动电机114的控制信号。 经由第二电机驱动电路106连接至托架电机2的CPU 101输出用于托架电机2的控制信号。 CPU 101经由第三电机驱动电路107连接至加压泵电机59,并且输出用于产生随加压泵电机59旋转的驱动控制信号。CPU 101经由第四电机驱动电路108输出驱动控制信号,以与用于驱动抽吸泵(未示出)的抽吸泵电机115一起旋转。CPU 101经由螺线管驱动电路109连接至螺线管91,并且输出用于对螺线管91赋能和去能的驱动控制信号。CPU 101经由头驱动电路110连接至记录头6,并且输出用于驱动喷嘴驱动单元(未示出)的喷嘴驱动信号,其中所述喷嘴驱动单元用于从记录头6的喷嘴喷射墨水。 ROM 102储存各种用于控制喷墨记录设备的驱动的程序。CPU 101根据程序控制送纸电机114、托架电机2、加压泵电机59、抽吸泵电机115、螺线管91、和记录头6的驱动。并且,CPU 101临时储存操作结果和在RAM103中的驱动控制期间获得的其他数据。 CPU 101进一步包括加压泵计数器。加压泵计数器计算加压泵电机59旋转的步骤数量,以确定加压泵电机59驱动的空气加压泵21的寿命。 只要加压泵电机59产生旋转,CPU 101就累积步骤数量(驱动步骤数量ST)。更具体地,CPU 101累积在从驱动加压泵电机59开始到根据从旋转编码器59a提供的检测信号加压泵电机59的驱动停止期间的驱动步骤数量。CPU 101接着用转换系数α除累积的驱动步骤数量ST,以获得计数值(ST/α)。此后,将通过累积驱动步骤数量ST和用转换系数α除累积值获得计数值kp简称为获得计数值kp。 计数值kp除以加压泵电机59的旋转速度(例如,平均旋转速度),以获得空气加压泵21的实际的连续加压时间。此后将连续的加压时间称为计数值kp。 CPU 101将计数值kp加到加压泵计数器的先前累积的计数值KP(前值),并且将所形成的值设定为计数值KP(当前值)(KP(前值)+kp)。用加压泵电机59的旋转速度(例如,平均旋转速度)除计数值KP(当前值)。这获得使用空气加压泵21直到现在的累积值。 多个程序包括打印程序、清洗程序、冲洗程序(flushing program)、用于切换到节电控制模式的程序、以及与打印程序、清洗程序、和冲洗程序平行执行的墨盒加压程序A和墨盒加压程序B。将执行打印程序、清洗程序、和冲洗程序的喷墨记录设备的模式分别称为打印模式、清洗模式、和冲洗模式。打印模式、清洗模式、和冲洗模式相应于驱动控制模式。 CPU 101经由I/F 111可通信地连接至主机120。这使得CPU 101能从主机120接收打印命令输入。 现在将描述喷墨记录设备的操作。 图10是示出与打印程序、清洗程序、或冲洗程序并行由CPU 101规则执行的墨盒加压程序A的流程图。可以例如十秒左右的时间间隔执行此程序。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执行频率。 执行冲洗(准备喷射)程序,以通过从由帽组件盖住或位于喷射的墨滴(液滴)没有到达记录片状物(介质)的记录头的喷嘴执行头清洗。清洗程序与冲洗程序的不同之处在于,执行清洗程序,以通过用抽吸泵(未示出)从帽组件11a盖住的记录头6的喷嘴吸出墨水执行头清洗。 在步骤S10中,CPU 101检查加压空气供给系统。加压空气供给系统是用于供应加压空气给从空气加压泵21到主墨箱9的空气通道的系统。在本实施例中,加压空气供给系统是指空气加压泵21。并且,检查加压空气供给系统是指检查系统的寿命。 图12是示出用于检查加压空气供给系统的例行程序的流程图。在步骤S80中,CPU 101确定用于对空气加压泵21的驱动步骤数量计数的加压泵计数器的计数值KP(当前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M1。第一阈值M1是通过实验提前得到的值,并且小于将稍后被描述的第二阈值M2。第一阈值M1是对应于空气加压泵21的寿命的值。第一阈值M1优选为第二阈值M2的约1/2到7/10,但是不限于此值。第一阈值M1用于确定由于空气加压泵21的寿命到期空气加压泵21是否要求维护。 在步骤S80中,如果CPU 101确定计数值KP(当前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M1,则假定空气加压泵21的寿命已经到期。这样,CPU 101继续到步骤S82,并且在喷墨记录设备的显示器(未示出)上显示表示加压空气供给系统的寿命到期的警告消息。CPU 101也经由I/F 111与主机120通信,以在例如液晶显示器等连接至主机120的显示器上显示警告消息。 在步骤S80中确定计数值KP(当前值)小于第一阈值M时,CPU 101继续到步骤S81。 在从步骤S80或步骤S82继续到步骤S81时,CPU 101确定加压泵计数器的计数值KP(当前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M2。第二阈值M2是是通过实验提前得到的值,并且大于第一阈值M1。当CPU 101在步骤S81中确定计数值KP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M2时,CPU 101继续到步骤S83。在步骤S83中,CPU 101确定错误发生,并且停止加压泵电机59。CPU 101也停止打印程序、清洗程序、或冲洗程序的平行执行。 当CPU 101在步骤S81中确定计数值KP小于第二阈值M2时,CPU 101终止此例行程序。 回头参看图10的流程图,在步骤S11中,CPU 101经由螺线管驱动电路109输出驱动控制信号,从而对螺线管91赋能,以关闭充当安全阀的隔膜阀82。 在步骤S12中,CPU 101确定压力检测器23的检测单元46的压力检测值P是大于或等于预定压力P1(高)还是小于预定压力P1(低)。当CPU 101在步骤S12中确定压力检测值P大于或等于预定压力P1(高)时,CPU 101继续到步骤S25。在步骤S25中,CPU 101设置用于确认(validate)墨盒加压控制B的控制确认标识。CPU 101接着终止此例行程序。当在步骤S12中确定压力检测值P小于预定压力P2(低)时,CPU 101继续到步骤S13。 在步骤S13中,CPU 101设置标识加压泵处于启动状态中的加压泵启动标识。并且,CPU 101开始累积从步骤S12进入步骤S13的连续加压时间(即,计数值kp)。CPU 101累积连续加压时间(即,计数值kp),而不重新设置从步骤S21进入步骤S13的值。在步骤S14中,CPU 101驱动加压泵电机59。 在步骤S15中,CPU 101确定压力检测器23的检测单元46的压力检测值P是大于或等于预定压力P1(高)还是小于预定压力P1(低)。当CPU 101在步骤S15中确定压力检测值P大于或等于预定压力P1(高)时,流程继续到步骤S16。在步骤S16中,CPU 101设置用于确认墨盒加压控制B的控制确认标识。当在步骤S15中CPU 101确定压力检测值P小于预定压力P1(低)时,CPU 101继续到步骤S21。 在步骤S21中,CPU 101确定空气加压泵21的连续加压时间(即,计数值kp)是否大于或等于加压时间异常确定值T2。加压时间异常确定值T2用于确定加压失败发生在充当加压空气供给系统的空气加压泵21中还是发生在空气加压泵21供应加压空气至的空气通道中。加压时间异常确定值T2设定为在空气加压泵21或空气通道正常时没有达到但是在加压失败发生在空气加压泵21或空气通道中时达到的连续加压时间值。 当CPU 101在步骤S21中确定空气加压泵21的连续加压时间(即,计数值kp)小于异常确定值T2时,CPU 101返回步骤S13。 当CPU 101在步骤S15中确定压力检测值大于或等于预定压力值P1(高)时,CPU 101以与步骤S25中相同的方式设定用于确认墨盒加压控制B的控制确认标识。CPU 101接着继续到步骤S17。 在步骤S17中,CPU 101一直等到预定检测值P达到预定压力P1后经过预定驱动时间T1。在经过预定驱动时间T1时,CPU 101继续到步骤S18,以重值加压泵启动标识和停止对连续加压时间(即,计数值kp)的累积。在步骤S19中,CPU 101停止空气加压泵21。在步骤S20中,CPU 101获得加压泵计数器的计数值kp(当前值)。更具体地,CPU 101将计数值kp加到加压泵计数器的计数值KP(前值),以获得计数值KP(当前值)。 利用CPU 101执行的这种处理,由压力检测器23检测的超过预定压力P1的空气压力在从空气加压泵21延伸到主墨箱9的空气通道中聚集。在完成步骤S20后,CPU 101终止所述例行程序。 在图13(a)中,参考字符A1表示执行墨盒加压程序A的时段。与开始执行打印模式同时平行于打印模式开始墨盒加压程序A。图13(a)示出在基于上述操作的时段A1期间从空气加压泵21延伸到主墨箱9的空气通道的压力。 如图13(a)中所示,空气通道的压力为时段A1开始时的大气压力值,并且从大气压力值逐渐增加,接着超过预定压力P1。随后,在经过驱动时间T1后空气通道的压力达到压力P2。 当CPU在步骤S21中确定空气加压泵21的连续加压时间(即,计数值kp)大于或等于加压时间异常确定值T2时,CPU 101执行图10中所示的步骤S22到S24。步骤S22到S24与步骤S18到S20相同,所以没有对其进行描述。通过这种处理,停止空气加压泵21,并且获得加压泵计数器的计数值KP。 这样,当CPU 101在步骤S15中确定计数值kp大于或等于加压时间异常确定值T2而所检测的压力值仍确定为低时,可假定故障发生在加压空气供给系统中。在此情形下,CPU 101在例如记录设备的显示器(未示出)上显示表示供给错误发生的错误消息。 图11是示出由CPU 101规则执行的与打印程序、清洗程序、或冲洗程序平行的墨盒加压程序B。可以例如十秒左右的时间间隔执行此程序。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执行频率。 在步骤S50中,CPU 101以与墨盒加压程序A的步骤S10相同的方式检查加压空气供给系统。在步骤S51中,CPU 101根据是否设置控制确认标识确定墨盒加压控制B是否是有效的。当在步骤S51中确定没有设置控制确认标识时,CPU 101执行步骤S60到S62。接着,CPU 101临时终止此例行程序。步骤S60至S62与步骤S18至S20相同,所以这里不对其作描述。 当在步骤S51中确定设置控制确认标识时,CPU 101继续到步骤S52。在步骤S52中,CPU 101确定压力检测器23的检测单元46的压力检测值P是大于或等于预定压力P1(高)还是小于预定压力P1(低)。 当在步骤S52中压力检测值P大于或等于预定压力P1时,CPU 101执行步骤S60到S62。接着,CPU 101临时终止此例行程序。当在步骤S52中确定压力检测值P小于预定压力P1(低)时,CPU 101继续到步骤S53。 在步骤S53中,CPU 101设定加压泵启动标识,并且开始累积从步骤S52进入步骤S53的连续加压时间(即,计数值kp)。CPU 101累积连续加压时间(即,计数值kp),而不重新设置从步骤S70或S56进入步骤S53的值。在步骤S14中,CPU 101驱动加压泵电机59。 在步骤S54中,CPU 101利用加压泵电机59驱动空气加压泵21。在步骤S55中,CPU 101确定加压检测器23的监测单元46的压力检测值P是大于或等于预定压力P1(高)还是小于预定压力P1(低)。 当在步骤S55中确定压力检测值P大于或等于预定压力P1时,CPU 11继续到步骤S56。在步骤S56中,CPU 101确定是否已经从由压力检测器23的监测单元46检测的压力值达到预定压力P1(高)时经过预定驱动时间T1。在确定从检测压力检测值P已经达到预定压力P1时经过预定驱动时间T1时,CPU 101执行步骤S57到S59。CPU 101接着临时终止此例行程序。步骤S57到S59与步骤S60到S62相同,所以没有对其进行描述。 当在步骤S55中确定压力检测值P小于预定压力P1(低)时,CPU 101继续到步骤S70。在步骤S70中,以与步骤S21中相同的方式,CPU 101确定空气加压泵21的连续加压时间(即,计数值kp)是否大于或等于加压时间异常确定值T2。当在步骤S70中空气加压泵21的连续加压时间(即,计数值kp)小于加压时间异常确定值T2时,CPU 101继续到步骤S53。 当在步骤S70中确定空气加压泵21的连续加压时间(即,计数值kp)大于或等于加压时间异常确定值T2时,CPU 101执行步骤S71到S73。步骤S71到S73与步骤S18到S20相同,所以没有对其进行描述。通过所述处理,空气加压泵21停止,并且获得加压泵计数器的计数值KP(当前值)。 在图13(a)和13(b)中,参考字符B1表示表示执行墨盒加压程序B的时段。在打印模式(或清洗模式或冲洗模式)期间完成墨盒加压程序A的执行时开始墨盒加压程序B,并且与停止打印模式同时停止墨盒加压程序B。图13(a)和13(b)示出在基于上述操作的时段B1期间从空气加压泵21延伸到每个主墨箱9的空气通道的压力。 更具体地,在执行墨盒加压程序A期间,当由压力检测器23检测的压力达到预定压力P1时驱动空气加压泵21。并且,连续驱动空气加压泵21,直到在检测的压力达到预定压力P1后经过驱动时间T1。在经过驱动时间T1时停止空气加压泵21。空气通道的压力增加到压力P2,接着在打印或其它操作消耗墨水时逐渐减小。当压力水平降低到预定压力P1时,在驱动时间T再次连续驱动空气加压泵21。 利用上述操作顺序,空气加压泵21的单个驱动操作实现充分高的空气压力的积累。 在压力检测值P从压力P2降低到预定压力P1之前执行步骤S50至S52和S60至S62。并且,步骤S53至S56是在驱动时间T1中执行的步骤。这些步骤对应于用于在加压空气(加压气体)减少时驱动空气加压泵21(气体加压泵)和用于在加压空气(加压气体)减少时停止空气加压泵21的加压顺序。 现在将描述节电控制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CPU 101包括用于从在打印模式、清洗模式、或冲洗模式中停止加压泵电机59测量停止时间的定时器(未示出)。在由定时器测量的停止时间t达到预定值T3时,CPU 101切换到节电控制模式。如果停止时间t仍小于预定值T3,则当再次驱动停止的加压泵电机59时重值定时器。可将确定值T3设定为遵从Energy Star标准的值,或可设定为另一值。停止时间确定值T3举例来说可以是十分钟左右。 在打印模式中,如果CPU 101没有从主机120接收打印控制信号,且加压泵电机59的停止时间t超过确定值T3,则CPU 101切换到节电控制模式。在清洗模式或冲洗模式中加压泵电机59的停止时间t超过确定值T3时,CPU 101切换到节电控制模式。在节电控制模式中,仅有I/F接口111和CPU101的通信控制功能保持有效(active),以实现与主机120的通信,并且致动器(包括电机114、2、59、和115、螺线管91、和记录头6)无效。这降低了喷墨记录设备的功耗。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单元46即使在切换到节电控制模式后仍保持无效。这使得即使在节电控制模式中,空气通道的压力能被检测,且压力检测值P能被输入到CPU 101。 图13(a)示出加压泵电机59的停止时间t小于停止时间确定值T3的实例。在此情形下,停止时间t小于停止时间确定值T3。这样,CPU 101没有切换到节电控制模式。图13(b)示出时段B1已经结束并且空气加压泵21已经停止从而造成空气压力逐渐减小的实例。在此情形下,当加压泵电机59的停止时间t达到停止时间确定值T3时,CPU 101切换到节电控制模式。更具体地,在停止时间t达到停止时间确定值T3时,CPU 101使螺线管91去能,并且打开充当安全阀的隔膜阀82。结果,空气通道的空气压力减少到大气压力。当打印模式(或清洗模式或冲洗模式)开始且节电控制模式终止时,同时开始墨盒加压程序A。结果,驱动加压泵电机59,从而提高空气通道的空气压力。 在图13(b)中,如果停止时间t小于或等于停止时间确定值T3且空气通道的空气压力小于或等于预定压力P1,则CPU 101在相应于控制信号的时刻K切换到打印模式等,其中控制信号例如从主机120提供的打印命令。在此情形下,在时刻K驱动加压泵电机59。并且,检测单元46的压力检测值P已经被输入到CPU 101。这样,CPU 101立即执行墨盒加压程序A,并且根据压力检测值P提高空气压力。结果,空气通道的空气压力在时刻K开始增加。 在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设备和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中,如果在不执行例如打印模式、清洗模式、和冲洗模式等驱动控制模式时没有驱动空气加压泵21,并且空气加压泵21的停止时间t超过停止时间确定值T3,则CPU101切换到节电控制模式。在测量停止时间t以与停止时间确定值T3相比较时不执行加压顺序。 这样,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设备和控制方法能够切换到节电控制模式。在不需要喷射墨水时不驱动空气加压泵21。并且,这种结构消除了由于空气加压泵21的不必要的驱动造成的浪费的功耗,并且提高了喷墨记录设备的节电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当压力检测器23检测到空气通道的加压空气的压力达到预定压力P1时,即,当空气通道的加压空气的压力减少并且达到预定压力P1时,驱动空气加压泵21。结果,只要加压空气的压力减少并且达到预定压力P1,则驱动空气加压泵21。换句话说,间断地驱动空气加压泵21。与持续驱动空气加压泵21时的工作时间相比,空气加压泵21的工作时间较短。这种结构延长了空气加压泵21的寿命。并且,这种结构使得加压空气的压力保持为大于或等于预定压力P1。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释放空气压力的减压阀22在节电控制模式期间不启动。更具体地,使螺线管91在节电控制模式中去能。这消除了浪费的功耗,提高了喷墨记录设备的节电效率。 [第二实施例] 现在将参看图14(a)和14(b)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应部件相同的部件用相同附图标记表示,并且不对其作详细描述。将就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描述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CPU 101包括用于测量密封时间t1的定时器而不是用于测量停止时间t的定时器。密封时间t1是加盖单元11密封记录头6的时间。在定时器测量的密封时间t1达到密封时间确定值T4时,CPU 101切换到节电控制模式。 密封时间确定值T4举例来说为十分钟左右。也可将密封时间确定值T4设定为遵从Energy Star标准的值或可设定为另一值。 在完成打印模式时,CPU 101将托架1移动到原始位置,从而帽组件11a密封记录头6的喷嘴表面。当帽组件11密封喷嘴表面时定时器开始测量密封时间t。当定时器密封的密封时间t1达到密封时间确定值T4时,CPU101切换到节电控制模式。 在节电控制模式中,仅有I/F接口111和CPU 101的通信控制功能保持有效,以实现与主机120的通信。致动器(包括电机114、2、59、和115、螺线管91、和记录头6)以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方式为无效的。这降低了喷墨记录设备的功耗。 在第二实施例中,检测单元46以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方式在节电控制模式中保持无效。这使得即使在节电控制模式中,空气通道的压力能被检测,且压力检测值P能被输入到CPU 101。 图14(a)示出在执行墨盒加压程序A期间启动空气加压泵21后改变的空气通道中的压力。如图14(a)中所示,在打印模式中,在压力检测器23检测的压力达到预定压力P1时驱动空气加压泵21。连续驱动空气加压泵21,直到经过驱动时间T1。随后,当压力减小且空气通道的加压空气的压力达到预定压力P1时,以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方式在此驱动空气加压泵21。结果,只要加压空气的压力减少到预定压力P1,则驱动空气加压泵21。 图14(b)示出时段B1结束并且空气加压泵21停止从而造成空气压力逐渐减小的实例。在此情形下,当密封时间t1达到密封时间确定值T4时,CPU 101切换到节电控制模式。更具体地,在密封时间t1达到密封时间确定值T4时,CPU 101使螺线管91去能,并且打开隔膜阀82。结果,空气通道的空气压力减少到大气压力。当打印模式开始且节电控制模式终止时,同时开始墨盒加压程序A。结果,驱动加压泵电机59,从而提高空气通道的空气压力。 在图14(b)中,如果密封时间t1仍小于密封时间确定值T4且空气通道的空气压力小于或等于预定压力P1(在时刻K1),则CPU 101响应于控制信号切换到打印模式,其中控制信号例如从主机120提供的打印命令。在此情形下,在时刻K驱动加压泵电机59。由于检测单元46的压力检测值P已经被输入到CPU 101中,所以CPU 101立即执行墨盒加压程序A,以根据压力检测值P提高空气压力。结果,空气通道的空气压力在此时刻开始增加。 在第二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设备中,如果不执行打印模式,则不驱动空气加压泵21,并且当密封时间t1达到对应于预定时间的密封时间确定值T4时CPU 101切换到节电控制模式。在测量密封时间t1以与密封时间确定值T4相比较时不执行加压顺序。 这样,第二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设备也能够切换到节电控制模式。这样,在不需要喷射墨水时不驱动空气加压泵21。这种结构延长了空气加压泵21的寿命。并且,这种结构消除了由于空气加压泵21的不必要的驱动造成的浪费的功耗,并且提高了喷墨记录设备的节电效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发明可以具体化为很多其它具体形式,而并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特别地,应理解,本发明可具体化为以下形式。 在上述实施例中,喷墨记录设备接收例如从主机提供的打印命令输入。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例如,CPU 101可包括PC卡I/F,以便能经由PC卡适配器使用例如存储卡等存储介质。PC卡I/F使得例如图像数据等信息能从存储介质被读取和写入例如存储卡等存储介质。通过使用这种I/F,CPU 101可从PC卡接收图像数据,而不必连接至主机120。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节电控制模式中,仅有I/F接口111和CPU 101的通信控制功能保持有效,以实现与主机120的通信。并且致动器(包括电机114、2、59、和115、螺线管91、和记录头6)无效。此外,可在节电控制模式中降低CPU 101的时钟频率。 本发明的实例和实施例都被认为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给出的细节,而是也可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及其等同物内进行修改。
《液体喷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体喷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pdf(3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空气加压泵被驱动以施加加压空气压力给储存墨水的主墨箱。加压空气使得墨水从主墨箱供给布置在托架上的记录头。喷墨记录设备的CPU有选择地设置驱动控制模式和节电控制模式。驱动控制模式操作空气加压泵,且节电控制模式消耗比驱动控制模式消耗较少功率。如果驱动控制模式结束,则在驱动控制模式结束后经过预定时间时CPU切换到节电控制模式,并且停止操作气体加压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