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尤其是手表的三轴陶比伦旋转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钟表领域。本发明的对象是钟表,尤其是手表的三轴陶比伦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
钟表在运转时,其在垂直位置与水平位置下的快慢是不同的。例如怀表就很容易调准,因为大部分时间处于垂直位置。在此位置下所作调准容易实现,可以将偏差保持在每天0~1秒。但若怀表处于水平位置,即放在桌上,则会注意到快慢的偏差约为每天10秒。
手表一般戴在水平位置,但根据戴表者的不同,表的平均位置变化很大。因此如果在水平位置调准好,某些情况下它的快慢偏差会很大。
为了纠正此缺点,本专利拥有人已提出一种双轴陶比伦旋转机构,见瑞士专利号……(申请号590/2003);和一种三轴陶比伦旋转机构,见瑞士专利号……(申请号1282/2001)。该双轴或三轴陶比伦旋转机构的主要问题实际上是机构的生产问题,该机构应做得尽量小,使其能装在很薄的手表内。因而必须有符合此项要求的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三轴陶比伦旋转机构,特别是一种手表的三轴陶比伦旋转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三轴陶比伦旋转机构,特别是手表的三轴陶比伦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本陶比伦旋转机构包括一支承架,其中装有摆轮及在一轴上旋转的擒纵机构,该支承架安装在第二支承架内,使其能绕另一轴旋转,第二支承架本身又安装在第三支承架内,该第三支承架绕一与钟表相对固定的轴旋转,这三根轴互相垂直。
根据一优选实施例,三轴陶比伦旋转机构由安装在钟表下夹板上的发条轮驱动,发条轮推动连接在第三支承架上的齿轴,因此三轴陶比伦旋转机构使该支承架绕其轴旋转,于是使与固定在钟表下夹板上的立轮啮合的齿轴旋转,齿轴推动该支承架绕其轴旋转。第二支承架通过立轮和第二齿轴使第一支承架绕其轴旋转,且连接到第三支承架上,这样,力便从发条轮传到由擒纵齿轴,擒纵轮和第一支承架上的摆轮组成的组合件。
附图简要说明
作为举例,附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钟表三轴陶比伦旋转机构的一个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安装在钟表下夹板上的三轴陶比伦旋转机构的透视图,及
图2是陶比伦旋转机构沿摆轮轴剖开地横截面,为了清楚起见,图上未示出下夹板及固定的时轮。
图1及2所示的三轴陶比伦旋转机构是为手表研发的。但这并不限制它的用途,本陶比伦旋转机构可用于装备怀表或小时钟。
具体实施方式:
三轴陶比伦旋转机构包括它的支承架A,内装摆轮1、擒纵轮2和擒纵齿轴3。该支承架放置第二支承架B内,并在其中的二个轴承4、5上旋转,第二支承架B托住B固定的第二轮6,该第二轮与擒纵齿轴3啮合。支承架B本身在第三支承架C的二个轴承7、8上旋转。第三支承架C装有带齿的立轮9,立轮9与安装在支承架A上的第二齿轴10啮合。
支承架C的一个旋转端装有齿轴11,齿轴11与安装在机心下夹板上的固定时轮12啮合。支承架C在与机心固定的二个轴承13、14上旋转并在其一个枢点上安装由机心中心轮16驱动的齿轴15(图1)。
支承架A的轴承4和5及支承架B和C各自的轴承8和14都是宝石轴承,如图所示。支承架B和C各自的轴承7和13是滚珠轴承。
内有摆轮1,擒纵轮2和擒纵齿轴3的支承架A绕轴A1旋转,而支承架B和C绕其轴A2和A3旋转,这三根轴A1,A2,A3互相垂直。
图1和2所示陶比伦旋转机构的运转说明如下:
在轮16(图1)的推动力的作用下,齿轴15推动支承架C,使其绕轴A3旋转。通过齿轴11和固定的立轮12,支承架B本身也绕轴A2旋转,并通过其立轮9和第二齿轴10使支承架A绕轴A1转动,第二齿轴与支承架A固定并传递使擒纵机构及摆轮1运动所需的力。
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显然知道,参照图1及2所述的陶比伦旋转机构,其结构特征是所述陶比伦旋转机构沿三根轴的结合,可使钟表快慢偏差由于其位置而有很大降低,而且使钟表的位置与地心引力完全无关。表的准确度因而有很大提高。此外,如果上述的三轴陶比伦旋转机构放置在能从表盘的窗口可以看到的位置,则钟表外观特别惹人喜欢。
最后,各支承架的回转周期可通过传统的指针或反读显示装置显示在钟表的表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