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143202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5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95403.0

申请日:

2014.08.04

公开号:

CN104116857A

公开日:

2014.10.2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85申请公布日:2014102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5申请日:20140804|||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5; A61P31/22

主分类号:

A61K36/85

申请人:

陈开泰

发明人:

陈开泰

地址:

322304 浙江省磐安县盘峰乡三佰村14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血散薯11份、窄叶南蛇藤8份、牛白藤23份、络石藤9份、蓬莱草36份、艾纳香12份、乳香7份、撒发2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治疗带状疱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血散薯11份、窄叶南蛇藤8份、牛白藤23份、络石藤9份、蓬莱草36份、艾纳香12份、乳香7份、撒发2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称取:血散薯11份、窄叶南蛇藤8份、牛白藤23份、络石藤9份、蓬莱草36份、艾纳香12份、乳香7份、撒发2份;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20份,即得煎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称取:血散薯11份、窄叶南蛇藤8份、牛白藤23份、络石藤9份、蓬莱草36份、艾纳香12份、乳香7份、撒发2份;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散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称取:血散薯11份、窄叶南蛇藤8份、牛白藤23份、络石藤9份、蓬莱草36份、艾纳香12份、乳香7份、撒发2份;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胶囊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

说明书

一种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
背景技术
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但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发烧,生气上火等,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此病现代医学称为带状疱疹,中医称为蛇胆疮,缠腰龙等。从中医辨证来看,本病的形成多由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久而化火;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湿热内蕴,复因外感毒邪,以致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生。年老体弱者,常因血虚肝旺、湿热毒盛、气血凝滞以致疼痛剧烈。中医治疗主要从通络止痛、驱风搜毒、通络止痛、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等方面着手。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研究现状如下:
血散薯【别名】金不换、一滴血、山乌龟、独脚乌桕【来源】为防己科植物血散薯的块根。秋、冬季采挖,洗净,晒干。【生境分布】分布于广西、湖南、广东、贵州等地。【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主上呼吸道感染;咽炎;疮痈;胃痛;胃肠炎;牙痛;神经痛;跌打损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摘录】《中华本草》
窄叶南蛇藤【别名】倒披针叶南蛇藤【来源】为卫矛科植物窄叶南蛇藤的根、茎。全年可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性味】辛;苦;微温。【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活血行气;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疝气痛;疮疡肿毒;带状疱疹;湿疹。【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根皮研粉调敷;或用根加水磨汁涂。【摘录】《中华本草》
牛白藤【别名】有毛鸡屎藤、脓见消、癍痧藤、大叶龙胆草【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牛白藤的茎叶。全年可采。【性味】甘淡;凉。【归经】肺;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中暑;高热;肠炎;皮肤湿疹;带状疱疹;痈疮肿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摘录】《中华本草》
络石藤【别名】石鲮、明石、悬石、云珠、云丹、石磋【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的带叶藤茎。栽种3~4年后秋末剪取藤茎,截成25~30cm长,扎成小把,晒干。【性味】苦;辛;性微寒。【归经】心;肝;肾经【功能主治】平通络止痛;凉血清热;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筋脉拘挛;咽喉肿痛;疔疮肿毒;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用法用量】内服:煎场,6-15g单味可用至30g;浸酒,30-60g;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捣汁涂。【摘录】《中华本草》
蓬莱草【别名】凤梨草、旺梨草、雷公锤草、大二郎箭【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过江藤的全草。栽种当年9-10月采收。以后短年采收2次,第1次在6-7月,第2次在9-10月。采收后,拣去杂草洗净,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苏、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性味】味微苦;性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咽喉肿痛;牙疳;泄泻;痢疾;痈疽疮毒;带状疱疹;湿疹;疥癣。【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水煎洗;或捣敷。【摘录】《中华本草》
艾纳香【别名】大风艾、牛耳艾、再风艾、大骨风、大黄草、冰片艾【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艾纳香的全草。于12月采收,先把落叶集中,再把带叶的地上茎割上,鲜用或晒干;或运到加工厂用蒸馏法蒸得艾粉。【性味】味辛; 微苦;性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中止泻;活血解毒。主风寒感冒;头风头痛;风湿痹痛;寒湿泻痢;寸白虫病;毒蛇咬伤;跌打伤痛;癣疮。【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摘录】《中华本草》
乳香【别名】乳头香、塌香、马思答吉、天泽香、摩勒香、杜噜香【来源】本品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鲍达乳香树、野乳香树等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春、夏季均可采收,以春季为盛产期。采收时,于树干的皮部由下向上顺序切伤,并开一狭沟,使树脂从伤口渗出,流人沟中,数日后汇成干硬的固体,即可采取。落于地面者常粘附砂土杂质,品质较次。【性味】味辛;苦;微温。【归经】心;肝;脾经。【功能主治】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生肌。主心腹疼痛;风湿痹痛;经闭痛经;跌打瘀痛;痈疽肿毒;气血凝滞;肠痈;疮溃不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摘录】《中华本草》
撒发【别名】保山附片、小黑牛、草乌、水乌头、山乌头【来源】本品为为毛茛科植物保山乌头的块根。秋、冬季节采挖块根,洗净,晒干。【性味】味辛;苦;性热;有毒。【归经】肝经。【功能主治】祛风胜湿;通络止痛。主风寒湿痹;头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摘录】《中华本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带状疱疹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血散薯11份、窄叶南蛇藤8份、牛白藤23份、络石藤9份、蓬莱草36份、艾纳香12份、乳香7份、撒发2份。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11年9月~2013年4月间共收集门诊就诊的带状疱疹患者86例,均符合带状疱疹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3。
表1两组性别分布

组别nX2P值治疗组4324190.4270.701对照组432221  

表2两组年龄分布(mean±SD)
组别n年龄(岁)t值P值治疗组4337.21±16.320.4120.631对照组4336.75±14.55  

表3两组治疗前病程比较(mean±SD)
组别n病程(天)t值P值治疗组435.23±4.510.5180.672对照组434.47±3.69  

2、试验方法
2.1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煎剂,每日3次,7天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
对照组口服更昔洛韦(按照其说明书使用),7天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
给药后1、3、5、7、14天观察、记录、随访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主要观察止痛时间(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的时间)、止疱时间(原有水疱无增大、无新水疱出现的时间)、结痂时间(水疱开始干涸、结痂的时间)以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状况。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皮损基本消退,疼痛基本消失;
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局部疼痛明显减轻;
好转:皮损部分消退,疼痛减轻;
无效:皮损与疼痛均无明显减轻;
总有效率以临床痊愈加显效进行统计。
3.2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有效的止痛、止疱和结痂时间及临床疗效见表4、表5。
表4两组患者有效的止痛、止疱和结痂时间比较(天,mean±SD)
组别n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治疗组434.01±2.133.59±1.026.98±1.27对照组437.57±2.555.48±1.357.64±1.34

表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两组患者有效的止痛、止疱和结痂时间及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两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治疗组3例(6.98%)和对照组6例(13.95%)出现后遗神经痛,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可见本发明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痊愈率高,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1
称取:血散薯11克、窄叶南蛇藤8克、牛白藤23克、络石藤9克、蓬莱草36克、艾纳香12克、乳香7克、撒发2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20克,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煎剂。
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具体实施例2
称取:血散薯11克、窄叶南蛇藤8克、牛白藤23克、络石藤9克、蓬莱草36克、艾纳香12克、乳香7克、撒发2克;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散剂。
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具体实施例3
称取:血散薯11克、窄叶南蛇藤8克、牛白藤23克、络石藤9克、蓬莱草36克、艾纳香12克、乳香7克、撒发2克;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胶囊剂。
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一种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16857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9CN104116857A21申请号201410395403022申请日20140804A61K36/85200601A61P31/2220060171申请人陈开泰地址322304浙江省磐安县盘峰乡三佰村147号72发明人陈开泰54发明名称一种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血散薯11份、窄叶南蛇藤8份、牛白藤23份、络石藤9份、蓬莱草36份、艾纳香12份、乳香7份、撒发2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治疗带状疱疹。51INTC。

2、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16857ACN104116857A1/1页21一种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血散薯11份、窄叶南蛇藤8份、牛白藤23份、络石藤9份、蓬莱草36份、艾纳香12份、乳香7份、撒发2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称取血散薯11份、窄叶南蛇藤8份、牛白藤23份、络石藤9份、蓬莱草36份、艾纳香12份、乳香7份、撒发2份;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

3、液,浓缩至120份,即得煎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称取血散薯11份、窄叶南蛇藤8份、牛白藤23份、络石藤9份、蓬莱草36份、艾纳香12份、乳香7份、撒发2份;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散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称取血散薯11份、窄叶南蛇藤8份、牛白藤23份、络石藤9份、蓬莱草36份、艾纳香12份、乳香7份、撒发2份;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

4、,即得胶囊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权利要求书CN104116857A1/4页3一种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背景技术0002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但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发烧,生气上火等,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此病现代医学称为带状疱疹,中医称为蛇胆疮,缠腰龙等。从中医辨证来看,本病的形成多由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久。

5、而化火;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湿热内蕴,复因外感毒邪,以致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生。年老体弱者,常因血虚肝旺、湿热毒盛、气血凝滞以致疼痛剧烈。中医治疗主要从通络止痛、驱风搜毒、通络止痛、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等方面着手。0003本发明所涉及药材研究现状如下0004血散薯【别名】金不换、一滴血、山乌龟、独脚乌桕【来源】为防己科植物血散薯的块根。秋、冬季采挖,洗净,晒干。【生境分布】分布于广西、湖南、广东、贵州等地。【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主上呼吸道感染;咽炎;疮痈;胃痛;胃肠炎;牙痛;神经痛;跌打损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摘录】。

6、中华本草0005窄叶南蛇藤【别名】倒披针叶南蛇藤【来源】为卫矛科植物窄叶南蛇藤的根、茎。全年可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性味】辛;苦;微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行气;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疝气痛;疮疡肿毒;带状疱疹;湿疹。【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根皮研粉调敷;或用根加水磨汁涂。【摘录】中华本草0006牛白藤【别名】有毛鸡屎藤、脓见消、癍痧藤、大叶龙胆草【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牛白藤的茎叶。全年可采。【性味】甘淡;凉。【归经】肺;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中暑;高热;肠炎;皮肤湿疹;带状疱疹;痈疮肿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捣。

7、烂外敷。【摘录】中华本草0007络石藤【别名】石鲮、明石、悬石、云珠、云丹、石磋【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的带叶藤茎。栽种34年后秋末剪取藤茎,截成2530CM长,扎成小把,晒干。【性味】苦;辛;性微寒。【归经】心;肝;肾经【功能主治】平通络止痛;凉血清热;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筋脉拘挛;咽喉肿痛;疔疮肿毒;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用法用量】内服煎场,615G单味可用至30G;浸酒,3060G;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捣汁涂。【摘录】中华本草0008蓬莱草【别名】凤梨草、旺梨草、雷公锤草、大二郎箭【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过江藤的全草。栽种当年910月采收。以后短年采收2次,第1。

8、次在67月,第2次在910月。采收后,拣去杂草洗净,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苏、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性味】味微苦;性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咽喉肿痛;牙疳;泄说明书CN104116857A2/4页4泻;痢疾;痈疽疮毒;带状疱疹;湿疹;疥癣。【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水煎洗;或捣敷。【摘录】中华本草0009艾纳香【别名】大风艾、牛耳艾、再风艾、大骨风、大黄草、冰片艾【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艾纳香的全草。于12月采收,先把落叶集中,再把带叶的地上茎割上,鲜用或晒干;或运到加工厂用蒸馏法蒸得艾粉。【性味】味辛;微苦;性温。【功能。

9、主治】祛风除湿;温中止泻;活血解毒。主风寒感冒;头风头痛;风湿痹痛;寒湿泻痢;寸白虫病;毒蛇咬伤;跌打伤痛;癣疮。【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摘录】中华本草0010乳香【别名】乳头香、塌香、马思答吉、天泽香、摩勒香、杜噜香【来源】本品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鲍达乳香树、野乳香树等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春、夏季均可采收,以春季为盛产期。采收时,于树干的皮部由下向上顺序切伤,并开一狭沟,使树脂从伤口渗出,流人沟中,数日后汇成干硬的固体,即可采取。落于地面者常粘附砂土杂质,品质较次。【性味】味辛;苦;微温。【归经】心;肝;脾经。【功能主治】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

10、肿生肌。主心腹疼痛;风湿痹痛;经闭痛经;跌打瘀痛;痈疽肿毒;气血凝滞;肠痈;疮溃不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摘录】中华本草0011撒发【别名】保山附片、小黑牛、草乌、水乌头、山乌头【来源】本品为为毛茛科植物保山乌头的块根。秋、冬季节采挖块根,洗净,晒干。【性味】味辛;苦;性热;有毒。【归经】肝经。【功能主治】祛风胜湿;通络止痛。主风寒湿痹;头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摘录】中华本草发明内容0012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带状疱疹的目的。0013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

11、术方案0014一种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血散薯11份、窄叶南蛇藤8份、牛白藤23份、络石藤9份、蓬莱草36份、艾纳香12份、乳香7份、撒发2份。0015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00161、一般资料0017发明人2011年9月2013年4月间共收集门诊就诊的带状疱疹患者86例,均符合带状疱疹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3。0018表1两组性别分布0019组别N男女X2值P值治疗组43241904270701对照组43。

12、2221说明书CN104116857A3/4页50020表2两组年龄分布MEANSD0021组别N年龄岁T值P值治疗组433721163204120631对照组43367514550022表3两组治疗前病程比较MEANSD0023组别N病程天T值P值治疗组4352345105180672对照组4344736900242、试验方法002521治疗方法0026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煎剂,每日3次,7天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0027对照组口服更昔洛韦按照其说明书使用,7天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0028给药后1、3、5、7、14天观察、记录、随访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主要观察止痛时间。

13、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的时间、止疱时间原有水疱无增大、无新水疱出现的时间、结痂时间水疱开始干涸、结痂的时间以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状况。0029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003031疗效标准0031临床痊愈皮损基本消退,疼痛基本消失;0032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局部疼痛明显减轻;0033好转皮损部分消退,疼痛减轻;0034无效皮损与疼痛均无明显减轻;0035总有效率以临床痊愈加显效进行统计。003632治疗结果0037两组患者有效的止痛、止疱和结痂时间及临床疗效见表4、表5。0038表4两组患者有效的止痛、止疱和结痂时间比较天,MEANSD0039组别N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治疗组434012133591。

14、02698127对照组437572555481357641340040表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0041说明书CN104116857A4/4页60042两组患者有效的止痛、止疱和结痂时间及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0043两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治疗组3例698和对照组6例1395出现后遗神经痛,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0044可见本发明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痊愈率高,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具体实施方式0045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0046具体实施例10047称取血散薯11克、窄叶南蛇藤8克、牛白藤23克、络石藤9克、蓬莱草36克。

15、、艾纳香12克、乳香7克、撒发2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20克,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煎剂。0048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0049具体实施例20050称取血散薯11克、窄叶南蛇藤8克、牛白藤23克、络石藤9克、蓬莱草36克、艾纳香12克、乳香7克、撒发2克;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散剂。0051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0052具体实施例30053称取血散薯11克、窄叶南蛇藤8克、牛白藤23克、络石藤9克、蓬莱草36克、艾纳香12克、乳香7克、撒发2克;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胶囊剂。0054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说明书CN10411685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