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力筒式减振装置.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1431140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7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109018.4

申请日:

1998.05.16

公开号:

CN1235908A

公开日:

1999.11.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99.11.24|||公开

IPC分类号:

B60G21/067; B60G17/00

主分类号:

B60G21/067; B60G17/00

申请人:

李志东;

发明人:

李志东

地址:

753000宁夏回族自治区有色金属冶练厂七分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宁夏专利服务中心

代理人:

叶学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汽车悬挂装置中的减振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力筒式减振装置,它是将汽车液力筒式减振器的上油腔通过油管相互连通,下油腔通过油管相互连通,在连通上油腔或下油腔的油管上安装有阀,在连接上油腔的油管上可安装补油油箱;本装置减振效果好,可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消除前起后落的颠簸,可延长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液力筒式减振装置,包括液力筒式减振器、油管,其特征在于液力筒式减 振器(5)的上油腔通过油管(3)相互连通,下油腔通过油管(4)相互连通,在连通上油腔或下 油腔的油管(3)或(4)上安装有阀(7),在连通上油腔的油管(3)上可安装补油油箱(8)。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力筒式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在油管(3)或(4) 上的阀(7)可以是二位电磁阀或二位液压阀。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力筒式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液力筒式减振器(5) 上的防尘罩(2)为套在活塞杆上的波纹管。

说明书


液力筒式减振装置

    本发明涉及汽车悬挂装置中的减振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力筒式减振装置。

    汽车的悬挂方式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独立悬挂,另一类是非独立悬挂,无论是独立悬挂还是非独立悬挂,其目的主要是减少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不平,引起的冲击和振动。在汽车的悬挂系统中,减振器的主要作用是使悬挂系统的振动迅速减弱,提高汽车的行驶平衡性。而现有的减振器之间都是独立的,相互不影响,车辆行驶过程中,前轮与前轮、前轮与后轮、后轮与后轮之间的振动,没有任何联系,如果前后轮的振动方向相反则车辆受到的冲击则会更大,车身将产生前起后落的运动,另外,当四个车辆不在同一平面时,则车架及车身骨架将受到一定的扭力,使悬挂装置、车架及车身骨架容易损坏。中国专利局1996年8月21日公开的名称为《汽车的悬挂装置》公开号为CN1129177A的发明专利申请,是本发明针对汽车同侧前、后弹性元件之间的连接机构而设计的,对减振器没有提出改进。

    本发明的目地是提供一种液力筒式减振装置,它可使汽车具有良好的整体弹性性能,并且减振效果明显。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力筒式减振装置,包括液力筒式减振器、油管,其特征在于液力筒式减振器5的上油腔通过油管3相互连通,下油腔通过油管4相互连通,在连通上油腔或下油腔的油管3或4上安装有阀7,在连通上油腔的油管3上可安装补油油箱8。安装在油管3或4上的阀7可以是二位电磁阀或二位液压阀。液力筒式减振器5上的防尘罩2为套在活塞杆上的波纹管。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由于使汽车原有的相互独立的减振器之间相互连通,就能有效地改善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不平引起的振动;2.其结构简单,易实施。

    本发明的实施例结合附图详加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两个液力筒式减振器5的上油腔通过油管3相互连通,下油腔通过油管4相互连通,在连接下油腔的油管4上安装有一二位电磁阀7;液力筒式减振器5的活塞杆上套有波纹管防尘罩2,液力筒式减振器5上、下的固定环1、6可分别与车架和车桥连接。在正常行驶过程中,阀7是打开的,两减振器5上、下油腔中的油是相互连通的,当其中一个减振器受力时,另一个减振器可随动,这样就可有效地防止汽车行驶在不平路面上的前起后落的颠簸情况;当刹车时,由刹车电路控制阀7关闭下油腔的连接管路4闭合,使两减振器之间不产生随动,这样在汽车刹车时不“点头”。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基本结构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区别在于在连接上油腔的油管4上安装3一个补油油箱8,它的作用是补充减振器5的漏油。

    实施例三:

    如图3、4所示,前轮上的两个液力筒式减振器5的上油腔通过油管3相互连通,下油腔通过油管4相互连通;后轮上的两个液力筒式减振器11的上、下油腔也通过油管相互连通,前、后液力筒式减振器5、11的上油腔通过三通13和油管12相互连通,下油腔通过三通10和油管9相互连通,在连接下油腔的油管9上安装有一个二位电磁阀7,在连接上油腔的油管3上安装有一个补油油箱8,用来补充减振器5、11的漏油;在液力筒式减振器5、11的活塞杆上套有波纹管防尘罩2,减振器5、11上的两固定圆环1、6分别固定在车架和车桥上。在正常行驶过程中,阀7是打开的,两减振器5上、下油腔中的油是相互连通的,当其中一个减振器受力时,另一个减振器可随动,这样就可有效地防止汽车行驶在不平路面上的前起后落的颠簸情况;当刹车时,由刹车电路控制阀7关闭下油腔的连接管路4闭合,使两减振器之间不产生随动,这样在汽车刹车时不“点头”。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基本结构与第三个实施例相同,区别在于在连接上油腔的油管3上,没有安装补油油箱8。

    该装置与本发明人1995年10月23日提交的《汽车的悬挂装置》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号95117056.2)同时使用时,减振效果更加明显,也使汽车的悬挂系统更趋于完善。

液力筒式减振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液力筒式减振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液力筒式减振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力筒式减振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力筒式减振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汽车悬挂装置中的减振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力筒式减振装置,它是将汽车液力筒式减振器的上油腔通过油管相互连通,下油腔通过油管相互连通,在连通上油腔或下油腔的油管上安装有阀,在连接上油腔的油管上可安装补油油箱;本装置减振效果好,可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消除前起后落的颠簸,可延长使用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