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挂式对桥梁支撑架进行加载的方法.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143079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8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63473.5

申请日:

2009.08.07

公开号:

CN101672009A

公开日:

2010.03.1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1D 21/00申请日:20090807授权公告日:20100728终止日期:2016080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D 21/00申请日:20090807|||公开

IPC分类号:

E01D21/00

主分类号:

E01D21/00

申请人:

王天成

发明人:

王天成

地址:

430080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青翠苑60门70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唐万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桥梁支撑架进行加载的方法。下挂式对桥梁支撑架进行加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制作预制构件;2)当桥梁支撑架施工完后,在桥梁支撑架的立杆之间铺设导轨,将预制构件安设在导轨上;3)用钢丝绳或导链或电动葫芦将第一个预制构件吊挂在桥梁支撑架上,并使第一个预制构件的下表面离地面的高度为50~100mm;依次类推,再将第二个预制构件吊挂在桥梁支撑架上,直至达到桥梁支撑架的设计加载重量;4)当桥梁支撑架加载达到设计要求后,解除预制构件与桥梁支撑架的连接,将预制构件落在导轨上,然

权利要求书

1.  下挂式对桥梁支撑架进行加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制作预制构件(1),预制构件为块状,预制构件(1)的上表面内固定有第二吊钩(7)、第三吊钩(9),第二吊钩(7)位于预制构件(1)的上表面上的第二吊钩安装凹槽(6)内,第三吊钩(9)位于预制构件(1)的上表面上的第三吊钩安装凹槽(8)内,第二吊钩(7)、第三吊钩(9)的上端均低于预制构件(1)的上表面;预制构件(1)的下表面设有第一滚轮(2)、第二滚轮(3)、第三滚轮(12)、第四滚轮(13),第一滚轮(2)、第二滚轮(3)、第三滚轮(12)、第四滚轮(13)上均设有环形凹槽,第一滚轮(2)与第二滚轮(3)位于同一轴线上,第三滚轮(12)与第四滚轮(13)位于同一轴线上,第一滚轮(2)、第二滚轮(3)、第三滚轮(12)、第四滚轮(13)分别位于各自对应的滚轮安装凹槽(14)内,第一滚轮(2)、第二滚轮(3)、第三滚轮(12)、第四滚轮(13)的下端均凸出预制构件(1)的下表面;预制构件(1)的前侧面内固定有第一吊钩(5),第一吊钩(5)位于预制构件(1)的前侧面上的第一吊钩安装凹槽(4)内;预制构件(1)的后侧面内固定有第四吊钩(11),第四吊钩(11)位于预制构件(1)的后侧面上的第四吊钩安装凹槽(10)内;
2)当桥梁支撑架施工完后,在桥梁支撑架的立杆(17)之间的地面上铺设第一导轨(15)、第二导轨(16)并延伸至桥梁支撑架外,用起重机械将第一个预制构件吊在第一导轨(15)、第二导轨(16)的上方,然后将第一个预制构件落下,第一个预制构件上的第一滚轮(2)、第二滚轮(3)落在第一导轨(15)上,第三滚轮(12)、第四滚轮(13)落在第二导轨(16)上,再将第一个预制构件推入桥梁支撑架的立杆(17)之间,用钢丝绳或导链或电动葫芦(18)系住第二吊钩(7)、第三吊钩(9),然后用钢丝绳或导链或电动葫芦(18)将第一个预制构件吊挂在桥梁支撑架的横杆(19)上,第一个预制构件的下表面离地面的高度为50~100mm;依次类推,再将第二个预制构件吊挂在桥梁支撑架的横杆(19)上,直至达到桥梁支撑架的设计加载重量;
3)桥梁支撑架加载达到设计要求后,解除预制构件与桥梁支撑架的横杆(19)的连接,将预制构件落在第一导轨(15)、第二导轨(16)上,然后,将预制构件从桥梁支撑架中拉出;再用起重机械将预制构件吊走,运至下一施工段继续使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挂式对桥梁支撑架进行加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构件的材料为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铸铁或铸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挂式对桥梁支撑架进行加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构件的长为1.0~2.5m,宽为0.5~1.2m,高为0.5~1.5m。

说明书

下挂式对桥梁支撑架进行加载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桥梁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挂式对桥梁支撑架进行加载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保证桥梁板浇注砼时,其桥梁支撑架不下沉,常需要在桥梁支撑架搭设完后,先对桥梁支撑架进行加载,满足要求以后,才能进行邦扎钢筋,浇注混凝土。传统的桥梁支撑架加载的方法是采用人工堆砂包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方便。但也存在如下问题:1、桥梁支撑架一般较高,人工堆砂包劳动强度高;2、桥梁支撑架堆载的特点是线路长、面积大,人工堆砂包效率低;3、砂的比重小,因此,砂包占地多,需要堆的高度高,堆载难度加大,不安全;4、因堆的高度高,大量的人在高空堆砂包,不安全;5、进度慢,会延长封交道的时间,对居民出行不利;6、砂包之间有间隙,加载吨位计量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效率高、安全性好、加载物可重复使用的下挂式对桥梁支撑架进行加载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下挂式对桥梁支撑架进行加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制作预制构件1,预制构件为块状,预制构件1的上表面内固定有第二吊钩7、第三吊钩9,第二吊钩7位于预制构件1的上表面上的第二吊钩安装凹槽6内,第三吊钩9位于预制构件1的上表面上的第三吊钩安装凹槽8内,第二吊钩7、第三吊钩9的上端均低于预制构件1的上表面;预制构件1的下表面设有第一滚轮2、第二滚轮3、第三滚轮12、第四滚轮13,第一滚轮2、第二滚轮3、第三滚轮12、第四滚轮13上均设有环形凹槽,第一滚轮2与第二滚轮3位于同一轴线上,第三滚轮12与第四滚轮13位于同一轴线上,第一滚轮2、第二滚轮3、第三滚轮12、第四滚轮13分别位于各自对应的滚轮安装凹槽14内,第一滚轮2、第二滚轮3、第三滚轮12、第四滚轮13的下端均凸出预制构件1的下表面;预制构件1的前侧面内固定有第一吊钩5,第一吊钩5位于预制构件1的前侧面上的第一吊钩安装凹槽4内;预制构件1的后侧面内固定有第四吊钩11,第四吊钩11位于预制构件1的后侧面上的第四吊钩安装凹槽10内;
2)当桥梁支撑架施工完后,在桥梁支撑架的立杆17之间的地面上铺设第一导轨15、第二导轨16并延伸至桥梁支撑架外(导轨的作用是便于预制构件的进出),用起重机械(如吊车)将第一个预制构件吊在第一导轨15、第二导轨16的上方,然后将第一个预制构件落下,第一个预制构件上的第一滚轮2、第二滚轮3落在第一导轨15上,第三滚轮12、第四滚轮13落在第二导轨16上,再将第一个预制构件推入桥梁支撑架的立杆17之间,用钢丝绳或导链或电动葫芦18系住(锁紧)第二吊钩7、第三吊钩9,然后用钢丝绳或导链或电动葫芦18将第一个预制构件吊挂在桥梁支撑架的横杆19上,第一个预制构件的下表面离地面的高度为50~100mm;依次类推,再将第二个预制构件吊挂在桥梁支撑架的横杆19上,直至达到桥梁支撑架的设计加载重量;
3)桥梁支撑架加载达到设计要求后,解除预制构件与桥梁支撑架的横杆19的连接(即解开钢丝绳或导链或电动葫芦18),将预制构件落在第一导轨15、第二导轨16上,然后,将预制构件从桥梁支撑架中拉出(桥梁支撑架包括桥梁支撑架的立杆17和桥梁支撑架的横杆19);再用起重机械(如吊车)将预制构件吊走,运至下一施工段继续使用。
所述的预制构件的材料为钢筋混凝土,或铸铁,或铸钢;按现有常规方法预制。
所述的预制构件的长为1.0~2.5m,宽为0.5~1.2m,高为0.5~1.5m。
为保证预制构件的加载量的通用性,可将预制构件设计成高低不同的种类,然后进行组合或单一使用,从而可满足各工程不同的加载量的要求。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砂包加载改为预制构件,人工堆砂包改为起重机械,对加载物进行安装,安装过程简单,大大缩短了工期;并且由于预制构件安装于桥梁支撑架下方,且离地面的距离很近,避免了预制构件在桥梁支撑架上加载而产生的上下重复运输,进一步大大缩短了工期,减少了成本;工期仅为人工堆载的1/15~1/10;具有效率高的特点。
2、吊挂的预制构件离地面的距离很近,防止了加载物摆放不当或连接松动而产生的坠落造成人员伤亡,安全性能好。
3、安装拆卸预制构件方便、省时,减少了大型机械作业,由人工与小型机械配合即可完成,成本低。
4、加载物为预制构件,计量准确。
5、预制构件比重大,占地少。
6、加载数量少,工期缩短,减少封交通时间。
7、加载物(即预制构件)可以重复使用,通用性强,可长期使用,符合循环经济的政策要求,体现了节能和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预制构件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右视图;
图5是图1的左视图;
图6是本发明桥梁支撑架吊挂预制构件的示意图;
图中:1-预制构件,2-第一滚轮,3-第二滚轮,4-第一吊钩安装凹槽,5-第一吊钩,6-第二吊钩安装凹槽,7-第二吊钩,8-第三吊钩安装凹槽,9-第三吊钩,10-第四吊钩安装凹槽,11-第四吊钩,12-第三滚轮,13-第四滚轮,14-滚轮安装凹槽,15-第一导轨,16-第二导轨,17-桥梁支撑架的立杆,18-钢丝绳或导链或电动葫芦,19-桥梁支撑架的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下挂式对桥梁支撑架进行加载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制作预制构件1,预制构件为块状,预制构件1的上表面内固定(如焊接或制成一体)有用于将预制构件吊挂到桥梁支撑架上的第二吊钩7、第三吊钩9,第二吊钩7位于预制构件1的上表面上的第二吊钩安装凹槽6内,第三吊钩9位于预制构件1的上表面上的第三吊钩安装凹槽8内,第二吊钩7、第三吊钩9的上端均低于预制构件1的上表面;预制构件1的下表面设有用于行走的第一滚轮2、第二滚轮3、第三滚轮12、第四滚轮13,第一滚轮2、第二滚轮3、第三滚轮12、第四滚轮13上均设有环形凹槽(用于在导轨上行走),第一滚轮2与第二滚轮3位于同一轴线上(如图2所示,即可在同一导轨上运行),第三滚轮12与第四滚轮13位于同一轴线上(采用4个滚轮,预制构件能沿2条导轨运行),第一滚轮2、第二滚轮3、第三滚轮12、第四滚轮13分别位于各自对应的滚轮安装凹槽14内,第一滚轮2、第二滚轮3、第三滚轮12、第四滚轮13的下端均凸出预制构件1的下表面;预制构件1的前侧面内固定(如焊接或制成一体)有用于将预制构件牵引的第一吊钩(或称挂钩)5(图1中的右边为前,左边为后;图1中的上方为上,下方为下;图4中的右边为右,左边为左),第一吊钩5位于预制构件1的前侧面上的第一吊钩安装凹槽4内;预制构件1的后侧面内固定(如焊接或制成一体)有用于将预制构件牵引的第四吊钩(或称挂钩)11,第四吊钩11位于预制构件1的后侧面上的第四吊钩安装凹槽10内;
2)当桥梁支撑架施工完后,在桥梁支撑架的立杆17之间的地面上铺设第一导轨15、第二导轨16并延伸至桥梁支撑架外(导轨的作用是便于预制构件的进出),用起重机械(如吊车)将第一个预制构件吊在第一导轨15、第二导轨16的上方,然后将第一个预制构件落下,第一个预制构件上的第一滚轮2、第二滚轮3落在第一导轨15上,第三滚轮12、第四滚轮13落在第二导轨16上,再将第一个预制构件推入桥梁支撑架的立杆17之间,用钢丝绳或导链或电动葫芦18系住(锁紧)第二吊钩7、第三吊钩9,然后用钢丝绳或导链或电动葫芦18将第一个预制构件吊挂在桥梁支撑架的横杆19上,第一个预制构件的下表面离地面的高度为50~100mm;依次类推,再将第二个预制构件吊挂在桥梁支撑架的横杆19上,直至达到桥梁支撑架的设计加载重量;
3)桥梁支撑架加载达到设计要求后,解除预制构件与桥梁支撑架的横杆19的连接(即解开钢丝绳或导链或电动葫芦18),将预制构件落在第一导轨15、第二导轨16上,然后,将预制构件从桥梁支撑架中拉出(桥梁支撑架包括桥梁支撑架的立杆17和桥梁支撑架的横杆19);再用起重机械(如吊车)将预制构件吊走,运至下一施工段继续使用。
所述的预制构件为钢筋混凝土;按现有常规方法预制。
所述的预制构件的长为1.0~2.5m,宽为0.5~1.2m,高为0.5~1.5m。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预制构件的材料为铸铁。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预制构件的材料为铸钢。

下挂式对桥梁支撑架进行加载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下挂式对桥梁支撑架进行加载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下挂式对桥梁支撑架进行加载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挂式对桥梁支撑架进行加载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挂式对桥梁支撑架进行加载的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桥梁支撑架进行加载的方法。下挂式对桥梁支撑架进行加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制作预制构件;2)当桥梁支撑架施工完后,在桥梁支撑架的立杆之间铺设导轨,将预制构件安设在导轨上;3)用钢丝绳或导链或电动葫芦将第一个预制构件吊挂在桥梁支撑架上,并使第一个预制构件的下表面离地面的高度为50100mm;依次类推,再将第二个预制构件吊挂在桥梁支撑架上,直至达到桥梁支撑架的设计加载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