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隧道事故紧急救援通道及其救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公路隧道事故紧急救援的通道, 还涉及一种使用该通道的救援方法。 背景技术 近十多年来, 公路隧道建设规模日益增大, 从 97 年至今, 公路隧道每年增长 100 余 公里, 隧道设施日益完善。公路隧道已成为交通路线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极大地提高了交 通效率, 较大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压力。然而, 公路隧道便利的交通带来了车速高、 车流量大 等问题, 因而交通事故也常有发生, 交通事故一旦发生, 故障车被卡在隧道中, 一方面导致 交通堵塞, 另一方面, 对故障车及人员的救援难以施展。而在现代公路隧道的设计建设中, 一股在双向隧道夹层或底层留有较窄的人行救援通道, 内部空间仅 1 米左右, 没有留下足 够的空间供救援车辆和人员进出, 而且每隔 80 米才有一个进出点, 因而不方便紧急运输救 援, 隧道救援十分被动困难。公路隧道救援问题成为当今公路隧道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观察, 公路隧道内的顶部具有较大的空间。一股隧道最高高度约 6 ~ 7 米, 隧 道对行驶车辆高度限制一股为 4 米左右, 所以车辆上方还有 2 米以上的高度空间可以利用。 该空间内一股装有风机、 指示灯牌等物, 但是空间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公路隧道事故紧急救援通道, 通过该专用救援通道, 可 以使得救护人员能够迅速赶赴隧道内的事故地点实施紧急救援。 此外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 的是提供一种使用该专用通道的救援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公路隧道事故紧急救援通道, 所述通 道设置在隧道内的顶部, 并且在所述通道中铺设有导轨, 所述导轨上装有电瓶动力吊车, 所 述电瓶动力吊车的底部还装有一个救援吊车。
为了使用上述通道进行救援, 本发明的救援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 采用电瓶动力吊 车作为救援车运行在通道中铺设的导轨上 ; 当隧道内发生事故时, 在电瓶动力吊车的底部 携带一个可升降的小吊车迅速赶赴事故发生地 ; 到达事故点后, 电瓶动力吊车放下携带的 救援小吊车实施救援 ; 救援工作完成后, 电瓶动力吊车再将小吊车拉起, 从导轨上返回。
其中, 通道最好位于隧道内顶部的中间位置。通道的宽为 1.2 米, 高为 1.6 米。电瓶 动力吊车和小吊车组成的救援装置优选为 : 宽度≤ 1.2 米, 高度≤ 1.6 米, 重量≤ 300 公斤。
本发明通过改造现代隧道的布局, 在隧道内顶部留出一定的空间作为事故紧急救 援专用通道, 不仅合理地利用了隧道顶部的闲置空间, 而且还解决了现代公路隧道救援难 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 1 是现代公路隧道内部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 2 是本发明改造的公路隧道内部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 3 是本发明通道中铺设单轨的救援装置示意图。 图 4 是本发明通道中铺设双轨的救援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图 1 显示了南京过江公路隧道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其中隧道内 1 的最高高度约 6 ~ 7 米, 遂道顶部每间隔一定距离 ( 约 100 米, 各隧道情况不一 ) 安装了两到三个直径约 1 米的风机 2, 除此外, 隧道顶部还安装了指示灯牌 3, 交通灯的固定支架等。交通车 4 的高 度限制一股为 4 米。
图 2 是本发明对现代公路隧道改造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将图 1 中隧道内 1 顶部的中间风机 2 移至顶部左右 1 米以外的空间, 若有并列的三组风机就改为两组风机并 且在隧道纵向方向增加风机 2, 保持风机总数量不变, 不影响风量。指示灯牌 3 的安装位置 也相应移动, 保证在隧道 1 顶部的中间位置留出一定的空间作为紧急救援专用通道 5。 通道 5 的宽约 1.2 米, 高约 1.6 米。
如图 3 和图 4 所示, 在专用通道 5 中铺设导轨 6( 图 3 中为单轨, 图 4 中为平行双 轨 ), 采用专用电瓶动力车 7( 图 3 中为悬挂式吊车, 图 4 中为常规四轮车 ) 作为救援车运 行在导轨 6 上, 该救援车 7 底部携带一个可升降的救援小吊车 8。当发生交通事故时, 救援 车 7 携带小吊车 8 迅速赶赴事故点, 放下救援小吊车 8 实施救援。其中, 救援装置最好是 : 宽度不超过 1.2 米, 高度不超过 1.6 米, 重量不超过 300 公斤。这种救援装置既可在现有隧 道中改造, 更可在以后新建隧道中安装。并且救援工作不影响正常隧道车辆 4 在隧道 1 中 的正常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