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便携行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车辅助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用途便携行车装置。背景技术 目前, 随着经济的发展, 汽车成为了人们日常使用的工具, 但是开过普通小汽车 ( 不包括越野车 ) 的人都知道, 常常会有以下几种开车困境 : 路边无引坡较高台阶的泊车、 闹市区沿街有限空间的台阶泊车、 单侧双轮倾斜陷泥的回位、 影响单轮通过无法避让的小 深坑的通行, 当然可以通过附近找些砖石或者板材铺垫以解决, 但砖石不是随处可找的, 即 便找到了不能很好的解决行车问题, 这种直接在坡面上放置支撑板的方式, 存在容易因 “翘 尾” 而碰擦车底和损坏台阶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便携行车装置, 其具有结构简单, 携带方便以 及可应付多种行车, 泊车困难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
一种多用途便携行车装置, 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底板和支撑板, 所述底板的一端开 设有定位孔, 配合定位孔于支撑板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 所述支撑板通过插销设于底板上, 且所述底板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
所述底板和支撑板的表面均设置有多数防滑凸花。
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为手摇螺旋式千斤顶。
所述支撑板的背面相对于开设定位槽的另一端设置有多数斜直角支撑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所述多用途便携行车装置通过将支撑板的一端搭设于台阶 之上, 另一端通过插销设于底板之上, 并可用千斤顶调节支撑板与底板的夹角, 以适应不同 高度的台阶, 不仅结构简单, 便于携带, 而且实用有效, 可解决多种行车, 泊车困难。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多用途便携行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本发明多用途便携行车装置的具体使用示意图。
图中 :
1、 支撑板 ; 2、 底板 ; 3、 定位槽 ; 4、 定位孔 ; 5、 插销 ; 6、 凸花 ; 7、 千斤顶 ; 8、 支撑槽 ; 9、 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 1 所示, 图 1 为本发明多用途便携行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本发明 多用途便携行车装置的具体使用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 一种多用途便携行车装置, 用于解决在行车过程中遇到的高台阶 的泊车、 闹市区沿街有限空间的台阶泊车、 单侧双轮倾斜陷泥的回位、 影响单轮通过无法 避让的小深坑的通行等难题, 其包括底板 2 和支撑板 1, 所述底板 2 和支撑板 1 的尺寸为 30cm×60cm, 且所述底板 2 和支撑板 1 的表面均设置有多数防滑凸花 6, 所述底板 2 的一端 开设有定位孔 4, 配合定位孔 4 于支撑板 1 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 3, 所述支撑板 1 的背面相 对于开设定位槽 3 的另一端设置有多数斜直角支撑槽 8, 以使支撑板 1 可紧密的设置于台阶 9 之上, 避免因压力过大损害台阶 9, 所述支撑板 1 通过插销 5 设于底板 2 的一端, 且所述底 板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手摇螺旋式千斤顶 7。
使用时, 当遇到较高台阶 9 时, 如果台阶 9 下面的路基比较坚实, 只需将支撑板 1 搭设于台阶 9 和地面之间即可, 若台阶 9 下面的路基不实时, 首先将底板 2 设置于台阶 9 之 下, 然后将支撑板 1 的设置定位槽 3 的一端对应底板 2 的定位孔 4 插上插销 5, 以避免支撑 板 1 在水平方向的移动, 再调节千斤顶 7 的高度, 使支撑板 1 的另一端上设置的支撑槽 8 搭 设于台阶 9 之上, 最后即可开车使车轮通过支撑板 1 爬上台阶 9。
所述多用途便携行车装置通过将支撑板 1 的一端搭设于台阶 9 之上, 另一端通过 插销 5 设于底板 2 之上, 并可用千斤顶 7 调节支撑板 1 与底板 2 的夹角, 以适应不同高度的 台阶, 不仅结构简单, 便于携带, 而且实用有效, 可解决多种行车, 泊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