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1421766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41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351267.6

申请日:

2013.06.19

公开号:

CN203769179U

公开日:

2014.08.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C2/04; E04C2/36

主分类号:

E04C2/04

申请人:

牛军

发明人:

牛军

地址: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头条5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是自主研发液压式多功能墙板成形机挤压振捣一次成形的高密度、无钢筋硅酸盐水泥制品,是循环利用废弃再生资源的墙体承重板材,从根本上替代砌块类传统墙材。它作为承重墙体结构的承重基材,所做的墙体将承重墙板、墙体密柱、压顶圈梁刚性连接固为一体,成为智能型建筑结构构造的基本承载体,其墙体密柱、压顶圈梁纵横贯通于建筑整体结构内,形成钢筋网笼,一屋一笼,笼笼相接,层层相连,立体骨架,板混整体承载建筑结构体系,创造出以浅地基结构、承重墙体结构、加密楼板结构刚性连接固为一体的智能型建筑结构构造;彻底改变填充式非承重墙体,墙柱分离,墙梁分离传统建筑结构的弊端。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建筑领域,节能环保,省工,省料,省时,造价低,显著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为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创出一条新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5-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生产、养护无需加温加热,是由自主研发的专用设备-液压式多功能墙板成形机挤压、振捣生产一次完成的多孔、无钢筋、高密度硅酸盐水泥制品;它是智能型建筑钢筋网笼立体骨架板混整体承载结构构造的承重基材;它与墙体密柱、压顶圈梁刚性连接固为一体所构成的单层、双层、多层、混合层、一字型、L型、T型承重墙体及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11-6),成为智能型建筑钢筋网笼立体骨架板混整体承载结构构造的基本承载体;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构造类型,按厚度70mm、100mm、120mm分为70型、100型、120型三种型号,其长度统一规格为2000-4000mm,其宽度统一规格为30cm、45cm、60cm统称为30板、45板、60板,其接口榫均采用燕尾锁口榫;承重墙板类型的选用,是根据建筑荷载、布置、隔音、保温、防水等工程所需要的承重墙体结构类型确定的;其墙体表面平整误差小于3mm,免去披砂浆灰找平工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的70型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5)(2),即70型30板、45板、60板的燕尾锁口榫统一规格为:槽深10mm,槽内口26mm,槽外口22mm,其孔径统一规格为φ40mm,板边与孔边间距统一规格为15mm;其中30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20mm,孔边与孔边间距为15mm;45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31mm,孔边与孔边间距为18mm;60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28mm,孔边与孔边间距为16mm;它与墙体密柱、压顶圈梁刚性连接固为一体,构成单层、双层、多层、混合层、一字型、L型、T型承重墙体及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11-6),70型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的选用,是根据建筑荷载、布置、隔音、保温、防水等工程所要求的承重墙体结构类型确定的;其墙体表面平整误差小于3mm,免去 披砂浆灰找平工序。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的100型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5)(3),即100型30板、45板、60板的燕尾锁口榫统一规格为:槽深10mm,槽内口32mm,槽外口28mm,其孔径统一规格为φ60mm,板边与孔边间距统一规格为20mm;其中30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40mm,孔边与孔边间距为20mm;45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35mm,孔边与孔边间距为20mm;60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30mm,孔边与孔边间距为20mm;它与墙体密柱、压顶圈梁刚性连接固为一体,构成单层、双层、多层、混合层、一字型、L型、T型承重墙体及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11-6),100型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的选用,是根据建筑荷载、布置、隔音、保温、防水等工程所要求的承重墙体结构类型确定的;其墙体表面平整误差小于3mm,免去披砂浆灰找平工序。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的120型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5)(4),即120型30板、45板、60板的燕尾锁口榫统一规格为:槽深10mm(1),槽内口40mm(1),槽外口36mm(1),其孔径统一规格为φ70mm(4),板边与孔边间距统一规格为25mm(4);其中30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40mm(4),孔边与孔边间距为20mm(4);45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40mm(4),孔边与孔边间距为30mm(4);60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30mm(4),孔边与孔边间距为20mm(4);它与墙体密柱、压顶圈梁刚性连接固为一体,构成一字型、L型、T型承重墙体及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11-6),120型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的选用,是根据建筑荷载、布置、隔音、保温、防水等工程所要求的承重墙体结构类型确定的;其墙体表面平整 误差小于3mm,免去披砂浆灰找平工序。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即70型、100型、120型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所组成的一字型承重墙体(10-6),是由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墙体密柱、压顶圈梁刚性连接固为一体,构成单层、双层、多层承重墙体及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一字型承重墙体类型的选用,是根据建筑结构的荷载、布置、隔音、保温、防水等工程所要求的承重墙体结构类型确定的;其墙体表面平整误差小于3mm,免去披砂浆灰找平工序。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即70型、100型、120型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所组成的L型承重墙体(8-6),是由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墙体密柱、压顶圈梁刚性连接固为一体,构成单层、双层、多层、混合层承重墙体及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L型承重墙体类型的选用,是根据建筑结构的荷载、布置、隔音、保温、防水等工程所要求的承重墙体结构类型确定的;其墙体表面平整误差小于3mm,免去披砂浆灰找平工序。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即70型、100型、120型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所组成的T型承重墙体(8-6),是由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墙体密柱、压顶圈梁刚性连接固为一体,构成单层、双层、多层、混合层承重墙体及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T型承重墙体类型的选用,是根据建筑结构的荷载、布置、隔音、保温、防水等工程所要求的承重墙体结构类型确定的;其墙体表面平整误差小于3mm,免去披砂浆灰找平工序。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即70型、100型、120型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所组成的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11-9),其建筑墙体的保温、防水层封闭在承重墙体内,它是由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墙体密柱、压顶圈梁、保温材料、防水材料刚性连接固为一体,构成一字型、L型、T型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其类型的选用,是根据建筑荷载、布置、隔音、保温、防水等工程所要求的承重墙体结构类型确定的;其墙体表面平整误差小于3mm,免去披砂浆灰找平工序。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即70型、100型、120型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所组成的混合层承重墙体(11)(9),是由70型或100型、120型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与墙体密柱、压顶圈梁刚性连接固为一体,构成一字型、L型、T型、双层、多层的混合层承重墙体;混合层承重墙体类型的选用,是根据建筑结构的荷载、布置、隔音等工程所要求的承重墙体结构类型确定的;其墙体表面平整误差小于3mm,免去披砂浆灰找平工序。 

说明书

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项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包括土木工程领域)的承重墙体材料及实施方法;具体是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以下简称承重墙板)。 
背景技术
由于传统建筑普遍采用“粗梁、大柱、深地基”的结构构造(指砖混、框架、剪力墙、整体浇筑、钢架等结构构造),墙体结构是用砌块类墙体材料(砌墙抹灰的传统做法)做成的填充式非承重墙体(砖混、整体浇筑结构构造除外),其墙体厚重,使传统建筑长期存在着结构不优化,体量巨大,耗能高,荷载重负,不环保,建材浪费严重,施工效率低,费工,费料,费时,造价高的弊端;墙体材料亟待创新,墙体结构、建筑结构的革新,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发明作用 
本发明是自主研发液压式多功能墙板成形机挤压振捣一次成形的高密度、无钢筋硅酸盐水泥制品,即承重墙板(1)-(5);它是智能型钢筋网笼立体骨架板混整体承载建筑结构构造(以下简称智能型建筑结构构造)的承重基材;用其所做的承重墙体(6)-(11)是智能型建筑结构构造的基本承载体,其承重墙体结构是以承重墙板作承重基材,并与墙体密柱、压顶圈梁刚性连接固为一体所构成;其中的墙体密柱(6)-(11)是建筑结构的承重柱,隐蔽在承重墙体结构内,所构成的一字型、T型、L型墙体密柱,纵向贯通于建筑整体结构内;其中的压顶圈梁(14)-(18)是建筑结构的承重梁,隐蔽在承重墙体结构内,并与加密楼板刚性连接固为一体构成的T型梁,隐蔽在承重墙体、加密 楼板结构里,横向贯通于建筑整体结构内;最终形成钢筋网笼、立体骨架、板混整体承载结构构造体系,创造出以浅地基结构、承重墙体结构、加密楼板结构钢性连接固为一体的智能型建筑结构构造(12)-(30)(举模拟住宅建筑-例做详细说明,以下简称示范建筑)。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废弃再生资源作原料,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创造出新型墙体承重材料,且做出建筑承重墙体,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建筑填充式非承重墙体;将本发明作建筑承重基材,将承重墙体作建筑基本承载体,构成以浅地基结构、承重墙体结构、加密楼板结构为结构体系的智能型建筑结构构造;小梁密柱替代粗梁大柱,承重墙体替代厚重且不承重墙体,“小梁、密柱、浅地基”的智能型建筑结构构造替代“粗梁、大柱、深地基”的传统建筑结构构造;彻底改变墙柱分离,墙梁分离,墙体不承重传统建筑结构构造的弊端;使建筑无明梁,无明柱,体量轻,荷载小,耗能低,结构优化,构造坚固,抗灾强势(地震、洪水),节能环保,省工,省料,省时,造价低;为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创出一条新路。 
发明构造 
本发明外观构造及规格(1)-(5):按其厚度70mm、100mm、120mm分为70型、100型、120型三种型号(适用于建筑承重墙体需要),其长度统-规格为2000-4000mm(专用汽车、起吊设备、推车、机具,运输、搬运、安装),其宽度统一规格为30cm、45cm、60cm统称为30板、45板、60板(适用于施工安装);其接口均采用燕尾锁口榫(胶粘凝固后不开裂);板面误差<2mm(平整度高,精制规范);整体墙面误差<3mm(免去砂浆找平工序,直接装饰)。 
70型30板、45板、60板接口榫槽统一规格为:槽深10mm(5),槽内口26mm(5),槽外口22mm(5),孔径统一规格为φ40mm(2),板边与孔边间距统一规格为15mm(2);其中30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20mm(2),孔边与孔边间距为15mm(2);45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31mm(2),孔边与孔边间距为18mm(2);60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28mm(2),孔边与孔边间距为16mm(2);其适合于配电房等检修操作间的单层隔墙。 
100型30板、45板、60板接口的榫槽统一规格为:槽深10mm(5),槽内口32mm(5),槽外口28mm(5),其孔径统一规格为φ60mm(3),板边与孔边间距统一规格为20mm(3);其中30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40mm(3),孔边与孔边间距为20mm(3);45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35mm(3),孔边与孔边间距为20mm(3);60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30mm(3),孔边与孔边间距为20mm(3);其适合于住宅单层隔室墙。 
120型30板、45板、60板接口的榫槽统一规格为:槽深10mm(5),槽内口40mm(5),槽外口36mm(5),其孔径统一规格为φ70mm(4),板边与孔边间距统一规格为25mm(4),其中30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40mm(4),孔边与孔边间距为20mm(4);45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40mm(4),孔边与孔边间距为30mm(4);60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30mm(4),孔边与孔边间距为20mm(4);其适合于住宅单层隔户墙。 
其物理性能:70型、100型、120型承重墙板容重分别为90、150、180kg/m2(容量轻,密度大);压强指数分别为4mpa、5mpa、6mpa(强度高);收缩值均为0.40mm/m(变化值小,稳定性高)。 
其使用特性:轻质高强,容重轻,承重力大,精制规范,误差小,品质稳 定,收缩值小,防水阻燃,隔音保温,抗老化,抗振动,可锯,可钉,可粘,可拼装,可大量利用废弃再生资源作生产原料,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及土地资源,易装饰,施工干作业,安装快捷牢固。 
本发明所做的承重墙体构造类型(6)-(11):按墙体厚度分为单层、双层、多层承重墙体;按墙体功能分为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按墙体几何形状分为一字型、T型、L型、混合层承重墙体。 
本发明不同规格在承重墙体结构中的选用,承重墙体结构类型的选用,均是根据建筑的荷载、布置、隔音、保温、防水等工程要求所确定的。 
墙板胶(全称强力建筑防水粘结剂)是安装承重墙板的专用胶(自主研发)(6)-(11);它是由多种高分子聚合物、水洗砂、水泥及抗拉材料配制而成的干粉颗粒状高强度建筑防水粘结剂;其分为普通型和速凝型,加水搅匀成稠状即可使用;常规工程用普通型,特殊工程用速凝型。它是用于建筑外墙、地下室、游泳池、水渠、下水道等工程的钢性防水材料。其特点:成本低,抗老化,使用方便,粘结力强,防水性能好,防止墙体开裂,提高墙体承载强度。其粘结强度比水泥砂浆高5倍,比承重墙板高3倍。 
总之,承重墙板是一种资源节约,质优价廉,应用广范的新型墙体材料;它使建筑结构优化,质量坚固,保温防水耐久,工程造价降低。 
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质检参数表 

发明效果 
本发明应用在建筑领域的实际效果: 
1、结构优化,荷载降低。本发明所做的承重墙体结构与浅地基结构、加密楼板结构固为一体构成的智能型建筑结构构造,大大增强建筑的承载力、结合力、牵拉力,使建筑结构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建筑无明梁,无明柱,荷载降低30%以上。 
2、废物利用,生态环保。本发明充分利用建筑、工业废渣废料作生产原料(占50%以上),循环利用;用其替代所有墙体材料(砌块、板类),可以杜绝毁地烧砖,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 
3、资源再生,节约资源。本发明可将建筑垃圾重复利用(包括废弃承重墙板),资源再生,变废为宝,形成循环经济,节约资源。 
4、减少工序,降低造价。本发明所做的承重墙体,表面平整(误差<3mm),可直接装饰,免去墙面披灰找平工序,显著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造价。 
5、占用空间小,扩大使用面积。本发明所做的承重墙体,壁薄,承载力大,占用空间小,扩大建筑使用面积10%左右。 
6、改进程序,避免重复。本发明创造出先立墙板后灌梁、柱,将建筑墙体、结构、设施、装饰工程同步实施,建好一层,再逐层建造的施工程序及方法;彻底改变传统建筑工程的施工程序及方法,避免重复施工。 
7、降低成本,节约能源。本发明是挤压振捣机制一次成形规模化生产的,无需加温烧制,自然养护;既降低成本,又节约能源。 
8、降低能耗,保温减排。本发明所做的保温防水墙体,保温效果显著,可以满足任何地域建筑保温的设计要求;从而,降低取暖(保温)的能耗30%以上, 大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9、功能多用,节省材料。本发明所做的承重墙体可将管、线等隐蔽安装在墙孔内,并便于建筑梁、柱的浇筑,大量节省建筑模板。 
10、安装快捷,省工省时。本发明在建筑墙体工程中,可切割、拼装、粘结;使墙板安装快捷,省工省时。 
11、机械施工,干作业,效率高。本发明从生产、装卸、搬运、运输到安装,均采用机械化操作,墙板粘结干作业,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 
12、应用广泛,坚固耐久。本发明在建筑领域及土木工程上应用广泛,优势显著;如旧房改造、隔墙装修工程,城镇的护城河堤、下水道、电缆管道、广告牌坊、花池、围墙等工程,农村的禽畜养殖场、水利灌溉渠、挡土墙、沼气池、粮仓等工程广泛应用;其工程造价低,质量坚固耐久。 
附图说明
图1:承重墙板构造及规格 
承重墙板70、100、120型构造及规格 
注:承重墙板按厚度70mm、100mm、120mm规格分为70型、100型、120型三种类型;其长度统一规格为2000-4000mm,其宽度统一规格为30cm、45cm、60cm统称为30板、45板、60板。 
图2:70型承重墙板构造及规格 
1 承重墙板70型30板构造及规格 
2 承重墙板70型45板构造及规格 
3 承重墙板70型60板构造及规格 
图3:100型承重墙板结构构造及规格 
1 承重墙板100型60板构造及规格 
2 承重墙板100型45板构造及规格 
3 承重墙板100型30板构造及规格 
图4:120型承重墙板构造及规格 
1 承重墙板120型60板构造及规格 
2 承重墙板120型45板构造及规格 
3 承重墙板120型30板构造及规格 
图5:承重墙板燕尾锁口榫构造及规格 
1 承重墙板70型燕尾锁口榫构造及规格 
2 承重墙板100型燕尾锁口榫构造及规格 
3 承重墙板120型燕尾锁口榫构造及规格 
图6:单层承重墙体结构构造类型及安装 
1 单层一字型承重墙体 
①承重墙板 
②钢筋混凝土 
2 单层L型承重墙体 
①承重墙板 
②钢筋混凝土 
3 单层T型承重墙体 
①承重墙板 
②钢筋混凝土 
4 单层承重墙体安装 
①承重墙板 
②钢筋混凝土 
③墙板胶 
5 单层承重墙体安装 
①承重墙板 
②钢筋混凝土 
③墙板胶 
注:单层承重墙体厚度为70、100、120mm 
图7:双层承重墙体结构构造类型及安装 
1 双层一字型承重墙体 
①承重墙板 
②钢筋混凝土 
2 双层L型承重墙体 
①承重墙板 
②钢筋混凝土 
3 双层T型承重墙体 
①承重墙板 
②钢筋混凝土 
4 双层承重墙体安装 
①承重墙板 
②钢筋混凝土 
③墙板胶 
5 双层承重墙体安装 
①承重墙板 
②钢筋混凝土 
③墙板胶 
注:双层承重墙体厚度为140-200mm 
图8:多层承重墙体结构构造类型及安装 
1 多层一字型承重墙体结构构造 
①承重墙板 
②钢筋混凝土 
2 多层L型承重墙体结构构造 
①承重墙板 
②钢筋混凝土 
3 多层T型承重墙体结构构造 
①承重墙板 
②钢筋混凝土 
4 多层承重墙体安装 
①承重墙板 
②钢筋混凝土 
③墙板胶 
5 多层承重墙体安装 
①承重墙板 
②钢筋混凝土 
③墙板胶 
注:1、多层:指承重墙体壁厚由3层以上墙板构成 
2、多层承重墙体厚度为220-500mm 
图9: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结构构造类型及安装 
1 混合层一字型保温防水承重墙体结构构造 
①承重墙板 
②钢筋混凝土 
③刚性防水层(墙板胶) 
④保温层(保温材料) 
2 混合层L型保温防水承重墙体结构构造 
①承重墙板 
②钢筋混凝土 
③刚性防水层(墙板胶) 
④保温层(保温材料) 
3 混合层T型保温防水承重墙体结构构造 
①承重墙板 
②钢筋混凝土 
③刚性防水层(墙板胶) 
④保温层(保温材料) 
4 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安装 
①承重墙板 
②钢筋混凝土 
③刚性防水层(墙板胶) 
④保温层(保温材料) 
5 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安装 
①承重墙板 
②钢筋混凝土 
③刚性防水层(墙板胶) 
④保温层(保温材料) 
注:1、混合层:指承重墙板、保温材料、防水材料混合构成 
2、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厚度为350-500mm 
图10: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结构构造类型及安装 
1 混合层一字型保温防水承重墙体结构构造 
①承重墙板 
②钢筋混凝土 
③刚性防水层(墙板胶) 
④保温层(保温材料) 
2 混合层L型保温防水承重墙体结构构造 
①承重墙板 
②钢筋混凝土 
③刚性防水层(墙板胶) 
④保温层(保温材料) 
3 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安装 
①承重墙板 
②钢筋混凝土 
③刚性防水层(墙板胶) 
④保温层(保温材料) 
4 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安装 
①承重墙板 
②钢筋混凝土 
③刚性防水层(墙板胶) 
④保温层(保温材料) 
图11:混合承重墙体结构构造类型 
1 混合层T型承重墙体结构构造 
①承重墙板 
②钢筋混凝土 
2 混合层T型保温防水承重墙体结构构造 
①承重墙板 
②钢筋混凝土 
③刚性防水层(墙板胶) 
④保温层(保温材料) 
3 混合层T型承重墙体结构构造 
①承重墙板 
②钢筋混凝土 
4 混合层T型保温防水承重墙体结构构造 
①承重墙板 
②钢筋混凝土 
③刚性防水层(墙板胶) 
④保温层(保温材料) 
5 混合层T型承重墙体结构构造 
①承重墙板 
②钢筋混凝土 
6 混合层T型保温防水承重墙体结构构造 
①承重墙板 
②钢筋混凝土 
③刚性防水层(墙板胶) 
④保温层(保温材料) 
图12:住宅建筑(模拟住宅建筑,以下简称示范建筑)外观整体效果 
图13:示范建筑住宅单元整体布置 
1 客厅及餐厅 
2 卧室 
3 卫生间 
4 厨房及阳台 
5 楼梯口及公共通道 
图14:示范建筑单层承重墙体结构构造 
1 单层承重墙板 
2 单层承重墙体密柱 
3 隐形T型梁 
4 加密楼板 
5 普通楼板 
6 压顶圈梁 
图15:示范建筑双层承重墙体结构构造 
1 双层承重墙板 
2 双层承重墙体墙体密柱 
3 双层承重墙体隐形梁 
4 加密楼板 
5 普通楼板 
6 压顶圈梁 
图16:示范建筑混合层承重墙体结构构造 
1 混合层承重墙体承重墙板 
2 保温层(保温材料) 
3 隐形T型梁 
4 混合层承重墙体墙体密柱 
5 加密楼板 
6 普通楼板 
7 刚性防水层(墙板胶) 
8 压顶圈梁 
图17:示范建筑地基屋体混合层承重墙体结构构造 
1 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承重墙板 
2 刚性防水层(墙板胶) 
3  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承重墙板 
4  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墙体密柱 
5  刚性保温层(保温材料) 
6  加密楼板 
7  地基桩 
8  地基底板 
9  隐形T型梁 
10 压顶圈梁 
图18:示范建筑混合层承重墙体结构构造 
1  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承重墙板 
2  保温层(保温材料) 
3  刚性防水层(墙板胶) 
4  墙体密柱 
5  隐形T型梁 
6  加密楼板 
7  普通楼板 
8  外隔墙装饰楼线构件 
9  外隔墙装饰柱脚构件 
10 外隔墙装饰柱构件 
11 压顶圈梁 
图19:示范建筑承重墙体及墙体密柱总体布置 
1  单层承重墙体及墙体密柱 
2 双层承重墙体及墙体密柱 
3 多层承重墙体及墙体密柱 
4 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及墙体密柱 
5 阳台门及门过梁 
6 窗及窗过梁 
7 门及门过梁 
8 楼大门及大门过梁 
图20:示范建筑承重墙体及压顶圈梁总体布置 
1 单层承重墙体及压顶圈梁 
2 双层承重墙体及压顶圈梁 
3 多层承重墙体及压顶圈梁 
4 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及压顶圈梁 
5 加密楼板区域 
6 普通楼板区域 
图21:示范建筑承载结构总体布置 
1 单层承重墙体及墙体密柱 
2 双层承重墙体及墙体密柱 
3 多层承重墙体及墙体密柱 
4 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墙体密柱 
5 加密楼板区域 
6 普通楼板区域 
图22:示范建筑结构构造侧立面 
1  浅地基结构地基土层构造基础土层 
2  浅地基结构地基土层构造钢网水泥砂浆层 
3  浅地基结构地基底板构造地基底板层 
4  浅地基结构地基桩群构造地基桩柱 
5  浅地基结构地基屋体构造保温防水承重墙体及墙体密柱 
6  浅地基结构地基屋体构造的多层承重墙体 
7  外墙装饰构件 
8  隐形T型梁 
9  加密楼板 
10 普通楼板 
图23:示范建筑结构构造侧立面 
1  浅地基结构地基土层构造基础土层 
2  浅地基结构地基土层构造钢网水泥砂浆层 
3  浅地基结构地基底板构造地基底板层 
4  浅地基结构地基桩群构造地基桩柱 
5  浅地基结构地基屋体构造保温防水承重墙体及墙体密柱 
6  浅地基结构地基屋体构造的多层承重墙体 
7  外墙装饰构件 
8  隐形T型梁 
9  加密楼板 
10 普通楼板 
图24:示范建筑浅地基结构构造 
1 浅地基结构地基桩整体构造布置平面 
2 浅地基结构地基底板整体构造平面 
图25:示范建筑浅地基结构地基屋体构造 
1 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及墙体密柱 
2 多层承重墙体及墙体密柱 
3 门及门过梁 
图26:示范建筑浅地基结构地基屋体构造 
1 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及墙体密柱 
2 多层承重墙体及墙体密柱 
3 门及门过梁 
4 地基屋体加密屋顶(地上一层加密楼板) 
图27:示范建筑总体屋面 
1 楼梯口门房 
2 建筑屋面 
3 雨漏管 
图28:示范建筑承重墙体(内隔墙)结构局部构造 
1 承重墙板(单层、双层、多层墙体) 
2 墙体密柱(单层、双层、多层墙体) 
3 压顶圈梁(单层、双层、多层墙体) 
4 加密楼板 
5 墙板胶 
6 隐形T型梁 
图29:示范建筑门套及承重墙体结构构造 
1 承重墙板(单层、双层、多层墙体) 
2 门套 
3 墙体密柱(单层、双层、多层墙体) 
4 门过梁(单层、双层、多层墙体) 
5 压顶圈梁(单层、双层、多层墙体) 
6 加密楼板 
7 隐形T型梁 
图30:示范建筑窗套及承重墙体结构构造 
1 承重墙板(单层、双层、多层墙体) 
2 窗套 
3 墙体密柱(单层、双层、多层墙体) 
4 窗过梁(单层、双层、多层墙体) 
5 压顶圈梁(单层、双层、多层墙体) 
6 加密楼板 
7 隐形T型梁 
具体实施方法 
本发明的生产实施方法:用水泥作主料,建筑垃圾、工业废渣作辅料(占50%以上),粉碎筛制加入添加剂搅拌成半干料后,放入专用生产设备一次成形,自然养护,制成承重墙板。 
建筑地下基础结构实施方法。浅地基结构(17)(22)-(26)实施方法:1、实施地基土层构造(22)(23)(24):根据地质勘测、建筑设计确定地基基础结 构的深度,挖掘地基坑,铺垫砂石层,平整夯实砂石层基础,再做钢网水泥砂浆层;2、实施地基桩构造(17)(22)(23)(24):根据地质勘测、建筑设计确定地基桩的深度,地基桩群的数量,挖掘地基桩坑,将地基桩钢筋笼垂直安装固定在地基桩坑内,用混凝土灌实,露出钢筋头(或根据地质结构直接打地基管桩);3、实施地基底板构造(17)(22)(23)(24):在钢网水泥砂浆层上捆扎钢筋网架,与地基桩钢筋头焊牢,用模板将四周封闭,再用混凝土灌实,露出钢筋头;4、实施地基屋体构造(17)(22)(23)(24)(28):在地基底板构造上规范安装各类承重墙体(9)-(11),用专用吊装机具将墙板垂直吊放就位,再将墙板胶分别抹在墙板底处和接口处进行安装,找准垂直水平后固定就位,将墙体密柱钢筋笼放入预留空间内(墙板之间),与地基底板钢筋头焊牢,用混凝土灌实,露出钢筋头,再做压顶圈梁,与所有墙体刚性连接固为一体,最后做整体加密楼板与承重墙体结构刚性连接固为一体,露出钢筋头;浅地基结构工程完工(17)(22)-(26)。 
建筑地上整体结构(12)-(22)(27)-(30)实施方法:在浅地基结构(17)(22)-(26)的基础上,先将建筑一层楼建成后,再逐层建造,直至全部完工(12)-(30)。建筑一层楼建造时,先将承重墙板垂直安装在加密楼板上,用墙板胶粘结牢固(预留门窗洞口、墙体密柱空间),同时做隐蔽工程(管、线、预埋件)、安装门窗框架(29)(30);按规范安装各类承重墙体(6)-(11),将墙体密柱钢筋笼放入预留空间内,与加密楼板钢筋头焊牢,用模板将墙体密柱空间两侧封闭,用混凝土灌实;用模板将墙体上端两侧封闭做槽,再将压顶圈梁钢筋笼分别安装在槽内,与墙体密柱钢筋头焊牢,用混凝土灌实;用模板制作预灌楼板平台,将模板铺设支撑固定,捆匝加密楼板钢筋网架,与压顶圈 梁钢筋头焊牢,捆匝普通楼板钢筋网架,与加密楼板钢筋网架连接牢固,用混凝土灌实;建筑一层工程完工。使建筑的浅地基结构、承重墙体结构、加密楼板结构固为一体,形成一屋一笼,屋屋相连,笼笼相接的钢筋网笼板混共同承载结构构造。按此层层重复施工直至封顶峻工,最终形成笼笼相接,层层相连,钢筋网笼立体骨架板混整体承载结构构造的智能型建筑(12)-(30)。 
具体实施(施工)程序。施工程序:建筑基础工程(17)(22)-(26)(浅地基结构)→建一层工程→安装各种承重墙板(6)-(11)(预留门窗洞口、柱空间)→安装门窗框架及隐蔽工程(29)(30)→安装墙体密柱钢筋笼→焊接钢筋头→封闭柱空间→灌混凝土→安装压顶圈梁钢筋笼→焊接钢筋头→封闭压顶圈梁空间→灌混凝土→做预灌楼板模板平台→捆匝加密楼板钢筋网架→焊接钢筋头→捆匝普通楼板钢筋网架→灌混凝土(建筑一层楼工程完工)→二至N层重复施工直至封顶全部峻工(12)-(30)。 
主要保护范围 
主要保护范围: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的外观构造。 

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pdf(4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69179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8.13CN203769179U(21)申请号 201320351267.6(22)申请日 2013.06.19E04C 2/04(2006.01)E04C 2/36(2006.01)(73)专利权人牛军地址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头条59号(72)发明人牛军(54) 实用新型名称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是自主研发液压式多功能墙板成形机挤压振捣一次成形的高密度、无钢筋硅酸盐水泥制品,是循环利用废弃再生资源的墙体承重板材,从根本上替代砌块类传统墙材。它作为承重墙体结构的承。

2、重基材,所做的墙体将承重墙板、墙体密柱、压顶圈梁刚性连接固为一体,成为智能型建筑结构构造的基本承载体,其墙体密柱、压顶圈梁纵横贯通于建筑整体结构内,形成钢筋网笼,一屋一笼,笼笼相接,层层相连,立体骨架,板混整体承载建筑结构体系,创造出以浅地基结构、承重墙体结构、加密楼板结构刚性连接固为一体的智能型建筑结构构造;彻底改变填充式非承重墙体,墙柱分离,墙梁分离传统建筑结构的弊端。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建筑领域,节能环保,省工,省料,省时,造价低,显著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为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创出一条新路。(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 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3页。

3、 附图2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3页 附图25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69179 UCN 203769179 U1/2页21.一种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5-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生产、养护无需加温加热,是由自主研发的专用设备-液压式多功能墙板成形机挤压、振捣生产一次完成的多孔、无钢筋、高密度硅酸盐水泥制品;它是智能型建筑钢筋网笼立体骨架板混整体承载结构构造的承重基材;它与墙体密柱、压顶圈梁刚性连接固为一体所构成的单层、双层、多层、混合层、一字型、L型、T型承重墙体及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11-6),成为智。

4、能型建筑钢筋网笼立体骨架板混整体承载结构构造的基本承载体;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构造类型,按厚度70mm、100mm、120mm分为70型、100型、120型三种型号,其长度统一规格为2000-4000mm,其宽度统一规格为30cm、45cm、60cm统称为30板、45板、60板,其接口榫均采用燕尾锁口榫;承重墙板类型的选用,是根据建筑荷载、布置、隔音、保温、防水等工程所需要的承重墙体结构类型确定的;其墙体表面平整误差小于3mm,免去披砂浆灰找平工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的70型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5)(2),即70型30板、45板、60板的。

5、燕尾锁口榫统一规格为:槽深10mm,槽内口26mm,槽外口22mm,其孔径统一规格为40mm,板边与孔边间距统一规格为15mm;其中30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20mm,孔边与孔边间距为15mm;45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31mm,孔边与孔边间距为18mm;60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28mm,孔边与孔边间距为16mm;它与墙体密柱、压顶圈梁刚性连接固为一体,构成单层、双层、多层、混合层、一字型、L型、T型承重墙体及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11-6),70型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的选用,是根据建筑荷载、布置、隔音、保温、防水等工程所要求的承重墙体结构类型确定的;其墙体表面平整误差小于3mm,免去 披砂浆灰找平工序。

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的100型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5)(3),即100型30板、45板、60板的燕尾锁口榫统一规格为:槽深10mm,槽内口32mm,槽外口28mm,其孔径统一规格为60mm,板边与孔边间距统一规格为20mm;其中30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40mm,孔边与孔边间距为20mm;45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35mm,孔边与孔边间距为20mm;60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30mm,孔边与孔边间距为20mm;它与墙体密柱、压顶圈梁刚性连接固为一体,构成单层、双层、多层、混合层、一字型、L型、T型承重墙体及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11-6),100。

7、型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的选用,是根据建筑荷载、布置、隔音、保温、防水等工程所要求的承重墙体结构类型确定的;其墙体表面平整误差小于3mm,免去披砂浆灰找平工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的120型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5)(4),即120型30板、45板、60板的燕尾锁口榫统一规格为:槽深10mm(1),槽内口40mm(1),槽外口36mm(1),其孔径统一规格为70mm(4),板边与孔边间距统一规格为25mm(4);其中30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40mm(4),孔边与孔边间距为20mm(4);45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40mm(4),孔边与孔边间距为30m。

8、m(4);60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30mm(4),孔边与孔边间距为20mm(4);它与墙体密柱、压顶圈梁刚性连接固为一体,构成一字型、L型、T型承重墙体及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11-6),120型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的选用,是根据建筑荷载、布置、隔音、保温、防水等工程所要求的承重墙体结构类型确定的;其墙体表面平整 误差小于3mm,免去披砂浆灰找平工序。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即70型、100型、120型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所组成的一字型承重墙体(10-6),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769179 U2/2页3是由机制多功能承重墙。

9、板、墙体密柱、压顶圈梁刚性连接固为一体,构成单层、双层、多层承重墙体及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一字型承重墙体类型的选用,是根据建筑结构的荷载、布置、隔音、保温、防水等工程所要求的承重墙体结构类型确定的;其墙体表面平整误差小于3mm,免去披砂浆灰找平工序。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即70型、100型、120型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所组成的L型承重墙体(8-6),是由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墙体密柱、压顶圈梁刚性连接固为一体,构成单层、双层、多层、混合层承重墙体及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L型承重墙体类型的选用,是根据建筑结构的荷载、布置、隔音。

10、、保温、防水等工程所要求的承重墙体结构类型确定的;其墙体表面平整误差小于3mm,免去披砂浆灰找平工序。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即70型、100型、120型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所组成的T型承重墙体(8-6),是由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墙体密柱、压顶圈梁刚性连接固为一体,构成单层、双层、多层、混合层承重墙体及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T型承重墙体类型的选用,是根据建筑结构的荷载、布置、隔音、保温、防水等工程所要求的承重墙体结构类型确定的;其墙体表面平整误差小于3mm,免去披砂浆灰找平工序。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机制多功能承重。

11、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即70型、100型、120型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所组成的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11-9),其建筑墙体的保温、防水层封闭在承重墙体内,它是由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墙体密柱、压顶圈梁、保温材料、防水材料刚性连接固为一体,构成一字型、L型、T型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其类型的选用,是根据建筑荷载、布置、隔音、保温、防水等工程所要求的承重墙体结构类型确定的;其墙体表面平整误差小于3mm,免去披砂浆灰找平工序。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即70型、100型、120型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所组成的混合层承重墙体。

12、(11)(9),是由70型或100型、120型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与墙体密柱、压顶圈梁刚性连接固为一体,构成一字型、L型、T型、双层、多层的混合层承重墙体;混合层承重墙体类型的选用,是根据建筑结构的荷载、布置、隔音等工程所要求的承重墙体结构类型确定的;其墙体表面平整误差小于3mm,免去披砂浆灰找平工序。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769179 U1/13页4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 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是涉及一项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包括土木工程领域)的承重墙体材料及实施方法;具体是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以下简称承重墙板)。背景技术0002 由于传统建筑普遍采用“粗梁、大柱、深地基”的结构构造(指。

13、砖混、框架、剪力墙、整体浇筑、钢架等结构构造),墙体结构是用砌块类墙体材料(砌墙抹灰的传统做法)做成的填充式非承重墙体(砖混、整体浇筑结构构造除外),其墙体厚重,使传统建筑长期存在着结构不优化,体量巨大,耗能高,荷载重负,不环保,建材浪费严重,施工效率低,费工,费料,费时,造价高的弊端;墙体材料亟待创新,墙体结构、建筑结构的革新,迫在眉睫。发明内容0003 发明作用0004 本发明是自主研发液压式多功能墙板成形机挤压振捣一次成形的高密度、无钢筋硅酸盐水泥制品,即承重墙板(1)-(5);它是智能型钢筋网笼立体骨架板混整体承载建筑结构构造(以下简称智能型建筑结构构造)的承重基材;用其所做的承重墙体。

14、(6)-(11)是智能型建筑结构构造的基本承载体,其承重墙体结构是以承重墙板作承重基材,并与墙体密柱、压顶圈梁刚性连接固为一体所构成;其中的墙体密柱(6)-(11)是建筑结构的承重柱,隐蔽在承重墙体结构内,所构成的一字型、T型、L型墙体密柱,纵向贯通于建筑整体结构内;其中的压顶圈梁(14)-(18)是建筑结构的承重梁,隐蔽在承重墙体结构内,并与加密楼板刚性连接固为一体构成的T型梁,隐蔽在承重墙体、加密 楼板结构里,横向贯通于建筑整体结构内;最终形成钢筋网笼、立体骨架、板混整体承载结构构造体系,创造出以浅地基结构、承重墙体结构、加密楼板结构钢性连接固为一体的智能型建筑结构构造(12)-(30)(。

15、举模拟住宅建筑-例做详细说明,以下简称示范建筑)。0005 发明目的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废弃再生资源作原料,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创造出新型墙体承重材料,且做出建筑承重墙体,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建筑填充式非承重墙体;将本发明作建筑承重基材,将承重墙体作建筑基本承载体,构成以浅地基结构、承重墙体结构、加密楼板结构为结构体系的智能型建筑结构构造;小梁密柱替代粗梁大柱,承重墙体替代厚重且不承重墙体,“小梁、密柱、浅地基”的智能型建筑结构构造替代“粗梁、大柱、深地基”的传统建筑结构构造;彻底改变墙柱分离,墙梁分离,墙体不承重传统建筑结构构造的弊端;使建筑无明梁,无明柱,体量轻,荷载小,耗能低,结。

16、构优化,构造坚固,抗灾强势(地震、洪水),节能环保,省工,省料,省时,造价低;为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创出一条新路。0007 发明构造0008 本发明外观构造及规格(1)-(5):按其厚度70mm、100mm、120mm分为70型、100型、120型三种型号(适用于建筑承重墙体需要),其长度统-规格为2000-4000mm(专用汽车、说 明 书CN 203769179 U2/13页5起吊设备、推车、机具,运输、搬运、安装),其宽度统一规格为30cm、45cm、60cm统称为30板、45板、60板(适用于施工安装);其接口均采用燕尾锁口榫(胶粘凝固后不开裂);板面误差2mm(平整度高,精制规范)。

17、;整体墙面误差3mm(免去砂浆找平工序,直接装饰)。0009 70型30板、45板、60板接口榫槽统一规格为:槽深10mm(5),槽内口26mm(5),槽外口22mm(5),孔径统一规格为40mm(2),板边与孔边间距统一规格为15mm(2);其中30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20mm(2),孔边与孔边间距为15mm(2);45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31mm(2),孔边与孔边间距为18mm(2);60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28mm(2),孔边与孔边间距为16mm(2);其适合于配电房等检修操作间的单层隔墙。0010 100型30板、45板、60板接口的榫槽统一规格为:槽深10mm(5),槽内口32mm(5),。

18、槽外口28mm(5),其孔径统一规格为60mm(3),板边与孔边间距统一规格为20mm(3);其中30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40mm(3),孔边与孔边间距为20mm(3);45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35mm(3),孔边与孔边间距为20mm(3);60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30mm(3),孔边与孔边间距为20mm(3);其适合于住宅单层隔室墙。0011 120型30板、45板、60板接口的榫槽统一规格为:槽深10mm(5),槽内口40mm(5),槽外口36mm(5),其孔径统一规格为70mm(4),板边与孔边间距统一规格为25mm(4),其中30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40mm(4),孔边与孔边间距为20mm(4。

19、);45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40mm(4),孔边与孔边间距为30mm(4);60板榫边与孔边间距为30mm(4),孔边与孔边间距为20mm(4);其适合于住宅单层隔户墙。0012 其物理性能:70型、100型、120型承重墙板容重分别为90、150、180kg/m2(容量轻,密度大);压强指数分别为4mpa、5mpa、6mpa(强度高);收缩值均为0.40mm/m(变化值小,稳定性高)。0013 其使用特性:轻质高强,容重轻,承重力大,精制规范,误差小,品质稳 定,收缩值小,防水阻燃,隔音保温,抗老化,抗振动,可锯,可钉,可粘,可拼装,可大量利用废弃再生资源作生产原料,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及土地资。

20、源,易装饰,施工干作业,安装快捷牢固。0014 本发明所做的承重墙体构造类型(6)-(11):按墙体厚度分为单层、双层、多层承重墙体;按墙体功能分为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按墙体几何形状分为一字型、T型、L型、混合层承重墙体。0015 本发明不同规格在承重墙体结构中的选用,承重墙体结构类型的选用,均是根据建筑的荷载、布置、隔音、保温、防水等工程要求所确定的。0016 墙板胶(全称强力建筑防水粘结剂)是安装承重墙板的专用胶(自主研发)(6)-(11);它是由多种高分子聚合物、水洗砂、水泥及抗拉材料配制而成的干粉颗粒状高强度建筑防水粘结剂;其分为普通型和速凝型,加水搅匀成稠状即可使用;常规工程用普。

21、通型,特殊工程用速凝型。它是用于建筑外墙、地下室、游泳池、水渠、下水道等工程的钢性防水材料。其特点:成本低,抗老化,使用方便,粘结力强,防水性能好,防止墙体开裂,提高墙体承载强度。其粘结强度比水泥砂浆高5倍,比承重墙板高3倍。0017 总之,承重墙板是一种资源节约,质优价廉,应用广范的新型墙体材料;它使建筑结构优化,质量坚固,保温防水耐久,工程造价降低。0018 机制多功能承重墙板质检参数表0019 说 明 书CN 203769179 U3/13页60020 发明效果0021 本发明应用在建筑领域的实际效果:0022 1、结构优化,荷载降低。本发明所做的承重墙体结构与浅地基结构、加密楼板结构固。

22、为一体构成的智能型建筑结构构造,大大增强建筑的承载力、结合力、牵拉力,使建筑结构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建筑无明梁,无明柱,荷载降低30以上。0023 2、废物利用,生态环保。本发明充分利用建筑、工业废渣废料作生产原料(占50以上),循环利用;用其替代所有墙体材料(砌块、板类),可以杜绝毁地烧砖,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说 明 书CN 203769179 U4/13页70024 3、资源再生,节约资源。本发明可将建筑垃圾重复利用(包括废弃承重墙板),资源再生,变废为宝,形成循环经济,节约资源。0025 4、减少工序,降低造价。本发明所做的承重墙体,表面平整(误差3。

23、mm),可直接装饰,免去墙面披灰找平工序,显著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造价。0026 5、占用空间小,扩大使用面积。本发明所做的承重墙体,壁薄,承载力大,占用空间小,扩大建筑使用面积10左右。0027 6、改进程序,避免重复。本发明创造出先立墙板后灌梁、柱,将建筑墙体、结构、设施、装饰工程同步实施,建好一层,再逐层建造的施工程序及方法;彻底改变传统建筑工程的施工程序及方法,避免重复施工。0028 7、降低成本,节约能源。本发明是挤压振捣机制一次成形规模化生产的,无需加温烧制,自然养护;既降低成本,又节约能源。0029 8、降低能耗,保温减排。本发明所做的保温防水墙体,保温效果显著,可以满足任何地。

24、域建筑保温的设计要求;从而,降低取暖(保温)的能耗30以上, 大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0030 9、功能多用,节省材料。本发明所做的承重墙体可将管、线等隐蔽安装在墙孔内,并便于建筑梁、柱的浇筑,大量节省建筑模板。0031 10、安装快捷,省工省时。本发明在建筑墙体工程中,可切割、拼装、粘结;使墙板安装快捷,省工省时。0032 11、机械施工,干作业,效率高。本发明从生产、装卸、搬运、运输到安装,均采用机械化操作,墙板粘结干作业,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0033 12、应用广泛,坚固耐久。本发明在建筑领域及土木工程上应用广泛,优势显著;如旧房改造、隔墙装修工程,城镇的护城河堤、下水道、电。

25、缆管道、广告牌坊、花池、围墙等工程,农村的禽畜养殖场、水利灌溉渠、挡土墙、沼气池、粮仓等工程广泛应用;其工程造价低,质量坚固耐久。附图说明0034 图1:承重墙板构造及规格0035 承重墙板70、100、120型构造及规格0036 注:承重墙板按厚度70mm、100mm、120mm规格分为70型、100型、120型三种类型;其长度统一规格为2000-4000mm,其宽度统一规格为30cm、45cm、60cm统称为30板、45板、60板。0037 图2:70型承重墙板构造及规格0038 1 承重墙板70型30板构造及规格0039 2 承重墙板70型45板构造及规格0040 3 承重墙板70型60。

26、板构造及规格0041 图3:100型承重墙板结构构造及规格0042 1 承重墙板100型60板构造及规格0043 2 承重墙板100型45板构造及规格0044 3 承重墙板100型30板构造及规格说 明 书CN 203769179 U5/13页80045 图4:120型承重墙板构造及规格0046 1 承重墙板120型60板构造及规格0047 2 承重墙板120型45板构造及规格0048 3 承重墙板120型30板构造及规格0049 图5:承重墙板燕尾锁口榫构造及规格0050 1 承重墙板70型燕尾锁口榫构造及规格0051 2 承重墙板100型燕尾锁口榫构造及规格0052 3 承重墙板120型燕。

27、尾锁口榫构造及规格0053 图6:单层承重墙体结构构造类型及安装0054 1 单层一字型承重墙体0055 承重墙板0056 钢筋混凝土0057 2 单层L型承重墙体0058 承重墙板0059 钢筋混凝土0060 3 单层T型承重墙体0061 承重墙板0062 钢筋混凝土0063 4 单层承重墙体安装0064 承重墙板0065 钢筋混凝土0066 墙板胶0067 5 单层承重墙体安装0068 承重墙板0069 钢筋混凝土0070 墙板胶0071 注:单层承重墙体厚度为70、100、120mm0072 图7:双层承重墙体结构构造类型及安装0073 1 双层一字型承重墙体0074 承重墙板0075 。

28、钢筋混凝土0076 2 双层L型承重墙体0077 承重墙板0078 钢筋混凝土0079 3 双层T型承重墙体0080 承重墙板0081 钢筋混凝土0082 4 双层承重墙体安装0083 承重墙板说 明 书CN 203769179 U6/13页90084 钢筋混凝土0085 墙板胶0086 5 双层承重墙体安装0087 承重墙板0088 钢筋混凝土0089 墙板胶0090 注:双层承重墙体厚度为140-200mm0091 图8:多层承重墙体结构构造类型及安装0092 1 多层一字型承重墙体结构构造0093 承重墙板0094 钢筋混凝土0095 2 多层L型承重墙体结构构造0096 承重墙板009。

29、7 钢筋混凝土0098 3 多层T型承重墙体结构构造0099 承重墙板0100 钢筋混凝土0101 4 多层承重墙体安装0102 承重墙板0103 钢筋混凝土0104 墙板胶0105 5 多层承重墙体安装0106 承重墙板0107 钢筋混凝土0108 墙板胶0109 注:1、多层:指承重墙体壁厚由3层以上墙板构成0110 2、多层承重墙体厚度为220-500mm0111 图9: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结构构造类型及安装0112 1 混合层一字型保温防水承重墙体结构构造0113 承重墙板0114 钢筋混凝土0115 刚性防水层(墙板胶)0116 保温层(保温材料)0117 2 混合层L型保温防水承。

30、重墙体结构构造0118 承重墙板0119 钢筋混凝土0120 刚性防水层(墙板胶)0121 保温层(保温材料)0122 3 混合层T型保温防水承重墙体结构构造说 明 书CN 203769179 U7/13页100123 承重墙板0124 钢筋混凝土0125 刚性防水层(墙板胶)0126 保温层(保温材料)0127 4 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安装0128 承重墙板0129 钢筋混凝土0130 刚性防水层(墙板胶)0131 保温层(保温材料)0132 5 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安装0133 承重墙板0134 钢筋混凝土0135 刚性防水层(墙板胶)0136 保温层(保温材料)0137 注:1、混合。

31、层:指承重墙板、保温材料、防水材料混合构成0138 2、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厚度为350-500mm0139 图10: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结构构造类型及安装0140 1 混合层一字型保温防水承重墙体结构构造0141 承重墙板0142 钢筋混凝土0143 刚性防水层(墙板胶)0144 保温层(保温材料)0145 2 混合层L型保温防水承重墙体结构构造0146 承重墙板0147 钢筋混凝土0148 刚性防水层(墙板胶)0149 保温层(保温材料)0150 3 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安装0151 承重墙板0152 钢筋混凝土0153 刚性防水层(墙板胶)0154 保温层(保温材料)0155 4 混合层保温防水承重墙体安装0156 承重墙板0157 钢筋混凝土0158 刚性防水层(墙板胶)0159 保温层(保温材料)0160 图11:混合承重墙体结构构造类型0161 1 混合层T型承重墙体结构构造说 明 书CN 203769179 U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