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轴向心载荷自动调配式悬挂系统.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1419334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5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9112052.3

申请日:

1999.01.26

公开号:

CN1233568A

公开日:

1999.11.0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B60G25/00

主分类号:

B60G25/00

申请人:

张玉玺;

发明人:

张玉玺

地址:

250022山东省济南市腊山路12号沣泽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按设计要求首先将调配架前支座3、调配架中间支座2、调配架后支座4、前钢板限位垫5、后钢板限位垫6、固定在原有车架7上面,将载荷自动调配架1、装入调配架中间支座2的轴承座内,再将传统中轴及弹簧钢板8,后轴及弹簧钢板9的两活动端交叉插入载荷自动调配架1的中间空隙内,将两固定端分别装入调配架前支座3和调配架后支座4,当汽车重载时,将原本弓形弹簧钢板压平伸长,迫使两轴均向中心靠拢,实现了增载向心的基本原理。当汽车通过凹凸路面时,如中轴进入凸型路,传统中轴及弹簧钢板8的活动端受压,压迫载荷自动调配架1后端上扬,迫使

权利要求书

1: 双联轴向心载荷自动调配式悬挂系统其特证是:一、双联轴车 辆工作时,随着载荷的增加,两轴同时向中心靠拢,载荷与 轴距成反比。二、双联轴车辆的弹簧钢板交叉共用载荷自动 调配架,;车辆通过凹凸路面时,能自动调配两轴间载荷相等。

说明书


双联轴向心载荷自动调配式悬挂系统

    本发明专利涉及汽车制造和汽车改装领域;多少年耒,尽管汽车离不开公路,但汽车设计制造者从未没有把汽车对公路的破坏例入日程,如何减轻汽车对公路的破坏,这就是本项发明专利的初衷中心思想!三轴汽车的中后双联轴,真正对公路的破坏,主要在重载荷转弯时产生的滑动磨擦,这就是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现代三轴汽车,中后轴为双联轴,传统弹性悬挂结构已无法再缩小轴距,特别是载荷与轴距成正比,载荷增大,轴距也加大,汽车转弯时双联轴产生的滑动磨擦系数也越大,造成对公路的严重破坏,轮胎的严重磨损;又因为弹簧钢板太短,减震性能极差,而且结构复杂,制造和运输成本都很高。

    本发明专利的特点是:双联轴载荷与轴距变化正好与现代汽车相反。

    本发明专利的优点是:1、轴距设计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轻易就可将双联轴轴距设计到最小,当轴载荷加大时,双轴均向中心靠拢,使汽车在行驶中和转弯时缩小滑动磨擦面,减轻双联轴车辆对公路的破坏,延长轮胎使用寿命。2、当汽车通过凹凸路面时,利用路面的不平度,强制自动进行载荷调配,始终使两轴间载荷相等。3、本系统利用了现代两轴车单后轴的悬挂技术,与双联轴稼接,改善了减震性能,提高驾驭舒适性,减轻货物破损,降低制造和运输成本。

    说明书附图为:1、载荷自动调配架,2、调配架中间支座,3调配架前支座,4调配架后支座,5、前钢板限位垫,6、后钢板限位垫,7、原有车架,8、传统中轴及弹簧钢板,9、原有后轴及弹簧钢板。

    按设计要求首先将调配架前支座3、调配架中间支座2、调配架后支座4、前钢板限位垫5、后钢板限位垫6、固定在原有车架7上面,将载荷自动调配架1、装入调配架中间支座2的轴承座内,再将传统中轴及弹簧钢板8,后轴及弹簧钢板9地两活动端交叉插入载荷自动调配架1的中间空隙内,将两固定端分别装入调配架前支座3和调配架后支座4,当汽车重载时,将原本弓形弹簧钢板压平伸长,迫使两轴均向中心靠拢,实现了向心的目的。当汽车通过凹凸路面时,如中轴进入凸型路,传统中轴及弹簧钢板8的活动端受压,压迫载荷自动调配架1后端上扬,迫使前端与传统后轴及弹簧钢板9下降,自动调配到载荷相等的目的。如后轴进入凸型路,整个悬挂系统动作相反,使两轴载荷始终相等,这就是本发明专利的两项特证。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用实施例对本发明专利从原有轴架7开始,做进一步说明;说明书附图为本发明专利的原理结构示意图,按设计要求将调配架前支座3、调配架中间支座2、调配架后支座4、前钢板限位垫5、后钢板限位垫6、固定在原有车架7上面,将载荷自动调配架1、装入调配架中间支座2的轴承座内,再将传统中轴及弹簧钢板8,后轴及弹簧钢板9的两活动端交叉插入载荷自动调配架1的中间空隙内,在重力做用下与调配架两端结合,固定端分别装入调配架前支座3和调配架后支座4,与整车连接在一起,承载应有重量,当汽车重载时,将原本弓形弹簧钢板压平伸长,迫使两轴均向中心靠拢,这样就实现了“增载向心”的基本原理。当汽车通过凹凸路面时,如中轴进入凸型路区域,传统中轴及弹簧钢板8的活动端受压,压迫载荷自动调配架1后端上扬,迫使前端与传统后轴及弹簧钢板9下降,这样就达到并实现了自动调配到载荷相等的基本原理。如后轴进入凸型路,整个悬挂系统相反运动,使两轴载荷始终相等,这就是本发明专利的两项根本特证。

双联轴向心载荷自动调配式悬挂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双联轴向心载荷自动调配式悬挂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双联轴向心载荷自动调配式悬挂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联轴向心载荷自动调配式悬挂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联轴向心载荷自动调配式悬挂系统.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按设计要求首先将调配架前支座3、调配架中间支座2、调配架后支座4、前钢板限位垫5、后钢板限位垫6、固定在原有车架7上面,将载荷自动调配架1、装入调配架中间支座2的轴承座内,再将传统中轴及弹簧钢板8,后轴及弹簧钢板9的两活动端交叉插入载荷自动调配架1的中间空隙内,将两固定端分别装入调配架前支座3和调配架后支座4,当汽车重载时,将原本弓形弹簧钢板压平伸长,迫使两轴均向中心靠拢,实现了增载向心的基本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