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连续油管.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418084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0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302719.6

申请日:

2014.06.09

公开号:

CN203867489U

公开日:

2014.10.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21B 17/20登记生效日:20170919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研究院变更后权利人: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77号金融港A2栋变更后权利人: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77号金融港A2栋变更事项:共同专利权人变更后权利人: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授权

IPC分类号:

E21B17/20

主分类号:

E21B17/20

申请人:

中石化石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研究院

发明人:

李新年; 褚建军

地址: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77号金融港A2栋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代理人:

胡琳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连续油管,包括用于输送液体介质的金属内衬层、以及套设于内衬层外侧壁上的金属保护层,其中,金属内衬层与金属保护层之间的间隙形成传输层,在传输层中设有电缆层和输液导管,输液导管和电缆层均固定于金属内衬层的外侧壁上,电缆层包括固定于金属内衬层上用于传输信号的通信电缆,以及固定于金属内衬层上用于传输电能的动力电缆,通信电缆和动力电缆均呈螺旋状缠绕于金属内衬层的外侧壁上,通信电缆和动力电缆的水平横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复合连续油管,通过设置金属保护层和金属内衬层,金属保护层保护了输液导管和电缆层,从而提高了本复合连续油管的结构强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复合连续油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送液体介质的金属内衬层、以及套设于所述内衬层外侧壁上的金属保护层,其中,所述金属内衬层与所述金属保护层之间的间隙形成传输层,在所述传输层中设有电缆层和输液导管,所述输液导管和电缆层均固定于所述金属内衬层的外侧壁上,所述电缆层包括固定于所述金属内衬层上用于传输信号的通信电缆,以及固定于所述金属内衬层上用于传输电能的动力电缆,所述通信电缆、动力电缆以及输液导管均呈螺旋状缠绕于所述金属内衬层的外侧壁上,所述通信电缆和所述动力电缆的水平横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连续油管,其特征在于,缠绕于所述金属内衬层的外侧壁上的通信电缆、动力电缆以及输液导管互相错开设置。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连续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电缆和所述动力电缆均设置有多根。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连续油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金属内衬层与所述金属保护层之间的传输层中还填充有玻璃纤维层。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连续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导管和所述电缆层均通过纤维带固定于所述金属内衬层的外侧壁上。

6.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连续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保护层由铠装于所述传输层外的多根钢丝绳共同形成,多根所述钢丝绳的轴线互相平行设置,所述多根钢丝绳形成环状的金属保护套。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连续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钢丝绳连接形成多个金属保护套。

说明书

复合连续油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业输油管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连续油管。
背景技术
连续油管单根长度可达几千米,连续油管缠挠在一个滚筒上,其具有高强度和高塑性,是一种具有很好挠性的管材。在石油工业中,连续油管可以代替常规油管进行很多作业,其具有配套设备体积小,作业周期快,成本低的优点。
在管壁中预埋有线缆的复合连续管是连续油管的一种新产品,其在作业时除了完成常规作业外,还能向井下传输信号,并实现连续管智能钻井和作业。现有的复合连续管采用多层高强度纤维等复合材料热塑成形,在高温、高压等恶劣工况下,存在弯曲变形、耐压能力不足、易磨损、易疲劳、老化快等缺点。同时,现有的复合管没有预置输液导管,不能实现液压传输,不会配合使用液动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连续油管,旨在提高其机械强度,同时还可实现液力传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连续油管,包括用于输送液体介质的金属内衬层、以及套设于所述内衬层外侧壁上的金属保护层,其中,所述金属内衬层与所述金属保护层之间的间隙形成传输层,在所述传输层中设有电缆层和输液导管,所述输液导管和电缆层均固定于所述金属内衬层的外侧壁上,所述电缆层包括固定于所述金属内衬层上用于传输信号的通信电缆,以及固定于所述金属内衬层上用于传输电能的动力电缆,所述通信电缆、动力电缆以及输液导管均呈螺旋状缠绕于所述金属内衬层的外侧壁上,所述通信电缆和所述动力电缆的水平横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
优选地,缠绕于所述金属内衬层的外侧壁上的通信电缆、动力电缆以及输液导管互相错开设置。
优选地,所述通信电缆和所述动力电缆均设置有多根。
优选地,在所述金属内衬层与所述金属保护层之间的传输层中还填充有玻璃纤维层。
优选地,所述输液导管和所述电缆层均通过纤维带固定于所述金属内衬层的外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金属保护层由铠装于所述传输层外的多根钢丝绳共同形成,多根所述钢丝绳的轴线互相平行设置,所述多根钢丝绳形成环状的金属保护套。
优选地,所述多根钢丝绳连接形成多个金属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复合连续油管,通过设置金属保护层和金属内衬层,金属保护层保护了输液导管和电缆层,从而提高了本复合连续油管的结构强度。另外,金属材质的内衬层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纤维等复合材料制成的连续管,其具有结构强度高、寿命高以及承压能力高的优点。同时,本实施例提出的复合连续油管通过设置输液导管,从而实现了液力传递。通信电缆、动力电缆和输液导管呈螺旋状缠绕于金属内衬层的外侧壁上,相对于通信电缆、动力电缆和输液导管的轴线与金属内衬层平行设置,其具有挠性更好的优点,同时,如果通信电缆、动力电缆和输液导管在某处发生断裂时,也可利于其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复合连续油管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复合连续油管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优选实施例中,复合连续油管包括用于输送液体介质的金属内衬层10、以及套设于内衬层外侧壁上的金属保护层20,其中,金属内衬层10与金属保护层20之间的间隙形成传输层30,在传输层30中设有电缆层31和输液导管32,输液导管32和电缆层31均固定于金属内衬层10的外侧壁上。液体介质包括水、泥浆等。
本复合连续油管使用输液导管32以传递液压油。金属内衬层10可以为石油工业常用的金属连续管,金属保护层20可以为普通的金属套,本实施例中,金属保护层20优选由铠装于传输层30外的多根钢丝绳共同形成,多根钢丝绳的轴线互相平行设置,多根钢丝绳形成环状的金属保护套。本实施例中,由多根钢丝绳组成的金属保护层20相对于整体一体成型出的金属套,其具有挠性更好的优点。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电缆层31包括固定于金属内衬层10上的用于传输信号的通信电缆311,以及固定于金属内衬层10上的用于传输电能的动力电缆312,从而实现复合连续油管作业时,井下工具与地面之间信息连通及执行控制。通信电缆311和动力电缆312均呈螺旋状缠绕于金属内衬层10的外侧壁上。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通信电缆311和动力电缆312的横截面可设置成圆形或椭圆形。
本实施例提出的复合连续油管,通过设置金属保护层20和金属内衬层10,金属保护层20保护了输液导管32和电缆层31,从而提高了本复合连续油管的结构强度。另外,金属材质的内衬层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纤维等复合材料制成的连续管,其具有结构强度高、寿命高以及承压能力高的优点。同时,本实施例提出的复合连续油管通过设置输液导管32,从而实现了液力传递,可配合使用液动工具。通信电缆311、动力电缆312和输液导管32呈螺旋状缠绕于金属内衬层10的外侧壁上,相对于通信电缆311、动力电缆312和输液导管32的轴线与金属内衬层10平行设置,其具有挠性更好的优点,同时,如果通信电缆311、动力电缆312和输液导管32在某处发生断裂时,也可利于其维修(因为,此时在金属内衬层10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通信电缆311、动力电缆312和输液导管32在相对于金属内衬层10的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可以拉长)。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以示出一层金属保护套的金属保护层20为例说明,当然金属保护套也可设置两层或两层以上,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当金属保护套设置有两层,此时,组成大环套小环的结构,金属保护套的结构强度更高。因复合连续油管在下井、起出的过程中可能造成复合连续油管的外侧壁因摩擦而造成外侧壁擦伤,因此,金属保护套可对其进行保护,设置多个金属保护套时可增强了其耐磨性,使其保护力度更佳。
进一步地,缠绕于金属内衬层10的外侧壁上的通信电缆311、动力电缆312以及输液导管32互相错开设置。错开设置是指:以通信电缆311为例说明,其在缠绕于金属内衬层10上时不会缠绕于动力电缆312以及输液导管32上,此时复合连续油管的结构强度更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缠绕于所述金属内衬层10的外侧壁上的通信电缆311、动力电缆312以及输液导管32相互之间可设置间隙也可不设置间隙,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通信电缆311和动力电缆312均设置有多根。
进一步地,在金属内衬层10与金属保护层20之间的传输层30中还填充有玻璃纤维层。当然,也可使用其它材质填充于传输层30的缝隙中,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因通信电缆311、动力电缆312以及输液导管32的线径不同,通信电缆311、动力电缆312以及输液导管32与金属保护层20之间会存在间隙,同时通信电缆311、动力电缆312以及输液导管32相互之间也会因其水平截面的形状产生缝隙,玻璃纤维层将金属内衬层10与金属保护层20之间的缝隙填满,使输液导管32和电缆层31稳定地固定于金属内衬层10与金属保护层20之间,从而提高了本复合连续油管的结构强度。
具体地,输液导管32和电缆层31均通过纤维带固定于金属内衬层10的外侧壁上。使用纤维带固定输液导管32和电缆层31,具有安装方便的优点。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复合连续油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复合连续油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复合连续油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合连续油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连续油管.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67489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0.08CN203867489U(21)申请号 201420302719.6(22)申请日 2014.06.09E21B 17/20(2006.01)(73)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研究院地址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77号金融港A2栋(72)发明人李新年 褚建军(74)专利代理机构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代理人胡琳萍(54) 实用新型名称复合连续油管(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连续油管,包括用于输送液体介质的金属内衬层、以及套设于内衬层外侧壁上的金属保。

2、护层,其中,金属内衬层与金属保护层之间的间隙形成传输层,在传输层中设有电缆层和输液导管,输液导管和电缆层均固定于金属内衬层的外侧壁上,电缆层包括固定于金属内衬层上用于传输信号的通信电缆,以及固定于金属内衬层上用于传输电能的动力电缆,通信电缆和动力电缆均呈螺旋状缠绕于金属内衬层的外侧壁上,通信电缆和动力电缆的水平横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复合连续油管,通过设置金属保护层和金属内衬层,金属保护层保护了输液导管和电缆层,从而提高了本复合连续油管的结构强度。(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

3、书3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67489 UCN 203867489 U1/1页21.一种复合连续油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送液体介质的金属内衬层、以及套设于所述内衬层外侧壁上的金属保护层,其中,所述金属内衬层与所述金属保护层之间的间隙形成传输层,在所述传输层中设有电缆层和输液导管,所述输液导管和电缆层均固定于所述金属内衬层的外侧壁上,所述电缆层包括固定于所述金属内衬层上用于传输信号的通信电缆,以及固定于所述金属内衬层上用于传输电能的动力电缆,所述通信电缆、动力电缆以及输液导管均呈螺旋状缠绕于所述金属内衬层的外侧壁上,所述通信电缆和所述动力电缆的水平横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

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连续油管,其特征在于,缠绕于所述金属内衬层的外侧壁上的通信电缆、动力电缆以及输液导管互相错开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连续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电缆和所述动力电缆均设置有多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连续油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金属内衬层与所述金属保护层之间的传输层中还填充有玻璃纤维层。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连续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导管和所述电缆层均通过纤维带固定于所述金属内衬层的外侧壁上。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连续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保护层由铠装于所述传输层外的多根钢丝绳共同形成,多根所述钢丝绳的轴线互相平行设置,所述多。

5、根钢丝绳形成环状的金属保护套。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连续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钢丝绳连接形成多个金属保护套。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867489 U1/3页3复合连续油管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业输油管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连续油管。背景技术0002 连续油管单根长度可达几千米,连续油管缠挠在一个滚筒上,其具有高强度和高塑性,是一种具有很好挠性的管材。在石油工业中,连续油管可以代替常规油管进行很多作业,其具有配套设备体积小,作业周期快,成本低的优点。0003 在管壁中预埋有线缆的复合连续管是连续油管的一种新产品,其在作业时除了完成常规作业外,还能向井下传输信。

6、号,并实现连续管智能钻井和作业。现有的复合连续管采用多层高强度纤维等复合材料热塑成形,在高温、高压等恶劣工况下,存在弯曲变形、耐压能力不足、易磨损、易疲劳、老化快等缺点。同时,现有的复合管没有预置输液导管,不能实现液压传输,不会配合使用液动工具。实用新型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连续油管,旨在提高其机械强度,同时还可实现液力传递。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连续油管,包括用于输送液体介质的金属内衬层、以及套设于所述内衬层外侧壁上的金属保护层,其中,所述金属内衬层与所述金属保护层之间的间隙形成传输层,在所述传输层中设有电缆层和输液导管,所述输液导管和电。

7、缆层均固定于所述金属内衬层的外侧壁上,所述电缆层包括固定于所述金属内衬层上用于传输信号的通信电缆,以及固定于所述金属内衬层上用于传输电能的动力电缆,所述通信电缆、动力电缆以及输液导管均呈螺旋状缠绕于所述金属内衬层的外侧壁上,所述通信电缆和所述动力电缆的水平横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0006 优选地,缠绕于所述金属内衬层的外侧壁上的通信电缆、动力电缆以及输液导管互相错开设置。0007 优选地,所述通信电缆和所述动力电缆均设置有多根。0008 优选地,在所述金属内衬层与所述金属保护层之间的传输层中还填充有玻璃纤维层。0009 优选地,所述输液导管和所述电缆层均通过纤维带固定于所述金属内衬层的外侧壁上。。

8、0010 优选地,所述金属保护层由铠装于所述传输层外的多根钢丝绳共同形成,多根所述钢丝绳的轴线互相平行设置,所述多根钢丝绳形成环状的金属保护套。0011 优选地,所述多根钢丝绳连接形成多个金属保护套。0012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复合连续油管,通过设置金属保护层和金属内衬层,金属保护层保护了输液导管和电缆层,从而提高了本复合连续油管的结构强度。另外,金属材质的内衬层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纤维等复合材料制成的连续管,其具有结构强度高、寿命高以及承说 明 书CN 203867489 U2/3页4压能力高的优点。同时,本实施例提出的复合连续油管通过设置输液导管,从而实现了液力传递。通信电缆、动力电缆和输液导管。

9、呈螺旋状缠绕于金属内衬层的外侧壁上,相对于通信电缆、动力电缆和输液导管的轴线与金属内衬层平行设置,其具有挠性更好的优点,同时,如果通信电缆、动力电缆和输液导管在某处发生断裂时,也可利于其维修。附图说明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复合连续油管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4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0015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0016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10、“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0017 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复合连续油管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8 本优选实施例中,复合连续油管包括用于输送液体介质的金属内衬层10、以及套设于内衬层外侧壁上的金属保护层20,其中,金属内衬层10与金属保护层20之间的间隙形成传输层30,在传输层30中设有电缆层31和输液导管32,输液导管32和电缆层31均固定于金属内衬层10的外侧壁上。液体介质包括水、泥浆等。001。

11、9 本复合连续油管使用输液导管32以传递液压油。金属内衬层10可以为石油工业常用的金属连续管,金属保护层20可以为普通的金属套,本实施例中,金属保护层20优选由铠装于传输层30外的多根钢丝绳共同形成,多根钢丝绳的轴线互相平行设置,多根钢丝绳形成环状的金属保护套。本实施例中,由多根钢丝绳组成的金属保护层20相对于整体一体成型出的金属套,其具有挠性更好的优点。0020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电缆层31包括固定于金属内衬层10上的用于传输信号的通信电缆311,以及固定于金属内衬层10上的用于传输电能的动力电缆312,从而实现复合连续油管作业时,井下工具与地面之间信息连通及执行控制。通信电缆311和动力。

12、电缆312均呈螺旋状缠绕于金属内衬层10的外侧壁上。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通信电缆311和动力电缆312的横截面可设置成圆形或椭圆形。0021 本实施例提出的复合连续油管,通过设置金属保护层20和金属内衬层10,金属保护层20保护了输液导管32和电缆层31,从而提高了本复合连续油管的结构强度。另外,金属材质的内衬层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纤维等复合材料制成的连续管,其具有结构强度高、寿命高以及承压能力高的优点。同时,本实施例提出的复合连续油管通过设置输液导管32,从而实现了液力传递,可配合使用液动工具。通信电缆311、动力电缆312和输液导管32呈螺旋状缠绕于金属内衬层10的外侧壁上,相对于通信电缆31。

13、1、动力电缆312和输液导管32的轴线与金属内衬层10平行设置,其具有挠性更好的优点,同时,如果通信电缆311、动力说 明 书CN 203867489 U3/3页5电缆312和输液导管32在某处发生断裂时,也可利于其维修(因为,此时在金属内衬层10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通信电缆311、动力电缆312和输液导管32在相对于金属内衬层10的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可以拉长)。0022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以示出一层金属保护套的金属保护层20为例说明,当然金属保护套也可设置两层或两层以上,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当金属保护套设置有两层,此时,组成大环套小环的结构,金属保护套的结构强度更高。因复合连续油管在下井、。

14、起出的过程中可能造成复合连续油管的外侧壁因摩擦而造成外侧壁擦伤,因此,金属保护套可对其进行保护,设置多个金属保护套时可增强了其耐磨性,使其保护力度更佳。0023 进一步地,缠绕于金属内衬层10的外侧壁上的通信电缆311、动力电缆312以及输液导管32互相错开设置。错开设置是指:以通信电缆311为例说明,其在缠绕于金属内衬层10上时不会缠绕于动力电缆312以及输液导管32上,此时复合连续油管的结构强度更高。0024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缠绕于所述金属内衬层10的外侧壁上的通信电缆311、动力电缆312以及输液导管32相互之间可设置间隙也可不设置间隙,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0025 具体地。

15、,本实施例中,通信电缆311和动力电缆312均设置有多根。0026 进一步地,在金属内衬层10与金属保护层20之间的传输层30中还填充有玻璃纤维层。当然,也可使用其它材质填充于传输层30的缝隙中,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0027 因通信电缆311、动力电缆312以及输液导管32的线径不同,通信电缆311、动力电缆312以及输液导管32与金属保护层20之间会存在间隙,同时通信电缆311、动力电缆312以及输液导管32相互之间也会因其水平截面的形状产生缝隙,玻璃纤维层将金属内衬层10与金属保护层20之间的缝隙填满,使输液导管32和电缆层31稳定地固定于金属内衬层10与金属保护层20之间,从而提高了本复合连续油管的结构强度。0028 具体地,输液导管32和电缆层31均通过纤维带固定于金属内衬层10的外侧壁上。使用纤维带固定输液导管32和电缆层31,具有安装方便的优点。0029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说 明 书CN 203867489 U1/1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67489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