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同时
还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紊乱,从而
导致的一组内分泌代谢综合病症;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热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
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的。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
致患者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糖尿病的诊
断一般为: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
摩尔/升即可确诊。其中,1型糖尿病发病年龄轻,大多不到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
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
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体可呈阳性;单服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
尿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高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
糖尿病的病因主要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
性,存在家族发病倾向;而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
素。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即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
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疲乏无力、肥胖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
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可伴发眼、神
经及心、脑、肾等血管组织器官的慢性并发症,此为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因素。
目前,主要通过药物治疗的方法控制糖尿病,包括口服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治疗。口服
药物治疗中,磺脲类药物刺激胰岛素分泌,对有一定胰岛功能者疗效较好;双胍类降糖药
的主要机制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减少胃肠道对葡萄
糖的吸收,降低体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以与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用;胰岛素
增效剂有增强胰岛素作用,改善糖代谢;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快速促胰岛素分泌,餐
前即刻口服。胰岛素治疗为强制注射胰岛素制剂,胰岛素治疗的最大不良反应为低血糖。
上述治疗方法虽然能一定程度上控制糖尿病,但是不管是口服药物治疗还是胰岛素治
疗都存在以下不足:长期治疗容易在体内积蓄,毒副作用大、不良反应多;治疗后引起血
糖忽高忽低,不易控制和调节;需要长期进行治疗,效果不佳;同时成本高,给患者带来
沉重的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对于由肝阳上亢,肾阳不足
所致的津枯便秘,腰膝酸软,小便频繁,精血亏虚的消渴症状(糖尿病)具有显著疗效,
标本兼治。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口服制剂。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熟地黄15~45份,
黄精25~75份,麦冬15~45份,天花粉20~60份,泽泻15~45份,茯苓20~60份,
知母15~45份,山药17~53份,牛膝15~45份,地骨皮15~45份,黄柏15~45份,
山茱萸20~60份,枸杞子15~45份,茯苓12~38份,龙胆草10~30份,败酱草15~45
份,牡丹皮20~60份,白芍15~45份,肉苁蓉17~53份,槐豆15~45份,丹参20~60
份,女贞子15~45份。
优选的,所述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熟地黄
27~33份,黄精45~55份,麦冬27~33份,天花粉36~44份,泽泻27~33份,茯苓
36~44份,知母27~33份,山药31~39份,牛膝27~33份,地骨皮27~33份,黄柏
27~33份,山茱萸36~44份,枸杞子27~33份,茯苓22~28份,龙胆草18~22份,败
酱草27~33份,牡丹皮36~44份,白芍27~33份,肉苁蓉31~39份,槐豆27~33份,
丹参36~44份,女贞子27~33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熟地黄30份,黄精50份,麦冬30份,天花粉40份,泽泻30份,茯苓40份,知母30
份,山药35份,牛膝30份,地骨皮30份,黄柏30份,山茱萸40份,枸杞子30份,茯
苓25份,龙胆草20份,败酱草30份,牡丹皮40份,白芍30份,肉苁蓉35份,槐豆30
份,丹参40份,女贞子30份。
本发明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中,各中药组分的药性药效如下:
熟地黄:为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地黄的块根,经加工蒸晒而成;含有益母草苷、桃叶珊
瑚苷、梓醇、地黄苷、地黄素、紫罗兰酮苷等有效成分,甘、温,归肺、肾经。功效为补
血滋阴、益精填髓;主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漏不止,肝肾阴亏,潮热盗
汗,遗精阳痿,不育不孕,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头目昏花,须发早白,消渴,便秘,肾
虚喘促。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熟地黄具有促进骨髓造血系统功能、抗血液凝固、提高免
疫系统功能、提高心血管系统功能、抗氧化等作用。
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植物黄精、多花黄精和滇黄精的根茎;含有呋甾烯醇型皂苷和
螺甾烯醇型皂苷及黄精多糖等有效成分;甘,平,归脾、肺、肾经。功效为养阴润肺,补
脾益气,滋肾填精;主治阴虚劳嗽,肺燥咳嗽,脾虚乏力,食少口干,消渴,肾亏腰膝酸
软,阳痿遗精,耳鸣目暗,须发早白,体虚羸弱,风癞癣疾。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精
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提高心血管系统功能、降血脂、延缓衰老、提高免疫系统功能、提高
学习和记忆再现能力等作用。
麦冬:又称麦门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麦冬或沿阶草的块根;含有麦冬皂苷、长
叶烯、广霍香烯等有效成分;甘,微苦,微寒,归肺、胃、心经。功效为滋阴润肺,益胃
生津,清心除烦;主治肺燥干咳,肺痈,阴虚劳嗽,津伤口渴,消渴,心烦失眠,咽喉疼
痛,肠燥便秘,血热吐衄。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麦冬具有促进心血管系统、抗心律失常、
耐缺氧、提高免疫系统功能、降血糖、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促进肠胃运动功能、抗菌
等作用。
天花粉:为葫芦科栝楼属植物栝楼及中华栝楼的根;含有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及肽类、
甾醇、脂肪酸等多种有效成分;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功效为清热生津,润肺化
痰,消肿排脓;主治热病口渴,消渴多饮,肺热燥咳,疮疡肿毒。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天花粉具有致流产和抗早孕、抗癌、促进免疫系统功能、抗艾滋病病毒等作用。
泽泻:为泽泻科泽泻属植物泽泻的块茎;含有泽泻醇、泽泻醇单乙酸酯、表泽泻醇,
还含有倍半萜类、谷甾醇、硬脂酸、大黄素等有效成分;甘,淡,寒,归肾、膀胱经。功
效为利水渗湿,泄热通淋;主治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泄泻,痰饮眩晕,遗精。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泽泻具有利尿、促进心血管系统功能、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
提高免疫系统功能、抗炎、减肥等作用。
茯苓:为多孔菌科卧孔属真菌茯苓的菌核;含有茯苓酸、茯苓酸甲酯等三萜类,还含
有茯苓聚糖、茯苓次聚糖、麦角甾醇、辛酸等有效成分;甘,淡,平,归心、脾、肺、肾
经。功效为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
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茯苓具有利尿、
促进消化系统功能、抗癌、免疫增强等作用。
知母:为百合科知母属植物知母的根茎;含有知母皂苷、知母多糖、果苷、烟酸等多
种有效成分;性苦、寒,归肺、胃、肾经。功效为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主治温热病,高
热烦渴,肺热咳嗽,骨蒸潮热,盗汗,虚烦不眠,消渴。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知母具有抑
制Na+、K+及ATP酶活性、降血糖、抗血小板聚集、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山药: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山药的块茎;含有薯蓣苷元、多巴胺、盐酸山药碱、尿囊
素及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有效成分;甘,平,归脾、肺、肾经。功效为补脾、养肺、
固肾、益精;主治脾虚泄泻,食少浮肿,肺虚咳喘,消渴,遗精,带下,肾虚尿频;外用
治痈肿,瘰疬。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山药具有降血糖、促进消化系统功能、提高免疫功
能、抗氧化活性、降脂等作用。
牛膝:为苋科牛膝属植物牛膝的根;含有三萜皂苷如牛膝皂苷、人参皂苷、竹节参皂
苷等,还含有多糖、甾酮类、氨基酸、蛋白质等多种有效成分。性苦、酸、平,归肝、肾
经;功效为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血(火)下行,利尿通淋;主治腰膝酸痛,下
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癓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
肿恶疮,咽喉肿痛。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牛膝具有镇痛抗炎、提高心血管及呼吸系统功
能、抗生育、降血糖、提高免疫系统功能、延缓衰老、抗肿瘤的作用。
地骨皮:为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宁夏枸杞的根皮;含有甜菜碱等生物碱、有机酸、
枸杞酰胺、亚麻酸、蜂花酸、桂皮酸、柳杉酚等有效成分;甘,寒,归肺、肾经。功效为
清虚热,泻肺火,凉血;主治阴虚劳热,骨蒸盗汗,小儿疳积发热,肺热喘咳,吐血,衄
血,尿血,消渴。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地骨皮具有解热、降血压、降血糖等作用。
黄柏:为芸香科黄檗属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树皮;含有生物碱类如小檗碱、黄柏碱、
木兰花碱,还含有黄柏内酯、黄柏酮、谷甾醇、豆甾醇等有效成分;苦,寒,归肾、膀胱、
大肠经。功效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梦遗,淋浊,带下,
骨蒸劳热,以及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疽疮毒,皮肤湿疹。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柏
具有抗病原微生物、解热和抗炎、促进心血管系统功能、促消化、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植物山茱萸的果肉;含有山茱萸鞣质、梾木鞣质、丁子
香鞣质、没食子酸、多酚苷化合物、山茱萸裂苷、莫罗忍冬苷等有效成分;酸,微温,归
肝、肾经。功效为补益肝肾、收敛固脱;主治头晕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遗精滑精,
小便频数,虚汗不止,妇女崩漏。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山茱萸具有提高免疫系统功能、
抗炎、减轻失血性休克、降血糖、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抗心律失
常等作用。
枸杞子:为茄科枸杞属植物宁夏枸杞的果实;含有甜菜碱、阿托品、天仙子胺、丙烯
胺类、多糖、脑苷脂、熊果酸、玉蜀黍黄质、酸浆果红素、隐黄质、东莨菪素、对香豆酸、
胡萝卜甾醇等有效成分;甘,平,归肝、肾、肺经。功效为养肝、滋肾、润肺;主治肝肾
亏虚,头晕目眩,目视不清,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虚劳咳嗽,消渴引饮。现代药理学研
究表明,枸杞子具有提高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抗肿瘤、降血脂与保肝、抗脂肪肝、提高
造血系统功能、抗遗传物质损伤、降血糖、降压、抑菌等作用。
茯苓:为多孔菌科卧孔属真菌茯苓的菌核;含有茯苓酸、茯苓酸甲酯等三萜类,还含
有茯苓聚糖、茯苓次聚糖、麦角甾醇、辛酸等有效成分;甘,淡,平,归心、脾、肺、肾
经。功效为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
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茯苓具有利尿、
促进消化系统功能、抗癌、免疫增强等作用。
龙胆草:又称龙胆,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龙胆、条叶龙胆、三花龙胆和滇龙胆的根和
根茎;含有裂环烯醚萜苷类苦味成分如龙胆苦苷、当药苷,生物碱如龙胆碱、龙胆黄碱,
还含有三萜类等有效成分;苦,寒,归肝、胆经。功效为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主治
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口苦胁痛;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肿阴痒,带下,热
病惊风抽搐。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龙胆草具有保肝、利胆、健胃、抗炎、抗过敏、促进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等作用。
败酱草:又称败酱,为败酱科败酱属植物黄花败酱和白花败酱的全草;含有败酱皂苷、
黄花/白花败酱皂苷、马钱子苷、齐墩果酸、肌醇等有效成分;苦、辛,微寒,归肺、大肠、
肝经。功效为清热解毒,破瘀排脓;主治肠痈,肺痈,痢疾,带下,产后瘀滞腹痛,热毒
痈肿。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败酱草具有镇静、抗菌、抗病毒、保肝利胆、促进血液系统
功能等作用。
牡丹皮:为芍药科芍药属植物牡丹的根皮;含有环烯醚萜苷如芍药苷、氧化芍药苷、
牡丹酚、牡丹酚苷等,还含有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没食子酸等有效成分。苦、辛、微寒,
归心、肝、肾经;功效为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主治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病
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癓瘕,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牡丹皮具有中枢抑制、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抗凝血、抗炎、增强
免疫系统功能、降血糖等作用。
白芍:为芍药科芍药属植物芍药及毛果芍药的根;含有环烯醚萜苷类如芍药苷、氧化
芍药苷、白芍苷、芍药苷元酮、没食子酰芍药苷等,还含有鞣质和挥发油等有效成分。苦、
酸,微寒,归肝、脾经;功效为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主治血虚寒热,脘腹疼
痛,协痛,肢体痉挛疼痛,痛经,月经不调,崩漏,自汗,盗汗,下痢泄泻,头痛眩晕。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芍具有抗炎、镇痛、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抗病原微生物、中枢抑
制、耐缺氧、保肝和解毒、抗诱变与抗肿瘤等作用。
肉苁蓉:为列当可肉苁蓉属植物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的肉质茎;含有肉苁蓉苷、洋丁
香酚苷、海胆苷、咪唑烷类化合物、鹅掌楸苷、胡萝卜苷、甜菜碱、谷甾醇、甘露醇等有
效成分;甘、咸,温,归肾,大肠经。功效为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道;主治肾阳虚衰、
精血不足之阳痿,遗精,白浊,尿频余沥,腰痛脚弱,耳鸣目花,月经衍期,宫寒不孕,
肠燥便秘。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肉苁蓉具有提高免疫系统功能、调整内分泌、促进代谢、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延缓衰老、通便等作用。
槐豆:又称槐角,为豆科槐属植物槐的果实;含有染料木素、山柰酚、槐属苷、多种
氨基酸及生物碱、脂肪酸等有效成分;苦,寒,归肝、大肠经。功效为凉血止血,清肝明
目;主治肠风下血,血痢,崩漏,血淋,吐血,衄血,眩晕,发背,烫伤。现代药理学研
究表明,槐角具有促进心血管功能、抗氧化、抗炎、维生素P样、防治骨质疏松等作用。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的根;含有丹参酮、丹参酮基内酯、隐丹参酮、异
丹参酮等醌类化合物,还含有水溶性酚酸类化合物如丹参酚酸、原儿茶醛等有效成分。性
苦,微寒,归心、包心、肝经;功效为活血祛瘀,调经止痛,除烦安神,凉血消痈;主治
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滞腹痛,心腹疼痛,癓瘕积聚,热痹肿痛,跌打损伤,
热入营血,烦躁不安,心烦失眠,痈疮肿毒。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丹参具有增强心脑血
管系统功能、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凝及抗血栓、耐缺氧、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抗
炎及抗过敏、保肝护肝、抗胃溃疡、改善肾功能及抗氧化等作用。
女贞子:为木犀科女贞属植物女贞的果实;含有三萜类、酚苷类、环烯醚萜苷类、黄
酮类、脂肪酸及女贞子多糖、挥发油、磷脂类等有效成分;甘,苦,凉,归肝、肾经。功
效为补益肝肾、清虚热、明目;主治头昏目眩,腰膝酸软,遗精,耳鸣,须发早白,骨蒸
潮热,目暗不明。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女贞子具有抗炎、提高免疫功能、抑制变态反应、
促进脂质代谢、降血糖、保肝、促进造血系统功能、抗诱变和抗血卟啉衍生物(HPD)光
氧化等作用。
本发明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采用熟地黄、黄精、麦冬、天花粉、泽泻、
茯苓、知母、山药、牛膝、地骨皮、黄柏、山茱萸、枸杞子、茯苓、龙胆草、败酱草、牡
丹皮、白芍、肉苁蓉、槐豆、丹参、女贞子复配,诸药合用,祖方配伍,具有降血糖,清
肝火,凉血,润肠通便,消渴补肾之功效,对于由肝阳上亢,肾阳不足所致的津枯便秘,
腰膝酸软,小便频繁,精血亏虚的消渴症状(糖尿病)具有显著疗效,标本兼治,有效率
达90%以上;为纯中药制剂,成本低,毒副作用小。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口服制剂,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熟地黄15~45
份,黄精25~75份,麦冬15~45份,天花粉20~60份,泽泻15~45份,茯苓20~60
份,知母15~45份,山药17~53份,牛膝15~45份,地骨皮15~45份,黄柏15~45
份,山茱萸20~60份,枸杞子15~45份,茯苓12~38份,龙胆草10~30份,败酱草15~
45份,牡丹皮20~60份,白芍15~45份,肉苁蓉17~53份,槐豆15~45份,丹参20~
60份,女贞子15~45份。
优选的,所述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口服制剂,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熟地
黄27~33份,黄精45~55份,麦冬27~33份,天花粉36~44份,泽泻27~33份,茯
苓36~44份,知母27~33份,山药31~39份,牛膝27~33份,地骨皮27~33份,黄
柏27~33份,山茱萸36~44份,枸杞子27~33份,茯苓22~28份,龙胆草18~22份,
败酱草27~33份,牡丹皮36~44份,白芍27~33份,肉苁蓉31~39份,槐豆27~33
份,丹参36~44份,女贞子27~33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口服制剂,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熟地黄30份,黄精50份,麦冬30份,天花粉40份,泽泻30份,茯苓40份,知母30
份,山药35份,牛膝30份,地骨皮30份,黄柏30份,山茱萸40份,枸杞子30份,茯
苓25份,龙胆草20份,败酱草30份,牡丹皮40份,白芍30份,肉苁蓉35份,槐豆30
份,丹参40份,女贞子30份。
所述口服制剂为中医药学上可接受的散剂、汤剂、丸剂、胶囊剂或口服液。
所述散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原料粉碎后,按配方量混合即得。将所得散剂装入胶囊壳
内,即得胶囊剂。所述散剂或胶囊剂的用量为:每人每次6~12g,一日3次。
所述口服液的用量为:每人每次10~20ml,一日3次。所述丸剂的用量为:每人每次
10~20g,一日3次。
优选的,所述口服制剂为汤剂。
一种上述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取配方量的原料药混合后,
第一次加入原料药3~5倍质量的水煎煮30~50min,得煎液和药渣;第二次加入原料药2~
3倍质量的水煎煮30~50min,得煎液和药渣;合并两次煎液,即得汤剂。
上述制备方法中,煎煮用容器以耐火砂锅或陶瓷锅为主,铜锅或搪瓷锅亦可用。第一
次煎煮之前先冷水(室温)浸泡,浸泡时间为20~40min。煎煮时要不时搅动,注意火候,
防止药物焦化或火势过猛使药液溢出、煎干。
所述汤剂的用量为:每人每次200~300ml,一日2次。
本发明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口服制剂,主要由熟地黄、黄精、麦冬、天花粉、泽泻、
茯苓、知母、山药、牛膝、地骨皮、黄柏、山茱萸、枸杞子、茯苓、龙胆草、败酱草、牡
丹皮、白芍、肉苁蓉、槐豆、丹参、女贞子复配制成,具有降血糖,清肝火,凉血,润肠
通便,消渴补肾之功效;制成口服制剂使用,患者顺应性好,生物利用度高,见效快;对
于由肝阳上亢,肾阳不足所致的津枯便秘,腰膝酸软,小便频繁,精血亏虚的消渴症状(糖
尿病)具有显著疗效,标本兼治;为纯中药制剂,成本低,毒副作用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熟地黄30
份,黄精50份,麦冬30份,天花粉40份,泽泻30份,茯苓40份,知母30份,山药35
份,牛膝30份,地骨皮30份,黄柏30份,山茱萸40份,枸杞子30份,茯苓25份,龙
胆草20份,败酱草30份,牡丹皮40份,白芍30份,肉苁蓉35份,槐豆30份,丹参40
份,女贞子30份。
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口服制剂为汤剂,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
熟地黄30份,黄精50份,麦冬30份,天花粉40份,泽泻30份,茯苓40份,知母30
份,山药35份,牛膝30份,地骨皮30份,黄柏30份,山茱萸40份,枸杞子30份,茯
苓25份,龙胆草20份,败酱草30份,牡丹皮40份,白芍30份,肉苁蓉35份,槐豆30
份,丹参40份,女贞子30份。
所述汤剂的制备方法为:取配方量的原料药混合后,第一次加入原料药4倍质量的水,
浸泡30min后煎煮40min,得煎液和药渣;第二次加入原料药3倍质量的水煎煮30min,
得煎液和药渣;合并两次煎液,即得汤剂。
本实施例所得汤剂的使用方法为:口服,每人每次200~300ml,一日2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熟地黄45
份,黄精25份,麦冬45份,天花粉60份,泽泻15份,茯苓20份,知母45份,山药17
份,牛膝45份,地骨皮15份,黄柏45份,山茱萸20份,枸杞子45份,茯苓12份,龙
胆草30份,败酱草15份,牡丹皮20份,白芍45份,肉苁蓉53份,槐豆15份,丹参20
份,女贞子45份。
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口服制剂为汤剂,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
熟地黄45份,黄精25份,麦冬45份,天花粉60份,泽泻15份,茯苓20份,知母45
份,山药17份,牛膝45份,地骨皮15份,黄柏45份,山茱萸20份,枸杞子45份,茯
苓12份,龙胆草30份,败酱草15份,牡丹皮20份,白芍45份,肉苁蓉53份,槐豆15
份,丹参20份,女贞子45份。
所述汤剂的制备方法为:取配方量的原料药混合后,第一次加入原料药5倍质量的水,
浸泡40min后煎煮50min,得煎液和药渣;第二次加入原料药3倍质量的水煎煮50min,
得煎液和药渣;合并两次煎液,即得汤剂。
本实施例所得汤剂的使用方法为:口服,每人每次200~300ml,一日2次。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熟地黄15
份,黄精75份,麦冬15份,天花粉20份,泽泻45份,茯苓60份,知母15份,山药53
份,牛膝15份,地骨皮45份,黄柏15份,山茱萸60份,枸杞子15份,茯苓38份,龙
胆草10份,败酱草45份,牡丹皮60份,白芍15份,肉苁蓉17份,槐豆45份,丹参60
份,女贞子15份。
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口服制剂为汤剂,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
熟地黄15份,黄精75份,麦冬15份,天花粉20份,泽泻45份,茯苓60份,知母15
份,山药53份,牛膝15份,地骨皮45份,黄柏15份,山茱萸60份,枸杞子15份,茯
苓38份,龙胆草10份,败酱草45份,牡丹皮60份,白芍15份,肉苁蓉17份,槐豆45
份,丹参60份,女贞子15份。
所述汤剂的制备方法为:取配方量的原料药混合后,第一次加入原料药3倍质量的水,
浸泡20min后煎煮30min,得煎液和药渣;第二次加入原料药2倍质量的水煎煮30min,
得煎液和药渣;合并两次煎液,即得汤剂。
本实施例所得汤剂的使用方法为:口服,每人每次200~300ml,一日2次。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熟地黄27
份,黄精55份,麦冬33份,天花粉36份,泽泻33份,茯苓36份,知母27份,山药39
份,牛膝27份,地骨皮33份,黄柏27份,山茱萸44份,枸杞子27份,茯苓28份,龙
胆草18份,败酱草33份,牡丹皮36份,白芍33份,肉苁蓉31份,槐豆33份,丹参36
份,女贞子33份。
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口服制剂为散剂,是由上述中药组合物制备的。制备方
法为:将原料粉碎后,按配方量混合即得散剂。将所得散剂装入胶囊壳内,即得胶囊剂。
本实施例的口服制剂的服用方法为:每人每次6~12g,一日三次。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熟地黄33
份,黄精45份,麦冬27份,天花粉44份,泽泻27份,茯苓44份,知母33份,山药31
份,牛膝33份,地骨皮27份,黄柏33份,山茱萸36份,枸杞子33份,茯苓22份,龙
胆草22份,败酱草27份,牡丹皮44份,白芍27份,肉苁蓉39份,槐豆27份,丹参44
份,女贞子27份。
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口服制剂为散剂,是由上述中药组合物制备的。制备方
法为:将原料粉碎后,按配方量混合即得散剂。将所得散剂装入胶囊壳内,即得胶囊剂。
本实施例的口服制剂的服用方法为:每人每次6~12g,一日三次。
典型病例
典型病例1:朱某,男,40岁,北京人,自诉患糖尿病6年,服用实施例1所得汤剂
三个月痊愈,无复发。
典型病例2:马某,男,55岁,北京人,自诉患糖尿病15年,服用实施例2所得汤
剂三个月消除病发症,五个月痊愈,无复发。
典型病例3:洪某,男,34岁,郑州人,自诉患糖尿病5年,服用实施例3所得汤剂
三个月痊愈,无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