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合页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升降合页装置.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16713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7.16CN203716713U(21)申请号 201320835655.1(22)申请日 2013.12.17E05F 1/06(2006.01)(73)专利权人吴裕龙地址中国台湾台北市内湖区瑞阳里15邻文德路22巷54号三楼专利权人赵芬张誉瀚(72)发明人吴裕龙 赵芬(74)专利代理机构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代理人杨依展(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升降合页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合页装置,包括上合页、下合页、传动座和传动杆。上合页包括上轴套和固接上轴套的上合页片;下合页包括。
2、下轴套和固接下轴套的下合页片;传动座固接上轴套,该传动座底端面凹设有传动腔,该传动腔之内回转面设有第一螺旋部分。传动杆固接下轴套,该传动杆之外回转面设有第二螺旋部分,该传动杆连接传动腔,该第一螺旋部分和第二螺旋部分适配啮合,其中:推动上合页使上合页相对下合页转动,通过第一螺旋部分和第二螺旋部分配合能使上合页上升;松释推动使上合页在重力作用下下降,通过第一螺旋部分和第二螺旋部分配合能使上合页自动复位回归闭合。它具有如下优点:成本低;连接强度高,稳定性高,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外观美观。(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0页(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0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16713 UCN 203716713 U1/1页21.一种升降合页装置,包括:一上合页,包括上轴套和固接上轴套的上合页片;一下合页,包括下轴套和固接下轴套的下合页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传动座,固接上轴套,该传动座底端面凹设有传动腔,该传动腔之内回转面设有第一螺旋部分;及一传动杆,固接下轴套,该传动杆之外回转面设有第二螺旋部分,该传动杆连接在传动腔内,该第一螺旋部分和第二螺旋部分适配啮合。2.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升降合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动座下部分伸出上轴套,该下。
4、轴套适配活动套接在传动座下部分外。3.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升降合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动杆呈回转体结构且包括一固座和一固接固座的杆件,该第二螺旋部分设在杆件处,该固座外径大于杆件外径,该固座适配固接在下轴套内。4.根据权利3要求所述的一种升降合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座上部分伸出下轴套,该上轴套适配活动套接在固座上部分外。5.根据权利1或2或3或4要求所述的一种升降合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螺旋部分和第二螺旋部分分别为凸缘结构和凹槽结构,或,分别为凹槽结构和凸缘结构。6.一种升降合页装置,包括:一上合页,包括上轴套和固接上轴套的上合页片;一下合页,包括下轴套和固接下轴套的下合页片;其特。
5、征在于:还包括:一传动杆,固接上轴套,该传动杆之外回转面设有第二螺旋部分;及一传动座,固接下轴套,该传动座顶端面凹设有传动腔,该传动腔之内回转面设有第一螺旋部分;该传动杆连接在传动腔内,该第一螺旋部分和第二螺旋部分适配啮合。7.根据权利6要求所述的一种升降合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动座上部分伸出下轴套,该上轴套还活动套接在传动座上部分外。8.根据权利6要求所述的一种升降合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动杆呈回转体结构且包括一固座和一固接固座的杆件,该第二螺旋部分设在杆件处,该固座外径大于杆件外径,该固座适配固接在上轴套内。9.根据权利8要求所述的一种升降合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座下部分伸出上轴套,。
6、该下轴套适配活动套接在固座下部分外。10.根据权利6或7或8或9要求所述的一种升降合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螺旋部分和第二螺旋部分分别为凸缘结构和凹槽结构,或,分别为凹槽结构和凸缘结构。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716713 U1/5页3一种升降合页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合页装置。背景技术0002 为了实现门自动关闭,现有技术中公开有两种自闭合页装置。0003 第一种,自闭合页装置,包括上合页、下合页和轴芯。该上合页包括上轴套和固接上轴套的上合页片,该下合页包括下轴套和固接下轴套的下合页片。该轴芯设在上轴套、下轴套内,且轴芯和下轴套固接,上轴套能活动套接在轴芯外。为。
7、了实现自动关闭,在轴芯和上轴套间设弹性体。推动上合页使上合页相对下合页转动,且弹性体储能;松释推动,弹性体释能使上合页自动复位。该种自闭合页装置需配设轴芯和弹性体,因此存在有如下不足:a.增设弹性体,成本高;b.装配不便,装配成本高;c.结构复杂,成本高。0004 第二种,升降自闭合页装置,如中国专利数据库公告的CN2435489,包括上合页、下合页和轴芯。该上合页包括上轴套和固接上轴套的上合页片,该下合页包括下轴套和固接下轴套的下合页片。该轴芯设在上轴套、下轴套内,且轴芯和下轴套固接,上轴套能活动套接在轴芯外。上轴套下边缘设为螺旋边缘,下轴套上边缘设为螺旋边缘,上轴套下边缘和下轴套上边缘配合。
8、。推动上合页使上合页相对下合页转动,通过两螺旋边缘配合能使上合页上升;松释推动使上合页在重力作用下下降,通过两螺旋边缘配合能使上合页自动复位。通过两螺旋边缘配合使上合页上升或上合页复位,因此存在有如下不足:a.需另配设轴芯,成本高;b.由螺旋边缘承担重力,螺旋边缘承担力传递作用,易损坏,使用寿命短;c.外观不美观;d.只能设置单螺旋。实用新型内容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自闭合页装置,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自闭合页装置所存在的不足。0006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0007 一种升降合页装置,包括:0008 一上合页,包括上轴套和固接上轴套的上合页片;0009 一下合页,。
9、包括下轴套和固接下轴套的下合页片;0010 一传动座,固接上轴套,该传动座底端面凹设有传动腔,该传动腔之内回转面设有第一螺旋部分;及0011 一传动杆,固接下轴套,该传动杆之外回转面设有第二螺旋部分,该传动杆连接在传动腔内,该第一螺旋部分和第二螺旋部分适配啮合。0012 一实施例之中:该传动座下部分伸出上轴套,该下轴套适配活动套接在传动座下部分外。0013 一实施例之中:该传动杆呈回转体结构且包括一固座和一固接固座的杆件,该第二螺旋部分设在杆件处,该固座外径大于杆件外径,该固座适配固接在下轴套内。说 明 书CN 203716713 U2/5页40014 一实施例之中:该固座上部分伸出下轴套,该。
10、上轴套适配活动套接在固座上部分外。0015 一实施例之中:该第一螺旋部分和第二螺旋部分分别为凸缘结构和凹槽结构,或,分别为凹槽结构和凸缘结构。0016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0017 一种升降合页装置,包括:0018 一上合页,包括上轴套和固接上轴套的上合页片;0019 一下合页,包括下轴套和固接下轴套的下合页片;0020 一传动杆,固接上轴套,该传动杆之外回转面设有第二螺旋部分;及0021 一传动座,固接下轴套,该传动座顶端面凹设有传动腔,该传动腔之内回转面设有第一螺旋部分;该传动杆连接在传动腔内,该第一螺旋部分和第二螺旋部分适配啮合。0022 一实施例之中:该传。
11、动座上部分伸出下轴套,该上轴套还活动套接在传动座上部分外。0023 一实施例之中:该传动杆呈回转体结构且包括一固座和一固接固座的杆件,该第二螺旋部分设在杆件处,该固座外径大于杆件外径,该固座适配固接在上轴套内。0024 一实施例之中:该固座下部分伸出上轴套,该下轴套适配活动套接在固座下部分外。0025 一实施例之中:该第一螺旋部分和第二螺旋部分分别为凸缘结构和凹槽结构,或,分别为凹槽结构和凸缘结构。0026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0027 1.上轴套固接传动座,下轴套固接传动杆,或,上轴套固接传动杆,下轴套固接传动座,传动杆连接传动腔,第一螺旋部分和第二螺旋部分适配啮合,推。
12、动上合页使上合页相对下合页转动,通过第一螺旋部分和第二螺旋部分配合能使上合页上升;松释推动使上合页在重力作用下下降,通过第一螺旋部分和第二螺旋部分配合能使上合页复位,该复位例如自闭,因此它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且产生如下技术效果:a.无需另设轴芯,成本低;b.由传动杆和传动座承担重力,承担力传递作用,且,传动杆设在传动座内,连接强度高,稳定性高,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c.上、下轴套端缘齐平,外观美观;d.可根据需要设置单、双、三、四、五、六、七、八等螺旋;e.转动时上合页上升,门页不会与地面摩擦。0028 传动座下部伸出上轴套,下轴套适配活动套接在传动座下部外,能保证上下轴套同轴线。00。
13、29 固座上部伸出下轴套,上轴套适配活动套接在固座上部外,能保证上下轴套同轴线。附图说明003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31 图1绘示了实施例一的自闭合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32 图2绘示了实施例一的传动座和传动杆处于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0033 图3绘示了图2的A-A剖面示意图。0034 图4绘示了实施例二的自闭合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说 明 书CN 203716713 U3/5页50035 图5绘示了实施例二的传动座和传动杆处于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螺旋部分、第二螺旋部分是正螺旋啮牙。0036 图5-1绘示了实施例二的传动座和传动杆处于分解状态的结构。
14、示意图,其中,第一螺旋部分、第二螺旋部分是反螺旋啮牙。0037 图6绘示了实施例三的自闭合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38 图7绘示了实施例三的传动座和传动杆处于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螺旋部分、第二螺旋部分是正螺旋啮牙。0039 图7-1绘示了实施例三的传动座和传动杆处于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螺旋部分、第二螺旋部分是反螺旋啮牙。0040 图8绘示了实施例四的自闭合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41 图9绘示了实施例四的传动座和传动杆处于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螺旋部分、第二螺旋部分是正螺旋啮牙。0042 图9-1绘示了实施例四的传动座和传动杆处于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
15、一螺旋部分、第二螺旋部分是反螺旋啮牙。0043 图10绘示了实施例五的自闭合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44 图11绘示了实施例五的传动座和传动杆处于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45 实施例一0046 请查阅图1、图2和图3,一种升降合页装置,例如升降自闭合页装置,包括一上合页10、一下合页20、一传动座30和一传动杆40。0047 该上合页10,包括上轴套11和固接上轴套11的上合页片12。该下合页20,包括下轴套21和固接下轴套21的下合页片22。本实施例之中,该上轴套11和上合页片12等长且端部齐平布置,该下轴套21和下合页片22等长且端部齐平布置。该上合页片、下合页片处设安装孔,。
16、以能安装门板或窗板等。0048 该传动座30,适配固接在上轴套11内,该适配为传动轴外径和上轴套内径对应,该传动座30底端面凹设有传动腔31,该传动腔31之内回转面设有第一螺旋部分32。该传动杆40,固接在下轴套21内,该传动杆40之外回转面设有第二螺旋部分42。该第一螺旋部分32和第二螺旋部分42分别为凸缘结构和凹槽结构,或者,分别为凹槽结构和凸缘结构。根据需要,该螺旋部分为单螺旋、双螺旋(两平行螺旋线)、三螺旋、四螺旋、五螺旋、六螺旋、七螺旋、8螺旋、9螺旋等等,最好设为至少双螺旋,以能加强支撑强度,该螺旋例如为正螺旋或反螺旋。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该螺旋沿轴向的投影中的圆心角最好小于250度。
17、。该传动杆40连接传动腔31内,该第一螺旋部分32和第二螺旋部分42适配啮合。其中:推动上合页10使上合页10相对下合页20转动,通过第一螺旋部分32和第二螺旋部分42配合能使上合页10上升;松释推动使上合页10在重力作用下下降,通过第一螺旋部分32和第二螺旋部分42配合能使上合页10自动复位回归闭合。例如:如上合页相对下合页从0度顺时针打开至90度,同时上合页相对下合页上升9MM,此时打开门页之人释放门把,上合页下降9MM状态,而上合页会带动门页自动关闭与门框闭合;如打开上合页相对打开至175度,同时上合页上升17.5MM,此时打开门页之人释放门把,上合页下降17.5MM,而上合页会说 明 。
18、书CN 203716713 U4/5页6带动门页自动关闭与门框闭合。根据需要,上合页片相对下合页片从0度打开至90度,此时可以设计尺寸制作上升至4MM或5MM或上升至6MM等等,同样释放门把,上合页即会下降4MM或5MM或6MM,上合页会带动门页自动关闭与门框闭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左边开门、右边开门,或,顺时针开门、逆时针开门,或,自动打开、自动关闭,决定选用正螺旋或反螺旋。0049 该传动座30下部伸出上轴套11之下,该下轴套21适配活动套接在传动座30下部外,本实施例之中,利用传动座30确保上下轴套的轴线。为了减低摩擦力,最好,在上轴套11和下轴套21之间设垫片90。0050 该传动。
19、杆40呈回转体结构且包括一固座43和一固接固座的杆件41,该第二螺旋部分42设在杆件41处,该固座43外径大于杆件41外径,该固座43适配固接在下轴套21内。0051 一优选方案中,该传动杆40的下端固设有堵头座50,即该堵头座50固设在固座43,该堵头座50外径大于固座43外径,该堵头座50具有伸出固座43外的环面,该环面适配靠在下轴套21底端面,该堵头座50外径和下轴套21外径相适配。另设堵头80装接上轴套上端口。0052 关于该传动座30和上轴套11之间的固接,例如采用如下结构:该传动座30设有一个以上螺孔,该上轴套11开设有对应的一个以上通孔,另配设第一螺钉60穿过通孔且锁接在螺孔内,。
20、以此将传动座30和上轴套11固接在一起;关于该传动杆40和下轴套21之间的固接,例如采用如下结构:该传动杆40设有一个以上螺孔,该下轴套21开设有对应的一个以上通孔,另配设第二螺钉70穿过通孔且锁接在螺孔内,以此将传动杆40和下轴套21固接在一起。0053 实施例二0054 它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请查阅图4、图5及图5-1,该固座43上部伸出下轴套21之上,该上轴套11适配活动套接在固座43上部分外。利用传动杆40的固座43保证合页装置转动的准确性。该传动座30适配固设在上轴套11内,该传动座30末端固设堵头座50,该堵头座50外径大于传动座30外径,该堵头座50具有伸出传动座30外的环面。
21、,该环面适配靠在上轴套顶端面,该堵头座外径和上轴套外径相适配。堵头80装接在下轴套的下端口。0055 该查阅图5,其中,第一螺旋部分32和第二螺旋部分42是正螺旋啮牙,该传动座30打开带动上轴套11及上合页12和相对下合页22呈反时针方向转动上升。请查阅图5-1,其中,第一螺旋部分32和第二螺旋部分42是反螺旋啮牙,该传动座30打开带动上轴套11及上合页12相对下合页22呈顺时针方向转动上升。0056 实施例三0057 它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请查阅图6、图7和图7-1,该传动杆40固接在上轴套11内,该传动杆40之外回转面设有第二螺旋部分42。该传动座30固接在下轴套21内,该传动座30顶。
22、端面凹设有传动腔31,该传动腔31之内回转面设有第一螺旋部分32。该传动座30上部分伸出下轴套21之上,该上轴套还活动套接在传动座上部分外。该传动杆40的上端固设有堵头座50,即该堵头座50固设在固座43,该堵头座50外径大于固座43外径,该堵头座50具有伸出固座43外的环面,该环面适配靠在上轴套顶端面,该堵头座外径和上说 明 书CN 203716713 U5/5页7轴套外径相适配。该下轴套下端口设堵头80。其中,图7中第一螺旋部分32和第二螺旋部分42是正螺旋啮牙,该传动杆40打开带动上轴套11及上合页12相对下合页22呈反时针方向转动上升;图7-1中第一螺旋部分32和第二螺旋部分42是反螺。
23、旋啮牙,该传动杆40打开带动上轴套11及上合页12相对下合页22呈顺时针方向转动上升。0058 实施例四0059 它与实施例三不同之处在于:请查阅图8、图9及图9-1,该固座43下部分伸出上轴套11之下,该下轴套21适配活动套接在固座43上部分外。利用传动杆40的固座43保证合页装置转动的准确性。该传动座30适配固接在下轴套21内,该传动座30末端固设堵头座50,该堵头座50外径大于传动座30外径,该堵头座50具有伸出传动座30外的环面,该环面适配靠在下轴套底端面,该堵头座外径和下轴套外径相适配。该上轴套上端口设堵头80。其中,图9中,第一螺旋32和第二螺旋42是正螺旋啮牙,该传动杆40打开带。
24、动上轴套11及上合页12相对下合页22呈反时针方向转动上升。图9-1中,第一螺旋部分32和第二螺旋部分42是反螺旋啮牙,该传动杆40打开带动上轴套11及上合页12相对下合页22呈顺时针方向转动上升。0060 实施例四0061 它与实施例三不同之处在于:请查阅图10和图11,该上合页10,包括上轴套11和固接上轴套11的上合页片12。该下合页20,包括下轴套21和固接下轴套21的下合页片22。本实施例之中,该上轴套11固接在上合页片12上半部分;该下轴套21固接在下合页片22下半部分;该上轴套11位于下轴套21之上;该上合页片12和下合页片22等长对齐布置。本实施例之中,该上合页相对下合页转动至180度,上合页相对下合页在轴向上上升13mm左右。006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说 明 书CN 203716713 U1/10页8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16713 U2/10页9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16713 U3/10页10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16713 U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