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穴位埋线疗法的药线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40943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5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000486.X

申请日:

2005.01.13

公开号:

CN1631454A

公开日:

2005.06.2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L 17/08公开日:20050629|||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L17/08; A61K35/78; A61H39/00; A61B17/00

主分类号:

A61L17/08; A61K35/78; A61H39/00; A61B17/00

申请人:

杨良机;

发明人:

杨良机

地址:

318025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院桥店头黄岩南方肾病专科分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郑晓荃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穴位埋线疗法的药线,所述药线为经过药液浸泡处理的医用羊肠线,为此,本发明还要提供一种用于穴位埋线疗法的药线的制备方法,所述药线要经包含四种中药的医用酒精液浸泡,所述四种中药为黄连、黄芩、黄白、大黄,且四种药物的用量相同,医用酒精的浓度为75%,医用酒精与中药总用量的重量比为3∶1~3∶2。本发明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药线穴位埋植,穴位反应性强,刺激时间长,作用持久,加上药物慢性穴位释放,加强经络穴位的治疗作用;药线经“三浸三晒”,线药混溶。“四黄”药清热解毒,消炎泻火,能减轻排异反应;药线短,埋植方法简单。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用于穴位埋线疗法的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线为经 过药液浸泡处理的医用羊肠线。 2、一种用于穴位埋线疗法的药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药线要经包含四种中药的医用酒精液浸泡,所述四种中药为黄连、 黄芩、黄白、大黄,四种药物的用量相同,医用酒精的浓度为75%, 医用酒精与中药总用量的重量比为3~
2: 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 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等份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黄连、黄芩、黄白、大黄放入密 封容器中,倒入3~1.5倍于中药总重量的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 酒精液面要高于药面; b、将上述药液密封浸泡30天后,将浸出液过滤,所得滤液倒入 另一密封容器中; c、将医用羊肠线烘干,脱去水分,浸入滤液内,要使滤液没过 羊肠线; d、将羊肠线浸泡十天后取出,烘干脱去水分,再次浸入滤液中 浸泡十天后取出,烘干脱水; e、将d步骤中的羊肠线卷在不易变形的衬板上,两端扎紧; f、将扎紧的羊肠线在0.3~0.5Mpa、不高于150℃的压力下灭菌 30~60min,使蛋白变性; g、将灭菌后的羊肠线剪成所需长度。

说明书


一种用于穴位埋线疗法的药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用品,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穴位埋线疗法的药线、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穴位埋线疗法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穴位埋藏法,它是用埋线器具将羊肠线植入相应的穴位,通过线体对穴位产生持续有效的刺激作用(线在体内15天至3个月自然被溶解吸收),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穴位埋线疗法弥补了扎针时间短、扎针次数多、疗效不持久、疾病愈后不易巩固的缺点。穴位埋线多天埋线一次,免去患者每天“针”一次的麻烦和痛苦,使繁忙现代人易于接受。穴位埋线疗法最大优点是无任何副作用,保证治疗过程中人体健康和精力旺盛,且复发率极低。但现在广泛应用在临床的线就是普通的医用羊肠线,通常在两个穴位之间进行埋植,且所选穴位较多,且它只起到了单一的对穴位刺激的作用。其实,有些慢性病症辅以中药治疗效果更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经过药液处理的用于穴埋的药线、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在持续刺激穴位的同时,达到中药注射的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穴位埋线疗法的药线,所述药线为经过药液浸泡处理的医用羊肠线。

    为此,本发明还要提供一种用于穴位埋线疗法地药线的制备方法,所述药线要经包含四种中药的医用酒精液浸泡,所述四种中药为黄连、黄芩、黄白、大黄,且四种药物的用量相同,医用酒精的浓度为75%,医用酒精与中药总用量的重量比为3~1.5∶1。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等份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黄连、黄芩、黄白、大黄放入密封容器中,倒入3~1.5倍于中药总重量的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酒精液面要高于药面;

    b、将上述药液密封浸泡30天后,将浸出液过滤,所得滤液倒入另一密封容器中;

    c、将医用羊肠线烘干,脱去水分,浸入滤液内,要使滤液没过羊肠线;

    d、将羊肠线浸泡十天后取出,烘干脱去水分,再次浸入滤液中浸泡十天后取出,烘干脱水;

    e、将d步骤中的羊肠线卷在不易变形的衬板上,两端扎紧;

    f、将扎紧的羊肠线在0.3~0.5Mpa、不高于150℃的压力下灭菌30~60min,使蛋白变性;

    g、将灭菌后的羊肠线剪成所需长度。

    本发明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药线穴位埋植,穴位反应性强,刺激时间长,作用持久,加上药物慢性穴位释放,加强经络穴位的治疗作用。

    2、药线经“三浸三晒”,线药混溶。“四黄”药清热解毒,消炎泻火,能减轻排异反应。

    3、药线短,埋植方法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制备0.8cm、1.5cm、2.2cm、3cm的药线。

    原料:肠线:2号、3号医用羊肠线

    药物:粒径为0.1~1mm的颗粒状黄连、黄芩、黄白、大黄各等份、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

    制备方法:将等份的黄连、黄芩、黄白、大黄四味药放入密封瓶中,倒入2倍于中药总用量的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酒精的用量要高于药面,浸泡30天。然后,将浸出液过滤,将滤液倒入另一密封瓶中。将2号、3号医用羊肠线从包装盒中取出,在自然日光下晒干脱水,放入滤液内,浸泡十天。然后取出肠线,自然日光下晒干脱水,再次浸入滤液中浸泡10后,再晒干脱水。将处理后的药线卷在长10cm宽5cm的不锈钢架上,两端扎紧,使药线不松动。然后,将扎紧的药线放入高压锅内,0.5Mpa压力灭菌30分钟,使肠线蛋白变性。取出剪成0.8cm、1.5cm、2.2cm和3cm不同长度的单根,无菌存放。

    在制作药线针器时,将已剪成一定长度的药线从16~18号针尖处装入针管内,将针芯从另端插入针管,针芯到达药线处为度,针尖处套上无菌注射针头套管,防止药线脱落和保持无菌状态,进行一次性注射器样消毒包装。在对病人埋线时,一病选3~5穴,将所选穴位碘酒消毒,酒精脱碘。穴位用0.5%~1%利多卡因,作皮丘样局麻,将带有药线的一次性药线针器刺入穴位,达到酸、麻、胀感时,将针芯推入,使针尖处药线注入穴位处,将针带针芯拔出。在针眼处用酒精消毒,棉球加压,贴上胶布,防止感染。

    以下是应用了本药线进行穴位埋植进行治疗的典型病例:

    [典型病例一]

    患者A,初诊1994年。患者因反复浮肿二年,腹大如蛙。在市级医院用环磷酰肤针、弦的粉等正规治疗,效果不佳。后转中医院中医药治疗,效仍不佳。医院检查蛋白尿++++,高度浮肿,血压偏高,肾功检查尿素氮25mg/hc,肌酐2.3mg/hc,给予中西结合治疗三月,蛋白尿降至++,肾功检查正常,浮肿消退,中断治疗后,果断地采取本发明药线穴位埋植治疗,结果二月后蛋白尿渐渐消失,至今4年来复发。

    [典型病例二]

    患者B,女,32岁,教师,沙埠中心中学,初诊1987年。患难治性肾综II型,全身高度浮肿,大量蛋白尿,反复发作,曾去县、地区医院诊治。用强的松、环磷酰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等均无效,患者全身浮肿发亮光,小便一天只有300ml,头晕,大量蛋白尿,精神恍惚,食欲不振。采取温肾活血利尿法,配合西药扩容升高血浆渗透压,经过二个月的精细治疗,水肿渐退,肿退后接下去采取消除蛋白尿,改善肾功能,采取补气健牌,补肾活血大法结合西药改善微循环等措施,尿蛋白转为小量,病情在稳定阶段,然后就不失时机地给予本发明药线穴位埋植,防止复发,达到根治之目的。至今已有十年未复发,定期检查化验均正常。现身体健康,转为高级工程师。

    [典型病例三]

    患者C,患者患慢性肾炎七年,轻度浮肿,高血压,尿蛋白,四处求医,病情反复,一感冒即浮肿再现,出现蛋白尿,医院检查:面色无华,测血压180/100毫米汞柱,双下肢轻度浮肿,尿蛋白++。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一年,病情稳定,血压、尿检均正常,入冬后采取本发明的药线穴位埋植治疗。至今20年,不管感冒、劳累,尿检均正常。

    [典型病例四]

    患者D,初诊1995年。患者因面部浮肿,大量蛋白尿三年。三年来大小医院辗转七所,用去七万元医药费,病情仍得不到有效的控制,1995年春,并发肺结核、急性脊髓炎,造成截瘫、大小便潴溜、高烧不退,呻吟不止,患者因家庭负债,耳无力送大医院住院治疗。在家准备后事。医院经尿液化驻蛋白尿抖+++,脓细胞++,红细胞+++。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三月后双下肢能活动行走,6月后蛋白尿消失,一年后肺结核病灶消失。病情稳定,冬季时给予本发明药线穴位埋植治疗,至今二年无复发,身体健康,已参加劳动。

    [典型病例五]

    患者E,初诊1993年,患者因怀孕期间出现浮肿,化验小便发现大量红细胞、蛋白,当即中止妊娠。后诊断为慢性肾炎,医院小便化验红细胞+++、尿蛋白+++,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年余,病情稳定,尿检红细胞、尿蛋白基本正常,入冬后就采取本发明药线穴位埋植治疗,至今巳二年多,不论感冒、劳累、化验、小便均正常。

一种用于穴位埋线疗法的药线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用于穴位埋线疗法的药线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用于穴位埋线疗法的药线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穴位埋线疗法的药线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穴位埋线疗法的药线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穴位埋线疗法的药线,所述药线为经过药液浸泡处理的医用羊肠线,为此,本发明还要提供一种用于穴位埋线疗法的药线的制备方法,所述药线要经包含四种中药的医用酒精液浸泡,所述四种中药为黄连、黄芩、黄白、大黄,且四种药物的用量相同,医用酒精的浓度为75,医用酒精与中药总用量的重量比为3132。本发明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药线穴位埋植,穴位反应性强,刺激时间长,作用持久,加上药物慢性穴位释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