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斜拉线补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弹性斜拉线补强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47345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7.30CN203747345U(21)申请号 201420110850.2(22)申请日 2014.03.12H02G 7/02(2006.01)E04H 12/20(2006.01)(73)专利权人河北省电力建设调整试验所地址 050091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区新石北路368号专利权人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72)发明人王杨(74)专利代理机构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代理人董金国 杨钦祥(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弹性斜拉线补强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性斜拉线补强装置。
2、,包括一端封闭的拉筒、将压簧压置在拉筒内的压板、固定设置在拉筒上的拉筒盖,所述拉筒封闭端设置有引线管,所述拉筒盖设置有与引线管对应的导线管,所述拉筒盖在拉筒内侧设置有挡板,所述压板与穿过引线管的上钢绞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与穿过导线管的下钢绞线固定连接,线杆向斜拉线倾斜时斜拉线拉力不会消失,压簧虽然变长但是还会提供拉力,避免刚性的斜拉线的弊端;这样斜拉线会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为线杆提供拉力,为电网的安全运行又增加一份保险。(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
3、03747345 UCN 203747345 U1/1页21.一种弹性斜拉线补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端封闭的拉筒(1)、将压簧(2)压置在拉筒(1)内的压板(3)、固定设置在拉筒(1)上的拉筒盖(4),所述拉筒(1)封闭端设置有引线管(5),所述拉筒盖(4)设置有与引线管(5)对应的导线管(6),所述拉筒盖(4)在拉筒(1)内侧设置有挡板(7),所述压板(3)与穿过引线管(5)的拉杆(19)固定连接,所述拉杆(19)与上钢绞线(81)固定连接,所述挡板(7)与穿过导线管(6)的下钢绞线(82)固定连接,所述拉杆(19)上设置有调节螺母(20),所述调节螺母(20)与引线管(5)的自由端抵。
4、触,所述拉筒(1)内壁设置有导齿(21),所述压板(3)设置有与导齿相对应的导槽(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斜拉线补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管(5)与拉筒(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9),所述导线管(6)与拉筒盖(4)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9)。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弹性斜拉线补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管内壁设置有橡胶密封圈(10),所述拉筒盖设置有两个以上通气孔(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弹性斜拉线补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钢绞线(81)另一端与拉线绝缘子(13)固定连接,所述下钢绞线(82)另一端与线夹(14)固定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
5、747345 U1/3页3一种弹性斜拉线补强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拉线,尤其是一种弹性斜拉线补强装置。背景技术0002 水泥电线杆在中低压输电线路中普遍应用,在输电线路起点杆、终点杆、拐点、安装有设备的电线杆以及超过最佳跨度的线杆,都设置有斜拉线,输电线路完成后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斜拉线形同虚设,根本没有起到设计之初的作用,松弛的斜拉线倒成为碍事的累赘。0003 在设计之初斜拉线是为了平衡线杆顶端输电电缆拉力不平衡的问题,在施工之初经过施工人员的调试斜拉线作用名副其实,时间久了以后由于线杆的自然沉降、输电线缆的自然形变等原因斜拉线的受力会慢慢改变,斜拉线就形同虚设根本起不到应有。
6、的作用,而检修人员根据肉眼和手感根本察觉不到这些细微变化,刚性的斜拉线不能适应拉力的变化。发明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弹性斜拉线补强装置。0005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6 本实用新型一种弹性斜拉线补强装置,包括一端封闭的拉筒、将压簧压置在拉筒内的压板、固定设置在拉筒上的拉筒盖,所述拉筒封闭端设置有引线管,所述拉筒盖设置有与引线管对应的导线管,所述拉筒盖在拉筒内侧设置有挡板,所述压板与穿过引线管的拉杆固定连接,所述拉杆与上钢绞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与穿过导线管的下钢绞线固定连接,所述拉杆上设置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与引线管的自由端抵触,所述拉筒内壁设置有。
7、导齿,所述压板设置有与导齿相对应的导槽。0007 进一步说,所述引线管与拉筒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所述导线管与拉筒盖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0008 进一步说,所述引线管内壁设置有橡胶密封圈,所述拉筒盖设置有两个以上通气孔。0009 进一步说,所述上钢绞线另一端与拉线绝缘子固定连接,所述下钢绞线另一端与线夹固定连接。0010 本实用新型积极效果如下:0011 本实用新型在拉线绝缘子和线夹之间的钢绞线上安装内嵌压簧的拉筒,线杆向斜拉线倾斜时斜拉线拉力不会消失,压簧虽然变长但是还会提供拉力,避免刚性的斜拉线的弊端;调节螺母的设置可以设定压簧其作用的起始拉力,在正常情况下压簧的拉力由调节螺母抵消,当斜拉线。
8、拉力逐渐增大,大于压簧弹力的时候,调节螺母离开引线管,斜拉线构成弹性拉线,在线杆受力平衡发生改变时压簧的弹力可以弥补,当斜拉线受到的拉力增大时,压簧变短会提供更大的拉力,虽然斜拉线变长,但是这种变化很小在线杆形变的承受范说 明 书CN 203747345 U2/3页4围内,这样斜拉线会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为线杆提供拉力,由于拉杆与钢绞线连接,钢绞受力时容易发生扭转,因此导齿和导槽的配合就避免了压板的旋转,压板的运动方向被限定,还可以防止压板在拉筒内被卡死,为电网的安全运行有增加一份保险。0012 设置加强筋板可以增加拉筒的强度,密封圈可以避免雨水进入到拉筒内,通气孔可以将进入到拉筒内的水汽排出拉。
9、筒外。附图说明0013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0014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B截面结构示意图;0015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截面结构示意图;0016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拉筒结构示意图;0017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0018 在附图中:1拉筒、2压簧、3压板、4拉筒盖、5引线管、6导线管、7挡板、8钢绞线、81上钢绞线、82下钢绞线、9加强筋板、10橡胶密封圈、11通气孔、12抱箍、13拉线绝缘子、14线夹、15拉线棒、16地锚、19拉杆、20调节螺母、21导齿、22导槽。具体实施方式0019 如附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弹性斜拉线补强装置。
10、,包括一端封闭的拉筒1、将压簧2压置在拉筒1内的压板3、固定设置在拉筒1上的拉筒盖4,所述拉筒1封闭端设置有引线管5,所述拉筒盖4设置有与引线管5对应的导线管6,所述拉筒盖4在拉筒1内侧设置有挡板7,所述压板3与穿过引线管5的拉杆19固定连接,所述拉杆19与上钢绞线81固定连接,所述挡板7与穿过导线管6的下钢绞线82固定连接,所述拉杆19上设置有调节螺母20,所述调节螺母20与引线管5的自由端抵触,所述拉筒1内壁设置有导齿21,所述压板3设置有与导齿相对应的导槽22。所述引线管5与拉筒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9,所述导线管6与拉筒盖4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9,在不同受力面之间均设置加强筋板,在拉筒1内。
11、和拉筒盖4内均设置有加强筋板,所述引线管内壁设置有橡胶密封圈10,所述拉筒盖设置有两个以上通气孔11,所述上钢绞线81另一端与拉线绝缘子13固定连接,所述下钢绞线82另一端与线夹14固定连接。钢绞线8与拉杆19相连,拉杆19穿过引线管5进入拉筒1,橡胶密封圈10可以阻挡钢绞线8上的雨水延拉杆19进入拉筒1,但是雨水会延钢绞线8的缝隙进入拉筒1内,通气孔11会加快水分的排出和扩散,避免水对装置的损坏。0020 调节螺母20的设置可以设定压簧2其作用的起始拉力,在正常情况下压簧2的拉力由调节螺母20抵消,当斜拉线拉力逐渐增大,大于压簧2弹力的时候,调节螺母20离开引线管5,斜拉线构成弹性拉线,在线。
12、杆受力平衡发生改变时压簧2的弹力可以弥补,当斜拉线受到的拉力增大时,压簧2变短会提供更大的拉力,虽然斜拉线变长,但是这种变化很小在线杆形变的承受范围内,这样斜拉线会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为线杆提供拉力,由于拉杆19与钢绞线8连接,钢绞线8受力时容易发生扭转,因此导齿21和导槽22的配合就避免了压板3的旋转,压板3的运动方向被限定,还可以防止压板3在拉筒1内被卡死,在拉线绝缘子13和线夹14之间的钢绞线上安装内嵌压簧2的拉筒1,在线杆受力平衡发生改变时压簧2的弹力可以弥补,当斜拉线的拉力增大时,压簧2被压缩变短会提供更大的拉力,说 明 书CN 203747345 U3/3页5虽然斜拉线变长,但是这种。
13、变化幅度很小,形变在线杆的承受范围内,斜拉线的拉力变小时斜拉线的拉力不会消失,压簧2虽然变长但是压簧2还是会提供一定的拉力,避免刚性的斜拉线的弊端;这样斜拉线会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为线杆提供拉力,为电网的安全运行有增加一份保险。在正常状态下拉筒会一直向线杆施加一个拉力,增强了拉线的拉力。0021 斜拉线在受到猛烈撞击时,压簧会削弱撞击力的传导,缓慢释放撞击的冲击力,可以增加斜拉线的抗冲击能力,提升输电系统的稳定性。0022 如附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由上到下的安装顺序是:抱箍12、拉线绝缘子13、补强装置、线夹14、拉线棒15和地锚16,在整个斜拉线地面2米高的斜拉线安装绝缘保护管,防止设施被损坏以及防止漏电后造成触电事故,由于斜拉线细小,在夜间不易被发现所以在保护管的外壁设置反光条和荧光条,提醒路人注意,避免意外。说 明 书CN 203747345 U1/3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47345 U2/3页7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47345 U3/3页8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47345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