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盗锁.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07110 上传时间:2018-06-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0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143698.8

申请日:

2014.03.28

公开号:

CN203742289U

公开日:

2014.07.3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5B 27/00申请日:20140328授权公告日:20140730终止日期:20170328|||授权

IPC分类号:

E05B27/00; E05B17/22; E05B45/06

主分类号:

E05B27/00

申请人:

林万仙

发明人:

林万仙

地址:

413204 湖南省南县明山头镇丰安村九组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代理人:

李展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防盗锁,包括弹子锁、红外锁、控制电路、开关装置,弹子锁包括锁体、锁芯,锁芯安装在锁体内;锁芯后端与红外锁前端一体连接,锁芯内设有弹子锁钥匙孔,红外锁内设有红外锁钥匙孔,两个钥匙孔相连通并共同构成防盗锁钥匙孔;红外锁钥匙孔上方设有若干红外锁弹子孔,红外锁弹子孔下端与红外锁钥匙孔上端相连通;红外锁弹子孔内安有红外锁弹子、红外锁复位弹簧,红外锁复位弹簧位于红外锁弹子上方,红外锁复位弹簧上端抵着压板,压板固定在红外锁弹子孔上端;红外锁弹子孔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红外发射管、红色接收管分别与控制电路相连;锁体后端面上设有电开关,电开关与控制电路相连,开关装置由控制电路连接控制。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盗锁,其特征是,包括弹子锁、红外锁、控制电路、开关装置,所述弹子锁包括锁体、锁芯,锁芯安装在锁体内;锁芯的后端与红外锁的前端一体连接,锁芯内设有弹子锁钥匙孔,红外锁内设有红外锁钥匙孔,弹子锁钥匙孔与红外锁钥匙孔相连通并共同构成防盗锁钥匙孔;所述红外锁钥匙孔上方设有若干个红外锁弹子孔,红外锁弹子孔的下端与红外锁钥匙孔的上端相连通;所述红外锁弹子孔内安有红外锁弹子、红外锁复位弹簧,红外锁复位弹簧位于红外锁弹子上方,红外锁复位弹簧的上端抵着压板,所述压板固定在红外锁弹子孔的上端;所述红外锁弹子孔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有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所述红外发射管、红色接收管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所述弹子锁的锁体的后端面上设有电开关,所述电开关与控制电路相连,所述开关装置由控制电路连接控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锁,其特征是,所述红外锁弹子上设有通孔,各个所述红外锁弹子上的通孔位置高度不相同。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盗锁,其特征是,所述锁体的后端面上还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用于限制锁芯和红外锁绕锁芯中心轴所能旋转的最大角度。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盗锁,其特征是,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由所述控制电路控制动作。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盗锁,其特征是,所述锁芯内还设有若干个弹子锁芯体弹子孔,弹子锁芯体弹子孔位于所述弹子锁钥匙孔上方,所述锁体内相应地设有若干个弹子锁锁体弹子孔;所述弹子锁锁体弹子孔的下端与弹子锁芯体弹子孔的上端相连通,所述弹子锁芯体弹子孔的下端与所述弹子锁钥匙孔相连通;所述弹子锁锁体弹子孔内安有弹子锁复位弹簧、弹子锁锁体弹子,所述弹子锁复位弹簧位于弹子锁锁体弹子的上方,弹子锁锁体弹子的下端插入弹子锁芯体弹子孔中,各个所述弹子锁锁体弹子插入弹子锁芯体弹子孔的深度不相同;所述弹子锁芯体弹子孔中安有弹子锁芯体弹子,弹子锁芯体弹子的上端抵着所述弹子锁锁体弹子的下端,弹子锁芯体弹子的下端伸入到所述弹子锁钥匙孔中。

说明书

一种防盗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锁。
背景技术
目前弹子锁的锁芯的钥匙孔虽然有片状钥匙孔和十字形钥匙孔的区别,但都是通过设于锁体和锁芯中的多对长短不一的弹子构成一组密码,开锁的钥匙上设置与弹子密码相配的齿,通过钥匙上这些高矮不同的齿顶住弹子,使各对的两个弹子之间的接触面处于一条直线,即可将锁芯在锁体中旋转,把锁开启。但是,这些弹子锁在不使用原配钥匙的情况下,均可以用专用的开锁工具,如撬棍、探针等配合撬动锁芯弹子,并轻微转动锁芯卡住锁芯弹子位置,实现技术性开锁,留下技术性开锁的隐患,防盗效果差。怎样解决弹子锁不能被技术性开锁开启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制锁业界企求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盗锁,它能防止被技术性开锁开启,防盗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盗锁,包括弹子锁、红外锁、控制电路、开关装置,所述弹子锁包括锁体、锁芯,锁芯安装在锁体内;锁芯的后端与红外锁的前端一体连接,锁芯内设有弹子锁钥匙孔,红外锁内设有红外锁钥匙孔,弹子锁钥匙孔与红外锁钥匙孔相连通并共同构成防盗锁钥匙孔;所述红外锁钥匙孔上方设有若干个红外锁弹子孔,红外锁弹子孔的下端与红外锁钥匙孔的上端相连通;所述红外锁弹子孔内安有红外锁弹子、红外锁复位弹簧,红外锁复位弹簧位于红外锁弹子上方,红外锁复位弹簧的上端抵着压板,所述压板固定在红外锁弹子孔的上端;所述红外锁弹子孔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有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所述红外发射管、红色接收管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所述弹子锁的锁体的后端面上设有电开关,所述电开关与控制电路相连,所述开关装置由控制电路连接控制。
进一步,所述红外锁弹子上设有通孔,各个所述红外锁弹子上的通孔位置高度不相同。
进一步,所述锁体的后端面上还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用于限制锁芯和红外锁绕锁芯中心轴所能旋转的最大角度。
进一步,所述防盗锁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由所述控制电路控制动作。
进一步,所述锁芯内还设有若干个弹子锁芯体弹子孔,弹子锁芯体弹子孔位于所述弹子锁钥匙孔上方,所述锁体内相应地设有若干个弹子锁锁体弹子孔;所述弹子锁锁体弹子孔的下端与弹子锁芯体弹子孔的上端相连通,所述弹子锁芯体弹子孔的下端与所述弹子锁钥匙孔相连通;所述弹子锁锁体弹子孔内安有弹子锁复位弹簧、弹子锁锁体弹子,所述弹子锁复位弹簧位于弹子锁锁体弹子的上方,弹子锁锁体弹子的下端插入弹子锁芯体弹子孔中,各个所述弹子锁锁体弹子插入弹子锁芯体弹子孔的深度不相同;所述弹子锁芯体弹子孔中安有弹子锁芯体弹子,弹子锁芯体弹子的上端抵着所述弹子锁锁体弹子的下端,弹子锁芯体弹子的下端伸入到所述弹子锁钥匙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该防盗锁能防止被技术性开锁开启,防盗效果好。要打开该防盗锁,须先将所有的弹子锁锁体弹子和红外锁弹子顶到适当高度,使所有弹子锁锁体弹子的下端位于同一直线,并且都恰好缩回到弹子锁锁体弹子孔中,使所有红外锁弹子的通孔恰好位于相应的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之间的连线上。然后,转动锁芯和红外锁,红外锁的前端面挤按电开关,使得控制电路、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通电。所有的红外接收管接收到相应红外发射管发出的红外光,并向控制电路输出相应电信号,控制电路根据红外接收管送来的电信号控制开关装置打开门禁。使用普通非原配钥匙进行开锁时,因无法打开弹子锁,即无法转动锁芯和红外锁,故无法开启门禁。当使用技术性开锁打开弹子锁并转动锁芯和红外锁时,红外锁的前端面挤按电开关,使得控制电路、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通电。此时至少有一个红外接收管无法接收到红外光。控制电路收到红外接收管送来的不开启门禁的电信号,控制开关装置不打开门禁。优选方案中,还设有报警装置,当电开关被合上,控制电路、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通电,而至少有一个红外接收管无法接收到红外光时,控制电路就会控制开关装置不打开门禁的同时控制报警装置发声报警。开启红外锁的关键在于将所有的红外锁弹子顶至适当高度,而由于转动锁芯时,红外锁是一起转动的,因此是无法凭任何手感或声音判断出红外锁弹子是否被顶至适当高度的,故该防盗锁无法被技术性开锁开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A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弹子锁、红外锁4、控制电路(未画出)、开关装置(未画出)、报警装置(未画出),弹子锁包括锁体1、锁芯14,锁芯14安装在锁体1内。锁芯14的后端与红外锁4的前端一体连接,锁芯14内设有弹子锁钥匙孔(未标示),红外锁4内设有红外锁钥匙孔(未标示),弹子锁钥匙孔与红外锁钥匙孔相连通并共同构成防盗锁钥匙孔5。红外锁钥匙孔上方设有4个红外锁弹子孔(未标示),红外锁弹子孔的下端与红外锁钥匙孔的上端相连通。红外锁弹子孔内安有红外锁弹子9、红外锁复位弹簧8,红外锁复位弹簧8位于红外锁弹子9上方。红外锁弹子9包括两段,其上段的水平截面为方形,下段的水平截面为圆形。红外锁弹子9的下端伸入到红外锁钥匙孔中,红外锁弹子9的上段上设有通孔10,各个红外锁弹子9上的通孔10位置高度不相同。红外锁弹子9的上段的水平截面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该形状能保证在使用防盗锁的过程中,红外锁弹子9不会绕自身的中心铅垂线发生旋转即可。红外锁复位弹簧8的上端抵着压板6,压板6固定在红外锁弹子孔的上端。红外锁弹子孔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有红外发射管2和红外接收管15,红外发射管2、红色接收管15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相连。弹子锁的锁体1的后端面上设有电开关16和限位柱3,电开关16与控制电路相连,限位柱3用于限制锁芯14和红外锁4绕锁芯14中心轴所能旋转的最大角度。锁芯14内设有若干个弹子锁芯体弹子孔(未标示),弹子锁芯体弹子孔位于弹子锁钥匙孔上方,锁体1内相应地设有3个弹子锁锁体弹子孔(未标示)。弹子锁锁体弹子孔的下端与弹子锁芯体弹子孔的上端相连通,弹子锁芯体弹子孔的下端与弹子锁钥匙孔相连通。弹子锁锁体弹子孔内安有弹子锁复位弹簧11、弹子锁锁体弹子12,弹子锁复位弹簧11位于弹子锁锁体弹子12的上方,并抵着弹子锁压板7,弹子锁压板7固定在锁体1的上部。弹子锁锁体弹子12的下端插入弹子锁芯体弹子孔中,各个弹子锁锁体弹子12插入弹子锁芯体弹子孔的深度不相同。弹子锁芯体弹子孔中安有弹子锁芯体弹子13,弹子锁芯体弹子13的上端抵着弹子锁锁体弹子12的下端,弹子锁芯体弹子13的下端伸入到弹子锁钥匙孔中。开关装置、报警装置均由控制电路连接控制。
下面结合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要打开该防盗锁,须先将所有的弹子锁锁体弹子12和红外锁弹子9顶到适当高度,使所有弹子锁锁体弹子12的下端位于同一直线,并且都恰好缩回到弹子锁锁体弹子孔中,使所有红外锁弹子9的通孔10恰好位于相应的红外发射管2和红外接收管15之间的连线上。然后,转动锁芯14和红外锁4,红外锁4的前端面挤按电开关16,使得控制电路、红外发射管2、红外接收管15通电。所有的红外接收管15接收到相应红外发射管2发出的红外光,并向控制电路输出相应电信号,控制电路根据红外接收管15送来的电信号控制开关装置打开门禁。使用普通非原配钥匙进行开锁时,因无法打开弹子锁,即无法转动锁芯14和红外锁4,故无法开启门禁。当使用技术性开锁打开弹子锁并转动锁芯14和红外锁4时,红外锁4的前端面挤按电开关16,使得控制电路、红外发射管2、红外接收管15通电。此时至少有一个红外接收管15无法接收到红外光。控制电路收到红外接收管15送来的不开启门禁的电信号,控制开关装置不打开门禁,同时,还控制报警装置发声报警。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变动和改进是完全可能的。例如,电开关的安装位置的改动,防盗锁钥匙孔形状的改变等,这些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精神范围内,属于简单的等同替换,因此,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防盗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防盗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防盗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盗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盗锁.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42289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7.30CN203742289U(21)申请号 201420143698.8(22)申请日 2014.03.28E05B 27/00(2006.01)E05B 17/22(2006.01)E05B 45/06(2006.01)(73)专利权人林万仙地址 413204 湖南省南县明山头镇丰安村九组(72)发明人林万仙(74)专利代理机构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代理人李展明(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防盗锁(57) 摘要一种防盗锁,包括弹子锁、红外锁、控制电路、开关装置,弹子锁包括锁体、锁芯,锁芯安装在锁体内;锁芯。

2、后端与红外锁前端一体连接,锁芯内设有弹子锁钥匙孔,红外锁内设有红外锁钥匙孔,两个钥匙孔相连通并共同构成防盗锁钥匙孔;红外锁钥匙孔上方设有若干红外锁弹子孔,红外锁弹子孔下端与红外锁钥匙孔上端相连通;红外锁弹子孔内安有红外锁弹子、红外锁复位弹簧,红外锁复位弹簧位于红外锁弹子上方,红外锁复位弹簧上端抵着压板,压板固定在红外锁弹子孔上端;红外锁弹子孔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红外发射管、红色接收管分别与控制电路相连;锁体后端面上设有电开关,电开关与控制电路相连,开关装置由控制电路连接控制。(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

3、)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42289 UCN 203742289 U1/1页21.一种防盗锁,其特征是,包括弹子锁、红外锁、控制电路、开关装置,所述弹子锁包括锁体、锁芯,锁芯安装在锁体内;锁芯的后端与红外锁的前端一体连接,锁芯内设有弹子锁钥匙孔,红外锁内设有红外锁钥匙孔,弹子锁钥匙孔与红外锁钥匙孔相连通并共同构成防盗锁钥匙孔;所述红外锁钥匙孔上方设有若干个红外锁弹子孔,红外锁弹子孔的下端与红外锁钥匙孔的上端相连通;所述红外锁弹子孔内安有红外锁弹子、红外锁复位弹簧,红外锁复位弹簧位于红外锁弹子上方,红外锁复位弹簧的上端抵着压板,所述压板固。

4、定在红外锁弹子孔的上端;所述红外锁弹子孔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有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所述红外发射管、红色接收管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所述弹子锁的锁体的后端面上设有电开关,所述电开关与控制电路相连,所述开关装置由控制电路连接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锁,其特征是,所述红外锁弹子上设有通孔,各个所述红外锁弹子上的通孔位置高度不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盗锁,其特征是,所述锁体的后端面上还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用于限制锁芯和红外锁绕锁芯中心轴所能旋转的最大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盗锁,其特征是,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由所述控制电路控制动作。5.根据权利要求4。

5、所述的防盗锁,其特征是,所述锁芯内还设有若干个弹子锁芯体弹子孔,弹子锁芯体弹子孔位于所述弹子锁钥匙孔上方,所述锁体内相应地设有若干个弹子锁锁体弹子孔;所述弹子锁锁体弹子孔的下端与弹子锁芯体弹子孔的上端相连通,所述弹子锁芯体弹子孔的下端与所述弹子锁钥匙孔相连通;所述弹子锁锁体弹子孔内安有弹子锁复位弹簧、弹子锁锁体弹子,所述弹子锁复位弹簧位于弹子锁锁体弹子的上方,弹子锁锁体弹子的下端插入弹子锁芯体弹子孔中,各个所述弹子锁锁体弹子插入弹子锁芯体弹子孔的深度不相同;所述弹子锁芯体弹子孔中安有弹子锁芯体弹子,弹子锁芯体弹子的上端抵着所述弹子锁锁体弹子的下端,弹子锁芯体弹子的下端伸入到所述弹子锁钥匙孔中。。

6、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742289 U1/3页3一种防盗锁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锁。背景技术0002 目前弹子锁的锁芯的钥匙孔虽然有片状钥匙孔和十字形钥匙孔的区别,但都是通过设于锁体和锁芯中的多对长短不一的弹子构成一组密码,开锁的钥匙上设置与弹子密码相配的齿,通过钥匙上这些高矮不同的齿顶住弹子,使各对的两个弹子之间的接触面处于一条直线,即可将锁芯在锁体中旋转,把锁开启。但是,这些弹子锁在不使用原配钥匙的情况下,均可以用专用的开锁工具,如撬棍、探针等配合撬动锁芯弹子,并轻微转动锁芯卡住锁芯弹子位置,实现技术性开锁,留下技术性开锁的隐患,防盗效果差。怎样解决弹子锁不能被技。

7、术性开锁开启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制锁业界企求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盗锁,它能防止被技术性开锁开启,防盗效果好。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盗锁,包括弹子锁、红外锁、控制电路、开关装置,所述弹子锁包括锁体、锁芯,锁芯安装在锁体内;锁芯的后端与红外锁的前端一体连接,锁芯内设有弹子锁钥匙孔,红外锁内设有红外锁钥匙孔,弹子锁钥匙孔与红外锁钥匙孔相连通并共同构成防盗锁钥匙孔;所述红外锁钥匙孔上方设有若干个红外锁弹子孔,红外锁弹子孔的下端与红外锁钥匙孔的上端相连通;所述红外锁弹子孔内安有红外锁弹子、红外锁复位弹。

8、簧,红外锁复位弹簧位于红外锁弹子上方,红外锁复位弹簧的上端抵着压板,所述压板固定在红外锁弹子孔的上端;所述红外锁弹子孔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有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所述红外发射管、红色接收管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所述弹子锁的锁体的后端面上设有电开关,所述电开关与控制电路相连,所述开关装置由控制电路连接控制。0005 进一步,所述红外锁弹子上设有通孔,各个所述红外锁弹子上的通孔位置高度不相同。0006 进一步,所述锁体的后端面上还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用于限制锁芯和红外锁绕锁芯中心轴所能旋转的最大角度。0007 进一步,所述防盗锁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由所述控制电路控制动作。000。

9、8 进一步,所述锁芯内还设有若干个弹子锁芯体弹子孔,弹子锁芯体弹子孔位于所述弹子锁钥匙孔上方,所述锁体内相应地设有若干个弹子锁锁体弹子孔;所述弹子锁锁体弹子孔的下端与弹子锁芯体弹子孔的上端相连通,所述弹子锁芯体弹子孔的下端与所述弹子锁钥匙孔相连通;所述弹子锁锁体弹子孔内安有弹子锁复位弹簧、弹子锁锁体弹子,所述弹子锁复位弹簧位于弹子锁锁体弹子的上方,弹子锁锁体弹子的下端插入弹子锁芯体弹子孔中,各个所述弹子锁锁体弹子插入弹子锁芯体弹子孔的深度不相同;所述弹子锁芯体弹说 明 书CN 203742289 U2/3页4子孔中安有弹子锁芯体弹子,弹子锁芯体弹子的上端抵着所述弹子锁锁体弹子的下端,弹子锁芯体。

10、弹子的下端伸入到所述弹子锁钥匙孔中。0009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该防盗锁能防止被技术性开锁开启,防盗效果好。要打开该防盗锁,须先将所有的弹子锁锁体弹子和红外锁弹子顶到适当高度,使所有弹子锁锁体弹子的下端位于同一直线,并且都恰好缩回到弹子锁锁体弹子孔中,使所有红外锁弹子的通孔恰好位于相应的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之间的连线上。然后,转动锁芯和红外锁,红外锁的前端面挤按电开关,使得控制电路、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通电。所有的红外接收管接收到相应红外发射管发出的红外光,并向控制电路输出相应电信号,控制电路根据红外接收管送来的电信号控制开关装置打开门禁。使用普通非原配钥匙进行开锁时,因无法打开弹。

11、子锁,即无法转动锁芯和红外锁,故无法开启门禁。当使用技术性开锁打开弹子锁并转动锁芯和红外锁时,红外锁的前端面挤按电开关,使得控制电路、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通电。此时至少有一个红外接收管无法接收到红外光。控制电路收到红外接收管送来的不开启门禁的电信号,控制开关装置不打开门禁。优选方案中,还设有报警装置,当电开关被合上,控制电路、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通电,而至少有一个红外接收管无法接收到红外光时,控制电路就会控制开关装置不打开门禁的同时控制报警装置发声报警。开启红外锁的关键在于将所有的红外锁弹子顶至适当高度,而由于转动锁芯时,红外锁是一起转动的,因此是无法凭任何手感或声音判断出红外锁弹子是否被。

12、顶至适当高度的,故该防盗锁无法被技术性开锁开启。附图说明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1 图2为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剖视图。0012 图3为图2中A-A处剖视图。0013 图4为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4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5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弹子锁、红外锁4、控制电路(未画出)、开关装置(未画出)、报警装置(未画出),弹子锁包括锁体1、锁芯14,锁芯14安装在锁体1内。锁芯14的后端与红外锁4的前端一体连接,锁芯14内设有弹子锁钥匙孔(未标示),红外锁4内设有红外锁钥匙孔(未标示),弹子锁钥匙孔与红外锁钥。

13、匙孔相连通并共同构成防盗锁钥匙孔5。红外锁钥匙孔上方设有4个红外锁弹子孔(未标示),红外锁弹子孔的下端与红外锁钥匙孔的上端相连通。红外锁弹子孔内安有红外锁弹子9、红外锁复位弹簧8,红外锁复位弹簧8位于红外锁弹子9上方。红外锁弹子9包括两段,其上段的水平截面为方形,下段的水平截面为圆形。红外锁弹子9的下端伸入到红外锁钥匙孔中,红外锁弹子9的上段上设有通孔10,各个红外锁弹子9上的通孔10位置高度不相同。红外锁弹子9的上段的水平截面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该形状能保证在使用防盗锁的过程中,红外锁弹子9不会绕自身的中心铅垂线发生旋转即可。红外锁复位弹簧8的上端抵着压板6,压板6固定在红外锁弹子孔的上端。

14、。红外锁弹子孔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有红外发射管2和红外接收管15,红外发射说 明 书CN 203742289 U3/3页5管2、红色接收管15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相连。弹子锁的锁体1的后端面上设有电开关16和限位柱3,电开关16与控制电路相连,限位柱3用于限制锁芯14和红外锁4绕锁芯14中心轴所能旋转的最大角度。锁芯14内设有若干个弹子锁芯体弹子孔(未标示),弹子锁芯体弹子孔位于弹子锁钥匙孔上方,锁体1内相应地设有3个弹子锁锁体弹子孔(未标示)。弹子锁锁体弹子孔的下端与弹子锁芯体弹子孔的上端相连通,弹子锁芯体弹子孔的下端与弹子锁钥匙孔相连通。弹子锁锁体弹子孔内安有弹子锁复位弹簧11、弹子锁锁体。

15、弹子12,弹子锁复位弹簧11位于弹子锁锁体弹子12的上方,并抵着弹子锁压板7,弹子锁压板7固定在锁体1的上部。弹子锁锁体弹子12的下端插入弹子锁芯体弹子孔中,各个弹子锁锁体弹子12插入弹子锁芯体弹子孔的深度不相同。弹子锁芯体弹子孔中安有弹子锁芯体弹子13,弹子锁芯体弹子13的上端抵着弹子锁锁体弹子12的下端,弹子锁芯体弹子13的下端伸入到弹子锁钥匙孔中。开关装置、报警装置均由控制电路连接控制。0016 下面结合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0017 要打开该防盗锁,须先将所有的弹子锁锁体弹子12和红外锁弹子9顶到适当高度,使所有弹子锁锁体弹子12的下端位于同一直线,并且都恰好缩回到弹子锁锁体。

16、弹子孔中,使所有红外锁弹子9的通孔10恰好位于相应的红外发射管2和红外接收管15之间的连线上。然后,转动锁芯14和红外锁4,红外锁4的前端面挤按电开关16,使得控制电路、红外发射管2、红外接收管15通电。所有的红外接收管15接收到相应红外发射管2发出的红外光,并向控制电路输出相应电信号,控制电路根据红外接收管15送来的电信号控制开关装置打开门禁。使用普通非原配钥匙进行开锁时,因无法打开弹子锁,即无法转动锁芯14和红外锁4,故无法开启门禁。当使用技术性开锁打开弹子锁并转动锁芯14和红外锁4时,红外锁4的前端面挤按电开关16,使得控制电路、红外发射管2、红外接收管15通电。此时至少有一个红外接收管。

17、15无法接收到红外光。控制电路收到红外接收管15送来的不开启门禁的电信号,控制开关装置不打开门禁,同时,还控制报警装置发声报警。0018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变动和改进是完全可能的。例如,电开关的安装位置的改动,防盗锁钥匙孔形状的改变等,这些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精神范围内,属于简单的等同替换,因此,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说 明 书CN 203742289 U1/4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42289 U2/4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42289 U3/4页8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42289 U4/4页9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42289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