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汽车内置自动收张车库篷.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405065 上传时间:2018-06-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7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20139006.7

申请日:

2008.10.06

公开号:

CN201381672Y

公开日:

2010.01.1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H 15/06申请日:20081006授权公告日:20100113终止日期:20121006|||授权

IPC分类号:

E04H15/06; E04H15/20

主分类号:

E04H15/06

申请人:

徐卫兵

发明人:

徐卫兵

地址:

437400湖北省通城县隽水镇雁塔小区二巷4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由收藏罐、车库篷、收缩绳组成小汽车内置自动收张车库篷。收藏罐底部有进出气管孔(1)与气囊腔(4)中的进出气管口(6)相通连接吸、充气机,又由收缩绳(7)穿过收藏罐底部的收缩绳孔(2)与绞索机连接组成车库篷自动收张装置;由气囊腔(4)、车库篷主气管(3)和轮廓气管(9)构成车库篷自动张开系统,又由回气管(5)、收缩绳(7)、穿绳环(10)、导绳管(17)、厚盖(12)构成车库篷自动回缩收藏系统;又由车库篷对应的驾驶座边设置了车门,车库篷自动张开系统和自动回缩收藏系统能够坐在车内操作完成,真正简单方便,干净利索。而且只要有个能横放小水桶的空位,就能够安装车库篷自动收张装置。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小汽车内置自动收张车库篷,由收藏罐、车库篷和收缩绳组成,其特征在于:气囊腔(4)中的进出气管口(6)通过收藏罐底部进出气管孔(1),连接吸充气机,又由车库篷外表面的收缩绳(7)穿过收藏罐底部的收缩绳孔(2)与绞索机连接组成车库篷自动收张装置,而气囊腔(4)和车库篷是整体结构,其装置有收张两功能,那么车库篷也有收张两体系:气囊腔(4)、主气管(3)和轮廓气管(9)构成车库篷自动张开体系,而回气管(5),并收缩绳(7)所串连的穿绳环(10),导绳管(17)和厚盖(12)构成车库篷自动回缩收藏体系,并收藏罐与绞索机和吸充气机为连接式的总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收张车库篷其特征在于:所指回气管(5)在于管体上有不同方位的吸气孔,并分段内置于车库篷主气管(3)和轮廓气管(9)管壁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收张车库篷,其特征在于:车库篷本身直观结构:设置了车门(16)以及发动机排气管孔(11)和发动机散热窗(13)。

说明书

小汽车内置自动收张车库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汽车内置自动收张车库篷,尤其是收藏罐、车库篷和收缩绳组成的小汽车内置自动收张车库篷。
人们经常看到各停车场,各行政机关门口,各生活小区,休闲场所、企事单位停车位小汽车林立,有的几小时,有的一整天,日晒雨淋金属漆面日久失色,往日的亮闪闪不见了,叫爱车族确实心痛。在这经济突飞猛进的时代,私家小汽车档次款式日新月异,购置小汽车的人群增长速度用雨后春笋来形容都不够了,爱车族的群体不断壮大,于是,市场上出现了披戴式雨布车篷和移动车库。目前的移动车库是一个庞大的折叠式钢架上外扪篷布型的,这种车库虽然能够移动,但不宜轻易移动,更不能携带外用,况且还需要地方存放,有移动功能根本没有实质意义。披戴式雨布型的车篷就是一种雨衣式的盖车布,需要人工折叠和披戴,费时费力又脏秽,使用也是很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随时随地自动覆盖,回藏都方便的小汽车车库篷,不仅张开时气囊腔从收藏罐中推出车库篷后,车库篷主气管和轮廓气管迅速充气,使车库篷自动翻盖车身,而且车库篷回藏时收缩绳藉着穿绳环、导绳管和厚盖牵制篷布自动回缩收藏挤压堆积罐内并套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小汽车内置自动收张车库篷,由收藏罐、车库篷和收缩绳组成,具体结构为:气囊腔中的进出气管口通过收藏罐底部进出气管孔,连接吸充气机,又由车库篷外表面的收缩绳穿过收藏罐底部的收缩绳孔与绞索机连接组成车库篷自动收张装置;而气囊腔和车库篷是整体结构,其装置有收张两功能,那么车库篷也有收张两体系;气囊腔、主气管和轮廓气管构成车库篷自动张开体系,而回气管,并收缩绳所串连的穿绳环,导绳管和厚盖构成车库篷自动回缩收藏体系,加上收藏罐与绞索机和吸充气机为连接式的总体,更方便于安装。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车库篷自动收张装置安装在车身体内,车身上车库篷进出窗口盖都是自动升降的,并不影响车身外貌美观,又由于车库篷对应的驾驶座边设置了车门,车库篷自动张开系统和自动回缩收藏系统都可以坐在车内完成,操作简单方便,真正干净利索。
附图说明
图1-3是车库篷自动收张装置的主要结构图;图4-5是气管图;图6-7是收缩绳图;图1-7是本实用新型小汽车内置自动收张车库篷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章车库篷自动收张装置结构设计
一、各部位名称:
(1)进出气管孔;(2)收缩绳孔;(3)车库篷主气管;(4)气囊腔;(5)回气管;(6)进出气管口;(7)收缩绳;
二、车库篷收藏罐外形及结构(参照图1):
车库篷收藏罐外形象小水桶,只是罐口外卷,以便车库篷回缩,罐底有进出气管孔(1)和收缩绳孔(2)。
三、气囊腔外形及结构(参照图2):
气囊腔(4)的外形似叭喇形,腔前内壁贴附回气管(5)若干,但不影响腔内充气和排气;气囊腔(4)外端与车库篷主气管(3)呈横“T”字连体并同车库篷成为不可拆割整体,所以车库篷是包括气囊腔和各气管的整体统称。
四:车库篷自动收张装置结构(参照图3):
气囊腔(2)上的进出气管口(6)应从收藏车库篷罐的进出气管孔(1)中通过,并与吸、充气机连接。车库篷收缩绳(7)应从收缩绳窗(8)引进收藏车库篷罐内,并穿过罐底收缩绳孔(2)与绞索机连接,所以为了方便安装吸充气机和绞索机与收藏罐也应成为连接式的总体,绞索机应有离合装置,以便收缩绳(7)自动抛出去。
五、车库篷自动收张装置简单工作原理:
气囊腔(4)内充气必从收藏罐中伸出,也就推出了车库篷,并迅速藉着主气管(3)将车库篷翻罩车身;又由回气管(5)排吸所有气管内气,收缩绳(7)迅速牵拉车库篷回缩挤压堆积收藏罐中,而达到收张目的。
六、车库篷自动收张装置安装要求:
车库篷收藏罐建议安装在小汽车后椅背空位或后货箱中,横放“小水桶”式;车身对应设置车库篷进出窗口,以及自动升降盖,但不能影响车身外貌美观。
第二章车库篷收张体系结构设计
一、各部位名称:
(8)收缩绳窗;(9)轮廓气管;(10)穿绳环;(11)发动机排气管孔;(12)厚盖;(13)发动机散热窗;(14)遮阳布;(15)支承气管;(16)车门;(17)导绳管;
二、车库篷收张体系结构:
1、参照图4-5:车库篷主气管(3)(图中以实线标示)主要使车库篷整体翻罩车身作用,所以,主气管(3)的围径应比轮廓气管(9)要粗大,并要保证主气管(3)气流力度。轮廓气管(9)(图中以虚线标示)主要起支承车库篷轮廓的作用。回气管(5)设置在主气管(3)内,并随之延伸;较长的轮廓气管(9)内也应一样设置回气管(5);回气管(5)的管体上应在不同方位分段设置吸气小孔和分段固定在各充气管内壁上。
2、参照图6-7:收缩绳(7)四根(或三根)应一样长,一端通过收藏管连接绞索机,另一端均匀连接厚盖(12),中间段根据车库篷回缩收藏方便设置的穿绳环(10)和导绳管(17)而定向串连。接近厚盖(12)的周围应设置导绳管(17),以便车库篷完全回罐。
三、参照图5、7:车库篷对应的驾驶座边设置车门(16),便于车库篷收张在驾驶室内操作,车库篷对应处,设置了发动机排气管孔(11)以及发动机散热窗(13)并支承气管(15)掀开遮阳布(14)使发动机热气尾气还有水汽不致充满车库篷,而导致车身和玻璃窗混浊雾水。
第三章部分材料及要求
一、气管布要求软而不透气的塑胶布;
二、回气管要求软而不易扁的橡胶管;
三、收缩绳要求软而滑,并且要没有伸缩性的材料;
四、所有气管扪在篷布里面(支承气管(15)在外);
第四章操作步骤
一、打开车身上车库篷进出窗口自动升降盖;
二、启动吸、充气机,使车库篷充气翻罩车身;
三、启动吸、充气机,排吸车库篷所有气管内气至消扁;
四、启动绞索机,回缩车库篷至收藏罐并压紧厚盖;
五、关闭车身上车库篷进出窗口自动升降盖。

小汽车内置自动收张车库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汽车内置自动收张车库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汽车内置自动收张车库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汽车内置自动收张车库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汽车内置自动收张车库篷.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由收藏罐、车库篷、收缩绳组成小汽车内置自动收张车库篷。收藏罐底部有进出气管孔(1)与气囊腔(4)中的进出气管口(6)相通连接吸、充气机,又由收缩绳(7)穿过收藏罐底部的收缩绳孔(2)与绞索机连接组成车库篷自动收张装置;由气囊腔(4)、车库篷主气管(3)和轮廓气管(9)构成车库篷自动张开系统,又由回气管(5)、收缩绳(7)、穿绳环(10)、导绳管(17)、厚盖(12)构成车库篷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