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式侧墙地漏.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1404233 上传时间:2018-06-1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815602.3

申请日:

2013.12.11

公开号:

CN203626001U

公开日:

2014.06.0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3C 1/28申请日:20131211授权公告日:20140604终止日期:20161211|||授权

IPC分类号:

E03C1/28

主分类号:

E03C1/28

申请人:

北京中德博力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丁璐

地址: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25号304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代理人:

徐金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隐蔽式侧墙地漏,包括在与地面相邻的侧墙上设置的地漏壳体、以及与地漏壳体相连接的地漏盖板,在地漏壳体内部为排水通道本体,其中,在排水通道本体内设有排水组件,在地漏壳体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支撑地漏盖板的支撑件;在地漏壳体上部设有壳体吸附件,在地漏盖板上设置有盖板吸附件;盖板吸附件、支撑件和壳体吸附件均为磁性部件;地漏壳体和地漏盖板通过壳体吸附件和盖板吸附件磁性相吸连接,支撑件与盖板吸附件磁性相吸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高度保障排水充分及时,且有效地解决了返流和臭气返溢等影响室内环境卫生的问题、以及地漏存在卫生死角、地面坡度难于设置、以及地漏其本身与周围装饰不协调一致影响美观等系列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隐蔽式侧墙地漏,包括在与地面相邻的侧墙上设置的地漏壳体(1)、以及与所述地漏壳体(1)相连接的地漏盖板(2),在所述地漏壳体(1)内部为排水通道本体,在所述地漏壳体(1)和地漏盖板(2)之间有与排水通道本体相连通的排水空隙,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排水通道本体内设有排水组件(6),在所述地漏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地漏盖板(2)的支撑件(8);
在所述地漏壳体(1)上部设置有壳体吸附件(9),在所述地漏盖板(2)上设置有盖板吸附件(7);
所述盖板吸附件(7)、支撑件(8)和壳体吸附件(9)均为磁性部件;
所述地漏壳体(1)和地漏盖板(2)通过壳体吸附件(9)和盖板吸附件(7)磁性相吸连接,所述支撑件(8)与盖板吸附件(7)磁性相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蔽式侧墙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盖板(2)朝向所述排水通道本体的一侧及与之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凹槽(10)。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蔽式侧墙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盖板(2)朝向排水通道本体的一侧及与之相对的一侧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蔽式侧墙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吸附件(7)通过螺丝固定在地漏盖板(2)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蔽式侧墙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组件(6)设置在靠近地面一侧的地漏壳体(1)内的排水通道本体内。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隐蔽式侧墙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壳体(1)通过地脚固定件(5)与地面相连接,所述地漏壳体(1)通过侧墙固定件(4)与侧墙相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隐蔽式侧墙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脚固定件(5)通过膨胀螺栓与地面固定,所述地脚固定件(5)通过螺栓与地漏壳体(1)固定。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隐蔽式侧墙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固定件(4)包括两个相连接的固定片,其中一固定片通过膨胀螺栓与侧墙固定,另一个固定片通过螺栓与地漏壳体(1)固定。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隐蔽式侧墙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壳体(1)通过连接过渡件(3)与地面上的地砖相连接。

说明书

隐蔽式侧墙地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排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用于安置卫浴设施的室内的隐蔽式侧墙地漏。
背景技术
目前,地漏种类繁多,其中,在淋浴房或者卫生间使用的地漏多数都设置地面上,这些地漏作为淋浴房或者卫生间地面的排水终端,要求在地面制作时预留出坡度以便使水流依照自身重力顺势流到地漏处,从而通过地漏排出;此外,还有少数地漏是设置在侧墙的墙面上,这些侧墙地漏基本都是为临时排水备用,通常都简单地布置在墙面上。对于上述在地面上设置的地漏,在使用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不利于地面装修,主要是地面的坡度难设且地漏本身也影响整体的美观;(二)在安装方式上和墙面的连接多为明装或者突出墙面安装,存在卫生死角,进而无法有效防止臭味或者下水道中的其他物质返溢。对于现有的侧墙地漏也普遍存在不能充分排水、易形成卫生死角不能有效防止返臭以及美观效果差等缺点。
现有技术中,实用新型专利ZL200520003805.8公开了一种安装在排水系统上用于排除地面积水的“侧墙排水地漏”,包括直角形壳体和密封浮球;其利用隔断将地漏的内部分隔为进水腔和出水腔,并在隔断的圆形通道孔上设置了浮球;地面积水进入进水腔浮起浮球后经出水腔排除;当壳体内存水形成水封的同时,浮球与圆形通道孔接触也形成密封,二道密封阻断了管道内的浊气、害虫、污水上行侵入室内的通道;当地漏内无水封或水封蒸发干涸,浮球落在通道孔上形成的密封会阻止管道内浊气、害虫、污水上行侵入室内。该专利的浮球设置在防止返臭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排水量和速度方面不能达到充分及时的效果。
发明专利ZLCN200710117750.7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密闭地漏装置,包括:地漏壳体、网格地漏盖;地漏壳体包括上大下小的碗状接水口和直筒,直筒设置在接水口的小口端;在地漏壳体内装有密闭泻水装置,所述密闭泻水装置包括:筒状封闭支架、浮盖、浮盖支架、弹性支撑体;筒状封闭支架上端在地漏壳体碗状接水小口端处与地漏壳体的直筒封闭连接;所述浮盖支架为挂臂托一个托盘,浮盖支架的托盘中心安装有浮盖的弹性支撑体,浮盖中心设有套筒,套筒套在浮盖支架上的弹性支撑体上,浮盖上端周边顶在筒状封闭支架的下端端面上。该发明除隔臭效果较好、但结构较为复杂,长期使用排水效果易减弱且不易清洗。
因此,亟待研究开发出一种高效的地漏装置,能够在改变目前地漏存在卫生死角、地面坡度难于设置及不美观的现状,有效防止臭气返溢并充分保证排水量和排水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隐蔽式侧墙地漏,保持地面及墙面的整体美观,同时,有效防止臭味或者下水道中的其他物质返溢,并保证排水充分而及时。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隐蔽式侧墙地漏,包括在与地面相邻的侧墙上设置的地漏壳体、以及与所述地漏壳体相连接的地漏盖板,在所述地漏壳体内部为排水通道本体,在所述地漏壳体和地漏盖板之间有与排水通道本体相连通的排水空隙,其中,在所述排水通道本体内设有排水组件,在所述地漏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地漏盖板的支撑件;在所述地漏壳体上部设置有壳体吸附件,在所述地漏盖板上设置有盖板吸附件;所述盖板吸附件、支撑件和壳体吸附件均为磁性部件;所述地漏壳体和地漏盖板通过壳体吸附件和盖板吸附件磁性相吸连接,所述支撑件与盖板吸附件磁性相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通道本体内的排水组件的上方还设有水封区,以增强隔离防止返溢的效果,所述水封区的高度优选为5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地漏盖板朝向排水通道本体的一侧及与之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凹槽;从而在所述凹槽内能够放置瓷砖、玻璃等与侧墙墙体一致的材料体,进而保持墙体的整体美观;优选地,所述地漏盖板朝向排水通道本体的一侧及与之相对的一侧均由铁等金属材料制成,从而使地漏盖板与地漏壳体和支撑件之间的磁性相吸连接更加稳固。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件通过螺丝固定在地漏盖板上,通过调整螺丝能够改变地漏盖板与盖板吸附件的相对方向,从而能够改变地漏盖板朝外或者朝内的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组件设置在靠近地面一侧的地漏壳体内的排水通道本体内;排水通道本体通过所述排水组件与地面下的排水通道相连接。优选地,所述排水组件包括由上至下相连接的地漏存水弯道及排水管。
优选地,所述地漏壳体通过地脚固定件与地面相连接,所述地漏壳体通过侧墙固定件与侧墙相连接。
较佳地,所述地脚固定件通过膨胀螺栓与地面固定,所述地脚固定件通过螺栓与地漏壳体固定。
较佳地,所述侧墙固定件包括两个相连接的固定片,其中一固定片通过膨胀螺栓与侧墙固定,另一个固定片通过螺栓与地漏壳体固定。
较佳地,所述地漏壳体通过连接过渡件与地面上的地砖相连接。
在卫浴相关房间内安装本实用新型隐蔽式侧墙地漏,对地面的坡度没有特殊要求,将本实用新型的隐蔽式侧墙地漏设置于下坡处的地面与侧墙的相邻处,水顺着地面的坡度流到地 漏处,就会及时地通过所述地漏壳体和地漏盖板之间的排水空隙进入排水通道本体中,而后经排水组件进入地面下的排水通道,顺利完成排水;再者,通过地漏盖板与地漏壳体的磁性吸附设置,在水流大时可随时根据需要简便快捷将地漏盖板打开,以保障排水充分及时,有效避免地面积水,在地漏设置区域不留卫生死角;排水后将地漏盖板盖在地漏壳体上,使其恢复与墙体一致的美观效果,并可以通过取出在地漏壳体内的存水弯进行清洗;此外,清洗方便,长期使用,效果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新颖合理,以简单优化的结构不仅能够高度保障排水充分及时,而且还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地漏存在卫生死角、地面坡度难于设置、以及地漏其本身与周围装饰不协调一致对整体美观度影响的系列问题,并有效防止地面下排水通道中的物质返流和臭气返溢等影响室内环境卫生的现象发生;适合在卫浴等各相关需要排水的领域内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隐蔽式侧墙地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隐蔽式侧墙地漏移开地漏盖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隐蔽式侧墙地漏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隐蔽式侧墙地漏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隐蔽式侧墙地漏的支撑件和壳体吸附件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隐蔽式侧墙地漏的地漏盖板与盖板吸附件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应用本实用新型隐蔽式侧墙地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中本实用新型隐蔽式侧墙地漏的地漏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3中本实用新型隐蔽式侧墙地漏的侧墙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3中本实用新型隐蔽式侧墙地漏的地脚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3中本实用新型隐蔽式侧墙地漏的连接过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地漏壳体;2-地漏盖板;3-连接过渡件;4-侧墙固定件;5-地脚固定件;6-排水组件;7-盖板吸附件;8-支撑件;9-壳体吸附件;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隐蔽式侧墙地漏,包括在与地面相邻的侧墙上设置的地漏壳体1、以及与地漏壳体1相连接的地漏盖板2,在地漏壳体1内部为排水通道本体, 在地漏壳体1和地漏盖板2之间有与排水通道本体相连通的排水空隙,其中:
在所述排水通道本体内设有排水组件6,在地漏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地漏盖板2的支撑件8;
在地漏壳体1上部设置有壳体吸附件9,在地漏盖板2上设置有盖板吸附件7;
所述盖板吸附件7、支撑件8和壳体吸附件9均为磁性部件;
所述地漏壳体1和地漏盖板2通过壳体吸附件9和盖板吸附件7磁性相吸连接,所述支撑件8与盖板吸附件7磁性相吸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为保障排水充分及时的效果,排水组件6设置在靠近地面一侧的所述排水通道本体内,所述排水通道本体通过排水组件6与地面下的排水通道相连接;所述排水组件6的组成优选为包括由上至下相连接的地漏存水弯道及排水管;为增强隔离防止返溢的效果所述排水通道本体内的排水组件的上方还设有水封区,所述水封区的高度优选为5厘米。
如图7所示,在淋浴房或者卫生间等相关房间内将本实用新型隐蔽式侧墙地漏设置于地面下坡处的地面与侧墙的相邻处,水顺着地面的坡度流到地漏处,就会及时地通过地漏壳体1和地漏盖板2之间的排水空隙进入所述排水通道本体中,而后经排水组件6进入排水通道,从而顺利完成排水;在本实用新型隐蔽式侧墙地漏中,由于地漏盖板2与地漏壳体1之间以磁性吸附设置,在水流大时可随时根据需要简便快捷将地漏盖板2打开,从而保障排水充分及时,有效避免地面积水,进而在地漏设置区域不会留下任何卫生死角;排水后将地漏盖板2盖在地漏壳体1上,使其恢复与墙体一致的美观效果,其中,支撑件8和壳体吸附件9同时与盖板吸附件7磁性吸附连接,能够充分保障地漏盖板2固定盖在地漏壳体1上而不会因重力沿侧墙滑落;同时,将地漏盖板2及时覆盖地漏壳体1能够有效将排水通道内的臭气等隔离;此外,而将地漏盖板2设置为与侧墙装饰用的材料一致,则能够达到隐蔽地漏的效果,再者,因地漏盖板2能够随时取下,方便自身清洗也方便沿侧墙设置的地漏内部清洗,且利于地漏整体的维护维修,因此,长期使用,能够保持效果稳定。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隐蔽式侧墙地漏,基本结构设置及应用同实施例1,具体地,还包括如下设置:
地漏盖板2朝向所述排水通道本体的一侧及与之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凹槽10。
上述实施例中:
盖板吸附件7通过螺丝固定在地漏盖板2上,此种设置便于通过调整螺丝能够改变地漏盖板2与盖板吸附件7之间的相对方向,从而能够根据侧墙装饰需要改变地漏盖板2朝外或者朝内的侧面;
在所述凹槽10内能够放置瓷砖、玻璃等与侧墙墙体一致的材料体,增强地漏的隐蔽效果进而保持墙体的整体美观;
所述地漏盖板2朝向排水通道本体的一侧及与之相对的一侧的材料优选由铁等金属材料制成,从而使地漏盖板与地漏壳体和支撑件之间的磁性相吸连接更加稳固。
实施例3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隐蔽式侧墙地漏,基本结构设置及应用同实施例1或2,具体地,还包括如下设置:
所述地漏壳体1通过地脚固定件5与地面相连接,地漏壳体1通过侧墙固定件4与侧墙相连接;其中:地脚固定件5通过膨胀螺栓与地面固定,地脚固定件5通过螺栓与地漏壳体1固定;所述侧墙固定件4包括两个相连接的固定片,其中一个固定片通过膨胀螺栓与侧墙固定,另一个固定片通过螺栓与地漏壳体1固定;从而实现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隐蔽式侧墙地漏分别在里面和平面上与侧墙和地面形成稳定协调一致的结合固定,形成牢固的整体;为进一步保障与侧墙和地面装饰的整体一致及设置稳固,地漏壳体1通过连接过渡件3与地面上的地砖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做出的对上述实施方式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或变更,都不会超出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隐蔽式侧墙地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隐蔽式侧墙地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隐蔽式侧墙地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隐蔽式侧墙地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隐蔽式侧墙地漏.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26001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6.04CN203626001U(21)申请号 201320815602.3(22)申请日 2013.12.11E03C 1/28(2006.01)(73)专利权人北京中德博力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25号304室(72)发明人丁璐(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代理人徐金伟(54) 实用新型名称隐蔽式侧墙地漏(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隐蔽式侧墙地漏,包括在与地面相邻的侧墙上设置的地漏壳体、以及与地漏壳体相连接的地漏盖板,在地漏壳体内部为排水通道本体,。

2、其中,在排水通道本体内设有排水组件,在地漏壳体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支撑地漏盖板的支撑件;在地漏壳体上部设有壳体吸附件,在地漏盖板上设置有盖板吸附件;盖板吸附件、支撑件和壳体吸附件均为磁性部件;地漏壳体和地漏盖板通过壳体吸附件和盖板吸附件磁性相吸连接,支撑件与盖板吸附件磁性相吸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高度保障排水充分及时,且有效地解决了返流和臭气返溢等影响室内环境卫生的问题、以及地漏存在卫生死角、地面坡度难于设置、以及地漏其本身与周围装饰不协调一致影响美观等系列问题。(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3、(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26001 UCN 203626001 U1/1页21.隐蔽式侧墙地漏,包括在与地面相邻的侧墙上设置的地漏壳体(1)、以及与所述地漏壳体(1)相连接的地漏盖板(2),在所述地漏壳体(1)内部为排水通道本体,在所述地漏壳体(1)和地漏盖板(2)之间有与排水通道本体相连通的排水空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水通道本体内设有排水组件(6),在所述地漏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地漏盖板(2)的支撑件(8);在所述地漏壳体(1)上部设置有壳体吸附件(9),在所述地漏盖板(2)上设置有盖板吸附件(7);所述盖板。

4、吸附件(7)、支撑件(8)和壳体吸附件(9)均为磁性部件;所述地漏壳体(1)和地漏盖板(2)通过壳体吸附件(9)和盖板吸附件(7)磁性相吸连接,所述支撑件(8)与盖板吸附件(7)磁性相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蔽式侧墙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盖板(2)朝向所述排水通道本体的一侧及与之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凹槽(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蔽式侧墙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盖板(2)朝向排水通道本体的一侧及与之相对的一侧均由金属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蔽式侧墙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吸附件(7)通过螺丝固定在地漏盖板(2)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蔽式侧墙地漏,其特。

5、征在于:所述排水组件(6)设置在靠近地面一侧的地漏壳体(1)内的排水通道本体内。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隐蔽式侧墙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壳体(1)通过地脚固定件(5)与地面相连接,所述地漏壳体(1)通过侧墙固定件(4)与侧墙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隐蔽式侧墙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脚固定件(5)通过膨胀螺栓与地面固定,所述地脚固定件(5)通过螺栓与地漏壳体(1)固定。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隐蔽式侧墙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固定件(4)包括两个相连接的固定片,其中一固定片通过膨胀螺栓与侧墙固定,另一个固定片通过螺栓与地漏壳体(1)固定。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隐蔽式侧墙地。

6、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壳体(1)通过连接过渡件(3)与地面上的地砖相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626001 U1/4页3隐蔽式侧墙地漏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排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用于安置卫浴设施的室内的隐蔽式侧墙地漏。背景技术0002 目前,地漏种类繁多,其中,在淋浴房或者卫生间使用的地漏多数都设置地面上,这些地漏作为淋浴房或者卫生间地面的排水终端,要求在地面制作时预留出坡度以便使水流依照自身重力顺势流到地漏处,从而通过地漏排出;此外,还有少数地漏是设置在侧墙的墙面上,这些侧墙地漏基本都是为临时排水备用,通常都简单地布置在墙面上。对于上述在地面上设置的地漏,在使。

7、用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不利于地面装修,主要是地面的坡度难设且地漏本身也影响整体的美观;(二)在安装方式上和墙面的连接多为明装或者突出墙面安装,存在卫生死角,进而无法有效防止臭味或者下水道中的其他物质返溢。对于现有的侧墙地漏也普遍存在不能充分排水、易形成卫生死角不能有效防止返臭以及美观效果差等缺点。0003 现有技术中,实用新型专利ZL200520003805.8公开了一种安装在排水系统上用于排除地面积水的“侧墙排水地漏”,包括直角形壳体和密封浮球;其利用隔断将地漏的内部分隔为进水腔和出水腔,并在隔断的圆形通道孔上设置了浮球;地面积水进入进水腔浮起浮球后经出水腔排除;当壳体内存水形成水封的。

8、同时,浮球与圆形通道孔接触也形成密封,二道密封阻断了管道内的浊气、害虫、污水上行侵入室内的通道;当地漏内无水封或水封蒸发干涸,浮球落在通道孔上形成的密封会阻止管道内浊气、害虫、污水上行侵入室内。该专利的浮球设置在防止返臭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排水量和速度方面不能达到充分及时的效果。0004 发明专利ZLCN200710117750.7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密闭地漏装置,包括:地漏壳体、网格地漏盖;地漏壳体包括上大下小的碗状接水口和直筒,直筒设置在接水口的小口端;在地漏壳体内装有密闭泻水装置,所述密闭泻水装置包括:筒状封闭支架、浮盖、浮盖支架、弹性支撑体;筒状封闭支架上端在地漏壳体碗状接水小口端。

9、处与地漏壳体的直筒封闭连接;所述浮盖支架为挂臂托一个托盘,浮盖支架的托盘中心安装有浮盖的弹性支撑体,浮盖中心设有套筒,套筒套在浮盖支架上的弹性支撑体上,浮盖上端周边顶在筒状封闭支架的下端端面上。该发明除隔臭效果较好、但结构较为复杂,长期使用排水效果易减弱且不易清洗。0005 因此,亟待研究开发出一种高效的地漏装置,能够在改变目前地漏存在卫生死角、地面坡度难于设置及不美观的现状,有效防止臭气返溢并充分保证排水量和排水速度。实用新型内容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隐蔽式侧墙地漏,保持地面及墙面的整体美观,同时,有效防止臭味或者下水道中的其他物质返溢,并保证排水充分而说。

10、 明 书CN 203626001 U2/4页4及时。0007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隐蔽式侧墙地漏,包括在与地面相邻的侧墙上设置的地漏壳体、以及与所述地漏壳体相连接的地漏盖板,在所述地漏壳体内部为排水通道本体,在所述地漏壳体和地漏盖板之间有与排水通道本体相连通的排水空隙,其中,在所述排水通道本体内设有排水组件,在所述地漏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地漏盖板的支撑件;在所述地漏壳体上部设置有壳体吸附件,在所述地漏盖板上设置有盖板吸附件;所述盖板吸附件、支撑件和壳体吸附件均为磁性部件;所述地漏壳体和地漏盖板通过壳体吸附件和盖板吸附件磁性相吸连接,所述支撑件与盖板吸附件磁性相吸连接。00。

11、08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通道本体内的排水组件的上方还设有水封区,以增强隔离防止返溢的效果,所述水封区的高度优选为5厘米。0009 进一步地,所述地漏盖板朝向排水通道本体的一侧及与之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凹槽;从而在所述凹槽内能够放置瓷砖、玻璃等与侧墙墙体一致的材料体,进而保持墙体的整体美观;优选地,所述地漏盖板朝向排水通道本体的一侧及与之相对的一侧均由铁等金属材料制成,从而使地漏盖板与地漏壳体和支撑件之间的磁性相吸连接更加稳固。0010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件通过螺丝固定在地漏盖板上,通过调整螺丝能够改变地漏盖板与盖板吸附件的相对方向,从而能够改变地漏盖板朝外或者朝内的侧面。0011 进一步地,所述。

12、排水组件设置在靠近地面一侧的地漏壳体内的排水通道本体内;排水通道本体通过所述排水组件与地面下的排水通道相连接。优选地,所述排水组件包括由上至下相连接的地漏存水弯道及排水管。0012 优选地,所述地漏壳体通过地脚固定件与地面相连接,所述地漏壳体通过侧墙固定件与侧墙相连接。0013 较佳地,所述地脚固定件通过膨胀螺栓与地面固定,所述地脚固定件通过螺栓与地漏壳体固定。0014 较佳地,所述侧墙固定件包括两个相连接的固定片,其中一固定片通过膨胀螺栓与侧墙固定,另一个固定片通过螺栓与地漏壳体固定。0015 较佳地,所述地漏壳体通过连接过渡件与地面上的地砖相连接。0016 在卫浴相关房间内安装本实用新型隐。

13、蔽式侧墙地漏,对地面的坡度没有特殊要求,将本实用新型的隐蔽式侧墙地漏设置于下坡处的地面与侧墙的相邻处,水顺着地面的坡度流到地漏处,就会及时地通过所述地漏壳体和地漏盖板之间的排水空隙进入排水通道本体中,而后经排水组件进入地面下的排水通道,顺利完成排水;再者,通过地漏盖板与地漏壳体的磁性吸附设置,在水流大时可随时根据需要简便快捷将地漏盖板打开,以保障排水充分及时,有效避免地面积水,在地漏设置区域不留卫生死角;排水后将地漏盖板盖在地漏壳体上,使其恢复与墙体一致的美观效果,并可以通过取出在地漏壳体内的存水弯进行清洗;此外,清洗方便,长期使用,效果稳定。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结构设计新颖合理,以简单优化的结构不仅能够高度保障排水充分及时,而且还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地漏存在卫生死角、地面坡度难于设置、以及地漏其本身与周围装饰不协调一致对整体美观度影响的系列问题,并有效防止地面下排水通道中的物质返流和臭气返溢等影响室内环境卫生的现象发生;适合在卫浴等各相关需要排水的领域内推广应用。说 明 书CN 203626001 U3/4页5附图说明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隐蔽式侧墙地漏的结构示意图;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隐蔽式侧墙地漏移开地漏盖板时的结构示意图;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隐蔽式侧墙地漏的正视图;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隐蔽式侧墙地漏的仰视图;0022 图5为本。

15、实用新型隐蔽式侧墙地漏的支撑件和壳体吸附件设置的结构示意图;0023 图6为本实用新型隐蔽式侧墙地漏的地漏盖板与盖板吸附件设置的结构示意图;0024 图7为应用本实用新型隐蔽式侧墙地漏时的结构示意图;0025 图8为实施例2中本实用新型隐蔽式侧墙地漏的地漏盖板的结构示意图;0026 图9为实施例3中本实用新型隐蔽式侧墙地漏的侧墙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0027 图10为实施例3中本实用新型隐蔽式侧墙地漏的地脚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0028 图11为实施例3中本实用新型隐蔽式侧墙地漏的连接过渡件的结构示意图。0029 图中所示:1-地漏壳体;2-地漏盖板;3-连接过渡件;4-侧墙固定件;5-地脚固定件。

16、;6-排水组件;7-盖板吸附件;8-支撑件;9-壳体吸附件;10-凹槽。具体实施方式0030 实施例10031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隐蔽式侧墙地漏,包括在与地面相邻的侧墙上设置的地漏壳体1、以及与地漏壳体1相连接的地漏盖板2,在地漏壳体1内部为排水通道本体,在地漏壳体1和地漏盖板2之间有与排水通道本体相连通的排水空隙,其中:0032 在所述排水通道本体内设有排水组件6,在地漏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地漏盖板2的支撑件8;0033 在地漏壳体1上部设置有壳体吸附件9,在地漏盖板2上设置有盖板吸附件7;0034 所述盖板吸附件7、支撑件8和壳体吸附件9均为磁性部件;0035 所述。

17、地漏壳体1和地漏盖板2通过壳体吸附件9和盖板吸附件7磁性相吸连接,所述支撑件8与盖板吸附件7磁性相吸连接。0036 上述实施例中,为保障排水充分及时的效果,排水组件6设置在靠近地面一侧的所述排水通道本体内,所述排水通道本体通过排水组件6与地面下的排水通道相连接;所述排水组件6的组成优选为包括由上至下相连接的地漏存水弯道及排水管;为增强隔离防止返溢的效果所述排水通道本体内的排水组件的上方还设有水封区,所述水封区的高度优选为5厘米。0037 如图7所示,在淋浴房或者卫生间等相关房间内将本实用新型隐蔽式侧墙地漏设置于地面下坡处的地面与侧墙的相邻处,水顺着地面的坡度流到地漏处,就会及时地通过地漏壳体1。

18、和地漏盖板2之间的排水空隙进入所述排水通道本体中,而后经排水组件6进入排水通道,从而顺利完成排水;在本实用新型隐蔽式侧墙地漏中,由于地漏盖板2与地漏壳体1之间以磁性吸附设置,在水流大时可随时根据需要简便快捷将地漏盖板2打开,从而保障排水充分及时,有效避免地面积水,进而在地漏设置区域不会留下任何卫生死角;排水后将地漏盖板2盖在地漏壳体1上,使其恢复与墙体一致的美观效果,其中,支撑件8和壳说 明 书CN 203626001 U4/4页6体吸附件9同时与盖板吸附件7磁性吸附连接,能够充分保障地漏盖板2固定盖在地漏壳体1上而不会因重力沿侧墙滑落;同时,将地漏盖板2及时覆盖地漏壳体1能够有效将排水通道内。

19、的臭气等隔离;此外,而将地漏盖板2设置为与侧墙装饰用的材料一致,则能够达到隐蔽地漏的效果,再者,因地漏盖板2能够随时取下,方便自身清洗也方便沿侧墙设置的地漏内部清洗,且利于地漏整体的维护维修,因此,长期使用,能够保持效果稳定。0038 实施例20039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隐蔽式侧墙地漏,基本结构设置及应用同实施例1,具体地,还包括如下设置:0040 地漏盖板2朝向所述排水通道本体的一侧及与之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凹槽10。0041 上述实施例中:0042 盖板吸附件7通过螺丝固定在地漏盖板2上,此种设置便于通过调整螺丝能够改变地漏盖板2与盖板吸附件7之间的相对方向,从而能够根据侧墙。

20、装饰需要改变地漏盖板2朝外或者朝内的侧面;0043 在所述凹槽10内能够放置瓷砖、玻璃等与侧墙墙体一致的材料体,增强地漏的隐蔽效果进而保持墙体的整体美观;0044 所述地漏盖板2朝向排水通道本体的一侧及与之相对的一侧的材料优选由铁等金属材料制成,从而使地漏盖板与地漏壳体和支撑件之间的磁性相吸连接更加稳固。0045 实施例30046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隐蔽式侧墙地漏,基本结构设置及应用同实施例1或2,具体地,还包括如下设置:0047 所述地漏壳体1通过地脚固定件5与地面相连接,地漏壳体1通过侧墙固定件4与侧墙相连接;其中:地脚固定件5通过膨胀螺栓与地面固定,地脚固定件5通过螺栓。

21、与地漏壳体1固定;所述侧墙固定件4包括两个相连接的固定片,其中一个固定片通过膨胀螺栓与侧墙固定,另一个固定片通过螺栓与地漏壳体1固定;从而实现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隐蔽式侧墙地漏分别在里面和平面上与侧墙和地面形成稳定协调一致的结合固定,形成牢固的整体;为进一步保障与侧墙和地面装饰的整体一致及设置稳固,地漏壳体1通过连接过渡件3与地面上的地砖相连接。0048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做出的对上述实施方式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或变更,都不会超出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203626001 U1/5页7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626001 U2/5页8图3图4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626001 U3/5页9图6图7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626001 U4/5页10图8图9图10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626001 U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