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框架柱.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1403176 上传时间:2018-06-1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85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814556.5

申请日:

2013.12.12

公开号:

CN203716408U

公开日:

2014.07.1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避免重复授予专利权IPC(主分类):E04C 3/34申请日:20131212授权公告日:20140716放弃生效日:20160113|||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C 3/3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山东骊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王睿敏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工业南路59号中铁汇展国际6号楼1单元1301室变更后权利人:250001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建设路世纪佳园15-2-1103登记生效日:20150608|||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C 3/3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王睿敏变更后权利人:山东骊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50001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建设路世纪家园15-2-1103变更后权利人: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工业南路59号中铁汇展国际6号楼1单元1301室登记生效日:20150114|||授权

IPC分类号:

E04C3/34; E04B1/58

主分类号:

E04C3/34

申请人:

王睿敏

发明人:

王睿敏

地址:

250001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建设路世纪家园15-2-1103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代理人:

纪艳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减少施工现场操作、施工周期短、能够提高强度、可预制的预制独立基础及施工方法。一种装配式框架柱,包括立柱和节点,立柱内为空腔,立柱薄壁内沿高度方向设有多个纵筋,纵筋突出于立柱上下两端;节点设置在层高整数倍处,节点在与梁连接处设多个预应力穿筋孔,立柱在设置梁的位置处下方设牛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装配式框架柱,其特征是:包括立柱和节点,立柱内为空腔,立柱薄壁内沿高度方向设有多个纵筋,纵筋突出于立柱上下两端;节点设置在层高整数倍处,节点在与梁连接处设多个预应力穿筋孔,立柱在设置梁的位置处下方设牛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配式框架柱,其特征是:立柱的上下两端一定长度内,薄壁上有纵筋的位置设置有未穿透薄壁的凹槽或穿透薄壁的凹槽,凹槽用于与另外装配式框架柱或基础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装配式框架柱,其特征是:凹槽为梯形槽、燕尾凹槽或T形凹槽或矩形凹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配式框架柱,其特征是:牛腿截面为矩形、梯形、锥台形,且内部设有多根钢筋。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配式框架柱,其特征是:节点包括2个以上型钢,型钢一端设置在立柱内,另一端突出于立柱的表面或/和侧面。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装配式框架柱,其特征是:节点包括2个型钢,一个型钢突出于立柱的表面;另一个型钢突出于立柱的侧面,且两个型钢均经螺栓螺母副与立柱连接,且螺栓螺母副中的螺栓延伸至立柱的薄壁内。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装配式框架柱,其特征是:节点包括4个型钢,型钢分别突出于立柱的前后表面及左右侧面,处于相对面上的两个型钢与立柱的连接端经贯穿立柱的高强螺栓连接为一体,并通过连接螺母固定。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装配式框架柱,其特征是:预应力钢筋穿孔为条形孔。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装配式框架柱,其特征是:空腔截面为圆形、矩形或多边形。

说明书

装配式框架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框架柱。
背景技术
传统的框架柱主要依靠套筒连接,存在以下缺陷:价格高、施工难度大、灌浆不密实甚至会出现质量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能减少施工现场操作、施工周期短、能够提高强度、可预制的预制独立基础。
为了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装配式框架柱,包括立柱和节点,立柱内为空腔,立柱薄壁内沿高度方向设有多个纵筋,纵筋突出于立柱上下两端;节点设置在层高整数倍处,节点在与梁连接处设多个预应力穿筋孔,立柱在设置梁的位置处下方设牛腿。
优选地,立柱的上下两端一定长度内,薄壁上有纵筋的位置设置有未透薄壁的凹槽或穿透薄壁的凹槽,凹槽用于与另外装配式框架柱或基础连接。
优选地,凹槽为梯形槽、燕尾凹槽或T形凹槽或矩形凹槽。
优选地,牛腿截面为矩形、梯形、锥台形,且内部设有多根钢筋。
优选地,节点包括2个以上型钢,型钢一端设置在立柱内,另一端突出于立柱的表面或/和侧面。 
优选地,节点包括2个型钢,一个型钢突出于立柱的表面;另一个型钢突出于立柱的侧面,且两个型钢均经螺栓螺母副与立柱连接,且螺栓螺母副中的螺栓延伸至立柱的薄壁内。
优选地,节点包括4个型钢,型钢分别突出于立柱的前后表面及左右侧面,处于相对面上的两个型钢与立柱的连接端经贯穿立柱的高强螺栓连接为一体,并通过连接螺母固定。
优选地,预应力钢筋穿孔为条形孔。
优选地,空腔截面为圆形、矩形或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节点位置完全现浇,框架柱之间钢筋搭接或焊接为一体,质量容易保证;施工方法简单,且施工周期短。
附图说明
图1为立柱与牛腿连接主视示意图。
图2为两个装配式框架柱连接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与另外装配式框架柱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与基础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装配式框架柱与基础连接施工过程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柱两端连接部位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柱两端连接部位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3柱两端连接部位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3柱两端连接部位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3柱顶端或底端剖视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4柱两端连接部位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4柱顶端或底端剖视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5柱两端连接部位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5柱顶端或底端剖视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6立柱与节点连接主视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6立柱与节点连接俯视示意图。
图17为立柱与梁及节点连接示意图。
图中1、纵筋,2、预应力钢筋穿孔,3、牛腿,4、立柱,5、连接件,6、空腔,7、凹槽,8、箍筋,9、基础,10、调节杆,11、型钢,12、高强螺栓,13、梁,14、螺栓螺母副,15、上层装配式框架柱,16、装配式框架柱,17、贯穿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说明书附图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下属说明仅是示例性的,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方案。
实施例1
参考附图1、2、3、4、5,一种装配式框架柱,包括立柱4和节点,立柱4为长方体结构,且内部为空腔6;立柱4薄壁内沿高度方向设有多个纵筋1,纵筋1突出于立柱4上下两端;节点设置在层高整数倍处,节点在与梁连接处设多个预应力穿筋孔2,立柱4在设置梁的位置处下方设牛腿3。
参考附图6,立柱4的上下两端一定长度内,薄壁上有纵筋1的位置设置有穿透薄壁的凹槽7,凹槽7用于与另外装配式框架柱或基础连接。
牛腿3截面为矩形、梯形、锥台形,且内部设有多根钢筋。
参考附图6,空腔6截面为矩形。凹槽7为矩形凹槽、梯形槽、燕尾凹槽或T形凹槽。
参考附图2、3、4、5,上述各个实施例中,装配式框架柱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基础上放线定位;
2)装配式框架柱16运到现场进行吊装;
3)在基础9和装配式框架柱16之间安装调节杆10,使装配式框架柱在基础9上定位安装好;
4)向装配式框架柱16空腔及基础9内灌注混凝土;
5)吊装二层梁,在梁及装配式框架柱16相应的预应力穿筋孔内穿后张预应力筋,并临时固定;
6)吊装二层叠合楼板;
7)向一层装配式框架柱内、二层梁与装配式框架柱节点灌注混凝土,并向二层叠合楼板浇注混凝土;
8)张拉二层梁与装配式框架柱节点预应力筋;
9)吊装三层梁、叠合楼板,重复5至8各步骤;
10)吊装上层装配式框架柱15,上层装配式框架柱15的突出的纵筋插入上述装配式框架柱16的凹槽内,并搭接或焊接或机械连接为一体,并固定就位,进入上层安装施工。
实施例2
参考附图7,立柱4的上下两端一定长度内,薄壁上有纵筋1的位置设置有未穿透薄壁的凹槽7,其他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参考附图8、9,空腔6截面为圆形,其他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参考附图10、11,立柱4及空腔6截面均为圆形,其他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参考附图12、13,立柱4截面为矩形,空腔6截面为多边形结构,其他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参考附图14、15,节点包括4个型钢11,型钢11分别突出于立柱4的前后表面及左右侧面,处于相对面上的两个型钢11与立柱4的连接端经贯穿立柱的高强螺栓12连接为一体,并通过连接螺母固定。
实施例7
参考附图16,节点包括2个型钢11,一个型钢11突出于立柱4的后表面;另一个型钢11突出于立柱4的侧面。且两个型钢11均经螺栓螺母副14与立柱连接,且螺栓螺母副14中的螺栓延伸至立柱4的薄壁内,其他同实施例5。
参考图17,本实用新型中装配式框架柱与梁13连接时候,梁13经连接件5与节点连接,然后经贯穿筋17连接后通过灌装混凝土呈为一体。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预应力钢筋穿孔2为条形孔。立柱4为内有箍筋8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实用新型没有公开的技术特征,是本技术领域的已知技术。
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及优点。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前提,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做许多变化和改进。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装配式框架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装配式框架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装配式框架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装配式框架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式框架柱.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16408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7.16CN203716408U(21)申请号 201320814556.5(22)申请日 2013.12.12E04C 3/34(2006.01)E04B 1/58(2006.01)(73)专利权人王睿敏地址 250001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建设路世纪家园15-2-1103(72)发明人王睿敏(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代理人纪艳艳(54) 实用新型名称装配式框架柱(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减少施工现场操作、施工周期短、能够提高强度、可预制的预制独立基础及施工方法。一种装配式框。

2、架柱,包括立柱和节点,立柱内为空腔,立柱薄壁内沿高度方向设有多个纵筋,纵筋突出于立柱上下两端;节点设置在层高整数倍处,节点在与梁连接处设多个预应力穿筋孔,立柱在设置梁的位置处下方设牛腿。(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8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8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16408 UCN 203716408 U1/1页21.一种装配式框架柱,其特征是:包括立柱和节点,立柱内为空腔,立柱薄壁内沿高度方向设有多个纵筋,纵筋突出于立柱上下两端;节点设置在层高。

3、整数倍处,节点在与梁连接处设多个预应力穿筋孔,立柱在设置梁的位置处下方设牛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配式框架柱,其特征是:立柱的上下两端一定长度内,薄壁上有纵筋的位置设置有未穿透薄壁的凹槽或穿透薄壁的凹槽,凹槽用于与另外装配式框架柱或基础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装配式框架柱,其特征是:凹槽为梯形槽、燕尾凹槽或T形凹槽或矩形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配式框架柱,其特征是:牛腿截面为矩形、梯形、锥台形,且内部设有多根钢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配式框架柱,其特征是:节点包括2个以上型钢,型钢一端设置在立柱内,另一端突出于立柱的表面或/和侧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装配式框架柱,其特征是。

4、:节点包括2个型钢,一个型钢突出于立柱的表面;另一个型钢突出于立柱的侧面,且两个型钢均经螺栓螺母副与立柱连接,且螺栓螺母副中的螺栓延伸至立柱的薄壁内。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装配式框架柱,其特征是:节点包括4个型钢,型钢分别突出于立柱的前后表面及左右侧面,处于相对面上的两个型钢与立柱的连接端经贯穿立柱的高强螺栓连接为一体,并通过连接螺母固定。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装配式框架柱,其特征是:预应力钢筋穿孔为条形孔。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装配式框架柱,其特征是:空腔截面为圆形、矩形或多边形。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716408 U1/3页3装配式框架柱技术领域0001 本。

5、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框架柱。背景技术0002 传统的框架柱主要依靠套筒连接,存在以下缺陷:价格高、施工难度大、灌浆不密实甚至会出现质量事故。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能减少施工现场操作、施工周期短、能够提高强度、可预制的预制独立基础。0004 为了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0005 一种装配式框架柱,包括立柱和节点,立柱内为空腔,立柱薄壁内沿高度方向设有多个纵筋,纵筋突出于立柱上下两端;节点设置在层高整数倍处,节点在与梁连接处设多个预应力穿筋孔,立柱在设置梁的位置处下方设牛腿。0006 优选地,立柱的上下两端一定长度内,薄壁上有纵。

6、筋的位置设置有未透薄壁的凹槽或穿透薄壁的凹槽,凹槽用于与另外装配式框架柱或基础连接。0007 优选地,凹槽为梯形槽、燕尾凹槽或T形凹槽或矩形凹槽。0008 优选地,牛腿截面为矩形、梯形、锥台形,且内部设有多根钢筋。0009 优选地,节点包括2个以上型钢,型钢一端设置在立柱内,另一端突出于立柱的表面或/和侧面。 0010 优选地,节点包括2个型钢,一个型钢突出于立柱的表面;另一个型钢突出于立柱的侧面,且两个型钢均经螺栓螺母副与立柱连接,且螺栓螺母副中的螺栓延伸至立柱的薄壁内。0011 优选地,节点包括4个型钢,型钢分别突出于立柱的前后表面及左右侧面,处于相对面上的两个型钢与立柱的连接端经贯穿立柱。

7、的高强螺栓连接为一体,并通过连接螺母固定。0012 优选地,预应力钢筋穿孔为条形孔。0013 优选地,空腔截面为圆形、矩形或多边形。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0015 本实用新型节点位置完全现浇,框架柱之间钢筋搭接或焊接为一体,质量容易保证;施工方法简单,且施工周期短。附图说明0016 图1为立柱与牛腿连接主视示意图。0017 图2为两个装配式框架柱连接示意图。0018 图3为实施例1与另外装配式框架柱连接结构示意图。说 明 书CN 203716408 U2/3页40019 图4为实施例1与基础连接结构示意图。0020 图5为装配式框架柱与基础连接施工过程示意图。0021 图6为实施例1。

8、柱两端连接部位示意图。0022 图7为实施例2柱两端连接部位示意图。0023 图8为实施例3柱两端连接部位示意图。0024 图8为实施例3柱两端连接部位示意图。0025 图9为实施例3柱顶端或底端剖视示意图。0026 图10为实施例4柱两端连接部位示意图。0027 图11为实施例4柱顶端或底端剖视示意图。0028 图12为实施例5柱两端连接部位示意图。0029 图13为实施例5柱顶端或底端剖视示意图。0030 图14为实施例6立柱与节点连接主视示意图。0031 图15为实施例6立柱与节点连接俯视示意图。0032 图17为立柱与梁及节点连接示意图。0033 图中1、纵筋,2、预应力钢筋穿孔,3、。

9、牛腿,4、立柱,5、连接件,6、空腔,7、凹槽,8、箍筋,9、基础,10、调节杆,11、型钢,12、高强螺栓,13、梁,14、螺栓螺母副,15、上层装配式框架柱,16、装配式框架柱,17、贯穿筋。具体实施方式0034 现参照说明书附图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下属说明仅是示例性的,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方案。0035 实施例10036 参考附图1、2、3、4、5,一种装配式框架柱,包括立柱4和节点,立柱4为长方体结构,且内部为空腔6;立柱4薄壁内沿高度方向设有多个纵筋1,纵筋1突出于立柱4上下两端;节点设置在层高整数倍处,节点在与梁连接处设。

10、多个预应力穿筋孔2,立柱4在设置梁的位置处下方设牛腿3。0037 参考附图6,立柱4的上下两端一定长度内,薄壁上有纵筋1的位置设置有穿透薄壁的凹槽7,凹槽7用于与另外装配式框架柱或基础连接。0038 牛腿3截面为矩形、梯形、锥台形,且内部设有多根钢筋。0039 参考附图6,空腔6截面为矩形。凹槽7为矩形凹槽、梯形槽、燕尾凹槽或T形凹槽。0040 参考附图2、3、4、5,上述各个实施例中,装配式框架柱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41 1)在基础上放线定位;0042 2)装配式框架柱16运到现场进行吊装;0043 3)在基础9和装配式框架柱16之间安装调节杆10,使装配式框架柱在基础9上定位安装。

11、好;0044 4)向装配式框架柱16空腔及基础9内灌注混凝土;0045 5)吊装二层梁,在梁及装配式框架柱16相应的预应力穿筋孔内穿后张预应力筋,说 明 书CN 203716408 U3/3页5并临时固定;0046 6)吊装二层叠合楼板;0047 7)向一层装配式框架柱内、二层梁与装配式框架柱节点灌注混凝土,并向二层叠合楼板浇注混凝土;0048 8)张拉二层梁与装配式框架柱节点预应力筋;0049 9)吊装三层梁、叠合楼板,重复5至8各步骤;0050 10)吊装上层装配式框架柱15,上层装配式框架柱15的突出的纵筋插入上述装配式框架柱16的凹槽内,并搭接或焊接或机械连接为一体,并固定就位,进入上。

12、层安装施工。0051 实施例20052 参考附图7,立柱4的上下两端一定长度内,薄壁上有纵筋1的位置设置有未穿透薄壁的凹槽7,其他同实施例1。0053 实施例30054 参考附图8、9,空腔6截面为圆形,其他同实施例1。0055 实施例40056 参考附图10、11,立柱4及空腔6截面均为圆形,其他同实施例1。0057 实施例50058 参考附图12、13,立柱4截面为矩形,空腔6截面为多边形结构,其他同实施例1。0059 实施例60060 参考附图14、15,节点包括4个型钢11,型钢11分别突出于立柱4的前后表面及左右侧面,处于相对面上的两个型钢11与立柱4的连接端经贯穿立柱的高强螺栓12。

13、连接为一体,并通过连接螺母固定。0061 实施例70062 参考附图16,节点包括2个型钢11,一个型钢11突出于立柱4的后表面;另一个型钢11突出于立柱4的侧面。且两个型钢11均经螺栓螺母副14与立柱连接,且螺栓螺母副14中的螺栓延伸至立柱4的薄壁内,其他同实施例5。0063 参考图17,本实用新型中装配式框架柱与梁13连接时候,梁13经连接件5与节点连接,然后经贯穿筋17连接后通过灌装混凝土呈为一体。0064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预应力钢筋穿孔2为条形孔。立柱4为内有箍筋8的钢筋混凝土结构。0065 本实用新型没有公开的技术特征,是本技术领域的已知技术。0066 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及优点。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前提,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做许多变化和改进。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说 明 书CN 203716408 U1/8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16408 U2/8页7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16408 U3/8页8图5图6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16408 U4/8页9图7图8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16408 U5/8页10图9图10图1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16408 U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