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合叶.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1402808 上传时间:2018-06-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2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20000402.7

申请日:

2007.06.20

公开号:

CN201068697Y

公开日:

2008.06.0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5D 7/04申请日:20070620授权公告日:20080604终止日期:20150620|||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地址变更前:专利权人:必凯威(北京)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专利权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建材城中路三号415室,邮编:100096变更后:专利权人:必凯威(北京)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专利权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建材城中路19号,邮编:100096|||授权

IPC分类号:

E05D7/04(2006.01); E05D5/02(2006.01)

主分类号:

E05D7/04

申请人:

必凯威(北京)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姜晓卫

地址:

100096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建材城中路三号415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孙长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合叶,包括叶片主体、内叶片、外叶片、横向调节螺母、横向调节螺丝、纵向调节螺母及纵向调节螺丝,叶片主体呈侧立的边框形,内叶片位于叶片主体的内部并与外叶片相铆接,叶片主体与内叶片之间设有可左右移动的衬板,该衬板上固定横向调节螺母,横向调节螺丝穿过叶片主体内部的凸台与横向调节螺母相连接,外叶片与衬板通过侧面上的纵向凸棱和凹槽相嵌合,两者间夹装纵向调节螺母和纵向调节螺丝,纵向调节螺母与外叶片相固定。该合叶具有足够的横向与纵向调整空间,能满足超大型门窗的使用要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新型合叶,其特征在于,包括叶片主体、内叶片、外叶片、横向调节螺母、横向调节螺丝、纵向调节螺母及纵向调节螺丝,所述叶片主体呈侧立的边框形,所述内叶片位于叶片主体的内部并通过侧面上的销柱与另一侧的外叶片相铆接,其销柱与叶片主体的销柱穿孔之间留有横向及纵向偏移余量,所述叶片主体与内叶片之间设有可左右移动的衬板,该衬板上固定横向调节螺母,横向调节螺丝穿过叶片主体内部的凸台与横向调节螺母相连接,其螺丝头支撑在凸台外侧的定位槽中,叶片主体的外侧边框上开设有相应的横向调节孔,所述外叶片与衬板通过侧面上的纵向凸棱和凹槽相嵌合,两者间夹装纵向调节螺母和纵向调节螺丝,其中纵向调节螺母与外叶片相固定,纵向调节螺丝的螺丝头支撑在衬板的定位槽中,叶片主体的下侧边框上开设有相应的长条形纵向调节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合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叶片与衬板的嵌合面上设有用于容纳纵向调节螺丝与纵向调节螺母并为之提供上下偏移空间的内凹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合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叶片的侧面上设有三根呈品字体形布置的销柱,其中一根穿过衬板并与衬板的销柱穿孔之间留有纵向偏移余量,另外两根销柱上开设有贯通的安装孔。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合叶,其特征在于,所述销柱截面呈长圆形。

说明书

一种新型合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领域的五金配件,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新型合叶。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及审美观念的改变,典雅大方的超大型门窗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而目前市场上的3D可调合叶的调整范围和承重范围都不能满足这种门窗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合叶。该合叶具有足够的横向与纵向调整空间,能满足超大型门窗的使用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合叶,包括叶片主体、内叶片、外叶片、横向调节螺母、横向调节螺丝、纵向调节螺母及纵向调节螺丝,所述叶片主体呈侧立的边框形,内叶片位于叶片主体的内部并通过侧面上的销柱与另一侧的外叶片铆接,其销柱与叶片主体的销柱穿孔之间留有横向及纵向偏移余量,所述叶片主体与内叶片之间设有可左右移动的衬板,内叶片上固定横向调节螺母,横向调节螺丝穿过叶片主体内部的凸台与横向调节螺母相连接,其螺丝头支撑在凸台外侧的定位槽中,叶片主体的外侧边框上开设有相应的横向调节孔,所述外叶片与衬板通过侧面上的纵向凸棱和凹槽相嵌合,两者间夹装纵向调节螺母和纵向调节螺丝,其中纵向调节螺母与衬板相固定,纵向调节螺丝的螺丝头支撑在内叶片的定位槽中,叶片主体的下侧边框上开设有相应的长条形纵向调节孔。
所述外叶片与衬板的嵌合面上设有用于容纳纵向调节螺丝与纵向调节螺母并为之提供上下偏移空间的内凹槽。
所述内叶片的侧面上设有三根呈品字体形布置的销柱,其中一根穿过衬板并与衬板的销柱穿孔之间留有纵向偏移余量,另外两根销柱上开设有贯通的安装孔。
所述销柱截面呈长圆形。
本实用新型跳出传统合叶的设计方式,突破性的改用合叶叶片内部零件相对位置位移变化来调整合叶与门窗整体位置,这样的调整方式大大增加了合叶的横向与纵向移动空间,能给门窗加工、制造、安装业带来更大的便利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调节原理图;
图3是内叶片与衬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调节原理图;
图5是图2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叶片主体                        2——内叶片
3——外叶片                          4——横向调节螺母
5——横向调节螺丝                    6——纵向调节螺母
7——纵向调节螺丝                    8——销柱
9——衬板                            10、10′——销柱穿孔
11——安装孔                         12——横向调节孔
13——凸棱                           14——凹槽
15——纵向调节孔
如图1所示,该合叶主要由叶片主体1、内叶片2、外叶片3、横向调节螺母4、横向调节螺丝5、纵向调节螺母6及纵向调节螺丝7组成,叶片主体1呈侧立的边框形,内叶片2位于叶片主体的内部并通过侧面上的三根销柱8与叶片主体另一侧的外叶片3相铆接,三根销柱8呈品字体形布置,销柱截面呈长圆形,其中一根穿过衬板9并与衬板的销柱穿孔10之间留有纵向偏移余量,另外两根销柱上开设有贯通的安装孔11,销柱8与叶片主体的销柱穿孔10′之间留有横向及纵向偏移余量,叶片主体1与内叶片2之间的衬板9能左右移动,内叶片2上固定横向调节螺母4,横向调节螺丝5穿过叶片主体内部的凸台与横向调节螺母4相连接,其螺丝头支撑在凸台外侧的定位槽中,叶片主体的外侧边框上开设有相应的横向调节孔12,外叶片3与衬板9通过侧面上的多道纵向凸棱13和凹槽14相嵌合,可相对于衬板9上下移动,两者间夹装纵向调节螺母6和纵向调节螺丝7,其中纵向调节螺母6与衬板9相固定,纵向调节螺丝7的螺丝头支撑在内叶片的定位槽中,外叶片3与衬板9的嵌合面上设有用于容纳纵向调节螺丝7与纵向调节螺母6并为之提供上下偏移空间的内凹槽,叶片主体的下侧边框上开设有相应的长条形纵向调节孔15。
如图2、图3所示,调节合叶横向位置时,因为横向调节螺母4固定在内叶片2上,横向调节螺丝5在定位凹槽的限制作用下原位旋转,而且外叶片3固定在门窗的型材上,所以在调节时随着横向调节螺丝5的旋转,调节螺母4和横向调节螺丝5的进出距离的变化,使叶片主体1与铆接在一起的内叶片2、外叶片3的相对位置也发生变化,这样就起到了横向调节门窗位置的目的,调节量可达-5mm~10mm。
如图4、图5所示,调节合叶纵向位置时,因为衬板9置于叶片主体中限制纵向调节螺母6的纵向自由度,外叶片3固定在门窗型材上,所以在调节时随着纵向调节螺丝7的旋转,纵向调节螺母6和纵向调节螺丝7的进出距离的变化,使铆接在一起的内叶片2、外叶片3与叶片主体1的相对位置也发生变化,这样就起到了纵向调节窗扇位置的目的,调节量可达±4mm。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新型合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新型合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新型合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型合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合叶.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合叶,包括叶片主体、内叶片、外叶片、横向调节螺母、横向调节螺丝、纵向调节螺母及纵向调节螺丝,叶片主体呈侧立的边框形,内叶片位于叶片主体的内部并与外叶片相铆接,叶片主体与内叶片之间设有可左右移动的衬板,该衬板上固定横向调节螺母,横向调节螺丝穿过叶片主体内部的凸台与横向调节螺母相连接,外叶片与衬板通过侧面上的纵向凸棱和凹槽相嵌合,两者间夹装纵向调节螺母和纵向调节螺丝,纵向调节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