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铸剪力墙的连接结构.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396344 上传时间:2018-06-1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5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20007100.7

申请日:

2008.05.19

公开号:

CN201212191Y

公开日:

2009.03.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B2/00

主分类号:

E04B2/00

申请人:

润弘精密工程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尹衍樑

地址:

台湾省台北市104中山区八德路2段308号10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徐小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预铸剪力墙的连接结构,其包含第一预铸剪力墙及第二预铸剪力墙,其中第一预铸剪力墙的第一侧端面包含自剪力墙内往外突出的第一ㄇ型结构钢筋,而相对于第一预铸剪力墙的第二预铸剪力墙的第二侧端面包含自剪力墙内往外突出的第二ㄇ型结构钢筋,此相对应的第一及第二ㄇ型结构钢筋组成一种对于横向应力更具韧性的预铸剪力墙连接结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预铸剪力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预铸剪力墙,其中第一预铸剪力墙的第一侧端面包含自剪力墙内往外突出的一第一ㄇ型结构钢筋;以及
一第二预铸剪力墙,相对于第一预铸剪力墙的第二预铸剪力墙的第二侧端面包含自剪力墙内往外突出的一第二ㄇ型结构钢筋,其中第一ㄇ型结构钢筋与第二ㄇ型结构钢筋相互交错排列;第一ㄇ型结构钢筋与第二ㄇ型结构钢筋由一上横向钢筋与一下横向钢筋及一连接横向钢筋的纵向钢筋所构成;而上与下横向钢筋沿墙面方向上下并列分布。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铸剪力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上横向钢筋、下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由竹节钢筋、压痕钢筋、光面钢筋或上述钢筋混合的钢筋所构成。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铸剪力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预铸剪力墙与第二预铸剪力墙分别具有复数个第一ㄇ型结构钢筋与复数个第二ㄇ型结构钢筋。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铸剪力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ㄇ型结构钢筋与第二ㄇ型结构钢筋相互平行交错排列。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铸剪力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预铸剪力墙与第二预铸剪力墙的横向钢筋沿墙面法线方向的投影相互重叠并与纵向钢筋形成一矩形。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铸剪力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预铸剪力墙与第二预铸剪力墙的纵向钢筋相互平行。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铸剪力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ㄇ型结构钢筋及第二ㄇ型结构钢筋分别与第一侧端面及第二侧端面的墙面有一斜角,该斜角范围在87至80度。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铸剪力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ㄇ型结构钢筋与第二ㄇ型结构钢筋的水平相距10至50厘米。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铸剪力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上横向钢筋、下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一体成型。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铸剪力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上横向钢筋与下横向钢筋及纵向钢筋由单一钢筋弯折成ㄇ型。

说明书

预铸剪力墙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连接结构;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预铸剪力墙的连接结构,藉由新型钢筋结构的排列形成一种更具刚性的剪力墙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的习知技术中,传统的剪力墙的连接结构包含第一剪力墙200与第二剪力墙300,其中第一剪力墙200与第二剪力墙300的连接端有钢筋结构400直接突出并互相交错,虽然此种钢筋结构400能利用额外钢筋将其捆扎、焊接而固定,然而必须使用更多额外的钢筋是其成本上无法竞争的劣势。
此外,传统上通常使用额外的钢筋将第一剪力墙200与第二剪力墙300之间连接固定,并经由灌水泥浆后,使第一剪力墙200与第二剪力墙300形成一整面剪力墙,虽然额外钢筋能将第一剪力墙200与第二剪力墙300固定,但是实务上这种固定方式并不会增加剪力墙对抗横向应力的效果,同时当建筑结构面对强大应力,如地震时,建筑结构的剪力墙最脆弱的地方就是在于此连接端,其常因无法承受应力而造成结构上不可回复的损害。
再加上,习知的钢筋结构400整体结构太零散,不易利用额外的钢筋固定,可是结构如果复杂就又会增加钢筋成本。同时钢筋结构400整体结构假如太零散,固定的交互作用就很难增加其刚性,因此如何提升预铸剪力墙的连接结构的相互作用的面积进而提升预铸剪力墙的连接结构之间的刚性,即为目前工程上的问题所在。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了改善并解决上述缺点,深思研究并配合学术理论的运作,而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实用新型。
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铸剪力墙的连接结构,藉由新型钢筋结构来增加第一剪力墙与第二剪力墙之间的交互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铸剪力墙的连接结构,藉由创新的钢筋结构以不增加钢筋的成本而同时提升剪力墙对抗横向应力的刚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铸剪力墙的连接结构,具有提升预铸剪力墙连接端的结构强度并能避免造成结构上不可回复的损害。
本实用新型的预铸剪力墙的连接结构包含第一预铸剪力墙与第二预铸剪力墙,其中第一预铸剪力墙的第一侧端面包含自剪力墙内往外突出的第一ㄇ型结构钢筋,而相对于第一预铸剪力墙的第二预铸剪力墙的第二侧端面具有自剪力墙内往外突出的第二ㄇ型结构钢筋,第一预铸剪力墙与第二预铸剪力墙的ㄇ型结构钢筋相互交错排列;第一ㄇ型结构钢筋与第二ㄇ型结构钢筋由上横向钢筋与下横向钢筋及连接横向钢筋的纵向钢筋所构成;同时,上与下横向钢筋沿墙面方向上下并列分布,藉由这简单的设计不只增加预铸剪力墙连接端的刚性对于不需太多额外钢筋的便宜成本也占有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预铸剪力墙的连接结构中,上横向钢筋、下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由竹节钢筋、压痕钢筋、光面钢筋或上述钢筋混合的钢筋所构成。而第一预铸剪力墙与第二预铸剪力墙分别具有复数个第一ㄇ型结构钢筋与复数个第二ㄇ型结构钢筋,第一ㄇ型结构钢筋与第二ㄇ型结构钢筋相互平行交错排列,而第一预铸剪力墙与第二预铸剪力墙的横向钢筋沿墙面法线方向的投影相互重叠并与纵向钢筋形成矩形,此一巧妙的设计能使需要使用到的额外钢筋变少,同时能增加预铸剪力墙的连接结构之间的刚性。
同时第一预铸剪力墙与第二预铸剪力墙的纵向钢筋相互平行,且第一ㄇ型结构钢筋及第二ㄇ型结构钢筋分别与第一侧端面及第二侧端面的墙面有斜角,斜角范围在87至80度,第一ㄇ型结构钢筋与第二ㄇ型结构钢筋的水平相距10至50厘米,上述特点能帮助预铸剪力墙的连接结构拥有更稳固的建筑强度,使该建筑不因横向应力而造成结构上不可回复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习知技术的示意图;
图2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预铸剪力墙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2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预铸剪力墙连接结构的侧视图;
图2c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预铸剪力墙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  预铸剪力墙的连接结构     410  第一ㄇ型结构钢筋
200  第一预铸剪力墙           430  第二ㄇ型结构钢筋
210  第一侧端面               470  上横向钢筋
300  第二预铸剪力墙           480  纵向钢筋
310  第二侧端面               490  下横向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铸剪力墙的连接结构,这种新型剪力墙连接结构藉由独特设计的ㄇ型结构钢筋创造出更具刚性的预铸剪力墙连接结构以增加建筑结构整体强度。如图2a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中,预铸剪力墙的连接结构100包含第一预铸剪力墙200及第二预铸剪力墙300,其中第一预铸剪力墙200的第一侧端面210包含自剪力墙内往外突出的第一ㄇ型结构钢筋410,而相对于第一预铸剪力墙200的第二预铸剪力墙300的第二侧端面310包含自剪力墙内往外突出的第二ㄇ型结构钢筋430,在较佳实施例中,第一ㄇ型结构钢筋410与第二ㄇ型结构钢筋430相互交错排列;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第一ㄇ型结构钢筋410与第二ㄇ型结构钢筋430可为相对而非交错排列,虽然相互交错排列可以增加连接结构的刚性但是相对排列却可增加实际施工的简便性,因为相对排列更容易藉由额外的钢筋进行固定,此处所言的固定方式包含螺接、焊接、捆扎或其它可提供类似效果的方式及其混合搭配。
如图2a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ㄇ型结构钢筋410与第二ㄇ型结构钢筋430由上横向钢筋470与下横向钢筋490及连接横向钢筋的纵向钢筋480所构成;而上横向钢筋470与下横向钢筋490沿墙面方向上下并列分布,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第一ㄇ型结构钢筋410与第二ㄇ型结构钢筋430除了平行交错排列外,亦可垂直交错,而使第一ㄇ型结构钢筋410所形成的平面与第二ㄇ型结构钢筋430所形成的平面垂直以增加抵抗横向应力的强度。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ㄇ型结构钢筋410与第二ㄇ型结构钢筋430形成的平面平行于墙面,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第一ㄇ型结构钢筋410与第二ㄇ型结构钢筋430形成的平面不全然平行于墙面。在较佳实施例中,上横向钢筋470与下横向钢筋490及纵向钢筋480一体成型,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上横向钢筋470与下横向钢筋490及纵向钢筋480由单一钢筋弯折成ㄇ型以扩大增加水平方向的交互作用面积,进而增加建筑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ㄇ型结构钢筋410与第二ㄇ型结构钢筋430的上横向钢筋470、下横向钢筋490及纵向钢筋480由竹节钢筋、压痕钢筋、光面钢筋或上述钢筋混合的钢筋所构成;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分别利用不同的钢筋组成单一ㄇ型结构钢筋,例如,但不限于,用竹节钢筋构成上横向钢筋470、用光面钢筋构成下横向钢筋490并用压痕钢筋构成纵向钢筋480,实务中上横向钢筋470、下横向钢筋490与纵向钢筋480的钢筋选择,亦可因应不同的设计需求与结构强度而使其具有不同的变换实施例。如图2a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ㄇ型结构钢筋410与第二ㄇ型结构钢筋430的钢筋号数、种类或尺寸相同,但在不同实施例中,第一ㄇ型结构钢筋410与第二ㄇ型结构钢筋430的钢筋号数、种类或尺寸皆可互相配合或不同以因应不同的设计需求与结构强度。
如图2a的本实用新型的预铸剪力墙的连接结构中,第一ㄇ型结构钢筋410与第二ㄇ型结构钢筋430的数目可为复数个,而使连接结构经由额外钢筋的螺接、焊接、捆扎或其它可提供类似效果的方式及其混合搭配固定方式固定后,能提升整体的建筑结构强度,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第一ㄇ型结构钢筋410与第二ㄇ型结构钢筋430的数目可为单数或依施工情况而变换,以因应不同的设计需求与结构强度进而达成工地施工的实用性。
在图2b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侧视图中,第一预铸剪力墙200与第二预铸剪力墙300的上横向钢筋470与下横向钢筋490沿墙面法线方向的投影相互重叠并与纵向钢筋480形成矩形构型,此矩形构型能加速连接结构利用额外钢筋固定,此处所言的固定方式包含螺接、焊接、捆扎或其它可提供类似效果的方式及其混合搭配;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第一ㄇ型结构钢筋410与第二ㄇ型结构钢筋430沿墙面法线方向的投影相互重叠并与纵向钢筋480可形成正方形或是交错的矩形构型。在较佳实施例中,第一预铸剪力墙200与第二预铸剪力墙300的纵向钢筋480相互平行,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第一预铸剪力墙200与第二预铸剪力墙300的纵向钢筋480不限于平行。
如图2c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上视图中,第一ㄇ型结构钢筋410与第二ㄇ型结构钢筋430相互平行交错排列,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于同一视角下第一ㄇ型结构钢筋410与第二ㄇ型结构钢筋430可互相交叉而形成X型,以因应不同的设计需求与结构强度来进行调整。在本实用新型的预铸剪力墙的连接结构中,第一ㄇ型结构钢筋410及第二ㄇ型结构钢筋430分别与第一侧端面210及第二侧端面310的墙面有斜角,斜角范围在87至80度,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第一ㄇ型结构钢筋410及第二ㄇ型结构钢筋430分别与第一侧端面210及第二侧端面310的墙面垂直。在较佳实施例中,第一ㄇ型结构钢筋410及第二ㄇ型结构钢筋430的水平相距10至50公分,但在不同实施例中,水平距离可依据不同的设计需求与结构强度来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包含于申请专利范围的精神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预铸剪力墙的连接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预铸剪力墙的连接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预铸剪力墙的连接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铸剪力墙的连接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铸剪力墙的连接结构.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预铸剪力墙的连接结构,其包含第一预铸剪力墙及第二预铸剪力墙,其中第一预铸剪力墙的第一侧端面包含自剪力墙内往外突出的第一型结构钢筋,而相对于第一预铸剪力墙的第二预铸剪力墙的第二侧端面包含自剪力墙内往外突出的第二型结构钢筋,此相对应的第一及第二型结构钢筋组成一种对于横向应力更具韧性的预铸剪力墙连接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