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出水结构.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1395138 上传时间:2018-06-1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3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20101669.X

申请日:

2008.03.14

公开号:

CN201180285Y

公开日:

2009.01.1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E03C 1/08申请日:20080314授权公告日:20090114|||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E03C 1/0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漳州市三恒塑胶有限公司变更后:漳州建霖实业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经济开发区古农农场银塘工业园变更后: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经济开发区古农农场银塘工业园|||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3C 1/0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漳州市三恒塑胶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61021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北部工业区天凤路69号变更后权利人: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经济开发区古农农场银塘工业园登记生效日:20110407|||授权

IPC分类号:

E03C1/08(2006.01)

主分类号:

E03C1/08

申请人:

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彭柯生

地址:

361021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北部工业区天凤路6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渠述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龙头出水结构,其中在龙头本体内设有一与龙头本体出水口相应形状的出水网,该出水网与龙头本体出水口环缘之间形成有出水间隙。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将龙头本体出水口的分水网由出水网代替,该出水网是与龙头本体出水口环缘之间形成出水间隙,则沿龙头本体流出的水既会由此出水间隙流出形成瀑布水,又出水网是因应龙头本体出水口的形状而设置,因此随龙头的大小或形状的变化都会流出一定形状的瀑布水,以体现大龙头出大水量的视觉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龙头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龙头本体内设有一与龙头本体出水口相应形状的出水网,该出水网与龙头本体出水口环缘之间形成有出水间隙。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头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出水网上部与龙头本体内的切换阀连接在一起,其下部形成一与龙头本体出水口形状相应的端盖。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龙头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端盖与龙头本体出水口内壁之间设有限位筋条。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龙头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限位筋条设置至少三个。

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龙头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限位筋条是设在端盖的外缘上。

6、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龙头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限位筋条是设在龙头本体的内壁上。

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龙头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端盖外缘设有一随形结构,该随形结构与端盖外缘之间形成出水间隙,一装饰圈是固定在随形结构外部并固定在龙头本体的出水口处。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龙头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随形结构是通过连接筋条与端盖连接在一起。

说明书

龙头出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浴用品,特别是指一种龙头出水结构。
背景技术
龙头的出水多为柱状的水花出水,其主要是在龙头的出水口处设有分水网,以令龙头的水流形成水花。龙头随着人们对生活用品不断求新的要求,因应浴盆或浴缸的大小而设计配置不同形状与大小的龙头,由于出水管的管径受限,在配置较大体积的龙头后,其出水的形态仍为柱状,从而体现不出大龙头的特点,如何使出水状态因应龙头形状便是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因应龙头大小随时出水状态都为瀑布水的龙头出水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龙头出水结构,其中在龙头本体内设有一与龙头本体出水口相应形状的出水网,该出水网与龙头本体出水口环缘之间形成有出水间隙。
所述出水网上部与龙头本体内的切换阀连接在一起,其下部形成一与龙头本体出水口形状相应的端盖。
所述端盖与龙头本体出水口内壁之间设有限位筋条。
所述限位筋条设置至少三个。
所述的限位筋条是设在端盖的外缘上。
所述的限位筋条是设在龙头本体的内壁上。
所述的端盖外缘设有一随形结构,该随形结构与端盖外缘之间形成出水间隙,一装饰圈是固定在随形结构外部并固定在龙头本体的出水口处。
所述随形结构是通过连接筋条与端盖连接在一起。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将龙头本体出水口的分水网由出水网代替,该出水网是与龙头本体出水口环缘之间形成出水间隙,则沿龙头本体流出的水即会由此出水间隙流出形成瀑布水,又出水网是因应龙头本体出水口的形状而设置,因此随龙头的大小或形状的变化都会流出因应龙头出水口一定形状的瀑布水,以体现大龙头出大水量的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出水网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出水网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仰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出水网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仰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龙头出水结构实施例1,包括龙头本体1及出水网2,龙头本体1的出水口11为圆形;出水网2上部与切换阀5连接在一起,而其下部形成一与龙头本体1出水口11形状相同的圆形端盖21,该端盖21是伸置于龙头本体1的出水口11中且其周缘与龙头本体1出水口11周缘形成间隙3,另端盖21的周缘间隔均匀设置有三个限位筋条211,以保证该端盖21与龙头本体1出水口11周缘形成的间隙3均匀,当水流进入龙头本体1后,会沿着间隙3流出,该间隙3会令流出的水呈瀑布状态,该瀑布水的形状是因应龙头出水口的形状,此实施例中流出的水为圆形的瀑布水。需要说明的是,限位筋条211是设在端盖21的上部,其与出水口11端部的距离愈大则从龙头出水口11流出的水形成的瀑布水花愈联贯,防止出现断水现象,另外该限位筋条211在保证强度的条件下设置得愈薄从龙头出水口11流出的水形成的瀑布水花愈好。
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龙头出水结构实施例2,其同样包括龙头本体1及出水网2,此处龙头本体1的出水口11为方形;则对应出水网2下部形成的端盖21亦为方形,该端盖21上部各边凸设有一限位筋条211,组合后,该端盖21恰好置于龙头本体1的出水口11中,同样在限位筋条211的作用下,使得端盖21与龙头本体1出水口11之间形成的环状的间隙3,此时水流顺此间隙3流出的即为方形的瀑布水。
如图7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龙头出水结构实施例3,其包括龙头本体1、出水网2及装置圈4,该出水网2上部与切换阀5连接在一起,其下部形成一与龙头本体1出水口11形状相同的端盖21,在端盖21外同缘设有一随形结构22,该随形结构22与端盖21外缘之间形成出水间隙3,即随形结构22是通过连接筋条221与端盖21连接在一起,该随形结构22嵌置于一装饰圈4中,出水网2自龙头本体1出水口11向上装置于龙头本体1中后,该端盖21与随形结构22恰好抵靠在出水口11下端,与此同时装饰圈4上缘亦套置在龙头本体1出水口11上,则水流同样是从间隙3中流出形成瀑布水。
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龙头出水结构实施例4,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限位筋条12是设在龙头本体1的出水口11内壁上,同样可以起到限位端盖21同时保证端盖21与龙头本体1出水口11形成间隙3均匀的效果,该限位筋条12与出水口11端部的距离愈大则从龙头出水口11流出的水形成的瀑布水花愈联贯,防止出现断水现象,同样该限位筋条12在保证强度的条件下设置得愈薄从龙头出水口11流出的水形成的瀑布水花愈好。

龙头出水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龙头出水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龙头出水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头出水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头出水结构.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龙头出水结构,其中在龙头本体内设有一与龙头本体出水口相应形状的出水网,该出水网与龙头本体出水口环缘之间形成有出水间隙。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将龙头本体出水口的分水网由出水网代替,该出水网是与龙头本体出水口环缘之间形成出水间隙,则沿龙头本体流出的水既会由此出水间隙流出形成瀑布水,又出水网是因应龙头本体出水口的形状而设置,因此随龙头的大小或形状的变化都会流出一定形状的瀑布水,以体现大龙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