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现纹理画的镂空折光法.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1392128 上传时间:2018-06-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7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13828.7

申请日:

2009.01.21

公开号:

CN101462459A

公开日:

2009.06.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44D 2/00公开日:20090624|||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44D2/00; B44F1/10

主分类号:

B44D2/00

申请人:

李俊光

发明人:

李俊光

地址:

530012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明德街3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通过镂空映衬来表现纹理画的方法。是在双层结构材料的深色或黑色表层,利用镂空形成的渐变空白来塑造素描画面,让浅色或白色的下层平面映衬出画面的内容。除有纹理画机理感强,素描效果鲜明的特点外,多了因移动视角或光源角度而产生的折光变化的效果,而且可以利用来创造画面内容的变化。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表现纹理画的素描效果,机理效果的镂空映衬法,其特征是:使纹理画除了有这些效果外,还多了折光变化的效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镂空映衬法,其特征是:在双层结构材料的深色或黑色表层,利用镂空形成的渐变空白来塑造素描画面,让浅色或白色的下层平面映衬出画面的内容。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镂空映衬法,其特征是:通过移动视角或光源角度,使眼睛感受到若隐若现的折光变化的效果。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镂空映衬法,其特征是:运用由此产生的折光变化的效果,可利用来创造画面内容的变化。

说明书

一种表现纹理画的镂空折光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在平面构成的纹理画中,创立一种表现素描关系的新方法。且有折光感,并可以用来创作画面内容的变化。
背景技术
平面构成中的纹理画图案一般是通过传统的填充设色为表现手段的,如果画面的素描关系能多个折光变化效果的话,那么素描的明暗关系就可以出现变幻。
发明内容
为了能使画面上的素描效果和折光效果有机的结合,本发明的出现把两者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除有纹理画机理感强,素描效果鲜明的特点外,增添了因移动视角或光源角度而产生若隐若现的折光变化的艺术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画作为重叠的双层结构材料(例如纸或硬塑料),在表层镂空作画,利用镂空所形成的渐变空白来塑造素描画面,让浅色或白色的下层平面映衬出画面内容。两叠层间由表层的支点隔开1毫米以上的间隙(最好不要超过10毫米),这样有利于下层受光的视角面积尽量宽,同时能形成清晰的黑色投影。表层一般取竖向条纹或点状的机理面,这是为了最利于平常的观赏角度,颜色取深色或黑色(材质内部同为一色),这是为了镂空后的深黑色切口与黑色投影在视觉感受上溶合衔接得很好。当移动视角或光源角度时,下层显现在镂空处呈竖向渐变浅白色条纹或浅白色点状也跟着变宽变窄,若隐若现的折光效果最为明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保持填充设色的表现方式显现的特点外,增添了折光变化的艺术效果。效果实现便捷:画面完全向光时,内容完全显现,稍侧光时,中间色度变暗,画面得到另外的效果。此外某些局部会隐形,可利用来创造画面内容的变化,例如:戴眼镜的肖像变成戴墨镜的肖像。可操作性强,成本低,采用有凹凸机理的纸材或塑料片均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镂空折光法第一个实施例的正投影立体剖视图。
图2是镂空折光法第二个实施例的侧投影立体剖视图。
图中1.深黑色机理面  2.浅白色平面  3.投影边缘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画面是完全向光,投影边缘线(3)与深黑色机理面(1)的镂空边缘线重合,通过浅白色平面(2)映衬出的浅白色条纹宽度显得最宽,内容完全显现。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画面是稍侧光,原来与深黑色机理面(1)的镂空边缘线重合的投影边缘线(3)随光线角度分别移动了位置,通过浅白色平面(2)映衬出的浅白色条纹宽度就变窄了,加上深黑色的镂空边缘线与投影溶合衔接得很好,所以眼睛感觉到了明显的折光效果。

一种表现纹理画的镂空折光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表现纹理画的镂空折光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表现纹理画的镂空折光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表现纹理画的镂空折光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表现纹理画的镂空折光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通过镂空映衬来表现纹理画的方法。是在双层结构材料的深色或黑色表层,利用镂空形成的渐变空白来塑造素描画面,让浅色或白色的下层平面映衬出画面的内容。除有纹理画机理感强,素描效果鲜明的特点外,多了因移动视角或光源角度而产生的折光变化的效果,而且可以利用来创造画面内容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装饰艺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