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姜止咳化痰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139097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19588.1

申请日:

2014.10.08

公开号:

CN104306921A

公开日:

2015.01.28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8; A61P11/10; A61P11/14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申请人:

刘方旭

发明人:

刘方旭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灵港路1077号青岛豪邦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姜止咳化痰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干姜13%~15%为君药、辅以细辛5%~7%、五味子15%~17%、茯苓18%~20%、紫菀13%~15%、冬花10%~12%、白前8%~10%、灸甘草10%~12%为原料,经煎煮、水煮、过滤、浓缩、配料、包装的步骤制备出口服液,有燥湿化痰,理肺止咳之功效,可有效地治疗咳嗽所引起的各种不适之症状,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无副作用的优点,总有效率可达100%。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干姜止咳化痰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中药组分为干姜13%~15%、细辛5%~7%、五味子15%~17%、茯苓18%~20%、紫菀13%~15%、冬花10%~12%、白前8%~10%、灸甘草10%~1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姜止咳化痰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备步骤如下:
⑴煎煮:中药组分破碎后用冷水浸泡,每8小时换水一次,泡至透心后,加水8倍量煎煮二次,第一次3h,第二次2h;合并煎煮液,备用;
⑵过滤:将煎煮液用200目筛网滤过,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备用;
⑶浓缩:滤液置入真空浓缩罐内,设定浓缩罐真空度控制在0.065MPa,蒸汽压力控制在0.2 Mpa,浓缩成浓缩浸膏;
⑷配料:将浓缩浸膏加入配料罐中,添加500倍纯水稀释搅拌20分钟后,加热煮沸,保持微沸状态30分钟,用0.8μm孔径钛棒加压过滤,在密闭状态下静置放至温度20℃以下;
⑸包装:采用口服液包装机进行包装杀菌后,即得。

说明书

一种干姜止咳化痰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成药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干姜止咳化痰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保护性呼吸的反射,呼吸道内的病理性分泌物和从外界进入呼吸道内的异物,可借咳嗽反射的动作而排出体外。可虽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如为频繁的刺激性咳嗽而致影响工作与休息,则失去其保护性意义。 
传统治疗咳嗽一般搜使用止咳糖浆,但该类药物具有依赖性,不宜在短期内应用过多,易引起心动过速等副作用;中药是经过几千年的人体实验得出的结果,同时对咳嗽的认识从黄帝内经就有记载,虽然中药治疗咳嗽可以标本兼治,而且副作用小。但中药在使用过程中比较繁琐,需要煎煮加工,给患者带来诸多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种干姜止咳化痰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可以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采用干姜为君药、辅以细辛、五味子、茯苓、紫菀、冬花、白前、灸甘草7味中药,经煎煮、水煮、过滤、浓缩、配料、包装的步骤制备出口服液,实现快速止咳化痰之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干姜止咳化痰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的中药组分:干姜13%~15%、细辛5%~7%、五味子15%~17%、茯苓18%~20%、紫菀13%~15%、冬花10%~12%、白前8%~10%、灸甘草10%~12%。 
制备步骤如下: 
⑴煎煮:中药组分破碎后用冷水浸泡,每8小时换水一次,泡至透心后,加水8倍量煎煮二次,第一次3h,第二次2h;合并煎煮液,备用;
⑵过滤:将煎煮液用200目筛网滤过,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备用。
⑶浓缩:滤液置入真空浓缩罐内,设定浓缩罐真空度控制在0.065MPa,蒸汽压力控制在0.2 Mpa,浓缩成浓缩浸膏; 
⑷配料:将浓缩浸膏加入配料罐中,添加500倍纯水稀释搅拌20分钟后,加热煮沸,保持微沸状态30分钟,用0.8μm孔径钛棒加压过滤,在密闭状态下静置放至温度20℃以下;
⑸包装:采用口服液包装机进行包装杀菌后,即得。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分的效果与作用:干姜味辛性热,归经脾肺,即能祛湿。又可化饮,脾肺同治为君药;细辛宣肺散寒,五味子敛肺止咳,两药配伍,可以恢复肺脏宣发肃降的功能同为臣药;茯苓甘平淡渗,燥湿健脾以杜生痰之源,再加紫菀、冬花、白前宣肺利气、化痰止咳共为佐药;灸甘草即可健脾补中,又能调和诸药为使药,可使诸药相互影响,协同共作,具有燥湿化痰,理肺止咳之功效,可有效地治疗咳嗽所引起的各种不适之症状,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无副作用的优点,总有效率可达10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⑴中药组分:干姜15%、细辛5%、五味子15%、茯苓20%、紫菀15%、冬花10%、白前10%、灸甘草10%。
⑵制备步骤如下: 
①煎煮:中药组分破碎后用冷水浸泡,每8小时换水一次,泡至透心后,加水8倍量煎煮二次,第一次3h,第二次2h;合并煎煮液,备用;
②过滤:将煎煮液用200目筛网滤过,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备用。
③浓缩:滤液置入真空浓缩罐内,设定浓缩罐真空度控制在0.065MPa,蒸汽压力控制在0.2 Mpa,浓缩成浓缩浸膏; 
④配料:将浓缩浸膏加入配料罐中,添加500倍纯水稀释搅拌20分钟后,加热煮沸,保持微沸状态30分钟,用0.8μm孔径钛棒加压过滤,在密闭状态下静置放至温度20℃以下;
⑤包装:采用口服液包装机进行包装杀菌后,即得。
实施例2 
⑴中药组分:干姜14%、细辛6%、五味子16%、茯苓19%、紫菀14%、冬花11%、白前9%、灸甘草11%。
⑵制备步骤如下: 
①煎煮:中药组分破碎后用冷水浸泡,每8小时换水一次,泡至透心后,加水8倍量煎煮二次,第一次3h,第二次2h;合并煎煮液,备用;
②过滤:将煎煮液用200目筛网滤过,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备用。
③浓缩:滤液置入真空浓缩罐内,设定浓缩罐真空度控制在0.065MPa,蒸汽压力控制在0.2 Mpa,浓缩成浓缩浸膏; 
④配料:将浓缩浸膏加入配料罐中,添加500倍纯水稀释搅拌20分钟后,加热煮沸,保持微沸状态30分钟,用0.8μm孔径钛棒加压过滤,在密闭状态下静置放至温度20℃以下;
⑤包装:采用口服液包装机进行包装杀菌后,即得。
实施例3 
⑴中药组分:干姜13%、细辛7%、五味子17%、茯苓18%、紫菀13%、冬花12%、白前8%、灸甘草12%。
⑵制备步骤如下: 
①煎煮:中药组分破碎后用冷水浸泡,每8小时换水一次,泡至透心后,加水8倍量煎煮二次,第一次3h,第二次2h;合并煎煮液,备用;
②过滤:将煎煮液用200目筛网滤过,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备用。
③浓缩:滤液置入真空浓缩罐内,设定浓缩罐真空度控制在0.065MPa,蒸汽压力控制在0.2 Mpa,浓缩成浓缩浸膏; 
④配料:将浓缩浸膏加入配料罐中,添加500倍纯水稀释搅拌20分钟后,加热煮沸,保持微沸状态30分钟,用0.8μm孔径钛棒加压过滤,在密闭状态下静置放至温度20℃以下;
⑤包装:采用口服液包装机进行包装杀菌后,即得。
应用结果: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总有效率实施例一50473100%实施例二50446100%实施例三50455100%

经150例患者应用本品临床治疗,服用后症状即可得到很好的缓解,应用患者中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未发现不良反应,总有效率达100%。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的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干姜止咳化痰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干姜止咳化痰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干姜止咳化痰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干姜止咳化痰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干姜止咳化痰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306921A43申请公布日20150128CN104306921A21申请号201410519588122申请日20141008A61K36/9068200601A61P11/10200601A61P11/1420060171申请人刘方旭地址266000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灵港路1077号青岛豪邦汽车服务有限公司72发明人刘方旭54发明名称一种干姜止咳化痰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姜止咳化痰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干姜1315为君药、辅以细辛57、五味子1517、茯苓1820、紫菀1315、冬花1012、白前810、灸甘草1012为原料,经煎煮、水煮、。

2、过滤、浓缩、配料、包装的步骤制备出口服液,有燥湿化痰,理肺止咳之功效,可有效地治疗咳嗽所引起的各种不适之症状,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无副作用的优点,总有效率可达100。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306921ACN104306921A1/1页21一种干姜止咳化痰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中药组分为干姜1315、细辛57、五味子1517、茯苓1820、紫菀1315、冬花1012、白前810、灸甘草10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姜止咳化痰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备步骤如下煎煮中药。

3、组分破碎后用冷水浸泡,每8小时换水一次,泡至透心后,加水8倍量煎煮二次,第一次3H,第二次2H;合并煎煮液,备用;过滤将煎煮液用200目筛网滤过,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备用;浓缩滤液置入真空浓缩罐内,设定浓缩罐真空度控制在0065MPA,蒸汽压力控制在02MPA,浓缩成浓缩浸膏;配料将浓缩浸膏加入配料罐中,添加500倍纯水稀释搅拌20分钟后,加热煮沸,保持微沸状态30分钟,用08M孔径钛棒加压过滤,在密闭状态下静置放至温度20以下;包装采用口服液包装机进行包装杀菌后,即得。权利要求书CN104306921A1/3页3一种干姜止咳化痰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中成药的技术领域,。

4、尤指一种干姜止咳化痰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保护性呼吸的反射,呼吸道内的病理性分泌物和从外界进入呼吸道内的异物,可借咳嗽反射的动作而排出体外。可虽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如为频繁的刺激性咳嗽而致影响工作与休息,则失去其保护性意义。0003传统治疗咳嗽一般搜使用止咳糖浆,但该类药物具有依赖性,不宜在短期内应用过多,易引起心动过速等副作用;中药是经过几千年的人体实验得出的结果,同时对咳嗽的认识从黄帝内经就有记载,虽然中药治疗咳嗽可以标本兼治,而且副作用小。但中药在使用过程中比较繁琐,需要煎煮加工,给患者带来诸多的不便。发明内容。

5、0004本发明一种干姜止咳化痰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可以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采用干姜为君药、辅以细辛、五味子、茯苓、紫菀、冬花、白前、灸甘草7味中药,经煎煮、水煮、过滤、浓缩、配料、包装的步骤制备出口服液,实现快速止咳化痰之目的。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干姜止咳化痰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的中药组分干姜1315、细辛57、五味子1517、茯苓1820、紫菀1315、冬花1012、白前810、灸甘草1012。0006制备步骤如下煎煮中药组分破碎后用冷水浸泡,每8小时换水一次,泡至透心后,加水8倍量煎煮二次,第一次3H,第二次2H;合并煎煮液,备用;过滤将煎煮液用200目筛网滤。

6、过,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备用。0007浓缩滤液置入真空浓缩罐内,设定浓缩罐真空度控制在0065MPA,蒸汽压力控制在02MPA,浓缩成浓缩浸膏;配料将浓缩浸膏加入配料罐中,添加500倍纯水稀释搅拌20分钟后,加热煮沸,保持微沸状态30分钟,用08M孔径钛棒加压过滤,在密闭状态下静置放至温度20以下;包装采用口服液包装机进行包装杀菌后,即得。0008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分的效果与作用干姜味辛性热,归经脾肺,即能祛湿。又可化饮,脾肺同治为君药;细辛宣肺散寒,五味子敛肺止咳,两药配伍,可以恢复肺脏宣发肃降的功能同为臣药;茯苓甘平淡渗,燥湿健脾以杜生痰之源,再加紫菀、冬花、白前宣肺利气、化痰止咳共为佐。

7、药;灸甘草即可健脾补中,又能调和诸药为使药,可使诸药相互影响,协同共作,具有燥湿化痰,理肺止咳之功效,可有效地治疗咳嗽所引起的各种不适之症状,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无副作用的优点,总有效率可达100。说明书CN104306921A2/3页4具体实施方式0009实施例1中药组分干姜15、细辛5、五味子15、茯苓20、紫菀15、冬花10、白前10、灸甘草10。0010制备步骤如下煎煮中药组分破碎后用冷水浸泡,每8小时换水一次,泡至透心后,加水8倍量煎煮二次,第一次3H,第二次2H;合并煎煮液,备用;过滤将煎煮液用200目筛网滤过,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备用。0011浓缩滤液置入真空浓缩罐内,设定浓缩。

8、罐真空度控制在0065MPA,蒸汽压力控制在02MPA,浓缩成浓缩浸膏;配料将浓缩浸膏加入配料罐中,添加500倍纯水稀释搅拌20分钟后,加热煮沸,保持微沸状态30分钟,用08M孔径钛棒加压过滤,在密闭状态下静置放至温度20以下;包装采用口服液包装机进行包装杀菌后,即得。0012实施例2中药组分干姜14、细辛6、五味子16、茯苓19、紫菀14、冬花11、白前9、灸甘草11。0013制备步骤如下煎煮中药组分破碎后用冷水浸泡,每8小时换水一次,泡至透心后,加水8倍量煎煮二次,第一次3H,第二次2H;合并煎煮液,备用;过滤将煎煮液用200目筛网滤过,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备用。0014浓缩滤液置入真空。

9、浓缩罐内,设定浓缩罐真空度控制在0065MPA,蒸汽压力控制在02MPA,浓缩成浓缩浸膏;配料将浓缩浸膏加入配料罐中,添加500倍纯水稀释搅拌20分钟后,加热煮沸,保持微沸状态30分钟,用08M孔径钛棒加压过滤,在密闭状态下静置放至温度20以下;包装采用口服液包装机进行包装杀菌后,即得。0015实施例3中药组分干姜13、细辛7、五味子17、茯苓18、紫菀13、冬花12、白前8、灸甘草12。0016制备步骤如下煎煮中药组分破碎后用冷水浸泡,每8小时换水一次,泡至透心后,加水8倍量煎煮二次,第一次3H,第二次2H;合并煎煮液,备用;过滤将煎煮液用200目筛网滤过,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备用。001。

10、7浓缩滤液置入真空浓缩罐内,设定浓缩罐真空度控制在0065MPA,蒸汽压力控制在02MPA,浓缩成浓缩浸膏;配料将浓缩浸膏加入配料罐中,添加500倍纯水稀释搅拌20分钟后,加热煮沸,保持微沸状态30分钟,用08M孔径钛棒加压过滤,在密闭状态下静置放至温度20以下;包装采用口服液包装机进行包装杀菌后,即得。0018应用结果说明书CN104306921A3/3页5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总有效率实施例一50473100实施例二50446100实施例三50455100经150例患者应用本品临床治疗,服用后症状即可得到很好的缓解,应用患者中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未发现不良反应,总有效率达100。0019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的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430692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