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提升击球性能的球拍.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365688 上传时间:2018-06-1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8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9125499.6

申请日:

1999.12.09

公开号:

CN1298749A

公开日:

2001.06.1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视为放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3B51/12

主分类号:

A63B51/12

申请人:

洪进山;

发明人:

洪进山

地址:

台湾省台中县潭子乡中山路三段15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汤保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可提升击球性能的球拍,是在球拍上设至少一弹性撑线机构,各该机构包含一位移件及至少一弹性件,该位移件是可位移地设在球拍骨框上,并受该弹性件往远离网面的方向推抵;网面的对应线段穿出网框并定位于该位移件上;如此,网面可因部分线段能弹性拉伸而有更大的挠曲变形量,以便能延长触球时间并缓和震动而提升控球性,且藉由弹性件在击球时将挠曲的网线回扯绷紧,网面另可获得击球助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可提升击球性能的球拍,包含一由环框部及杆柄部构成 的球拍骨框,及一以网线穿绕该环框部而交织形成于环框部内的网面; 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弹性撑线机构,各该机构包含一位移 件及至少一弹性件,其中该位移件是以可直线位移的方式设于该球拍 骨框上的环框部所围区域外,且其可位移的方向是概与该网面在同一 平面并呈远离或靠近网面的走向,该弹性件是夹介于该位移件及该球 拍骨框之间,将该位移件往远离该网面的方向推抵;前述网线的对应 线段穿出该环框部外并定位于该位移件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升击球性能的球拍,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位移件具有一呈长形的撑线块,自该撑线块近二端处朝外延伸 平行二导杆,该球拍骨框上设有平行二导孔,该位移件是令该二导杆 分别插设于该二导孔内而可沿导孔方向位移;各该弹性撑线机构的弹 性件数量为二,是螺旋弹簧,分别环套于该位移件的二导杆上,二端 分别抵于该球拍骨框及该位移件的撑线块;前述的网线线段是定位于 该位移件的撑线决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提升击球性能的球拍,其特征在于, 其中前述的网线线段是绕套过该位移件的撑线块周面再穿回该环框 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升击球性能的球拍,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撑线块的周面上设有凹沟,该网线是卡陷于该凹沟。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提升击球性能的球拍,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位移件的撑线块上贯设有若干概与该导杆平行的线孔,前述的 网线线段是穿经其中一线孔并由另一线孔折返再穿回环框部内。
6: 根据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可提升击球性能的球拍,其 特征在于,其中该杆柄部的握柄尾端具有一自端面往内凹入的容室及 一罩盖该容室的端套,该容室内设有一前述弹性撑线机构,自该容室 底面二侧往内延伸前述二导孔,自该容室底面中央往该网面方向贯设 一通道,各该弹性件其中一端抵于该容室底面;该网面中央区域的数 条经向线段穿出该环框部后经该通道进入该容室,绕经该位移件的撑 线块后循该通道返回该环框部。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提升击球性能的球拍,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杆柄部概呈Y字型,其与论环框部间的空缺内设有一前述弹性 撑线机构,该环框部于对应该空缺处设有前述二导孔,概平行于网面 的经向线段;该位移件的撑线块概呈对应该环框部的弧条状;该网面 中央区域的数条经向线段穿出该环框部后穿绕该位移件再穿回该环框 部。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提升击球性能的球拍,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环框部左右二侧外各设有一前述弹性撑线机构,环框部左右二 侧各设有二该导孔,概平行网面的纬向线段;各该位移件的撑线块概 呈对应该环框部的弧条状;该网面中央区域的数条纬向线段二端分别 穿出该环框部后穿绕对应侧的位移件再穿回该环框部。

说明书


可提升击球性能的球拍

    本发明是与具有网面的球拍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可提升击球性能的具网面球拍。

    从事网球或回力球(squash)等运动的人均知,像网球拍或回力球拍这类具有网面的球拍,其网面绷张的松紧程度是左右着击球力道及控球性:网线绷得越紧(俗谓“网面越硬”),击球力道就越强,但同时因网面与球触接的时间较短、冲击震动较大,故也越难控制球的击出方向;相反地,若网线绷得较松,控球性即可随触球时间延长及网面震动和缓而提升,但击球力道不可避免地也会跟着减弱;就一般习用球拍而言,上述的控球性与击球力道可谓顾了此即失了彼,二者甚难两全。

    本发明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提升击球性能的球拍,能延长其网面与球体触接的时间、缓和网面受冲击的震动,以便提升球拍控球性,且仍保有强劲的击球力道。

    为达成前揭目的,本发明一种可提升击球性能的球拍,包含一由环框部及杆柄部构成的球拍骨框,及一以网线穿绕该环框部而交织形成于环框部内的网面;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弹性撑线机构,各该机构包含一位移件及至少一弹性件,其中该位移件是以可直线位移的方式设于该球拍骨框上的环框部所围区域外,且其可位移的方向是概与该网面在同一平面并呈远离或靠近网面的走向,该弹性件是夹介于该位移件及该球拍骨框之间,将该位移件往远离该网面的方向推抵;前述网线的对应线段穿出该环框部外并定位于该位移件上。

    其中该位移件具有一呈长形的撑线块,自该撑线块近二端处朝外延伸平行二导杆,该球拍骨框上设有平行二导孔,该位移件是令该二导杆分别插设于该二导孔内而可沿导孔方向位移;各该弹性撑线机构的弹性件数量为二,是螺旋弹簧,分别环套于该位移件的二导杆上,二端分别抵于该球拍骨框及该位移件地撑线块;前述的网线线段是定位于该位移件的撑线块上。

    其中前述的网线线段是绕套过该位移件的撑线块周面再穿回该环框部。

    其中该撑线块的周面上设有凹沟,该网线是卡陷于该凹沟。

    其中该位移件的撑线块上贯设有若干概与该导杆平行的线孔,前述的网线线段是穿经其中一线孔并由另一线孔折返再穿回环框部内。

    其中该杆柄部的握柄尾端具有一自端面往内凹入的容室及一罩盖该容室的端套,该容室内设有一前述弹性撑线机构,自该容室底面二侧往内延伸前述二导孔,自该容室底面中央往该网面方向贯设一通道,各该弹性件其中一端抵于该容室底面;该网面中央区域的数条经向线段穿出该环框部后经该通道进入该容室,绕经该位移件的撑线块后循该通道返回该环框部。

    其中该杆柄部概呈Y字型,其与论环框部间的空缺内设有一前述弹性撑线机构,该环框部于对应该空缺处设有前述二导孔,概平行于网面的经向线段;该位移件的撑线块概呈对应该环框部的弧条状;该网面中央区域的数条经向线段穿出该环框部后穿绕该位移件再穿回该环框部。

    其中该环框部左右二侧外各设有一前述弹性撑线机构,环框部左右二侧各设有二该导孔,概平行网面的纬向线段;各该位移件的撑线块概呈对应该环框部的弧条状;该网面中央区域的数条纬向线段二端分别穿出该环框部后穿绕对应侧的位移件再穿回该环框部。

    也就是,本发明是令球拍网面上经纬交错的若干线段中的部份线段(通常选择击球甜区上的线段)不定位于网框上,而是穿出网框而定位在一活动地设于球拍骨框上的位移件,该位移件可概沿远离或靠近网面的走向位移,并受至少一弹性件将其往远离网面的方向推抵。藉此,网面可因部分线段能弹性拉伸而有更大的挠曲变形量,使得触球时间得以延长、震动得以和缓,球拍的控球性因而提升;且网线于击球瞬间受拉伸挠曲时,该弹性件可回释推抵位移件而扯直网线,以便能增强网面将球振击而出的力量。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结构及其特征,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握柄部份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沿图1中3-3剖线的剖视图;

    图4类同图3,惟是示意击球瞬间的状态;

    图5是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以及

    图6是本发明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以下各实施例均以网球拍作示范,惟各结构皆可等同应用至如回力球拍或羽球拍等各种具有网面的球拍。

    请先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球拍10包含有:一球拍骨框20,由一椭圆形环框部21及一概呈Y字型的杆柄部22构成,环框部21内具有一网面30,是由网线穿绕环框部21而以若干经向及纬向线段31、32交织形成;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使部份线段可弹性拉伸的弹性撑线机构,此例是将该机构设置于杆柄部22的握柄23内:该握柄23尾端具有一自端面往内凹入的容室24,自容室24底面二侧再往内延伸平行二导孔25,一通道26自容室24底面中央贯穿至杆柄部22分岔处(注:若球拍杆柄并非Y型,则直接贯通至环框部内侧),又容室24开口处封塞有一端套27;该弹性撑线机构40包含一位移件41及二弹性件45,其中位移件41具有一长形撑线块42,撑线块42一侧二端朝外延伸平行二导杆43,该位移件41是容置于容室24内且令二导杆43分别插入二导孔25内,可沿导孔25方向直线位移;该弹性件45是螺旋弹簧,分别环套于位移件41的二导杆43上,二端分别抵于容室24底面及位移件41的撑线块42,将位移件41往握柄23尾端方向推抵;构成网面30的前述网线大部份仍如习用球拍般,藉勾绕(或藉系结于)环框部21以使该等经、纬向线段31、32二端固定并呈预定张力,但网面30中央区域的数条经向线段31底端并未固定于环框部21上,而是穿出环框部21经通道26至该容室24内,绕套过位移件41的撑线块42周面(注:周面上可设凹沟44使网线不致偏滑),再循通道26返上并穿回环框部21内;该二弹性件45在网线以预定张力穿绕完成后仍未呈压缩极限,亦即,当受到大于网线张力的外力时其尚可扁缩。

    请参阅图4,以本发明的球拍10击球时,网面30在与球体B相对冲击时将产生挠曲变形,而由于位移件41可被网线往上拉移,故较之于以相同张力将二端固定在网框上的方式,该等将底端定位于位移件41上的线段可因能弹性拉伸而有较大的挠曲变形量,藉此,球体B由初触接网面30到将其突压至最大挠曲状态(图4)以至受其振击而出的时间将可延长,而网面30受冲击所产生的振动亦会较为和缓,使得球拍10的控球性得以提升;而且,网面由挠曲状回复平面状的过程,习用球拍均仅凭网线本身的挠性来回复绷直原状,然而本发明更可藉由该二弹性件45回释伸展而抵回位移件41,将线段扯回拉直,助使网面30更强更快地恢复蹦张状态,以便可增强将球体B振击而出的力道。

    本发明中的弹性撑线机构可设置在球拍骨框的多处位置,请参阅图5,此例中球拍50的杆柄部51同样概呈Y字型,而弹性撑线机构61是设置在环框部52上对应前述Y宇型的三角空缺处,其形态大致同于前例,惟其中位移件62的撑线块63呈配合环框部52弧形框缘的弧条状,且周面上无凹沟,取而代的的是若干贯穿体身的线孔64,该位移件62将其导杆65往上插入环框部52对应处预设的导孔53,可沿网线的经向位移,弹性件66二端分别抵于环框部52及位移件62,将位移件62往下推抵;网面54中央区域的经向线段底端穿出环框部52并穿经位移件62的线孔64复由另一线孔折返再穿回环框部52内。

    本发明中的弹性撑线机构亦可设置二组(或以上),请参阅图6,此例的球拍70于环框部71左右二侧外各设一弹性撑线机构73,其结构与配设法类同上一实施例。容不赘述;网面72中央区域的纬向线段同样以穿绕定位件74的方式固定其二端,由于网线二端均可往内弹性拉伸,故能产生更大的挠曲变形量。

    最后,吾人还可将前揭第一或第二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的两套结构同时设置于一球拍上,使经、纬向的网线均可弹性拉伸,彻底发挥本发明提升控球性及增强击球力的功效。

    

可提升击球性能的球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可提升击球性能的球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可提升击球性能的球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提升击球性能的球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提升击球性能的球拍.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可提升击球性能的球拍,是在球拍上设至少一弹性撑线机构,各该机构包含一位移件及至少一弹性件,该位移件是可位移地设在球拍骨框上,并受该弹性件往远离网面的方向推抵;网面的对应线段穿出网框并定位于该位移件上;如此,网面可因部分线段能弹性拉伸而有更大的挠曲变形量,以便能延长触球时间并缓和震动而提升控球性,且藉由弹性件在击球时将挠曲的网线回扯绷紧,网面另可获得击球助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运动;游戏;娱乐活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